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6部分阅读

  仆射的来书,父皇可曾拆看?”宣华夫人道:“拆看了,殿下往后尚需谨慎才是。圣上春秋已高,又在病中,何必急在一时,反伤了圣上的心?”杨广听了,口中唯唯称是。眼光却直勾勾地盯在宣华身上。 宣华夫人见杨广的神色有异,便想走了,哪知杨广语涉轻佻:“承蒙夫人关心,不知怎样报答才好。” 宣华正颜道:“贱妾只因顾全圣上的病体,深恐殿下再有不知轻重的事情做出,原要殿下谨慎些,说不到报答两字。殿下出言吐语,还当仔细。” 宣华夫人原想说了这几句不客气话,好叫杨广没意思便走了。哪知道杨广见宣华说话时雪嫩的双颊,轻轻溺上三分怒红,越发显得楚楚动人,怎肯轻意让宣华夫人走路。他拦在前面,笑道:“夫人的话,原不会错,只是父皇风烛残年,夫人所说的不测,是替父皇着想,还是替我着想,或者夫人自己着想,尚需请夫人对答。” 宣华夫人不禁愤愤道:“替圣上着想如何,替殿下着想便怎样,替贱妾自己着想,又怎样?倒也要请教殿下。” 杨广道:“夫人若是替父皇着想,那是最可笑的,父皇已是朝不保暮了,夫人替他着想有何益处?” 宣华夫人听了冷笑不语,杨广接道:“若夫人替我着想,那就对了,替我着想,也就是替夫人自己着想。” 宣华不禁变色道:“殿下此语怎讲?” 杨广道:“夫人冰雪聪明,难道还不知此中的妙处?” 宣华凛然道:“生性愚笨,倒也不知。” 杨广笑道:“夫人正在盛年,父皇一旦去世,夫人不替我着想,我却要替夫人着想了。” 宣华不禁失色道:“殿下错了,贱妾忝为殿下的庶母,殿下怎的说出这种话来。要是给圣上知道,殿下的干系,可不小了。” 杨广笑道:“夫人爱我,怎会使父皇得知。” 宣华夫人见杨广的话儿,越说越不对了,急想夺路而走。杨广竟动了欲心,见殿上四下无人,他伸手拽了宣华夫人的衣袖道:“我终日在父皇寝宫视疾,每次见到夫人,心中无限向往,只是不是地方,今日难得机会,望夫人怜见,赐我片刻欢乐,以慰我相思之苦。倘蒙夫人错爱,杨广生死不忘。” 杨广不待宣华开口,竟要将她拽到侧殿的寝室里去。宣华又急又恨,一时偏挣不脱身,幸得急中生智道:“太子尊重,那边有人来了。”杨广慌乱中将手一松,回头瞧时,哪里有什么人来。宣华夫人一溜烟地退出了芙蓉轩。    

  宣华夫人同侍父子两帝王之谜(2)

  文帝这时正昏昏沉沉地睡着,宣华夫人急匆匆地逃进寝宫,不料头上一股金钗被帘钩抓下,巧巧落在一只金盆上面,把文帝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这时宣华夫人已走近龙床,只见她鬓乱钗横,芳喘不止,香汗沁额,两行珠泪,已是夺眶而出。文帝便问道:“爱妃你举止异常,必有什么事瞒着朕?” 宣华却跪伏在床前道:“圣躬未获康宁,不能多受闲气,增加了不好,贱妾怎能当得。且待圣上安康,再容贱妾奏知,也不为迟。” 文帝见宣华不肯明白说出,他原是善于猜疑的人,见了这般光景,怎肯不问个仔细。便逼着宣华夫人,定要说出原委。宣华兀是支支吾吾。文帝不禁动了真火,严声道:“宣华究竟有些什么心肠,你真要朕发怒不成?” 宣华这时已是泪如泉涌,心烦意乱,见隋文帝逼问得紧了,才无可奈何,哽咽着声儿,吐出了“太子无礼”四字。隋文帝猛听得“太子无礼”四字,宛似当头受了重击,晕倒在床上。半天苏醒过来,拍床叹道:“畜生何足付大事,独狐诚误我!”接着命内侍急召兵部尚书柳述和黄门侍郎元岩。 杨广调戏宣华夫人不成,知道这场祸闹得大了。得知文帝命内侍宣柳述、元岩二人的消息,急命人去请杨素。柳述与元岩,由内侍领到文帝病榻前,文帝命召废太子杨勇。二人将敕谕拟就,刚出殿,便被东宫宇文述的卫士绑了起来。文帝一心待废太子杨勇到来,却不知这时东宫卫队早已满布殿上,守住了各处门户。 右庶子张衡进来,他厉声道:“怎的二位夫人,还不赶快宣召大臣,面授遗命,不知居心想图什么?” 宣华夫人道:“妾等蒙圣上深恩,恨不能以身代死,要是圣上不讳,妾等也不愿独生。公胡咄咄逼人,妄加罪词。妾倒也须一问我公:不知居心怎样,想图什么?” 张衡又作色道:“圣上的双目,尚是炯炯开视,夫人怎见得圣上便要不讳?妄加咒诅。如今王公大臣俱在外面等候,二位夫人请从速回避。殉节不殉节,原是没关重要。夫人也需明白,自古以来,只有面授遗命的王公大臣,从来没有面授遗命的妃嫔。只顾留在这里,不要耽误了国家的大事。” 宣华和容华两个人,拗不过张衡,只得望了望病榻上挣扎的文帝,含泪退出了寝宫。不多时,张衡出来,朝杨广点了点头。稍顷,文帝杨坚驾崩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后世关于文帝究竟是怎样死的,说法千奇百怪。《隋唐演义》、《十八史略》、《通历》等认为文帝是被儿子杨广杀害的。正规的史书《隋书》却没有这样的记载。《隋书》、《北史》的记述是:“帝疾甚,与百僚辞诀,握手欷殻В烙诖蟊Φ睢!薄鹅镜奂汀芬步鲂吹溃骸案咦姹溃霞次挥谌适俟!钡端迨椤分泄赜谛蛉四遣糠秩匆计浯翘岬轿牡鬯酪蝓桴危骸八匾云涫掳滋樱忧舱藕馊肭薜睿炝罘蛉思昂蠊碳舱撸3鼍捅鹗摇6砦派媳溃捶5ヒ病7蛉擞胫詈蠊喙嗽唬骸卤湟樱 陨衫酢!薄端迨椤反硕渭窃厮湮疵髦肝牡郾簧保导噬弦迅廊肆粝峦撇碌挠嗟兀次牡壑谰哂斜荒鄙钡男灾省w钤缁骋刹18苯又赋鏊逦牡鬯烙诒簧钡氖撬迥┨瞥跽砸愕摹洞笠德约恰贰l镜壅髁啥梗藕獾逆嫠幕吃雇贪阙退烙诩摇u藕饬偎溃笊埃骸拔椅俗雒鹂诘仁拢没睿 奔嘈陶呦诺梦孀《洌辖艚馈! ∥牡奂荼赖南6瞧咴露辗2嫉模游牡鄄〉沟剿廊フ舛问奔淅铮罟愫脱钏亓饺私粽诺牟呋疃隙u嬖凇q罟慵次唬晌宄诙实郏褪抢飞系乃屐镜邸p蛉颂盼牡垅患荼赖墓芯薇洌幌喙苏嚼酰嫖奕松w源幽翘煳マ至遂镜郏缃窦牡垡阉溃床恢茉醯淖铮雷宰谏罟锍畛Π俳幔中哂帜铡r蝗卧器奚18遥ㄈ莶徽:黾桓瞿谑蹋品盍耸ド现家猓陀胄蛉私鸷幸恢唬4影菔埽侥芑厝ジ疵p晕兄卸ㄊ丘捕荆痪醣约汉煅彰 5毕卤愫死幔瞿谑躺源阃说嚼锩妫缓昧艘路崞鹪器蓿鞍缡嫫耄氪尤菥退溃扇饲灏住w酝飞匣黄穑被坏浇畔拢闶侨碌慕跣澹椒11缘梅嶂氯缁垦薅恕p庸鸷校凶铀闹芏际腔史夥庾牛呛锌诖Γ钟杏驶骸k徽笮乃幔飨铝叫兄槔帷v诠饲榫埃既滩蛔x骼帷>拐哂牍拇叽伲耪秸骄ぞさ卮蚩凶樱铱私鸷校诠卑莘逗舻溃骸澳锬锴餐蛳玻 毙蛉耸侄陡霾蛔。氩坏胶兄胁皇丘捕荆词且桓龊焐耐慕帷p蛉耍媒啃呶薜亍k押卸煌疲砣プ诖惭厣希屯凡挥铩d谑碳蛉思炔皇胀慕幔植恍欢鳎阍偃叽佟u庑蛉嗽歉龇缌髯陨偷拿廊耍泗留伶面玫卣酒鹄瓷熳畔酥赴淹慕崛〕觥! ∫咕踩松畹氖焙颍屐镜劾吹叫那薰痛棺欧劬保晒赜底藕挽镜垡煌胧摇:熘蚋呱眨律氪埃吃谛蛉肆成稀p实溃骸笆ド嫌辛В粜杓牙觯灰纶粞。熳斯荒训绞郑伪囟t鼓罴皆夂笕似缆邸!膘镜坌Φ溃骸拔匏t缀d盐选!闭馐币咽窃乱贫坊唬┥畛粒镜郾愦盒牡囱僖踩棠筒蛔 r槐呃孔x诵蛐彘阶呷ィ槐咭言谔嫘斫饴藿蟆p蛉朔珊熳帕郊眨纹眷镜郯诓肌?nbsp   

  宣华夫人同侍父子两帝王之谜(3)

  从此炀帝每日与宣华夫人长夜高唐欢会,宣华亦放开情怀,浅挑微逗,更觉旖旎可人。况炀帝力逾壮年,春秋鼎盛,与其父相比,风流倜傥,胜过十倍。谁知光阴促,欢趣短,世事往往难以预料。 一天炀帝往宣华夫人处,宫人报称宣华有病在身,不能起迎。炀帝大惊,急忙抢步入室,揭起帘帏,只见宣华病态恹恹,似睡非睡。 炀帝轻轻问道:“夫人今日如何?” 宣华见炀帝亲来问疾,意欲勉强起坐,无如挣扎不住,稍稍抬头,已是晕痛难支,禁不住有娇吁模样。 炀帝忙温言道:“夫人切勿拘礼,仍应安睡。”他用手按宣华的额上,有些烫热,便道:“夫人如此病重,奈何不速召御医?” 宣华答道:“圣上,贱妾要和你永诀了。”说着已流下泪来。炀帝大加不忍,几乎也要泪下,徐徐道:“偶尔违和,医治即愈,为何如此说话?” 宣华且泣且语道:“妾……妾负大罪,无所逃命,别人病原可治,妾病实不可为。”炀帝听她话中有因,便道:“夫人为了何事,便会这般光景。” 宣华欲言不言,犹豫半天,才泣答道:“妾近日屡觉头痛,不过忽痛忽止,尚可支持,昨天更是饮食无味,夜间睡着,很是不安,恍惚入梦,头被猛击,痛得不可名状,醒来仍然不解,所以妾自知不久了。” 炀帝惊讶道:“谁敢擅击夫人?” 宣华道:“陛下定要问妾,妾只好实告。妾梦中实见先帝,责妾不贞,亲执沉香如意,击妾头上,且云死罪难饶,妾辩无可辩,已拼一死,但愿陛下慎自珍重,勿再念妾了!”说毕,哽咽不止。 炀帝听了,也不禁连打了几个寒噤,勉强支吾道:“梦幻事不足凭信,夫人不必胡思,但教安心调养,自可无虞。”宣华不再答言,惟有涕泣。炀帝又劝慰了数语,匆匆退出,传旨召医官诊治宣华。御医看后回禀说:“病入膏肓,药石无功。”急得炀帝心如辘轳,到了午刻相近,忽有宫人入报宣华夫人危急。炀帝三脚两步,驰往宣华寝宫。宣华却已气绝,年方二十九岁。 炀帝悲念宣华,写下一篇《神伤赋》,短叹长吁连日不已,好几天不能视朝。 照《礼记·昏义》所说的,置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共一百二十人。其实,《礼记·昏义》的说法,只是古人设想的一种制度,并未真正实行过,而炀帝所做,实前帝王所未有。此外,还有大量宫女充斥后宫,唐太宗即位之初,出宫女三千人,后又出三千人,足见隋代后宫之盛。宣华夫人事迹在《隋书》中的记载与野史传闻基本一致。但隋炀帝与宣华的艳史在后人看来具有太多荒淫之处,但在当时却很平常,并不面临太多道德上的谴责,也没有我们今天想象的严重。因为隋唐皇室的祖先是鲜卑化的汉人,多与鲜卑人通婚,具有鲜卑的血统,又长期耳濡目染鲜卑族文化而深受影响,所以在皇室中多有行鲜卑人以继母为妻、以寡嫂为妻的婚俗事例。到了唐朝,太宗也循鲜卑之俗而收继弟媳。《新唐书·太宗诸子传》云:“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巢王就是在玄武门事变中被杀死的李元吉,巢王妃就是李元吉的王妃。后来唐高宗、玄宗的事就更不必说了。朱熹说,“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隋唐文化本为一体,此说同样可以解释隋朝的诸多“乱伦”事件。更有甚者,还有公卿子孙,嫁卖父祖的遗妾。据《隋书·李谔传》:“礼教凋敝,公卿薨亡,其爱妾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 对隋炀帝在文帝病榻前逼奸宣华夫人的故事,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隋书》是唐初编纂的,有可能诋毁炀帝,即便如此,也只是持怀疑态度,可见并没有找到炀帝杀父的证据,不然,是决不会放过这个充分诋毁炀帝的机会。郑显文在《隋文帝死因质疑》一文中认为,史书载的因隋炀帝逼奸宣华夫人说,经不起推敲:(一)文帝病重,炀帝宫中侍疾,宣华夫人起身更衣,旁当有宫女侍候。其时炀帝尚未继承大统,处于仍受威胁的地位,一向以谨慎著称的炀帝绝不会在众宫女面前欲行非礼而做危及其继承帝位之事;(二)其时宣华夫人二十八岁,已是半老徐娘,若她与炀帝俩人以前没感情基础,炀帝绝不会对她欲行非礼。事实上,炀帝早与文帝二妃宣华有过不正当的关系。而且这种交往使俩人感情发展很深。这从宣华夫人死后,炀帝制《神伤赋》的内容便可得到验证。    第二华人书香吧 bsp;隋炀帝杀父淫庶母之谜(1)

  隋炀帝(569~618年),即杨广。隋文帝之子,在皇帝位9年。即位后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开掘运河,开辟驰道。因每项工程均耗人、物无数,国运渐衰。各地起义烽火连天,隋朝覆灭。其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缢死。一说其是弑父篡位。 隋炀帝还未出生,怀孕的独孤皇后某夜梦见一条龙从身中钻出来,在天空中飞了十多里,然后坠落于地,尾部折断了。独孤后将这个梦告诉隋文帝。文帝沉吟不语。传说隋炀帝出生的时候,红光漫天,乡间牛马皆鸣。 隋炀帝三岁时,一天在文帝身边玩。文帝抱着他玩视良久,然后叹气说:“此儿极贵,然而破灭杨家的恐怕也是他。”隋炀帝到了十岁左右,喜欢读书,甚至于方药、天文、地理、伎艺、术数,无不通晓。然而他性子偏急,阴贼刻忌,好猜测别人的心理。自权臣杨素死后,隋炀帝开始肆无忌惮地淫乐。 炀帝即位后,大兴土木,他造的西苑方圆二百里,役使的民夫超过百万。苑内分十六院,聚集精美的石头堆成山。凿池做成五湖四海的规模。下诏令凡天下所有珍异的鸟兽草木,全部送至长安。西苑十六院的名称都是隋炀帝亲自所起,每院有二十位美女,选炀帝经常幸御的那个为首。院里的树叶冬天凋落后,就剪彩绢为花,点缀于枝条。冬天,杨广所到的宫院,池沼中的冰得赶快凿掉,用彩绸剪成莲叶荷花布置在上。隋炀帝又凿了五湖,这每湖方圆都有四十里。湖中积土石为山,山上有雕刻精美的亭台楼阁,澄碧的湖水四周环绕。接着又凿了北海,方圆四十里。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山,山上都是台榭回廊。到了大业六年,后苑草木鸟兽逐渐繁息茂盛。炀帝的离宫遍天下,自长安至江都,置离宫四十余所。各离宫都置备大量宫女。炀帝照《礼记·昏义》所说的,置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共一百二十人。其实《礼记·昏义》的说法,只是古人设想的一种制度,并未真正实行过,而炀帝却替古人实行了。 隋炀帝造迷楼,互相连属,回环四合,进入迷楼的无不迷路,连续几天都出不来。隋炀帝对左右说:“就是仙人游在其中,也会迷路。”他在迷楼上设了四副宝帐,分别称为:散春愁、醉忘归、夜酣香、延秋月。接着诏选后宫良家女子数千,住在迷楼中。隋炀帝好御童女,但童女往往因羞涩不能配合。大夫何稠便进了一辆专门御童女的车,这车只可容一人,其中有机关,小女孩躺在里面被机关锁住不能动弹,御女的时候车子会自己摇动。 隋炀帝大悦,问何稠:“此车叫什么名字?” 何稠说:“臣任意而做,未曾取名。” 隋炀帝说:“卿以巧意成车,朕任其意自乐,可叫‘任意车’。”又有观风行殿,殿开间为三间,可容纳数百人,饰以珍宝,光辉洞彻,房间可开可合,殿脚设轮轴,行走如飞。 隋炀帝令画工绘制男女交合图数十幅悬在阁中。大臣上官时铸了乌铜屏风数十面,铜屏风被磨成镜子,环绕在床榻边。隋炀帝在屏风内与女子交合的身影,纤毫不漏地映在屏风上。隋炀帝大喜:“绘画绘得像才好,这是真容,胜绘画万倍。”隋炀帝日夕沉荒于迷楼,与诸女周旋,身体慢慢地就有些吃不消了。他对近侍说:“朕还记得登极的时候,十分辛苦却不瞌睡,只有枕在妇人腿上,才能合目。如今却一睡下就醒不来,一近女色就疲倦,这是为什么?”他身边的弄臣侏儒王义说:“臣是一个废人,不如别人明白事理,但臣听说精气是人的根本。陛下当初处世勤俭,少近声色,精实于内,神清于外,如今陛下数年来日夜声色,以有限之体而投无尽之欲,怎么会不枯竭呢?”隋炀帝连连点头,第二天在后宫选了一间静室养身,宫女皆不得进入。才过了一天,隋炀帝忿然地出来说:“像这样活一千万岁又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又进迷楼纵乐去了。 后廷宫女无数,一生都见不到隋炀帝的有很多。侯夫人有沉鱼落雁的美色,一天她以白绫自尽于梁柱下。身上的锦囊里有一篇《自伤》诗:“初入承明日,深深报未央。长门七八载,无复见君王。春寒入骨清,独卧愁空房。飒履步庭下,幽怀空感伤。平日新爱惜,自待聊非常。色美反成弃,命薄何可量?君恩实疏远,妾意徒彷徨。家岂无骨肉,偏亲老北堂。此身无羽翼,何计出高墙?性命诚所重,弃割良可伤。悬帛朱栋上,肝肠如沸汤。引颈又自惜,若有丝牵肠。毅然就死地,从此归冥乡!”内容是在寂寞后宫里无限的幽怨。隋炀帝见此不禁伤感。他看着侯夫人的尸体说:“人虽死而颜色犹美如桃花。”于是急召中使许廷辅说:“朕要你择后宫女入迷楼,你为何独弃此人。”令许廷辅自尽。炀帝欲效汉成帝,可惜侯夫人不是王昭君。 大业八年,有炼丹的术士进媚药,隋炀帝服后淫思不可抑制,一夜御女数十人。入夏的时候隋炀帝烦躁不安,每天要引饮水数百杯,却仍旧口渴。御医找来冰盘,使隋炀帝望着以治烦躁。从此后,后宫美人都去买冰制成冰盘,希望得到炀帝的宠幸,京师的冰一时涨成了天价,凡藏冰的人家,都因卖冰成了富室。 大业九年,隋炀帝游江都。有个迷楼内的宫女静夜高歌:“河南杨柳谢,河北李花荣。杨花飞去落何处?李花结果自然成。”隋炀帝披衣起来侧耳倾听,他召那个宫女问:“谁教你的这首歌?”宫女说:“妾有个弟弟在民间,乡间道途儿童多会唱。”隋炀帝默然良久才说:“难道是天意么?”接着取酒自饮,内心不胜悲凉。    

  隋炀帝杀父淫庶母之谜(2)

  大业十二年,炀隋炀帝再幸江都,命越王杨侑留守。一路上炀帝每天在行走的车里御女,车窗挂着鲛绡网,缀着玉片鸣铃,车走时铃铛摇动发声以掩盖车中的呻吟浪语。长安进贡了一个叫袁宝儿的御车女。袁宝儿年仅十五,隋炀帝极为宠爱。当时洛阳进献了一种不知名的异花,花色殷紫,粉蕊红心,散发着醉人的芳菲,香气粘在襟袖上经月不散。隋炀帝令袁宝儿持花,号为“司花女”。炀帝对虞世南说:“昔传赵飞燕可以做掌上舞,朕曾以为是儒生的文字粉饰,现在得到袁宝儿,方才相信传说的不假。” 隋炀帝所乘龙舟上有舞台,台上垂着“蔽日帘”,是蒲泽国进贡的,以负山蚊的睫毛串小珍珠编成,日光不能透过。每条船上都有妙丽的女子千人,手持雕板镂金楫,号为殿脚女。一天隋炀帝见殿脚女吴绛仙滟滟独立,姿色不凡。吴绛仙善画长蛾眉,隋炀帝色不自禁,在她身边一步也不离开。从此殿脚女都效仿绛仙以螺子黛画长蛾眉。螺子黛出自波斯国,每颗值十金。隋炀帝对近臣说:“古人语秀色若可餐。像绛仙这样美色真可以疗饥了。” 日子就在温柔乡里倏忽而逝,一天,炀帝问萧后:“日月若白驹过隙,今年是哪一年?” 萧后说:“听说外边群盗蜂起,希望陛下稍以社稷为重。” 隋炀帝说:“国事一切已托杨素,人生能几何,想也无用,别说那些烦心事了。”炀帝每夜必召幸侍女来梦儿,来梦儿在床上上下迎合,极尽浪态。 萧后私下对来梦儿说:“帝身体不适,你怎么可以夜夜恣意取媚?” 来梦儿说:“妾见陛下常在如意车,车摇时女自摇,妾今侍寝帐下,效仿车中之姿态以使陛下不动身子就可愉悦。” 萧后无词可驳。炀帝在扬州日夜游乐,各地的反叛势力已是风起云涌,隋朝江山摇摇欲坠。炀帝是只图眼前的快活,根本不愿知道外面真实的情况。萧后忧心如焚。一位宫女听说外间情况,便告知了萧后,萧后把这个消息转述给炀帝。不料炀帝竟大怒,将该宫女斩首。自此,萧后不再寄任何希望,其实隋的灭亡已非人力可以挽回了。当有人要报告说宫廷宿卫们也想要谋反时,萧后冷静地说:“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已然,无可救药。不用上奏了,徒令皇上忧烦!” 一天黄昏,隋炀帝在北海泛舟,月色朦胧,晚风轻轻吹过,波浪汩汩地一层层推过去,恍惚间水上有一叶小舟,只容得下两人,起初隋炀帝以为是十六院中的某个美人。待舟到了跟前,才看见是已经被隋平灭的南朝陈后主,陈后主死去多年,但隋炀帝心意恍惚,竟忘了陈后主已死。隋炀帝起来迎接他。陈后主身边环绕舞女数十,其中一女尤其美艳,仿佛见过,又想不起来,后主说:“不认识了么?这是张丽华。”隋炀帝请张丽华舞玉树后庭花。张丽华起来舞了一曲。后主问炀帝:“萧妃比她怎么样?”隋炀帝说:“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啊。”陈后主又与炀帝说了一会儿话,临走时说:“我走了,我走了。一年后吴公台下相见。”说着便隐没于茫茫的水际。炀帝这才想起后主已死去多年。不由得十分惊悸。 明霞院的美人杨氏对炀帝说:“酸枣邑所进的玉李,一夜之间忽然成熟。” 炀帝沉默片刻问:“这是什么原因?” 杨氏说:“那天晚上,听见空中好像有千百个人一起喊:‘李木当茂!’第二天一看,那些李子竟然茂盛如此。”炀帝便将这些李树全部砍去。 又一夜,晨光院的周氏来奏:“院中的杨梅一夜忽然繁盛。” 炀帝大喜,问她:“杨梅的繁盛,比玉李如何?” 周氏说:“杨梅虽然繁茂,但终比不过玉李。”炀帝亲自去看,院妃献上杨梅和玉李。 炀帝问这两种果实哪一种好吃。院妃说:“杨梅虽好,但味涩清酸,比不上玉李的甘甜。苑中人多好吃玉李。” 炀帝叹息说:“恶杨好李,难道是人情天意么?”后来隋炀帝在扬州被弑前,院妃报知杨梅已全部枯死。不久炀帝便在扬州丢了江山和性命。 还有一次,打渔的在洛水获鲤鱼一尾,金色的鳞片,红色的鳍尾,十分好看。炀帝问打渔者的姓名。姓解,没有名字。炀帝用朱笔在鱼额写下“解生”二字以做标记,接着又放入北海中。后来炀帝在北海见到这条鲤鱼长已丈余,浮出水面见炀帝。炀帝当时正与萧后同看,鱼的额头红字犹存,只是“解”字没有了右边的一半,单剩一个左边的“角”字。萧后说:“鲤鱼有角,那不是龙么。”炀帝怒道:“朕为人主,岂不知此意?难道还要你说!”接着弯弓射鱼,鲤鱼沉于水中。所谓“玉李”、“鲤鱼”不过与李唐王室的“李”字谐音,当时民间流传李氏当得天下的谣言,隋炀帝对此十分反感,因此才有了砍李射鱼的举动。 大业十四年,少监宇文智与郎将司马德勘、直阁裴虔通等人,推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主,煽动士兵,于傍晚时入室杀了隋炀帝。炀帝死后,萧后叫宫女拆去床做成棺材以装殓尸体,宇文化及将他葬于江都西的吴公台下。不久李渊灭宇文化及,取得天下,建立了唐朝。到了唐太宗贞观初年,除夕时大事装点宫掖,到处灯烛掩映,宫女穿着缀满珍珠宝石的衣服笑语喧哗,殿内诸房绮丽异常,殿阶下的火堆映得庭院明如白昼。在酒乐声中陶醉的唐太宗感到很得意,便请被俘的萧后同观此景。太宗一再问萧后:“朕这里比隋炀帝怎么样?”萧氏被追问无奈,便叙述了隋炀帝当年宫内的奢华情形,太宗听了黯然不语。     想看书来第二华人书香吧

  隋炀帝杀父淫庶母之谜(3)

  隋炀帝是个极其复杂的人,他认为自己的文才在天下文士之上,曾对侍臣说:“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但当发现一些文士的才华竟超过他便不能容忍。他杀薛道衡时,恨恨地问说:“看你还写不写‘空梁落燕泥’!”“空梁落燕泥”是薛道衡诗中的佳句,未想到引得炀帝如此衔恨。叛乱被俘的杨素之子杨玄感死前,隋炀帝说:“‘庭草无人随意绿’,复能做此语邪!”今天想来,其性格幼稚得可笑,他杀得了人但又怎能杀得了那些巧夺天工的诗句呢。    

  红拂女夜奔寻郎君之谜(1)

  红拂,姓长。原是隋大臣杨素的家妓。李靖参谒杨素,她识其英雄才略,私奔相从。途中见虬髯客言行不便,便结为兄弟,终于帮助李靖建功立业。 隋炀帝南幸江都,命司空杨素留守西京。杨素一贯骄贵,又因世事纷乱,天下之权重无出其右,对大臣往往倨傲无礼。每次有公卿入见,他都是坐在床上,令美人侍婢罗列周围,连皇帝都不如他的气势。杨素晚年更加过分,不知所负的扶危持颠的重任。 布衣李靖向来自负豪气,他进谒杨素,杨素仍旧坐在床上接见。李靖前揖说:“天下方乱,英雄竞起。公是帝室重臣,应以交纳豪杰为上,不应在床上见宾客。”杨素敛容站起,向李靖道歉。李靖谈论时事,风采逼人。当时有一个美妓手执红拂,侍立在杨素的身边,频频注目李靖。 李靖告辞而出,红拂妓暗中托门吏打听李靖的住址,李靖据实以告,红拂妓默记而去。晚上李靖留宿在旅舍,半夜听见敲门声,他起床开门,一个少年手持行囊闯进来,催促李靖赶快闭门。然后少年解开紫色的衣衫,脱下皂色的帽子,竟变成一个十###岁玉质冰清的绝世丽人。李靖大为惊异,那丽人问:“你还认识我么?”李靖审视了良久,说出“杨家”二字。丽人宛尔一笑说:“妾就是杨家的红拂妓。”说着便敛身下拜,李靖慌忙回礼,问她为何深夜来此。红拂女说:“妾侍奉杨素多年,见过的人不少,今日得见君,姿表绝伦,丝萝不能独生,愿托乔木,因此深夜来奔。”李靖一听,不由地变色说:“杨司空权重京师,若被他知道,岂不是惹祸?”红拂女说:“杨素已是尸居余气,有什么可怕的?现在他的侍女多半逃去,他也无心追逐,妾所以敢放胆前来,愿君勿惧!”李靖问她的姓氏,红拂女回答说姓张,排行居长。 李靖邀红拂女共坐,红拂女谈吐俊雅,眉黛风流,好似天上的仙人,李靖心生爱慕,于是与之结成了伉俪。他怕杨素追捕,便与红拂女同赴太原,夜里投宿在灵石旅邸。 第二天黎明起来,炉中烹的肉快熟了,李靖正在刷马,红拂女长发委地,在轩窗边梳妆,忽然有一个赤髯如虬的陌生人乘驴来到近前。他在旅邸前下驴,取了枕头躺在地上,看红拂女梳头。李靖不禁怒起,但一时又不知怎么做得体,所以仍是刷马。红拂女一手握发,一手摇手阻止李靖。她匆匆梳毕秀发,敛衽向前施礼,问虬髯客的姓名。虬髯客自称张姓,红拂女说:“妾也姓张。”虬髯客大喜:“今日幸遇一个小妹。”说完跃然而起。红拂女呼李靖过来相见,彼此行过了礼,三人环坐共饮。 虬髯客问:“煮的是什么肉?”李靖说:“羊肉,估计已经熟了。” 虬髯客说:“很饿。”李靖买来胡饼。虬髯客抽出腰间的匕首切肉。虬髯客说:“我看李郎你穷途潦倒,是怎么得到如此佳丽的?” 李靖说:“他人不方便说,不过兄长磊落光明,小弟不妨实告。”于是详述了事情的始末。 虬髯客问:“现在你们准备去什么地方?”李靖说去太原避祸。虬髯客略略点头,随手取出一个行囊,笑着对李靖说:“我也有下酒物,李郎能否一同吃?”李靖客气了几句,待打开才知道行囊里是一个人头,一副人肝。虬髯客用匕首切好薄片,大嚼而尽,对李靖说:“这是天下负心人,我已衔恨十年,今天才始被我杀死,真是解恨。”李靖只唯唯连声,不敢细问。 虬髯客又说:“看李郎的仪容器宇,不愧为大丈夫,小妹可谓得到佳偶,但不知太原一带,有没有独立特行的人物?” 李靖回答说:“有一个人与李靖同姓,年仅二十,龙表凤姿,非常人可及。” 虬髯客问:“此人现在做什么事?”李靖说是将门子弟。虬髯客点头说:“是了是了。李郎可否为我引见?” 李靖说:“小弟的友人刘文静,与他交情不错,可托文静做一介绍,但不知兄长何故定要一见?” 虬髯客说:“太原现有奇气,想当应在此人身上,我所以要一见。只是现在还有琐事未办,不便与你们一起走,不知李郎何日可到太原?”李靖计算了日期。虬髯客说:“等至太原再会,李郎可日出时在汾阳桥等我,请不要失约!”李靖一口答应下来。虬髯客乘驴远去,疾行如飞,转眼间便不知去向了。 李靖与红拂女也动身去太原,在汾阳桥等虬髯客。虬髯客如约而来,见到李靖十分高兴,立即同往刘文静家。虬髯客自称善于相面,愿见一见李公子。刘文静本来很赏识李世民,听到虬髯客善于相术,便遣人邀李世民一叙。 李世民不穿衣衫,也不穿鞋,神气扬扬,相貌与平常人不同。虬髯客不禁变色,默然退居末座,仿佛心如死灰,他连饮数杯后与李靖密语说:“这是真天子,我已料定十之###,只是还有一位道兄,若让他见一面,能料到十成,百无一失了。”李靖将虬髯客的话转告刘文静,刘文静允诺可以再见一次,并约定日期。 到了那天,虬髯客引来一位道士,与李靖一同去刘文静家。刘文静正想下棋,便邀请道士入局对弈,又写信邀李世民前来观棋。不久李世民来了,长揖后就座,顾盼不群,满座生风。道士怅然若失,将棋放入匣中说:“此局已全输,不必再弈了。”说完告辞离去。    

  红拂女夜奔寻郎君之谜(2)

  出来后道士对虬髯客说:“此处已有人在,君不必强图,可别谋他处罢。”说着便飘然自去。虬髯客与李靖告别:“李郎与小妹还无处栖身,我可为你们筹一处住宅,今日便一起回长安怎么样?”李靖面有难色。虬髯客说:“你难道怕杨素么?他早已死了。况且有我同行,你还怕什么?” 于是李靖携红拂女与虬髯客返回长安,果然杨素已经早死,便放心入了城。 虬髯客又对李靖说:“今日暂别,明天你可与小妹同去某坊的小宅,我在那里等候。” 第二天早晨,李靖与红拂女如约而至,果然见一小板门,敲门一二声,有人出来相迎。里面豁然开朗,室宇异常宏丽,四十个婢女引李靖夫妇进入东厅,厅内陈设着珍奇异宝,巾箱、妆奁、冠镜、首饰的样式非人间所见。虬髯客出来,他戴纱帽穿紫衫,服饰与以前大不相同。后面跟着一个少妇,华服雍容,端庄秀丽。李靖猜测是虬髯客的妻室,便与红拂女上前相见。 虬髯客格外殷勤,引李靖夫妇步入中堂。四人对坐,有侍役搬入佳肴,并唤出女乐侑酒,在庭中奏曲。盘筵之盛,连王公家也比不上。喝至酒酣,虬髯客令白发仆人抬出二十具宝箱,陈列在左右。虬髯客指着宝箱对李靖说:“这是我历年积蓄,今天特意赠送你们夫妇。我本想在此建功立业,现在既然遇到李世民,不应再留下。太原李世民三五年内,必得天下。李郎有奇特之才,将来必位极人臣,小妹独具慧眼,得配君子,将来夫荣妻贵,亦可为儿女生色。非小妹不能识李郎,非李郎不能遇小妹,虎啸风生,龙腾云萃,原不是偶然的际遇。李郎应将我所赠,安心建功立业,努力前程,十年后,在东南数千里外,若传有异闻,就是我得意时候。小妹与李郎,可洒酒相贺。”说到这里,将文簿钥匙一并交给李靖。虬髯客挈妻入内,片刻后即戎装出来,与李靖红拂女拱手告别,出门乘上马,也不多带行囊,只有一个奴仆随着,扬鞭向东而去。 李靖夫妇送虬髯客出门,倏忽已不见踪迹,两人惘然返回,检点箱柜,里面的东西价值连城。内有兵书数箧。李靖乘闲暇阅览,不想颇有所得,因此后来能够料事如神。他住在虬髯客的宅院,成为豪室,资助李世民逐鹿中原,最后取得了天下。 唐太宗贞观年间,东南蛮奏称一个海外客,领千艘海船,十万甲兵,攻入扶余国,杀扶余国主自立。李靖知道虬髯客建成功业,便与红拂女在地上洒酒朝东南方向拜贺。世人称李靖、红拂女、虬髯客为风尘三侠。贞观十五年红拂女薨亡,贞观二十三年,李靖也去世,陪葬在昭陵,时年七十九岁。 唐·杜光庭做《虬髯客传》。明·张凤翼有《红拂记》也记述此事,不过又加进了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破镜重圆的事迹,显得芜杂。李靖曾撰《李卫公兵法》一书,传说是虬髯客所授。到后来的《封神演义》,李靖演化为托塔天王。李靖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于唐武功第一,在当时便有传闻他精通异术。唐人传奇《李卫公别传》中写李靖代龙王施雨,《隋唐演义》中引用了这故事。 在《红楼梦》中借林黛玉“悲题五美吟”咏红拂女云:“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多情公子人笑痴,非是红拂谁能识。相识原在相逢前,娇躯羁縻芳心炽。”红拂女的私奔可谓千古第一人,在她之前或之后即使有也大为逊色。因为惟有那样的夜晚与境遇,那样意气相投的一见如故,风流绝决的美女子,顾盼炜如的少年英雄,慷慨悲凉的没落侠士,才配有那样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华人书香吧

  南朝公主下嫁平民之谜

  乐昌公主,即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加美女。成年后,自己做主下嫁给太子舍人徐德言为妻。由于战事,二人分离,后又破镜重圆。 元宵节是华人的传统的情人节,但知道它的来龙去脉的人,恐怕就不多了。要知道其中缘由,必须从“镜子”说起。 “破镜重圆”的故事出自唐人孟棨所著《本事诗·情感第一》:南朝最末的一位皇帝陈后主陈叔宝是一位风流天子。他在南京虽然身为皇帝,却不太管理国家大事,整天醉生梦死地在宫中喝酒吟诗,过着荒唐的生活。陈叔宝有一个妹妹,被封为乐昌公主,她生得幽妍清倩且文采过人,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兼美女,声名远播,她选择夫婿也自有眼光,不恋侯门贵族,独重诗文才识,成年后,由自己做主下嫁太子舍人徐德言为妻。 当时杨坚已建立隋朝,随时有可能南下灭陈。而陈国日益衰微,古时亡国之君及其亲族都被迁徙京城,以防死灰复燃。一天徐德言对妻子说:“一旦国破家亡,凭着你的才气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