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4章

作品:重生之仕途风流|作者:|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8 22:29:56|下载:重生之仕途风流TXT下载
  ?br/>

  事实上,如果不是杨学斌重生这一回,生命真就是浪费了。前世的生活轨迹,也和李华堂教授再无接触。

  不过好在杨学斌重生了,依靠着一篇分析今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文章,重新得到了李华堂教授的谅解,师生关系重新恢复。

  而且杨学斌脸皮也厚实,强调他之所以要到基层,就是本着学以致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原则,想要切实实践心中的一些理念,这也完全符合中南大学的一贯的治学理念。

  对此李华堂教授还是很欣赏的,特别是后来杨学斌又接连交上几往篇颇有质量的文章,更是让李教授欣喜,也看到了他的这位弟子的努力与进步。

  就目前来说的话,李教授不仅不会责怪杨学斌,反而会特别重视杨学斌自己的研究成果,对于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的华夏经济很有借鉴于指导的意义。

  甚至李教授都和杨学斌商量好了,等到这个学期结束,就让杨学斌报考在职研究生,他们师徒俩就会再次重逢。

  只是杨学斌现在才想起来,好象这些事情以前还没有详细地和徐雅君说起过。

  在她的印象当中,还是李华堂教授生气的样子,不知道待会儿见到李教授,会不会给她一个小小的惊讶哪?

  想到这里,杨学斌呵呵笑了起来。

  旁边的徐雅君还以为杨学斌不再紧张了,也陪着一起笑,还拉着杨学斌的手,一个劲的打气,一副小女人的模样,说不出来的可爱。

  杨学斌开着车沿着中南大学里面著名的林荫大道向前开,这条路的两边全都都是几十年树龄的枫叶林,树高有的都达到十五六米。

  因为平时修剪保养得力,庞大的树盖好似雨伞一般撑开着,遮挡着阳光的同时,也充满着生机勃发的张力。

  现在的时间眼前是一片绿如烟海的苍翠颜色,可要是到了秋天,那简直就是红如火海般的艳丽,简直就能让人窒息。

  杨学斌当年也是挺喜欢在这条路上漫步,感受静谧与生机之间互相交融,往往会对自己有另外一种特殊的感悟。

  而且这条道路两边还有不少小路,曲折蜿蜒颇有曲径通幽的意境,时不时也会看到有年轻的学生们,低着头手拉着手快速地没入小路之中,还能听到他们所出来的清脆笑声。

  年轻可真好啊,杨学斌心里只能如此感叹,却也忘记了他现在的年龄其实也并不大。只不过是在心态上面,还有心理年龄上面,和这些在校的学生有着巨大的分别而已。

  “以后如果有时间,我也和你一起来学校再逛一逛,特别是那里?有很好玩的地方。”杨学斌歪头向徐雅君示意。

  徐雅君好奇地看过去,脸色不禁有些微红,娇嗔地拍了一下他的手,自己却也笑了起来。

  杨学斌刚刚开过的那条小路,通往中南大学里面的一座山丘公园。虽然不大,却是学校一个著名的角落。

  因为位置比较隐蔽僻静,绿化也好,如此也就成为学生们约会的最佳地点,是不少学生们心目一处美好的‘圣地’。

  当然这类地点也一向都会学校重点关注的目标,好就好在地点位置有利,并且有着大量绿化做掩护,学生们挺容易就能够摆脱,这样一来此地的名气可就越发大起来了。

  以前的杨学斌不仅是团委的干部,人也长得帅气,学习好不说,更是各类体育活动也是积极分子,自然是不少青春靓丽的女生们心目中的‘王子’。

  不过他却从来也没有去过那处‘圣地’,总觉得那样子很无聊,不过这次回来却有些放开了,调笑着要和徐雅君过去一游,感受一下偷偷摸摸的刺激感觉。

  两人说笑着,杨学斌开着车绕过一处拐角,前面出现的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中南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大楼。

  在停车场停好车,杨学斌和徐雅君熟门熟路地进入大楼,来到三楼的一个办公室,轻轻敲门。

  开门的是一位年轻人,戴着一付金丝边的眼镜,长相清秀,气质儒雅,看见是杨学斌和徐雅君一起到来,也很是惊喜。

  (bsp;“是你们呀,真是稀客,快请进吧,老师都问过好几次了。”

  这人就是李华堂的秘书,名字叫申少阳,以前也是中南大学的学生,算是杨学斌的师兄,互相之间也都很熟悉。

  李华堂教授不仅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还身兼着经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办公室分为内外两间,外面就是申少阳的秘书室,里面才是李教授办公的地方。

  杨学斌和申少阳握手,然后和他一起往里面走,徐雅君跟在后面。

  申少阳半抱怨地说道:“当初我还想着能把这个班交给你哪,结果你却不声不响地跑了,有机会你可要请客啊。”

  杨学斌当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当初如果选择留在学校继续进修,很有可能也会担当李华堂教授的秘书。

  能够近身聆听教授的教诲,也算是一个很好位置。只不过杨学斌志不在此,所以就跑了,申少阳也就只能继续担当这个位置。

  “请客当然没问题,不过这次在省城只能做短暂的停留,只好等下一次机会了。”杨学斌笑呵呵地解释说道。

  申少阳瞅了瞅杨学斌,点了点头,“行啊,看来基层的锻炼真是有效果,以前你可是特别烦这类酒场什么的,现在感觉有人情味多了。”

  杨学斌知道他这是在开玩笑,这位师兄脾气相当好,学识更不用说,关键是人缘也佳,在学校里面众口皆碑。

  到现在为止,申少阳跟随着李华堂有几年了,很得老师的赏识,未来前途很光明,深入结交一下自无不可。

  两人说着话走过一个短短的过道,很快来到一个暗褐色的房间门前,申少阳整整表情,显出几分严肃地敲门,说道:“老师,杨学斌来了,还有徐雅君也一起过来了。”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大局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3…13 8:38:13 本章字数:3487

  “请他们进来。”房间内响起一个沉稳声音。

  杨学斌听到这个声音,心里都有些激动,吸了一口气,止住眼中忍不住出现的泪水,推开门走了进去。

  李华堂教授的办公室面积不小,足有近五六十平方,装修方面却很简单,基本上看不到有什么豪华的办公用具。

  不过有一个特点却很醒目,就是书籍非常的多,还到处堆放着,简直象是一个阅览室。

  就在房间南边靠近窗户的办公桌后面,李华堂教授正抬头看过来。

  他的年纪看起来有近六十岁,头发已经大部分花白斑驳,脸上的皱纹也很深,一道一道的好似被刀刻出来的一样。

  不过他的眼神却很犀利,看着你的时候,就好象是一把手术刀的充满着锐利的光芒,似乎都能直接把你给看透。

  “老师……”

  杨学斌叫了一声,接着用力闭上嘴。生怕再次开口,自己的泪水就会奔涌而出。

  李华堂教授站起来,仔细打量他一番,才点点头,“过来坐吧,看起来还挺有精神的,也没什么变化,挺好的。”

  教授的身材高大,却显得有些瘦弱,不过声音依旧浑厚,充满着力度,震动着在办公室里不停地回荡,让人听到就会精神一振。

  徐雅君没杨学斌那么激动,走过去带着几分撒娇的语气说道:“老师,您看到杨学斌就忘记我了,根本瞅都不瞅我一眼。”

  李华堂教授哈哈大笑:“我怎么没看到?学斌远来是客,那象你能天天见到?”

  “反正您就是偏心,眼里只有杨学斌。他是您的好学生,我就不是吗?我当年成绩也是很好的。”徐雅君继续笑着说道。

  “你们的不一样,学习成绩好是一个方面,你学习成绩好,最多也只是一个成功商人,赚钱多一些而已。学斌如果真能学以致用,对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所做出的贡献,肯定要比你大得多。”

  “咦,老师,您不生杨学斌的气了?怎么还夸奖他哪?”徐雅君真有些不解了。

  刚才她一个劲地说话,是想分散李华堂教授的注意力,为杨学斌分担一下教授的怒火。没想到教授却根本不生气,反而夸奖杨学斌,自然让她不解。

  “哈哈,你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我的脾气没那么糟。再说了,杨学斌能在现在这个位置上做出成绩,我也很高兴。”

  徐雅君一脸讶然,瞅瞅杨学斌,又看看李华堂,弄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这时申少阳端着几杯茶水走进来,看到徐雅君的模样,笑了起来:“徐雅君,你还不知道吧?杨学斌可是老师的爱徒,一天到晚地提他的名字,还经常拿他的文章给我们研读哪,哈哈。”

  这对徐雅君来说可真是一个惊喜,杨学斌进步很大,她是了解的,可是居然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却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最可气的就是,这件事情杨学斌居然没有和她说,让她白白担心一场。当时徐雅君就娇嗔地瞪了杨学斌一眼,待会儿再找你算账。

  李华堂教授挥了挥手,说道:“一码归一码,学斌跑出去当乡长,我是不乐意的,觉得是浪费人才。可他能够做出成绩,并且没落下学习,甚至进步还非常大,我就得表扬。”

  杨学斌也没想到老师对他的评价会是如此的高,心里特别地高兴。看到徐雅君的眼神,也只能回以微笑,并不担心她会真的生气。

  自己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许,徐雅君心里只会更加的高兴,怎么可能真的生气?

  不过老师这边,保持谦虚的态度还是很有必要的,杨学斌开口说道:“其实我的这些观点在提出来的时候还很浅薄,还是老师帮忙完善和改进才……”

  结果他的话刚说到一半,就被李华堂教授举手打断,“学斌,你没必要这样,我用不着分学生的功劳。这次关于亚洲金融形势的论文,就是你自己的观点,并且有深入论证。我提供的是一些论据而已,算不上功劳。”

  杨学斌有关于亚洲金融形势分析的报告,虽然刚开始时引起了一些争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正确性。

  现在的时间是五月接近中旬,而亚洲的金融形势也正如杨学斌报告之中所描述的那样在发展。

  华夏南边的泰国国有货币泰铢,正在接受国际炒家的洗礼,

  虽然前几波的攻势已经被泰国政府所化解,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浪,甚至泰国政府都已经信心十足地宣布胜利。

  并且泰国还宣称自己国家的货币金融体系,没有任何的问题,将会击退任何敢于进攻的国际炒家。

  可是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泰国的金融形势已经一片的动荡,正是大厦将倾的边缘。

  全世界的各种炒家,就象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向着亚洲特别是泰国方向靠拢。

  目前聚集起来的各类资金,早就超过了泰国所能承受的极限。

  再加上数不清的各类游资,泰国的金融市场其实已经是砧板上的一块肉,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崩溃。

  这些情况华夏的经济学界一直都在保持着关注,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和讨论对策。

  现在的这个时候,再次翻出杨学斌的那篇文章一看,简直就是天才般的预言以及分析能力。

  甚至是现任的那位铁腕总理都赞不绝口,如此李华堂这位当老师自然也是与有荣焉。

  当然这些杨学斌了解到却并不多,只是由他的那位二叔杨子瑾那里知道了一些。

  受杨学斌的影响所致,二叔现在已经成为华夏计委的一个计划与发展小组的副组长。

  这是一个负责分析研判此次亚洲金融形势发展,以及提出相应对策的机构。

  虽然只是临时成立的,可是只要杨子瑾能顺利地完全这次任务,那么无比光明的前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