阅读历史
换源:

第46章

作品:山水画|作者:赖赖|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7 16:37:46|下载:山水画TXT下载
  果然她直接带他去百隆商场的三楼男装柜台,她边挑边捡,边同售物小姐探讨着衣服的品牌、质料等似乎对萧寒来说非常专业的问题。瞧她这热乎劲,萧寒既使把自己压扁也挤不进来,自觉无趣丢脸。可是却全无志气地跟着她,就象跟她己好长一段路,却没有讨到钱却又不甘心的叫化子。虽然她在决定之前征求过他意见,可是她决定了的事不容他更改。这就好比机关单位一把手己有了抉择,却假模作样招集下属,先明主征询他们的意见,后集中通过自己的抉择。萧寒只好服从她善意的独裁。而他稍有志气的举动就是坚决阻止她买单。虽然这套西服对他现在来说异常奢侈,虽然花去了他囊中近乎所有的财产,虽然他在买单的时候心痛而颤抖,可是不管怎么说,他总算在她面前保持了近乎泄尽气的自尊心。

  汽车直接开进坤富花园一栋豪宅花园里停下,萧寒刚下来,便“飕”地一声窜出一条大狼狗,朝他张牙舞爪地扑过来。萧寒当时就吓得蹭蹭地后退几步,心还在想:怎么亨利借尸还魂了?亏得那条铁链,末进晚餐的他差点成为它美味的晚餐。费月见状取笑道:“没想到萧先生天不怕、地不怕,却原来怕小狗。”

  窘得萧寒无地自容地只能讪讪傻笑。亏得那个在医院一直臭他损他的扬小妮过来救架,对那凶物嗔怪道:“淘淘,你又淘气了,这是客人,不许你胡来。”真是一物降一物!这庞然大物竟被这娇小玲珑的小女子吓得垂下高昂头颅,乖乖地缩回属于它的地方蹲着。可萧寒还是心有余悸,因为这凶物还是不安份、馋兮兮盯着他。

  扬小妮对着一直护惜在她旁边约摸四十岁出头的男人介绍道:“坤哥,这就是带阿月看电影,再到美食一条街,让阿月吃出毛病来的萧寒,萧先生。”

  “噢!你就是萧寒,久仰!久仰!”说话热情,举动更加热情,一双肉乎乎的大手使劲握住萧寒的右手猛晃不停,自我介绍道:“我叫朱坤,朱,朱元璋的朱,坤,乾坤的坤。欢迎你常来玩。”可眼珠子却瞥向院外一豪华奔驰车,脸堆满的笑容决不是献给萧寒,而是那车上未曾露面的某人。应付完萧寒后,便对费月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便迫不及待地加快速度朝那车疾去。

  萧寒倒没有被忽失的气愤,反倒有股平白无故的受宠若惊。他倒是对他真的久仰!你别瞧他貌不惊人,说话举止非但没有他想象中的和书上传奇人物的精明干练,反倒给人一种戆兮兮的感觉。可眼前这个离他而去的人,却是源州大名鼎鼎的富坤集团公司总裁!如果说洛克菲勒是纽约的象征、秦天柱是海城的象征,那么他当仁不让的就是源州的象征!他的故事在源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被引申、被曲解、被神化、被庸俗。总之他的一言一行都包含了成功的弦外之音。他成功历程的故事如同马克。吐温写的一部诙谐的小说。是讽刺是褒扬就看着各人的心态而定。心态好的赞他“好心有好报!”;心态差的嫉他“戆人有戆福!”。

  朱坤原本是源州偏远地方的一个农民,精于木工手艺。十几年前,迫于生活的窘困,打造几个橱柜带着他的小舅子朱阿炳到源州城里卖。卖到最后一个,有两家在争。他当时也不知所措,亏的一家善解人意的老太太瞧他为难样,放弃了。说她家里有一些废弃的木料,能否同她回去帮他打造。他自然同意了。到她家里,他惊异地发现她原来是时任源州市市长夏志衡的夫人。夏市长体贴爱民,继承了老一代领导人的光荣传统,对待百姓没架子,还能同百姓打成一片。见家里来了两个农民兄弟,不但唏寒问暖,吃饭时还尊他们为上宾。朱坤何曾如此礼遇过?浑身顿时感动的不得劲兮兮的,连饭都不会吃了。夏市长瞧他这样子,更确定了他心目中的信仰“中国老百姓就是善良!”。朱坤知恩图报不但把份内的事干完,并且义务地帮他们家残缺的桌、椅腿修理好。全部干好后,市长夫人给他酬金,他死活都不要。你们想:一个堂堂的市长岂能占普遍百姓的便宜?或许是市长的感动、或许是市长的无奈?夏市长真的没办法,问他究竟要他帮他什么忙?朱坤倒不好意思起来,懦怯说乡下苦,希望市长能帮他城里找份工作。夏市长就这样帮他介绍在源州建筑公司。

  山水画(16)

  从那以后,夏市长家就平白无故多了两个乡下的穷亲戚,逢年过节,他们俩人都带着农村的诸如鸡、鸭、鱼之类土特产到夏市长家来。夏市长每次都被他们搞得啼笑皆非,不收吧,一点小意思,实在难以开口推托,收吧,见他们穷酸样,不忍心。于是就隐喻地叫他们以后来玩不要带东西。可惜朱坤和阿炳突在“悟性”太差,戆的连话都听不出来,只是戆兮兮的笑,赣兮兮抢着干活。夏市长见他们俩实在是“纯朴!”,也就慢慢接受了这两个乡下的穷亲戚。况且朱坤和阿炳也没为他丢人。尤其是朱坤进建筑公司第一年就评上先进,以后每年都获得荣誉。从小工匠一步一步爬到分公司经理。

  也就在他当分公司经理这一年,夏市长退下来进了人大。进了人大的夏志衡祸不单行,这年他到农村考查,车子掉进了山沟,他的脊梁骨被摔断,成了只能躺在床上的废人。夏志衡只有一个儿子,正在美国读书。陪伴他身边的只有老伴一个,身体也不太好,照料他这个重残人,无论是在体力和身心上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又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绝不会求助组织的帮助,更不会麻烦以前的老部下。就在这关键的时候,朱坤义不容辞地请假,承担只有亲生儿子恐怕也难以做到的活。每天他依是戆兮兮地提着鸡、鸭、鱼之类的食物、依是戆兮兮地抢着干活、碰见客人来,依是缩在后面戆兮兮地笑,从没怨言,从未开口索取回报。真是日久见人心!夏志衡感动了,感动的觉得有愧于他。岂止是夏志衡一家人感动。朱坤这知恩图报的举动,也深深感动了来探望夏志衡的老部下、老领导。尤其是皮一定。

  皮一定时任源州市建委主任,他这个建委主任是夏志衡这个伯乐力排众议提上的。他自然对夏志衡有知遇之恩,只是不知如何回报?在夏志衡极力推荐下,也在他细心观察下,觉得朱坤这孺子可教。于是就有心提拔他,怂恿他承包他管辖的分公司。

  朱坤自从攀上他这棵大树,自然是业务源源不断,钱财滚滚而来。别看朱坤脸戆,可心不戆。他深懂得这些钱不是他挣得,而是象皮一定这类达官贵人恩赐于他的。拎得轻把利润分成一半打点。说实话,朱坤第一次胸口揣着一大堆钱深夜到皮一定家里,心里还是很忐忑的,生怕这“黑脸的包公”对他一阵怒喝,把他赶出来。不曾想,他心安理得地收了,并且胃口大的很。在皮一定收下钱的一刹那,朱坤对眼前这个曾让他觉得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产生了鄙视。也悟出了他从未学过而在生物学上普遍的定理:无论是道貌岸然的达官贵人还是蓬头垢面的贱民,全他妈的是碳水化合物!

  真正让朱坤在源州芸芸包工头拔出来的机会却是皮一定倒楣的时候。皮一定是这个时代的宠儿,他有魄力、有学历,是源州处级干部以上年龄最轻、学历最高、升的最快的。他可谓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就是不能够做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为他做的任何一件事,都要索取回报。因为手伸的长了,被人告到纪委。别看他平时趾高气扬,一付不可一世的样子。可一到审讯室,灯光一照,吓的尿都要尿下来,挤牙膏似的挤出了他冰山一角。纪委根据他提供的线索,把朱坤抓过来。别看朱坤平时在人面前战战兢兢,可真遇到事,沉稳的很。无论纪委同志怎样审讯他,他依是装作可怜兮兮的一付戆样,一问三不知。这头朱坤守住了阵地,那头就有内奸偷偷告诉了皮一定,皮一定立马翻供,再夏志衡利用省里关系。纪委最终一无所获,只能把他们俩无罪释放。

  躲过一劫的朱坤,名声大噪,别说皮一定视他为恩人,对他感激涕零,就是源州那些想傍大款的高官也视他为知己,想方设法结识他。从那以后,他的前(钱)途一发不可收拾。

  皮一定触底反弹,不但官复原职,还被市委任命兼任夏水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更是大权在握,对朱坤更是倍加照顾。

  夏水开发区是八八年成立的,魄力大的皮一定向银行借巨款,拆迁了八平方公里的农民房,五通一平后等待外商投资。可惜,###年###,经济一片萧条,空闲的土地只能任其长着野草。管委会举步维艰,皮一定的日子更是难受,他此时己脱去了建委主任的职务。那时源州老百姓流传着一句涩涩的幽默:夏水开发区政府公务员每位背巨债二百万,可依然大吃大喝。为了维持政府运行的开销,皮一定决定贱卖土地,可就是贱卖,在那种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依然难找到下家。于是皮一定就强行把政绩、年终奖金等同出让土地挂钩,规定以级别的高低承包多少出让的土地。那时源州出现了一个旷古奇闻的现象:夏水开发区的政府官员都不在办公室办公了,都到街头小巷推销土地去了。

  皮一定以身作则,他主动承包了一千亩,这一千亩全部推销给朱坤。说实话,朱坤当时是强把打碎的牙齿往肚里咽。朱坤买下这一千亩土地以后,自己也不知怎么办才好,为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绞尽脑汁,建了一座砖瓦厂,分包几个河南的农夫种种菜,既便是这样,大半的土地还是任其荒芜长着野草。朱坤本是个农民,见了大片的良田如此荒废,心里无比痛惜。

  终于熬到九二年,源州的经济渐渐繁荣起来。说实话,那时的朱坤并不明白他所拥有的土地对他的前(钱)途有何重要的影响。他只是切身体会到他的施工队有项目做了、他的砖瓦厂生产的砖瓦有人买了,日子好过了。有一天,一个市外经委的干部带着几个东北人,在他不知晓的情况下,围绕着他这一千亩土地遛达一圈后,到他办公室,对他居高临下讲了一通。他是个本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听普通话都不甚听的清楚,况且还是东北方言。他当然是没听明白,更何况这个外经委干部一个劲地胳膊往外拐,严词命令他把土地转让给东北人。他心里当然不爽,凭什么呀?自己的土地却平白无故地转给别人!他自是不同意。这几人见他不开腔,懒的再搭理他,拂袖而去。过几日,市机关传出话来,说几个东北开发商看中他土地,用一倍的价钱想转让,而他硬是没同意。听到这消息之后,他一下子懵了!他从未想到过,土地能挣钱,并且是一夜暴富。心里那个后悔呀!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他面相虽长得戆,可心里清楚得象跟明镜似的。他深懂得世上绝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块地有蹊跷?可究竟有什么蹊跷?他就弄不明白了!好在他在源州也算是个小富翁,有钱呀!有钱就可请到有学问的专业人士。于是他就聘请了源州大学教经济的方明思教授作他这块土地转让的顾问。

  可以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或者也可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月,那个市经委的干部又带来一批天津人。这次这批天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