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76章

作品:断肠镖|作者:知恩报恩|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8 06:22:36|下载:断肠镖TXT下载
  沈雁飞扼腕一叹,道:“我明白她为什么这样做。”

  众人的眼光一齐落在他身,只见他焦躁地在房子打个转,大声道:“一定是卫斯对他说过此行能见着我父亲,故此即便是龙潭虎穴,她也愿意走一趟,可是那些恶徒们焉肯教她得偿此愿啊!”

  房门发出啄剥之声,众人回头看时,只见一位英俊少年,站在门边。

  张明霞招他进来,替众人介绍过,原来便是青城第一剑客追风剑董毅的嫡传弟子傅伟。

  张明霞向杨婉贞道:“我回到阳山,师父得知我此行没有获悉师伯的消息,便命我到师姐你家看看。我好不容易找到张村,这才知道你已来襄阳,便又折来襄阳,刚进城里,便遇着傅哥。”

  傅伟含笑道:“我们在这里已等了一整天,直等得心惊胆颤。”

  沈雁飞含笑道:“傅兄大概还未得知,贵派所欲追捕的叛徒顾聪,前些日子曾与小弟同行人川,复又折出,已于汉水覆舟,不知生死如何?”

  他说起这件事,不由得触想起吴小琴,心中顿时觉得凄然。

  “谈起这件事,可有点古怪哩!”杨婉贞先开口道:“那天我不是也同船附载么?那姓顾的似乎对沈兄你的同伴有着奇怪的企图。同时他和

  那掌舵的瘦个子生像已有默契。当船撞礁石的一刹那.我已退出船舱眼角似乎瞧见那姓顾的击破舱板,好像扑人沈兄你们那个舱中,我还来不及转念头,忽见那瘦个子向我扑来.本来我还以为船触礁石,震荡之力巨大无比,故此他站不住脚而向我这边撞来。但那厮的眼睛闪闪有光,似乎不怀好意,百忙中我给他一个巴掌,便跃起空中,恰好见你向江中掉落……”

  沈雁飞切齿道:“难道乃是那厮狡计?”正在沉吟,傅伟已道:“那厮已被敝派擒回山去,他被发现在汉水河岸边,身负内伤。为了要讯问他一些话,故此反而在替他医治哩!”

  “他没有死?”沈雁飞惊喜地道:“那么……”说到这里上想到琴妹妹可不一定因那厮未死而仍在人间.不觉沮丧地叹口气,“请问傅兄,贵派前辈灵隐真人前些日子鹤驾可是在阆中府?”

  傅伟一愣道:“没有呀,灵隐真人乃是小弟二师叔,他老人家闻说隐居于关外长白山。”

  沈雁飞愠声道:“这就是了,都是那厮的诡计,屡次暗算于我。”当下简略地把在阆中府陷身蛇窟之事说出来。

  傅伟听完道:“敝派并无那本《天下武术总汇》之书,同时更可肯定二师叔老人家并非筑庐于嘉陵江畔。”

  现在大家开始讨论今后行止,瞽目老人张中元道:“七星庄秦宣真此时必知老朽已离张村之事,故此不但他七星应中会有布置,恐怕从如今起,一路上步步荆棘。沈师侄你准备有什么行动?老朽这一方面,固然必须找那秦宣真一清旧帐,可是若在敌暗我明的情势之下前往,只怕难以讨好,我这把老骨头丢了并不要紧,但若是断绝了报仇雪恨的机会,那就得重加考虑。”

  张法却奋然遭:“可是咱们总得找他拼拼啊!”

  沈雁飞沉吟不语,半晌道:“小侄私意希望先寻到家父母下落再决定。”

  张中元颔首道:“你身为人子,自当以此事为当急之务,老朽行动不便,法儿和婉贞可帮忙分头寻访,”

  杨婉贞道:“但义父你老人家往哪儿去呢?”她真想问他是不是独自踩探七星庄。

  老人道:“我么?这些年都忍了,还在乎这一年半载么?我准备找个僻静的地方暂时匿居,等候你们的喜讯。”

  傅伟挺身起立,朗声道:“小弟本该也效点微劳,帮忙跑跑腿;可是适好敝派有事,那终南孤鹤尚煌前些日子曾与家师聚斗一场,不分胜负,临走时家师曾说过半载后请他随时到青城山赐教。前数天那终南孤鹤尚煌大概打听到敝派已擒获叛徒,家师已返青城,便命人传言家师,说是七月初一至初三这三日内,上山拜访。听说那尚煌十分骄傲自大,曾同时传书好几位高人,如玄门三老的其中之二,一是黄山金长公前辈、一位便是张师兄令师天梧子道长。小弟刚从武当回来,因天梧子老道长闭关坐功,没有谒见得着,但已知确有其事,是以小弟这就得返山禀报。”

  他转面向张中元道:“张伯父既然未曾想好停轩之所,小侄斗胆请伯父同行,不妨到敝山小住?”

  沈雁飞首先叫好,眼角瞥见杨婉贞似乎露出奇异的神色。但张法却一面喜容,须知张中元若到青城暂住,秦宣真纵然手眼通天,也不敢上山惹事。

  张中元略一思忖道:“傅少侠此计虽然极好,但老朽焉敢打扰贵派?”

  这样说法无异答允,只是表示一下不好意思而已。

  傅伟乃是侠义中人,当仁不让,何况此举一定能够讨好心上人,力说无妨。

  那张明霞果然面含微笑,水汪汪的大眼睛中,又充分表露出芳心欣悦。到底她也能对师姐帮个忙,面子何等光彩。

  这时天色欲曙,大家都折腾了许久,尤以张氏父子杨婉贞和冯征四人为甚。于是便匆匆决定,张中元和傅伟一起返青城,余人分头寻访生判官沈鉴夫妇下落。

  沈雁飞做个好人,提议张明霞必须和傅伟同路,因为一则七星庄方面大是可虑,其次傅伟在公门中有案,不管是非如何,终是个黑人。

  有这两层顾虑,非多个人同行不足以保万全。

  张法当然凑趣地附和,杨婉贞犹疑一下也就命张明霞照办。

  等到第二天张中元和傅伟、张明霞三人上路之后,杨婉贞便解释说她昨晚不大愿意让张明霞和傅伟凑在一起之故,乃是因为张明霞本身有不得已的苦衷,曾在祖师之前,立下跳崖重誓,不得爱任何男人。

  可是情势如是,又不得不答应,沈雁飞当下也颇悔自家多言。

  他早已对冯征说过岭南之行.那冯林听说他硬是替他订下亲事,只好苦笑一下,没有什么表示。

  沈雁飞劝他从速返回岭南时,他却坚决表示要帮忙他把一切弄个水落石出之后,这才办理个人之事,既是结义兄弟,有难同当,本也没有什么话好说。

  于是四个人分作两路,约定不论有没有线索,半个月之后回到此地见一次面。

  照张明霞的看法,关于青城那次集会,时间距今不过是一个月左右,届时必多高人到场,一则终南孤鹤尚煌与追风剑董毅俱是当代名家,这场大战已足够吸引力。

  二则这些高人有些是多年好友,有些微有嫌怨,正好借此一机会见见面,或是叙旧,或是清断恩怨,故此他极想届时也到青城走一遭。

  正是一言惊醒梦中人,沈雁飞深知师你对终南孤鹤尚粕的仇恨,这一会定必到场无疑(哪知正是泰盲直一手导演的好戏),便将此一猜测告知他们。

  于是决定半个月后再见面时,再讨论这个问题。杨婉贞可就要想法将此事禀报师父,张法乃是武当高弟,随时可找同门中人代她传讯。

  于是他们分做两起,张法和杨婉贞直向北行,准备在七星庄附近查探消息。沈雁飞和冯征则直出东门,另有去处。

  这里暂时按下他们的行踪,回笔再述吴小琴的遭遇。

  bsp;》()

  第21章 落悬崖古洞救母

  当日船沉之时,吴小琴身负绝世武功,正待出舱,猛听舱壁暴响一声,木屑纷飞中,一个人正向她扑到。

  她电急一瞥,已发现此人乃是同行的顾聪,芳心为之大怒,随手一掌拍出,用了四成力量。

  只因她拍向对方灵墟穴上,中上必死。顾聪也是名门的高弟,焉有不知之理,登时满腔欲念化作惊骇。这时无论用掌或用肘,都来不及接吴小琴这一招煞手,努力沉肩扭身。吴小琴一掌已拍在他肩上。

  顾聪在这剧痛攻心之际,指出如风,疾点吴小琴乳根。

  吴小琴为之大怒,仍用原来拍出之掌,反过来以手背一挥,顾聪大叫一声,胸前如被大铁锤猛击正着。

  吴小琴疾速飞出舱去,浪花溅飞得满空俱是,遮住了她的眼光,故此看不到沈雁飞掉下水去。

  她的十成武功,在这舟沉怒江之际,最多也施展不出两三成来,这时本一心想跃得高些,谁知脚下受力的破船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忽然歪侧,于是吴小琴枉俱一身极上乘的武功,也就事与心违,滚人滔滔江水中……

  她挣扎着,转侧翻滚个不停,猛然睁开眼睛,就像从噩梦中醒来时,由衷地舒一口气。

  周围光亮异常,她的头枕在软绵绵的枕头上,底下是条厚厚的褥子,身上还夹着一张薄被。

  当她想起自己曾经坠江之事,这一下子反而如坠梦中,闹不清自己是生是死。

  这个房间不大,但于净异常.一切摆设简朴大方.朝东一扇大窗,她可以从窗子看到一堵粉墙,西斜的红日照在粉白墙壁上.反映出眩目的光线。

  蓦地里地想起沈雁飞,脑中轰的一声.但觉全身瘫痪。

  一个窈窕的人影走进来.直走到吴小琴床前,欢喜地道:“呀,姑娘你已经醒啦,啊,你为什么哭了?”

  吴小琴呆滞的望着灰色的屋顶.也不知听到她的话没有。

  那个进房的人敢情也是个年纪甚轻的女郎.身上穿得极为朴素.春山淡扫,朱唇不染,可是反而显出一种淡雅的美丽。

  半晌,吴小琴苦涩的问道:“可还有别的人被救的么?”

  她显然是鼓起最大的勇气才问得出这句话.同时美丽的脸庞上也流露出等待答复的恐惧。

  “老师父只带回你一个人。”她有点嗫嚅地说,却见对方表情显然变得十分呆木,并没有什么激动的反应,便变得较为大胆地道:“那是一条汉水的支流,老师父说你该是从汉水漂流而来的。”

  那位女郎忽然扶着头,晕眩地坐在床沿上。

  吴小琴在这瞬息间已抛撇开一切,回复到以前那种漠然的状态。虽然清泪不断地从眼角流下来,片刻工夫,已把枕头染湿了一大片。

  “你怎么啦?”她冷漠地问道:“看来却不似有病哩!”

  那女郎玉面微红,欲语又止,终于道:“我……我已有了身孕。”

  吴小琴嗯了一声,闭上眼睛,泪水无声地从眼角流下来。

  晚饭时候,那位女郎端来两小碟精美的素菜,还有两碗碧米粳烧的稀饭。

  吴小琴表示不吃,那位女郎道:“老师父说过,你在水中最少泡了五天之久,醒来务须多喝点稀饭,提住元气。”

  吴小琴虽然并不恋此生命,可是默默起来把稀饭喝下,起身时但觉浑身酸软无力,想来泡了五日之言并无虚假。

  她也不问人家姓名以及这里是什么地方,反而是那位女郎先问她.并且告诉她自己的姓名是祝可卿,此地乃是鄂省西北.地势较高.南面十余里便是荆山。

  至于她口口声声的老师父,乃是一位方外得道老尼,法号白云。

  这里可是座家庙,如今那主家已经陵替,再也不管这座紫竹庵,幸而此庵还有些少薄产,维持着庵主善因老尼和一个女佣的生计。

  只因此庵当年建筑得很好,后边地方颇大,故此白云老尼和她寄居于此,倒也舒恬清静。

  吴小琴并不追问,本来以祝可卿这样一个妙龄绝艳的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