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9章

作品:(综同人)[综]误入正途|作者:白寒|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8 23:26:47|下载:(综同人)[综]误入正途TXT下载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殿下都这麽努力学习,我们这些普通人还有什麽理由懒惰下去?

  话说回来,年少的萧琛学业繁重,基本上是没有玩闹的时间,而永元帝和皇后对其要求十分严格,不允许有半分松懈,因此萧琛的童年是不幸福的。

  好不容易熬了十多年,萧琛长大了。

  你以为他能够轻松一些了吗?更苦逼的事情来了,遭人陷害中毒,双目不慎失明。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那种落差,从高高在上的太子坠落为宫人都懈怠伺候的废人。後来则是在求医的路上被围攻生死未卜。

  将近十年,他回来了。

  鬼知道他究竟经历了什麽。

  估计萧琛本人也很懵,一回来,原本称得上太平盛世的国家忽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异族入侵,天下百姓惨遭践踏,浩浩大越眼看着就要分崩离析。

  萧琛那时候的心情大抵是茫然,沉重而痛苦的。

  然而他却没有多少时间准备,很快,永元帝病故了。

  当年他仅仅二十多岁,放在今天,他大约还在上学。他本该和其他男生一样,在学习之余打篮球,打游戏作为休闲娱乐,又或者在和心爱的姑娘一起逛街看电影。

  但作为被寄予厚望的太子,他必须接过这个烂摊子。

  他的身份,他身後成千上百的百姓的生命,决定了他不能胆怯,无法後退半步。

  雍和六年,与萧琛感情深厚的挚友齐景曜殒命战场,消息一传回京城,帝王哀恸不已,大病了一场,险些醒不过来。

  帝王的生命就是在这时进入了倒数。

  论童年,他没有。

  论爱人,他没有。

  论挚友,他死了。

  你说惨不惨,悲剧不悲剧?

  与异族之间的战争,大越胜了,我们胜了,然而萧琛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後人甚至连他的屍骨也找不到,最後无奈之下,只好为他立了一个衣冠塚。

  身为帝王,他称职至极。

  不偏不倚,洁身自好,没有半分私心。

  从百姓的角度来说,这样帝王百年甚至是千年都难得一遇。

  只是很可惜,他的生命仅仅只有二十多年,不到三十岁,是真真正正的英年早逝。

  ————————

  5。2日修改答案,发现点赞数这麽高,我很惊讶。当时写完的时候发现貌似并不符合题主的问题,但看了看实在不舍得删。如果被折叠我也认了,没想到有这麽多人喜欢,很惊喜!果然我的男神很有魅力!

  5。3日,增加一个切题的段子,关於萧琛他弟,也就是睿王的事情。

  1。当年的睿王萧暄是个小可怜,丢在宫里的角落没有人搭理的那种,是太子时期的萧琛挖出了他,两人的相遇像是最狗血的偶像剧。雨天+打雷,受人欺淩的小可怜,高高在上的太子殿

  下。如果不是两个人的性别不对,这说不定就是一场禁忌之恋的开端!蜜汁微笑。jpg

  2。当年萧琛失踪,一直是宫廷小透明的萧暄捋起袖子和永元帝掐了一场架,得不到任何满意结果的萧暄,心灰意冷的跑到了昆仑山,出家当道士去了。ps:听说道号叫做玄霄。

  3。萧暄在帮助自己的皇弟稳固了江山後,消失了,据野史上的传说,这位大神又跑回去修道了,也不知现在成仙了没有?

  5。6日,回复一个问题,因为有人不断的提起这件事,我觉得应该提一下。

  我无意歧视同性之间的感情,但有人猜测萧琛和齐景曜两人是同性恋,仅凭两人关系亲密?好朋友关系亲密貌似没什麽问题吧。当年两个人要真有什麽,萧琛身为皇帝,上下多少眼睛盯着,肯定能够发现什麽吧?这些没有丝毫根据的话不经大脑就说出口,是否有些不恰当?

  》》》林月如——主业打战,副业撩妹。作为一只千年单身狗,很幸福,很满足。

  不请自来,这个问题,不答简直对不起我注册的神id→_→

  楼上有人说了萧公主和他公认的皇后定北王的二三事,不过还有一些有趣,堪称是段子的事情没有说到。

  我就说先说一件,定北王的烂桃花。

  重昭五年,西域的柔兰国使臣进贡,带来的不仅是产自柔兰的珍稀宝物,还有一位号称是西域第一美女的柔兰公主也来了大越。

  目的很明显,不用多说,大家懂得,这是想来大越联姻。

  在某次宴会上,这位柔兰公主蒙着面纱,扭着小蛮腰跳了一段西域舞蹈,啧啧,迷得人不要不要的。

  当大夥儿都在嘀咕谁有这个艳福的时候,这位公主的纤纤细指指向了定北王,红着脸说自己想嫁给他,众人顿时懵逼脸。

  只见定北王不慌不忙,问公主,你除了唱歌跳舞,会不会琴棋书画,懂不懂天下大局,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她能不能变成一个男人。

  柔兰公主被问得傻眼,讷讷半晌,最後捂着脸跑走了。

  史书上说定北王不善言辞,你看看,这怼人的模样,像是符合这四字评价的人吗?表哥威武!

  定北王绝对是按照萧公主的条件来怼柔兰公主的,这妥妥的真爱对不对?

  也不知人有没有看,想看我再补上几个,麻烦在评论区吱一声。

  ps:有人质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指路《西域录》,上面有文言文记载,请认真仔细阅读~

  89 番外 共用天伦(一)

  陆明琛醒来的时候觉得有些不对劲。

  耳边是女子低低的啜泣声; 也犹如蚊虫嗡响一般; 在慢慢变得清醒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陆明琛下意识去摸身侧的人; 不成想却摸了个空。

  今日没有早朝,也没有重要事务需要处理,因此他和长琴两人难得胡闹了一通。照理来说; 两人应当睡到太阳高升才对,怎麽他醒了; 却感觉不到身边人的任何痕迹?

  陆明琛觉得有些怪异; 而後睁开了有些酸涩的眼睛。

  进入眼帘的是一间略显昏暗的卧室,还有坐在床边神色凄婉的妇人。

  看到妇人熟悉的侧脸; 陆明琛先是一愣; 而後试探性的唤道:“……娘?”几天前柳氏带着丈夫还有小儿子; 一家人乘船去海上玩去了,因此看见如今应该在海上的柳氏,陆明琛心中顿时生出了一股古怪之感。

  听到他的声音,原本垂首哭泣的柳氏立即抬起了头,看到醒来的儿子,她的眼睛登时便亮了起来,面上亦是露出了几分喜色; 颤抖着声音道:“晋元; 你……你可算是醒了!”

  可算是醒了?这话着实有些奇怪。陆明琛皱了皱眉头,心头困惑不禁更深。等到看到柳氏的面孔; 他微微一怔,柳氏此刻的样貌竟然年轻了许多; 就仿佛当年他刚刚成为刘晋元不久的时候。

  “娘,我睡了多久?”陆明琛面色平静的问道,作为一名经常穿越的老手,隐隐之中他已经猜测到了几分。饶是心头疑惑诸多,但面上仍旧是不露分毫。

  “你已经昏迷了整整三天。”柳氏侧过脸,拿起帕子擦了擦自己眼角的泪花,眼睛通红,说话的时候仍旧残留着几分哽咽,“大夫说你伤得不重,可不知道为什麽就是一直没醒过来。”

  因不清楚摆在自己眼前是个什麽情况,陆明琛沉默着没有说话,而柳氏却是眯起了一双之前哭得红肿的眼睛,咬牙切齿的说道:“那容国公简直欺人太甚!你犯了错是该受罚,但他也不能亲自上手吧?这算是哪门子的教训。”

  听了柳氏的话,陆明琛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身上的伤竟然是容国公动的手?这究竟是怎麽回事?

  陆明琛还想从柳氏的口中问清楚一些事情,对方却已经从床边站起了身,紧着眉头,对陆明琛说道:“你先躺在床上切勿乱动,娘去请太医。”

  她动作之迅速,让陆明琛根本来不及说些什麽。

  看着柳氏离开的背影,陆明琛皱眉不展。

  他依旧是刘晋元,那麽长琴此时身在何处,还是萧嘉颖的身份吗?

  短短时间里,陆明琛的脑中闪过了诸多念头,只是缺少验证的机会。

  “公子,奴婢倒杯茶给你可好?”一个温温柔柔的女声在耳边响了起来,她是柳氏走时留下来照看陆明琛的侍女。

  经她一说,陆明琛发现自己的确是有些渴了,他抬起头淡淡地瞥了对方一眼,点了点头。

  侍女见状笑了一下,来到桌边倒了一杯茶,随後身姿款款的走上前来,将茶杯端到了他的面前。

  陆明琛坐起身体,抬手接了过来。他低着头正准备喝水,脑中忽然传来一阵针刺般的疼痛,叫他下意识松开了握住杯子的手。

  “砰”的一声,杯子在地上摔的粉碎,原本笑语嫣然的侍女面色一白,立即上前扶住了半个身体往前倒的陆明琛,急声问道:“公子,你没事吧?”

  “晋元!”因为不放心,亲自吩咐过下人一定要请来太医院的王太医,柳氏这才稍稍放下了心。没想到她这才刚走一会儿,就看到了这幅让她心惊肉跳的画面。

  “……夫人。”看到柳氏,侍女小声的喊道,心中有些担忧。要知道因为公子受伤一事,夫人毫不客气的清理了服侍公子的人。不仅如此,夫人还派了身边的陈婆子严厉警告了所有人。这下叫本来蠢蠢欲动,想要爬上公子床的丫鬟们都不敢再做些什麽。

  可如今公主赌气回了容国府,一时半会儿也管不到这边。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论相貌她是不错,然而公子身边容色出众的人也不是没有。她不想被随随便便的配给府内的护卫或者是小厮,就能把目标定在了公子的身上。正所谓人往高处走,她这想法旁人能说她错吗?

  柳氏不知道并不清楚侍女此时的内心想法,但抬眼见她神色闪烁,心里便起了疑心。只是现在情况紧急,她也来不及追究,伸手扶住了自己的儿子。她沉下脸色道:“太医也不知什麽时候能到,你愣在这里做什麽,还不快先去把府内的张大夫请来!”

  随後看也不看侍女一眼,只将目光放在了陆明琛的身上,眉头紧锁,眼中的忧色几乎快溢了出来:“晋元,你这究竟是怎麽了,可别吓唬娘。”

  陆明琛听见了她的声音,然而此时他却分不出心神回应。一段一段陌生的记忆涌入了他的脑中,让他的头脑昏昏沉沉,一时间失却了思考的能力。

  半晌後,陆明琛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太医院的王太医在他梳理记忆的时候已经赶到了刘府,见原本一直双目紧闭的驸马爷终於睁开了眼睛,不仅仅是柳氏,就连他也是松了一口气。他诊断了许久,驸马爷除了身体虚弱些需要静养也没有什麽其他的问题,谁知方才会沉睡不醒,任是旁人叫都叫不醒。

  这位驸马爷极受皇上的关注,而且对方又并非是单单的皇帝女婿,更是朝中的新贵,其背景之深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