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42章

作品:重生之仕途风流|作者:|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8 22:29:56|下载:重生之仕途风流TXT下载
  听徐雅君所说,顾雁琳还真是够倒霉的,遇到了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在守活寡。

  三年前她大学毕业后在云集二中当老师,同在教育系统的李严大哥看上了她,开始了热烈的追求。

  顾雁琳对李严的大哥其实并没有好感,这家伙花花公子的名声传扬在外,不知道有多少年轻女老师被他‘追求’过。

  只是顾雁琳的家世不太好,那时候家里老父亲又生病,一家人愁云惨雾,不知道如何是好。

  还是李严的大哥承诺会帮顾雁琳的父亲治病,所以顾雁琳才会答应他的求婚。

  只是后来顾雁琳的父亲还是因病去世,可李严的大哥也出事儿了,严格意义上来讲,顾雁琳已经算是李家的媳妇。

  依着李家在云集市的势力,顾雁琳是别再想有任何其他的想法,李家是不会允许她再嫁人的,所以就是在守活寡。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可后来李严却开始不停的骚扰顾雁琳,简直就让顾雁琳不堪其扰,却又没什么好的办法躲开他。

  李家在云集市可是地头龙,势力无比的庞大。上有身为市委书记的李则会坐镇,还有其他李家人经营着各类生意,可以说是势力遍布整个云集,根本就不是顾雁琳一个弱女子能够抗衡的。

  今天是李严说要带顾雁琳去参加一个什么聚会,顾雁琳一听就知道这小子没安好心,那种聚会想想都会让人觉得恶心,根本不乐意去。

  只是李严长时间的‘追求’无果,耐心也消耗得差不多了,眼看就要动强。

  真巧就让杨学斌碰到,救下了顾雁琳,否则后果如何,真是不敢想象,如此顾雁琳感激杨学斌也是应该的。

  至于她请杨学斌所帮的忙,自然也就是帮她彻底摆脱李严的骚扰了。

  “学斌,你不会怪我吧?雁琳是我最好的朋友,而且我也是没有办法了,所以才会……”

  徐雅君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看着杨学斌,象一只祈望得到主人谅解的小猫一般。她这样一向强势的人,脸上出现这种表情,可真是很少见。

  “装模作样!”杨学斌却并不上当,笑着说道,伸手过去在她的俏脸上拧了一把。

  徐雅君一双秀目水汪汪的,如果不是在顾雁琳家里,都想要直接扑进杨学斌怀里了。

  “学斌,我觉得你如果能帮就帮,实在不行……不能让你们家也牵扯进来的。”

  上次杨学斌由京城回来,就把家族的一些事情告诉了徐雅君,而她也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杨家人,自然一切都会以有利于杨家的情况去考虑。

  杨学斌默默的点头,说道:“如果能帮我会帮的,只是现在的形势……”

  徐雅君当然明白杨学斌的意思,也知道对抗李严的困难性,特别是现在杨家韬光养晦,进行转型的时候,并没有太多余力帮助到杨学斌。

  也就是说一切都得由杨学斌自己来想办法,如此一来,徐雅君想想都觉得不太可能了。

  毕竟这里是中南省,属于是王博远的天下,而云集市做为省城,一把手李则会又是王博远一系的人马,对付李严就等到是触到王博远一系的力量,如果引起激烈的反弹,后果会是如何,任何人也不知道。

  实际上,正是因为王博远在中南省经营多年,派系人马遍布得到处都是,几乎每个中南省的城市一二把手都有他的人,整个中南省说是经营得风雨不透也不为过。

  贸然对抗这样势力的一个对手,殊为不智。杨学斌的想法是和陈鸿飞结为同盟,引导和帮助他对抗王博远。

  这样至少能够显得势均力敌一些,安全性也更高。

  所以说现在的时机也不太对,杨学斌还没有和陈鸿飞联系上哪,合作也就根本无从说起,却又要对付李严,也就站到了对抗王博远一系的最前线。

  这样的后果与种种变化,杨学斌一时间也没办法考虑清楚,这也是他沉默的原因。

  “现在我们需要时间,还是冷处理的好,顾雁琳在党校也有宿舍吧?先让她住进党校,只要有我在,她就不会有问题。”

  这样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杨学斌考虑着和于波的父亲于任中见面,借此联系上了陈鸿飞,想办法促使他正面迎战王博远,把双方的势力拉到均势,到那时候就可以收拾李严了。

  “喂,你们俩也别说话了,快过来帮助上菜。”顾雁琳由厨房里面探头出来说道。

  晚饭的时间,对于杨学斌来说既是享受,也是一种折磨。

  徐雅君和顾雁琳都是属于那种极品美女,在杨学斌面前也都没有拿捏的意思,全都很放得开,吃饭的时候她们也在嬉闹着,时不时就会春光乍泄,让人看得是血脉贲张。

  顾雁琳知道了杨学斌的办法,心里就放松大半,住在党校里面虽然条件艰苦一些,可是安全。

  而且徐雅君也提醒她明白,事情总是会有变化的,时间是关键。

  顾雁琳聪明的得很,联想到最近徐家出的事情,明白中南省也许就要发生变化了,而李严也会倒霉的,现在只要保护好自己就行。

  因为党校规定晚上十点必须回宿舍,并且杨学斌还有大量的作业需要完成,吃过晚饭之后杨学斌就和徐雅君一起告辞离开。

  徐雅君是开车来的,一辆十分低调的黑色桑塔纳,听她的意思,正好杨学斌需要在省城待不短的时间,如果没有车代步也不方便,这辆车就交给杨学斌使用。

  这自然是好事儿,现在杨学斌也习惯开车办事情,没车的确不方便,只是在党校上课,还开着车,显得有些太过于高调了,容易引起别人的非议。

  “没事儿,我在党校附近给租了一套房子,带有车库的。”徐雅君轻轻依偎进了杨学斌的怀里。

  杨学斌一手开着车,一手搂着徐雅君,心里十分感动,徐雅君真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他的身上,只是想着要和他多一些时间待在一起而已。

  想来杨学斌能够到省城上学,最最开心的就是徐雅君,因为又能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一起了。

  并且还有一点,现在中南省形势波动不休,杨学斌能来省城,徐雅君也觉得有了主心骨,不再担心形势失控。

  接下来的一个月,杨学斌很少会由党校出来,每天都在认真的学习。

  至于顾雁琳,第二天就搬进党校宿舍住,并在以后的日子里面,经常和杨学斌一起出又入对。

  说形影不离有些夸张,可言谈之间的那种亲密,是个人就能看得出来。

  党校的学员们一片的哗然,不敢相信的眼睛,也都是义愤填膺,看着杨学斌的眼神都不太对头。

  眼看着心目中的女神就要飞走了,无论是谁都受不了。

  特别是开学两个星期之后,杨学斌又顺利地竞争得到青干一班班长职务,整个舆论顿时为之沸腾。

  所谓顾雁琳利用职权帮助情人的传言,开始在党校师生之中流传;并且还在有心人的传播渲染之下,越演越烈。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 信服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6…8 7:55:23 本章字数:3747

  “兄弟,你还真行啊,他们都这样说你了,你就一点也不生气?”

  党校宿舍内,张亚东靠坐在床上,看着对面正低头看书的杨学斌,好奇的问道。

  现在又是一天学习结束之后了,张亚东觉得头昏脑涨的,看到书本都烦,恨不得丢得远远的最好。

  可杨学斌哪?似乎就根本没感觉似的,进门就又拿出一本厚厚的书本看起来,这可真是让张亚东看得不得不服。

  杨学斌甚至头都没抬,边看书边做着摘录,随口说道:“我为什么要生气?他们说他们的,反正任何事情也改变不了,是不是?”

  张亚东感慨地说道:“兄弟,我可真是对你服气了,就你这种气度,根本不象你这个年纪的人。我就是觉得他们天天传播谣言,实在是太烦人了。”

  他所说的谣言,自然是关于杨学斌和顾雁琳之间的事情。

  最近一段时间,种种莫名其妙的流言是越传越广,内容方面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

  并且还随着顾雁琳一天天地和杨学斌接近,也是传播得越来越炽烈,最近都发展到杨学斌是个小白脸吃软饭的程度。

  对此张亚东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身为杨学斌的室友,他是清楚的知道杨学斌的努力程度,和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付出了多少。

  别的不说,就学习上面来讲,张亚东可以负责任地说,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人能比杨学斌学习更刻苦。

  而且还有一点,外面都传说杨学斌和顾雁琳之间的关系不正常,甚至还有不少人来找张亚东拉近乎,拐弯抹角地打听杨学斌和顾雁琳之间事情,神情之猥琐,看得张亚东都想吐。

  做为杨学斌的室友,的确是看到过顾雁琳来找杨学斌,并且次数还不少,可如果说他们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张亚东第一个就不信。

  原因很简单,每次顾雁琳过来,都是和杨学斌讨论问题的,随身还会带着不少专业性的书籍。

  顾雁琳虽然当初只是中学老师,后来调入到党校之后,也是刻苦的学习,在党的理论研究方面造诣颇深。

  而杨学斌最欠缺的就是这一部,纯理论的东西无论看书还是研究,都是特别的枯燥。

  不过有了顾雁琳做指导,杨学斌能够省下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对于顾雁琳的造访,他也都是持欢迎的态度。

  至于张亚东就不同了,理论上面的东西他是根本不感兴趣的,简直就是头疼的很。

  可又不舍得离开,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美女老师,可不是一个容易得来的机会。

  另外,他在心里也有些小心思,所以一直都会陪伴着一起看书,要么就干脆端茶倒水的当服务员。

  这都一个月了,张亚东也不得不承认,外面关于杨学斌和顾雁琳关系不正常的传言,纯属放屁!

  你能直到有奸情的男女,凑在一起却没有任何亲昵的表示,除了研究党的理论就没有其他语言了?

  其实这样的关系的确是有点不正常,简直超乎正常人的范畴之外。

  张亚东以前根本不能相信有人能象杨学斌这样,面对着娇艳靓丽的顾雁琳还可以保持平常心,现在是看到了,也的确是心服了。

  当然,张亚东也不是没有任何疑问的,比如说杨学斌成为青干一班班长的事情,就是一个不小的谜团。

  正常来说,就杨学斌受嫉恨的程度,是根本不可能得到这个职务的。

  可事情就是如此的诡异,原本说好的班级竞选,却在开始的前两天由党校的领导开会研究做了指定,杨学斌就直接成为一班的班长。

  实际上,这也是传言中说杨学斌吃软饭,指望顾雁琳才当上的班长,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的谣言来源。当然这些谣言的内容还有更加不堪的,也就不必都说出来了。

  (bsp;杨学斌低着头认真地研读着面前的书本,还在不停的做着笔录,根本没有听到张亚东的感慨,更没有把这些所谓的流言放在心上。

  这可绝对不是矫情,而是没有那个闲时间,现在杨学斌有多忙,只有他自己知道。

  到党校学习的这一个来月,杨学斌可以说是收获巨大,甚至都要比当初在大学里面得到知识更多,积累也更厚实。

  毕竟说起来,大学里面学习到的多是基础性的知识,却有些和社会现实脱节,更新的不够快。

  所以往往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就会发现这样的一个事实,在大学里面学到的知识,大多不能直接应用到工作当中,还需要进行再次的学习和培训。

  特别是杨学斌的情况更是如此,本身的专业就是经济研究之类的。华夏经济专业的知识,以前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