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3章

作品:混在媒体|作者:披荆斩棘|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7 20:25:20|下载:混在媒体TXT下载
  渭恿宋渚<以谏角芮睿钪净羌抑形t坏拇笱依镂钍楸车恼较衷诨姑换骨濉?br/>

  但当天又发生了两件事。第一报社接到了宣传部的通知,称不得再报道这起车祸。这里的主要原因是滨海都市报率先报道了此事后,滨海晚报也开始报道。而另外一件事就是林枫突然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电话里的那名男子警告他不要再报道这件事,否则后果自负。林枫向报社领导汇报了为件事后,陈利民告诉林枫要小心。

  一组成功的报道就这样停掉,太可惜了,都市报每一个人都深感惋惜。当天下午5:00左右,陈利民突然给林枫打了个电话,让他去采访死者的家属。林枫在电话里不解的问陈总:“陈总,不是宣传部不让报道件事了吗?我们还去采访干什么?”

  “宣传部只说不让报道车祸,不让再提肇事车是武警的车,但并没有说不能报道死者的家属。滨海的读者还都在等我们的报道呢?我们难道不能打擦边球,打得好我们一样是胜者。记住,文章一定要软,一定要煽情,我给你一个版,你采编合一,务必把这件事干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时林枫手中只有那个小孩家里的地址。他想能有一家就一家;叫上摄影记者,打了个车,就直奔小孩家去了。到事故现场的时候,林枫突然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跪在事故现场,嘴里念念有词。林枫立刻要求停车,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60

  (bsp;林枫走到那名男子面前,才看清那名男子早就哭得泪流满面了。他手里拿着一盒草莓,一路跪着走,一路往地上放,嘴里还在不停的说着:“同同,我是舅舅,我来看你了,舅舅来的匆忙什么也没给你带,只有这盒草莓,你慢慢吃。”林枫直觉告诉他,这个男人与那个小孩的关系绝对不一般。他马上自我介绍:“您好,我是滨海都市报的记者林枫,您是?”

  “我是小同同的舅舅。”

  “您这是干什么?”

  “我是听到小同同的死讯从河南老家赶来的,我还从来没见过同同呢,没想到他这样就走了,也不等等舅舅。同同可聪明了,刚会说话没多久,就打电话过来,嘴里叫着舅舅舅舅可甜了。本来春节他就要和妈妈一起回老家了,姥姥姥爷早就把新房给他预备好了,就想早点抱抱小外孙了,老人盼外孙都盼了好多年了,可没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果,姥爷本来也要来的,可是心脏病发作了没法来,只有我这个没见过面的舅舅赶来了。”

  林枫跟着同同的舅舅一起到了他们家。同同的妈妈坐大床上抱着同同的影集发呆。孩子的爸爸说,“从出事那天起他妈妈就这样不吃不喝不睡的一直坐着,没有哭。我真怕她也出什么事。我们怎么就那么倒霉,我们两个都是滨海市引进的,为了搞研究我们一直没要孩子,今年我们两个都三十六岁了,想再生都没有可能了。同同这孩子才20个月,怎么就走了呢?那个司机也太残忍了,如果当时他就停车,同同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事,他的童车是进口的,在车下那么夹也没太变形,同同是被活活拖死的。这是同同一岁多一点的时候在解放广场照的相片,同同每次一到解放广场就会被人围起来,都夸他好看机灵,你看这相片哪有一点短命相?”

  林枫从同同家里出来后,才敢放声哭了出来,他不想让同同的家人看到自己这个样子。后来林枫像有病一样天天担心自己的孩子就是这个原因。林枫又去了医院,看到了正在住院的小保姆。医生的说法是小保姆受的伤并不算重,可是心里打击太大了,从入院开始神智就没有清醒过,一会儿弟弟这样一会儿弟弟那样,一会儿又尖叫着,“不关我的事,是那辆车把我撞了,”有时还会说“弟弟对不起。”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变成了这样,看着也叫人心痛。

  回到报社的时候已经是七点多了,林枫马上开始写报道,他真的是在用情写,文章的标题就是,小同同你怎么走了。还特意做了一张大大的小同同的相片。林枫只是觉得自己在做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

  第二天滨海都市报的热线电话都快要被打爆了,不少读者都称自己是含着眼泪看完这篇报道的,大家强烈要求严惩肇事者。庞华也打了一个电话过来,“林枫啊,你好狠那。你知道什么叫软刀子杀人不见血吗?你通篇没有说一个武警,没有提一次李志华,可这种文章比骂他一百次还狠。今天一大早我老婆就买了一份报纸,看完以后就告诉我,一定要给小同同一个交待,如果这次我处理不公的话,她就跟我离婚。我从来没有为任何一起事故动过情,可是看了你的报道以后我想退出这个案子,因为我担心自己感情用事。”

  这篇报道的力度谁也没有料到,就连这篇报道的策划者陈利民也没有想到因为一篇报道可以让滨海都市报一下子深入市民。他对林枫说,“小伙子,干得不错,好好干一定会大有成就的。”

  林枫的回答有点出乎陈利民的意料,“陈总,并不是我干得好,而是他们家的故事太感人了,我以后再也不想接这样的报道了,因为我会受不了的,我昨天夜里一夜都没睡,那个可爱的小同同一直在我眼前晃啊晃啊,我真的受不了了。”

  因为社会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武警方面开始严厉整顿车辆的管理情况,任何军官不得私自开车出营房,随时抽查情况。李志华的案子几个月以后宣判,李志华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负担民事赔偿责任。李志华不服提起上诉,2002年5月林枫决定离开滨海市时,终审判决维持原判。

  第四章 61…62

  61

  这件事告一段落的时候,陈洋来找林枫。

  “兄弟真行啊,终于扬眉吐气了,干了一单大活,为新闻界争了一口气,让我都觉得有些自豪了。”

  “自己兄弟,不用这么拍马屁吧。”

  “这可不是马屁,你知道吗?当时让你停手的开价都到了五万块了,找到我头上,被我给推掉了。我知道我一定办不成这件事儿,这么多年来,我太了解你了,我们根本就是两类人,我有我的活法,你有你的活法。但我相信我们始终还是可以做兄弟的,你说是吗?

  这一点林枫不得不承认,的确陈洋把他当成了兄弟,虽然林枫对陈洋捞钱的事有点看法,但并不影响他们成为好朋友。

  做新闻和别的行当不同,要忍得住寂寞。并不是每天都会有轰轰烈烈的题材让你去做,更多的时候是等待,做完这单活之后,林枫又开始了每天单调的编版和文化采访这些比较枯燥的活。

  林枫没有想到聂真华这次居然没有来干涉他。当他干完这单活后跟聂真华约会时,聂真华才提起这件事。虽然法律上已经是夫妻了,但是滨海的传统是没办过喜酒就不算正式结婚,所以他们也没住到一起,还像谈恋爱那时一样每周约会一次,所不同的是他们约会的地点从埃菲尔直接改到了床上。

  那天晚上他们做爱的时候,林枫发现后体位两个人都能体会到快感和高潮,林枫那天晚上才真正感觉到做爱的快感,那种心里和生理同时达到高潮的感觉真的很棒。做完爱后他们两个人躺在床上聊天。

  “林,想起这件事我都有点后怕,但当时我不想打击你的积极性,所以什么都没有说。”

  “现在说也不迟啊。”

  “如果这组报道出来得罪了某些人,报社一定会把你当成替罪羊开除的。”

  关于这一点林枫不是没有想过,而且他也相信这样的事绝对有可能发生。但他不愿意在聂真华面前承认这一点,所以含含糊糊的答应了聂真华一声。

  “林,如果当时真的有人报复你打一顿你会怎么样?”

  “我早想过这个问题了,但我想信邪不压正,而且当时所有的滨海市民都站在我这一边。”

  “林,你有没有想过你还有父母,你现在也是结了婚的人,还有我呢。”

  这一点林枫倒是真的没有想过。

  62

  这一年的夏天似乎来的特别的早,而且天气变化异常。这些日子林枫工作起来越来越顺手,自己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多,有的时候他可以整天不上班,到处逛来逛去。

  6月22日,这一天林枫记得很清楚,当天林枫上午做了个采访,下午没什么事,就跑到摄影记者陈华家里去玩。三点多钟,陈华的电话突然响了,是他在市委的一位同学给他打来的。陈华接完电话以后,神情特别严肃。“林枫,知道吗?洪水要来了。”

  “开什么玩笑,洪水有什么可怕的,滨海哪年不闹点洪灾什么的。”

  “这次不一样,据气象台报告这是百年不遇的洪灾,滨海的大堤都有可能保不住了。这是我市委的同学打电话告诉我的。省里今天通知所有的主要媒体到会,要求大家共同关注这场洪灾。”

  “那肯定我们报的跑口记者也去了,用不着其他人担心什么。”

  “没有,你还不知道,省里和市里的领导都把我们的报当成小报,这种事直接通知省报,根本就不通知我们。”

  “那怎么办?”

  “市委的同学告诉我今晚上统一采访车的发车时间和地点,我们一起去吧,到时候我们到了他们总不至于不让我们上车吧。”

  “好,我去。”林枫从来就喜欢这种有挑战性的事,而且事到临头也没有机会让他选择不去。

  林枫真的没想到洪峰会来得那么快,那么凶。车队赶到江边时北江大堤已经决口,但解放军战士还是及时把它堵上了。

  其实那个晚上林枫一直都在很安全的地方采访,因为省里组织的采访团根本就不可能让记者去冒什么险。陈华倒是一半的时候就脱队了,林枫开始还以为陈华偷懒不干了,第二天林枫才知道陈华一个人跑去了更危险的地方。

  跑了一夜林枫一点都不觉得累,马上就开始动笔。但他遇到一个难题是他拿不到三防办(防风、防洪。防震)的第一手数据,最后他决定就把自己看到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写下来,那时候还没有一种新闻叫做现场新闻,他只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把所有的一切记录下来,而且把时间也详细的记录下来,他用的不是数据,而是记者的眼睛去记录,所以那篇新闻才在众多媒体的新闻中脱颖而出。

  林枫写好稿子才到报社,到了报社后才知道几个老总正为这件事急得一团糟、滨海发生这么大的一件事,由于省市宣传部门没有通知滨海都市报,所以老总们正在为没稿子而发愁,他们又不甘心用人家的稿子。林枫的汇报让他们眼前一亮。

  林枫本来的打算是发一个版的稿子,所以稿子写得挺长的,但他只是想在社会版找老总特批一个版,没想到老总居然说把整篇稿子发在头版,这在都市报的历史上是没有的,因为头版的篇幅有限,按照日常的方针头版要尽量多发几条稿子,以体现信息量大。林枫虽然写好了稿子,但真还没想到用什么标题比较好。陈利民看完稿子后,自己定了一个标题,《滨海面对百年洪峰》,所有的人一致叫好。

  大家正在发愁用什么图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