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缺吃的动物缺啃的汽车也缺喝的。知道吗?我毕业的时候,大小公司都是排着队请我。虽然现在经济不景气了,但还没轮到我饿肚子的时候。”马克显示出贫不折腰的君子风范。
露易丝听明白了,她将个电话号码写在纸片上递给马克:“这家公司正在招人,你去试试运气。”
马克接过纸片转身就走,又被露易丝叫住了:“你的饮料还没喝呢?”
马克又回来端起杯子饮而尽。露易丝扯掉马克身上的求职牌子:“马克先生,面试的时候,请穿正式点的衣服。”
“谢谢,露易丝小姐。”马克跑出大门开上车,溜烟地向路的另头去了。
第二天早,马克用露易丝给的电话号码争取到了个面试机会,并按预约的时间,穿着自己最好的西装来到这家公司楼下,进门看,才知道是沃氏在招人,与接待小姐沟通后,便上楼面试。接待他的正是沃氏集团的人事经理,她详细了解了马克曾在蓝岛家生物研究所工作的经历后,便将马克带到技术部。经理说,他们目前没有招聘计划,不过海外部需要人,你愿意去吗?在得到马克肯定答复后,经理又将马克介绍过去。海外部经理正为中国绿川的项目发愁,见了马克就问:“你对海藻生物燃料怎么看?”
马克否定了利用微藻制造生物燃料的可行性。他说,在种类繁多的海藻中,只有微藻可以用来提取生物燃料,而油含量比较高的微藻在海中的浓度很低,难以采集,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是采用陆地养殖。而实施大规模养殖来保证供应足量的微藻,就要占用大量土地和水资源,这种生产方法成本非常高,没有任何价格优势。就目前人们掌握的技术来看,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海藻生物燃料还没有进入市场,仍处于实验阶段。
临别时,经理对马克说:“我给你些生物燃料方面的资料看看,然后你给我提供份可行性方案,以便公司决定是否录用你。”
马克回到农场父母家,在他的植物棚里,用电脑夜以继日地撰写他的研究报告,论证有关甜高粱作生物燃料原料的可行性。
报告获得沃氏集团技术部认可,人事部在听了海外部经理的紧急汇报后,决定录用马克,并根据经理的建议,任命马克作为沃氏名生物工程师前去中国工作,并参与谈判,还要他必须想尽切办法,拿下绿川的生物燃料项目。马克听去中国,下就犹豫了:“不去中国行吗?”
“不行,目前只有中国公司需要人,别的地区都在裁员。”人事经理回答。
马克离开沃氏又回到西餐厅打工。可随后,人事经理追了过来,她认识露易丝,要露易丝说通马克去中国工作,因为他会中文又懂技术是公司的最佳人选。
露易丝走进厨房,边帮马克干活边问他应骋的情况。马克回答说,公司要派我去中国绿川,我不想去,因为那是我特别痛苦的地方。露易丝又问:中国有那么多人,如果有两个人对不起你,你就不去了,那你的中文不就白学了吗?她见马克不吭声再问:目前的经济不好,可能需要三到五年后才能恢复原样,到那时候你学的东西也过时了,看你拿什么还债?马克仍不吱声,露易丝没见过这样的闷葫芦,她下摔掉手里的托盘发火道:你怕见她,说明你还爱她!
“不爱!”
“那你就去中国见见她,爱不爱见了面就知道了。”
马克被个女人逼着去见另个女人,他不明白这是女人之间的种暗中较劲。经过夜的不眠折腾,他还是接受了这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临行前,他来西餐厅谢辞。露易丝给了句临别赠言:“我是看在你曾经轰轰烈烈地追求过我的英勇表现,才介绍你去这家公司的,记住!别丢我的脸。”
“,是的,露易丝小姐。”马克在露易丝伸过来的脸上亲吻后转身离去。
第十四章三
在中国成都薪桂公司的大会议室里,对策研讨会个接个的开。大家认为,车用替代能源实际上就是在和石油博弈价格,这是个跷跷板游戏,石油坐头,替代能源坐另头。当每桶原油价格达到70美元时,平衡便发生了倾斜,替代能源就具备了市场优势。试想,我们的乙醇燃料07年每吨成本在4000——4500元之间,而那时每吨汽油的平均零售基准价快上6000元了,即使不领补贴,每吨也有近2000元的差价,近50的利润。现在,08年的原油价每桶翻过了100美元,并还在继续上涨。国内成品油每吨又涨了1千多元,没有那个行业能赚这么多!如果我们薪桂公司不扩充这个项目,别人也会上。此时不搞更待何时?难道要把到嘴的肥肉拱手让人吗?薪桂拿出不同版本的乙醇方案都被绿川否定了,整个公司沉浸在看到别人赚钱,而自己摸不到财的眼红嫉妒期。
正在这时,马克的到来令千虚振奋了,他又要书写段传奇。
得知沃氏集团重新派遣位生物专家前来绿川进行第三轮谈判,开发区便做好了开谈准备。次日早,仪君站在开发区板房会议室的外面,迎接从电动观光车上下来的薪桂公司谈判代表。这时,人群中出现了马克的身影。仪君条件反射地躲进棵树后,生怕马克看见了她,马克的突然出现令她大为吃惊。
谈判开始时,仪君依然站在室外,不知咋办?是艾妃出来硬把她拉了进去。仪君从会议室的后门溜了进来。马克正在前台准备放映自制的幻灯片,当他看见仪君进来时,也是脸惊愕。理查德给两人作了介绍。
“你好!马克先生,欢迎来到绿川。”仪君机械地说,并上前对言不发的马克伸出了右手。马克顺势抬起仪君的手背想吻。仪君立即收回了手。此时此地,这举动明显反常,不过,它打破了谈判双方的严肃气氛,引发阵轻松的笑声。
随后,身着浅色衬衫脚穿吊袋西装裤头发梳得金光闪闪的马克像位青年才俊开始作起了学术报告。灯光熄灭后,他边播放电脑幻灯片,用图表数据照片作演示,边阐释自己的观点,从第代粮食生物燃料的兴衰讲到第二代非粮食作物加工生物燃料的前景。马克用英文讲述,薪桂的译员再翻译成中文。
在谈到第二代生物燃料掀起的第二次绿色能源浪潮时,马克信心十足地说:世界还没有彻底放弃生物燃料,专家们正在研制更好的生物燃料,这种燃料不会因开荒而导致碳排放量大幅增加。当今生物燃料技术发展很快,转基因树可以减少树的木质素含量,使酶更容易抵达木材中的纤维素,并将其分解为糖分,从而转化为燃料乙醇。还有柳枝稷也可制成纤维质乙醇,甚至芦苇和野草等也能制造生物燃料,而且不会引发粮食危机。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项研究指出,纤维乙醇在使用中的有害气体排放量将比石油减少85。
然而,就在大家兴奋之余,环保局高工老赵严肃地指出:科学家们把些生物燃料作物中的大部分归为入侵物种,即对环境有害的莠草,它们非常容易逃出生物燃料种植园,在临近的农场和自然环境中疯长,对经济和生态构成极大的破坏。
马克表示,第二代生物燃料作物目录中确有大部分与入侵物种目录重合,但仍有部分作物不在其中之列,在生物学和植物学界有个共识:那就是如果在合适条件下种植在合适的地点,某些第二代生物燃料作物仍是安全的。
“马克先生,你准备向我们推荐什么作物呢?”牛局长感兴趣地问。
“局长同志,这需要和你们商量,因为利用当地作物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引种外来植物需要个隔离观察期,确认它对本地植物无害后才能大面积种植,这样就会花掉许多时间。”马克回道。
“秸秆可以吗?我们是水稻产区,每年都为此发愁。多年来,些农民还因焚烧秸秆引起空气污染,严重时民航飞机都降不下来。”牛未来又问。
马克想了想说,目前,各国提出的其它生物燃料方案中确有农作物秸秆洋姜等作物,从技术层面上讲已无太大难度,只是用普通秸秆作原料的现有生产工艺产量低成本高不划算。种农作物秸秆要成为生物燃料的原料,其关键因素在于它的含糖量,糖份高就可通过发酵制成乙醇。不过,现在很多人还是看好纤维质乙醇。
这时,赵工又说,即使是纤维质乙醇,只要是生长在农田里也属于碳吸收量少得多的庄稼。从省情出发,赵工建议种植麻疯树,他说,麻疯树又名小桐子,它的种仁含油率达50—80,经提炼可制成生物柴油。此树适宜在热带地区边缘和贫瘠的土壤上种植,而且不需要很多水浇灌。在我省的攀枝花西昌和凉山等地有此野生植物,现已有多家中外生物燃料公司开始在那里试种。1公顷麻疯树可产12—15吨果子,按3吨果子出1吨油计算就可炼出4—5吨生物柴油,每吨成本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按目前08年每吨柴油7千元的市场价计算,利润率超过40,这还不包括国家财政给予的补贴。
“那你们的意思是否定生物燃料乙醇,要我们去搞什么生物柴油吗?”布莱恩听到这里不高兴了。
牛未来回答说:“老实说,你们的大高粱秆燃料乙醇项目并非最佳方案,只能作为门科学研究,不适宜推广。因它占用农田,拉抬了农产品价格,加重我们解决吃饭问题的负担。另外,顺便告诉你们,家从事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改装的公司已经提出申请,想入驻绿川开发区。还有,个小老板研制出了电动汽车,也在跃跃欲试想进来。我们开发区是向全世界全社会开放的,准备对汽车和燃料项目公开招标。当然,如果你们放弃大高粱秆生物燃料的话,我们也欢迎你们投标。”
第十四章四
听到这里,千虚立刻接过话题问道:“如果改用麻疯树等能源林作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目前还有些问题,麻疯树3年试果5年量产7年才达高峰产量,短期内不可能形成生产能力。”
布莱恩补充说:“我们的生产工艺不适用这种原材料,还需要改造更新设备,这又要花费时间和增加额外投资。”
“这不是理由,开发区需要最环保的燃料,而不会迁就你们引进的淘汰设备和落后工艺。”牛未来态度鲜明。
薪桂的范律师立刻厉声质问:“这就是说和解不可能了,那么你方就要赔偿我方的损失。”
“根据两方签订的燃料供应合约,你方环保不达标,我方有权取消合同。”艾妃反击说。
“我们的生物燃料没有直接污染环境的问题。”对方范律师坚持这个观点。
“直接或间接有什么区别,不都是破坏环境吗?”艾妃反问道。
千虚语气缓和地说:“算了,我方愿意让步。沃氏代表布莱恩先生根据我方生物工程师马克先生的技术分析提出了个折中方案:就是我公司仍按原计划继续生产供应高粱秆乙醇;同时,我们将大规模栽培能源树种,待生物能源林长大,形成生产规模后,我公司再转产纤维质乙醇或麻疯树生物柴油。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理查德最后说:“这是我方最后的态度,如果你们不想将此事闹到法庭的话,我们就应该继续谈判,在此问题没解决前,不希望你们对外招标。”
牛未来与大家交换意见后,表态说:“我们也不愿意走到法庭这步,这对双方都没好处。不过,此事重大,我们要研究后才能回复。”
总经理千虚把布莱恩的新方案交给了牛局长。双方商定,择日再谈。
仪君在会上没有发言,她左思右想弄不明白,马克怎么成了沃氏薪桂的生物工程师?待薪桂公司的人走后,她想搞清这切,她给马克打电话,而他关机了。
这时,牛未来走过来对仪君说:“布莱恩的方案还真让人感到棘手。”
“为什么?”
“你知道我们环保局不可能再让薪桂供应吨他们的大高粱秆燃料乙醇。”
“那就不批准他们的申请。”
“听艾妃说,你和马克还是蓝岛大学的同学?”
“我们是般朋友。”仪君此时不愿透露她和马克的关系。
“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去把马克请来,我们好好谈下。他是沃氏派来的专家,也许做通他的工作,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就像你当初说服理查德样。”
仪君乘车去了省城。在成都的家高级宾馆里查到马克时,马克却拒绝见她。仪君经过与薪桂公司和理查德多次交涉,马克才带着薪桂配给他的助理走下楼来,冷冰冰地对她说:“谈判期间不便单独和她在起。”
马克的尾巴翘到了天上,这令仪君的心里五味杂陈,凭着女人的直觉,她感到马克对自己冷淡和疏远了。因此,她没与马克多谈别的,只是公事公办地邀请他再来绿川谈技术问题。马克答应考虑,并把郑京转交的银行卡退还给她:“就让过去的过去吧!”
仪君望着马克走进电梯的背影,尽量掩饰着内心的痛苦,她跑出宾馆返回了绿川。
李仪君曾是马克的同学和情人!这个秘密很快通过马克的中国助理反应到了吴谋那里。精于算计的吴谋打起了如意算盘,他盘算到,李仪君是对方律师团的要角,如果把她争取过来,这官司不就迎忍而解了吗?他立即来到布莱恩的办公室,对他讲了这个想法。布莱恩冷静地告诉吴谋,公司不干涉职员的私事。吴谋并不认同这点,他说,这是公司的利益,应该利用两人的关系为公司服务。已在中国工作了几年的布莱恩,略知中国人擅长打感情牌,他同意试试,便将马克叫来询问。
马克告诉二人,他和仪君过去是恋人,现在分手了。这个回答令吴谋大失所望,但他并不死心,继而提出要两人重归于好的意见。
“为什么呢?”马克露出迷惑不解的神情。
“为了公司。”吴谋进步分析道,“现在,这桩官司的胜败已握在了你手上。如果你和李律师搞成了仇人,输的几率就大了;如果你和她重修旧好,胜的可能就会大增。”
马克并不认同吴谋的看法,他说:“公司的成败不在感情而在技术,如果我们找到开发区认可的原料,官司不就化解了吗?”
“错!”吴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们的信条是,技术真不如感情深!”
吴谋的说法把马克弄得如堕烟海。
马克回到宾馆,已被搞得心力交瘁。他领教了这份差使的巨大压力,公司不但要他出技术,而且还要他献感情。
几天后,露易丝从蓝岛来到成都。马克知道她比自己更了解中国,就去征求她的意见。露易丝听完他的陈述,显得有些不悦:“不错,和中国人谈生意讲感情,办事讲关系。可那是笔糊涂账,并且他们不会为此放弃利益。”
“就算做般朋友,也比做仇人更有利于公司嘛。”
“这是你的私事,你自己做主。”露易丝又把问题交给了他。
就在马克无所适从时,露易丝返回来拍拍他的肩说:“在中国,活着的人要讲关系讲感情,即便人死了,火葬场也是先烧熟人。”
马克终于开窍,经公司催促,他答应了环保局的邀请,去绿川洽谈技术问题。为了给此行亮剑壮胆,马克还邀请露易丝陪同。
第十四章五
仪君得知马克答应来绿川,她兴奋地开着办事处的奥迪车来接他。当仪君抵达宾馆时,薪桂公司已为马克露易丝和他的助理准备了辆宝马车。仪君看见车里下来个穿着大红大绿长像非常俊俏的白人女子时,心里越过丝不安。马克把露易丝介绍给了仪君。仪君知道露易丝要跟马克起去绿川后,心里的妒火就燃了起来,但出于校友情谊和礼貌她又不好拒绝。随后,仪君提出要他们坐自己的奥迪车去绿川,她问露易丝:“个车能坐下就开辆车,又省油又环保。行吗?”
露易丝笑笑,又看看马克。
马克诙谐地说:“怎么不行,这是节约能源嘛,再说当地的领导和官商都坐奥迪车,今天我们也座座这种官车。”
马克的话里夹着讥讽的味道弄得仪君很不舒服,她没搭话,只是瞪了他眼。马克打开后车门请露易丝坐进了奥迪车,接着他又打开另侧的后车门,请仪君上车。
仪君愣了,“谁开车?”
“我,亲自送二位小姐上路。”马克给仪君出示了交警签发的临时驾照。仪君无可奈何地上了车。待助理坐进副驾驶后,马克驾驶奥迪车出了宾馆大门,驶入车流如织川流不息的大街。
这条拥挤的街道令马克时无法适应,那些在几条车道上不停地左右横跨道线的车辆更令他头疼。特别是在堵车时,车辆像乌龟样挪移爬行,每当马克的车头前稍有点空隙,左右两边的车便会钻进个车头,接着是整个车身挤了进来。是停下来还是撞上去?让马克无所适从,大为光火,他愤然地按响喇叭,结果被骑摩托车的交警拦下靠边。警察告诫他,城区不能鸣笛。马克与交警争执起来。警察不容他狡辩,还扣留了他的临时驾照。
奥迪车只好由仪君驾驶,很快出了城区,驶上高速公路。
“怎么不说话?”仪君笑着看了眼坐在副驾驶上的马克。
领了罚单的马克显得闷闷不乐,刚才的兴奋劲全没了,正闭目养神。良久,他突然大叫声:“我终于明白了。”
仪君吓了跳,急忙靠边停下问:“什么事?这么大呼小叫的。”
马克睁开双眼对着仪君说:“大科学家为什么在中国出得少呢?责任全在你们的艺术思维。你们写字都往艺术方面发展,结果产生了书法,书法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就连开车也像似书法表演,完全没有车道标识线的概念。”
“是,你们什么都讲规矩,连人和狗进出房子都得分开走。”仪君也调侃道。
“人走门狗走洞,各行其道,萌生这个想法的西方却诞生了牛顿。”马克回答。
“见解很新鲜。”仪君面发动汽车,面指指身边疾驰而过的车说,“你的看法有点道理,不过也别陷入了狭隘的偏见。道路上很多人还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当然其中也有你说的书法家。”
在中国留学两年的露易丝也加入了讨论,她有感而发:“东方人有种把技术艺术化的倾向,而西方人则有将艺术技术化的倾向。这就是东西方思维的差别: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就成了艺术。”
“说得对,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就变成了技术。”仪君又影射马克说,“有些人把感情也签上合同,就是要将浪漫技术化,太令人枯燥乏味了。”
马克毫不示弱,迎头痛斥:“你们?把婚姻搞得很神秘,以为这就叫浪漫,结果让人摸不到规则,感到畏惧。为什么要把单纯的爱情搞得这样复杂呢?”
“你以为爱情很简单吗?”仪君问他。
“当然,你们把爱情搞得太复杂了。看看你们的征婚,给爱情贴上多少商标:年龄工作单位财产房子车子家庭背景,有无婚史和子女。这那里是在找爱,完全是在做买卖。”
仪君也反唇相讥:“翻翻你们的结婚合同吧,连离婚后的最后分钱也要分成两半。”
路上,两人争吵不休,抬杠拌嘴,互相椰揄。搞得露易丝和助理笑声不断。到了百兴市郊,下了高速公路,四人将车停在江边渡口停车场,再坐上渡轮过河去绿川环保局。
“局长同志,你好!”马克走下电力车,用中文向牛未来打招呼。
“你会讲中文?!”牛未来脸惊讶。
“我是孔子学院的高材生。”马克又操起口半生不熟的普通话。
“欢迎,欢迎。”牛未来将马克领进会议室。
“恐怕不是每个人都欢迎我的。”马克瞧眼身后的仪君。
牛未来听懂了他的中文,但不明白他的用意,还以为马克是在说他身后薪桂的助理,他忙对吕主任说:“你带客人去参观,我和马克先生谈点公事。”
薪桂的助理不愿与马克分开,他立刻致电上司,征得意见后就说:“我在外面休息。”
“你们谈吧,我带他们去参观。”仪君说完,带着露意丝和助理走了。
马克进入会议室坐定,牛未来在详细询问了马克些问题后,对他说:“我们是不会批准你们的折中方案,大高粱秆生物燃料乙醇不可能进入绿川。”
“要我辞职吗?我可不想再失业。”马克有了态度。
“不用。”
“为什么?”
艾妃对仍然不解的马克说:“你辞职不干,有人愿意干;你走了,他们会另派个人来。不如你继续留在薪桂将计就计。”
“什么是将计就计?”马克听不懂。
“就是假戏真唱。”艾妃又说。
“什么是假戏真唱?”马克还是听不懂。
“就是,唉!这个都不懂,你没看过孙子兵法吗?里面有三十六计,就是你装着不是仪君的朋友,明里与我们吵,暗中帮我们赢官司。”
“不行,这违背我的职业道德。”马克明白了艾妃的意思,摇着头,“沃氏雇用了我,我就要为老板工作,更不能出卖公司。”
“不是让你出卖谁,而是希望你尽快为你们公司栽培出生物能源林,让沃氏和薪桂走上既赚钱又符合我们环保政策的正道。”牛未来作了正面解释,他理解马克为人正直,不会背叛雇主。
马克笑了:“我了解中国人急于与生意伙伴建立种亲密关系,而我们西方人则希望与对方保持点距离,便于按规则办事。”
“这么说,你同意我的建议?”牛局长问。
“是的,我会说服公司建立实验室,找到你们能接受的生物燃料的新原料。”马克表态。
“对,就是这个意思。另外,你要尽力说服沃氏,让他们不要再对大高粱秆燃料乙醇抱有幻想,而应对你的新原料充满信心。”牛未来赞赏马克道。
第十四章重返绿川六
仪君带露易丝参观了绿川的规划,还向她详细陈述了为什么反对薪桂公司的大高粱秆乙醇。露易丝认真听着仪君的讲述,当两人走到江边时,露易丝突然问道:“开发区知道你和马克过去的关系吗?”
“我和马克是朋友,这事领导也知道。”仪君停停又说:“我不认为这种关系有什么不妥,就像他曾经追求过你样,难道就可以说马克是你现在的男朋友吗?”
女人谈心事总是小心翼翼地将自己包裹起来,不像男人谈爱首先暴露自己喜欢的对象,不分场合也不保密。仪君的回答使露易丝领教了她的心计,言下之意是问自己和马克是什么关系?她回答说:“我和马克也是般朋友,我想尽量不干拢他的工作,这样对公司对开发区有利。”
露易丝的话分明是在忠告仪君,与马克保持距离。这使仪君不想再和她闲聊下去了。
中午,马克等人在开发区的食堂用工作餐,他说:“我知道你们喜欢在吃吃喝喝中办公。但我们今天只吃饭不办公。”
“那你来绿川干嘛?”艾妃问他。
“我来这里是学习中国人如何做生意谈恋爱,这是史上最牛的事了。”马克秀了句网上流行语,引发阵笑声。
“哦,你小子胆量不小,敢在中国的情场上混呵?”艾妃又笑问。
“有什么可怕,情场商场不都是战场。对吗?仪君同志。”马克看着不语的仪君说。
“吃你的饭,瞎说什么?”仪君回敬他句。
“我觉得这碗饭好吃,吵架也是道好菜,它可以下饭。”露易丝说。
下午,送走马克时,赵工还让他带回些有关中石油等企业在四川攀西地区种植麻疯树的情况资料。仪君开车送他们回去。路上,露易丝问仪君,郝联续还来找她吗?仪君说,最近几天他都没来,我们只是普通朋友。
“这叫什么来着,哦,小不忍则乱大谋。”马克接过话。
“闭嘴。”仪君说。
“小姑娘,真是聪明啊,”马克又秀了句中文,“这叫只脚踏两只船。”
“小伙子,别以为懂几句中国话就可以乱讲。”露易丝用中文反问马克,“这句话可以用在这个地方吗?”
“当然,这不是乱讲,是个中国老师教我的。”马克说。
“哦,当心啊!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露易丝用中文说出了这句流行语。
仪君听见两人唱和地指桑骂槐,不免惊,想不到露易丝也会用中国式的办法来对付自己,真是棋逢对手啊。她感到马克离自己越来越远了,想到这里,她难过得把车停在路边咳喘起来。
“休息吧,让我来开。”露易丝开上奥迪车朝省城驶去,路上她还捂着嘴偷笑。
回到成都,薪桂公司派车送走了露易丝。仪君递给马克盒食品,对他说:“你可以不做我的朋友,但别来做我的对手,更不能将粮食加工成燃油。否则,老娘让你终生难忘!”
马克惊了下,接过盒子直道:“不敢,不敢。”
稍后,马克回办公室发现仪君给他的是盒饺子。在绿川午饭时,仪君没点他喜欢吃的饺子,马克很不满意,吃完饭没喝咖啡就回房间休息了。现在,马克狼吞虎咽地吃了个:“这馅儿是她做的。呸!不吃,马哥,要有志气。”说完他又神经质地连盒带饺子齐扔进了垃圾筒。
马克回到省城,在研究了环保局给的资料后,开始游说薪桂公司高层。他说,前壳牌石油公司英国分公司董事长非常看好麻疯树树籽制成的生物柴油。些航空公司已将此生物柴油作为新的环保替代航空燃料,新西兰公司的架波音747客机在今夏使用该燃料试飞。在中国,从麻疯树果子中提取的生物柴油已完全达标,而且几年前就已在成都的公交车上试用,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千虚回答:麻疯树在四川攀西地区的种植情况我是清楚的,前段时期,国内外些企业争相去那里栽种麻疯树,但因资金链断裂,大多半途而废。只有中石油在2006年在此造下成片林22万亩,并在南充投入1亿8千万元建年产6万吨的炼化厂,预计2009年试车投产。不过,能源林基地建设前期整地施工难度大投入高,他们每亩造林成本预算400元,由中石油和国家财政补贴各出半。据推算,前3年投入约1亿5千万元,之后成本会下降。目前,由于南充炼化厂还未生产,每亩200元的国家拨款也没到位,资金吃紧,他们种植的麻疯树长势也不理想。所以,我对这个项目不太感兴趣。
布莱恩说:是啊,我们的设备是生产燃料乙醇的,如果搞生物柴油还要额外投资。
千虚问:马克,你上次说,有种甜高粱可生产燃料乙醇是怎么回事?
马克解释道:这种甜高粱非常耐旱,即使在最干旱的地方也能长到大象眼睛那么高,几乎不需要灌溉,令人称奇的是它还非常抗涝,能抵御洪水的袭击。生产燃料时只用长长的高粱茎,而留下的高粱穗可作粮食。同时,乙醇产量和我们目前用的高粱秆差不多,但高粱穗比它多,并且在正常值范围内。
“什么?高粱穗也多?”千虚兴奋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高粱秆在有些地方是作牲畜饲料的。”吴谋提醒说:“就凭这点,绿川环保局就可能反对。”
“但我们毕竟省下了粮食。”布莱恩支持千虚的看法。
“关键是它还不占用肥沃的农田。”千虚补充道。
马克乘势而进,他说:我现在不清楚在中国是否有这种甜高粱,如果没有就需要从蓝岛或美国等地引种,因为般的普通高粱秆含糖量低,生产燃料乙醇成本偏高。因此,我希望公司同意我成立生物质能实验室,这样才能尽快确定适合在中国当地发展的原料作物。不管是甜高粱麻疯树还是其它植物,都需要通过实验论证,才能得出最佳答案。
“我同意。”理查德表态说:“科学实验能提高我们在与环保局谈判时的份量和筹码。”
马克的生物质能实验室很快获得公司批准并拨付了资金。马克在让其它同事购置有关实验仪器的同时,又在公司相关人员的陪同下马克去了攀西地区,打算在那里采集些当地树种和土壤作分析实验样品。电子书分享网站
第十五章洗牌
万邦和丘波闹分家了,仪君前去改装厂解决。此前,她在牛局长的支持下,带着农万邦去找同在研发油电混动汽车的丘波,希望他的公司能和万邦合作,尽快搞出省油节电的油电混动汽车。丘波听说牛局长也很支持此事,他非常高兴,他当即拍板同意合作,并找来公司的技术骨干与万邦切磋技术。
经过相互启发,万邦又对自己的电动汽车作了番改进,使他的车能跑完200公里。丘波见有利可图,便提出非份之想。于是,他与万邦在谁该持有技术专利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丘波不同意万邦是该专利唯持有人,他的公司也应有份。而万邦坚持专利是自己的,丘波只享有改装厂出资部分的股份。两人为此闹得不欢而散。
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瓶颈是资金和人才,然而,当外人要投资时,企业主又怕企业不是自己的了;当有人才加盟时,他们又怕管不住人才。没有经历大工业洗礼的自然人,如何根除小农意识?仪君时找不到答案,只好同意两人分道扬镳。
马克从攀西考察回来,又来到绿川。他从攀西带回了几种当地生物能源树样和土壤,在与公司中方技术人员起分析研究后,认为还需要对绿川的野生植物作个了解。
马克到了开发区,见仪君不在办公室,就让热情的艾妃充当临时翻译,向环保局总工老赵讲了在攀枝花和西昌等实地考察的感受,说那里阳光充足,不但可以搞太阳能发电,也利于生物能源林生长。赵工不反对,还鼓励他抓紧实验。赵工说,据初步测算,中国的九成风力资源是在荒漠化地区,太阳能资源也主要在这类地区,如果再在攀西地区开发出生物质能那就太好了。
赵工的看法让马克放心了,接着他又与赵工切磋起麻疯树的育种技术问题。马克对他说,攀枝花的麻疯树靠自然生长较缓慢,需要人工维护。如果能在四川的其它地方找到另种类的野生麻疯树,与攀西的麻疯树杂交或基因改良,就可以育出长得更快产果更多的麻疯树。赵工非常支持马克的想法,并提出陪他进山找树种。
“把仪君律师也叫上吧。”马克临走时说。
“她只相信法律的,公关对她没用。”
“想让她轻松下,别成天板着个脸,影响大家的心情。另外,我们还需要个翻译。”马克说。
仪君当时不在开发区,她去了丘波那里,赵工不知道马克与她的私密关系,便与艾妃起带着马克开车进了附近的山区寻找野生生物燃料树种。
下午,从山上回来时,马克和艾妃已谈得十分投入,在开发区的办公房前三人还碰见了从外面回来的仪君。四人简单地打过招呼后,马克见仪君不高兴地的样子就说明是来绿川找些树本样品。仪君没搭理他,准备直接上楼。艾妃要留马克吃饭,马克推说要回去做实验。艾妃不在坚持,但非要开电力车送他去渡口。两人走后,赵工就在仪君面前称赞马克,说他具备丝不苟的专业精神。
仪君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草拟万邦与丘波的分家协议。此前,她去了丘总的公司,解决不了他与万邦在专利持有上的分歧,只能出此下策。
艾妃送走马克后,也返回办公室。此刻,她满面春光,在仪君面前直夸马克,说他人长得高大帅气,那双蓝眼睛迷死人了,要是和他生个蓝眼睛娃娃,不知该有多幸福啊。
仪君越听醋意越浓,她说:“你不是要找个富翁吗,怎么对穷小子感兴趣了?”
“只要人帅,没钱也属考虑范围。”艾妃好像改变了先前的择偶标准。
“别忘了,丘总还在追你呢。”仪君想把艾妃的心思从马克身上引开,“今天,丘总还向我打听你呢。”
“唉,他这个老色鬼,年龄大心又花,废品。”艾妃发出声叹息,她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男人结婚以前都是这样的,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拴住他,物降物嘛。”仪君说。
艾妃又把话题转回来,她走到仪君面前嘟噜:“我更喜欢像马克这样的情种。今天上山找树种时,我差点掉下悬崖,他把抓住我,我顺势就扑进他怀里。啊,被双有力的大手搂住,心都快跳出来了。”
仪君听发生了这样的怪事,她醋海翻波,不想再听艾妃描述那些肉麻的细节,转身出了办公室。
下班后,仪君回到百兴市郊区借住的别墅。她走进院子发现大门虚掩着,进屋看,像似有小偷来过,可认真清点,又没掉什么东西。晚上,艾妃来电话说,她已搬出去住了。艾妃的举动显然是重色轻友要与她断交。仪君人在被窝里哭了半夜。
实验室建起后,千虚布莱恩吴谋理查德等人来到新建的实验室参观,对马克番鼓励之后又离去。而吴谋却留了下来,他探询起马克的恋情,当获知马克只想和仪君做普通朋友时,吴谋立刻板起了严肃的脸孔:这不是你个人的小事,而是关系到公司的大事。你必须与开发区律师团的人扯上关系,否则,你现在搞的研究都是白费功夫。到那时候,我们就送你回国领失业救济金。
吴谋的话令马克胆战心惊,几天都想不通。他对仪君的感情此时已变得爱恨交织,说心里话他对仪君的爱至始至终割舍不下,是因为两人的感情发自内心。此时他不想把公司的利益掺杂进来,同时又不愿轻易原谅仪君和郝联续的藕断丝连。就在马克深陷矛盾痛苦之中而无法自拔的时候,艾妃主动找上门来。
起初,他对这个轻薄的女孩并不感兴趣。原因是:在蓝岛,如果个男孩第次见到某个女孩就要电话号码的话,她准会掴他个耳光。可上次他们从山上找树回来,艾妃就主动留下了电话号码,这让他受惊不小。此后,吴谋逼着他攀关系,使他转念想,艾妃不也是对方律师团的成员吗?和她交往既对公司有了交待又教训了仪君,拿艾妃的话说就是假戏真唱,岂不是两全其美也!摇晃下浆糊样的脑子,马克便开始实施“双靶计划”。
第十五章二
薪桂公司配给马克个助理和台小车,踌躇满志的他自然抖擞了起来。他学着坏男人发迹后吃不完用不完的显摆模样,开始与艾妃经常出入潇洒场所,开车兜风逛商场下馆子进影院,俨然像对热恋的情侣。而艾妃勾上马克,也有满足不完的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