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部分阅读

作品:空尘月光|作者:zhaocong55|分类:综合类型|更新:2025-05-20 17:38:13|下载:空尘月光TXT下载
  引 言(1)

  传说这织女是玉帝的孙女,因私自下凡来到人间,在众仙姐妹的帮助及灰牛大仙的撮合下,和牛郎在凡间生活了六年。这有情有爱的日子让人好生羡慕,牛郎和织女生了一男、一女后,被王母娘娘得知,王母娘娘十分震怒,命天兵天将把她捉回天庭,牛郎在老灵牛的帮助下,也直追上天,再现了这仙凡无双的古老神话。牛郎和织女到了天宫,牛郎和他们的子女被监禁在玉清宫,织女被监禁在碧寒宫。

  牛郎住在玉清宫,这玉清宫在天庭的南方,那里有着春暖花开,玉湖闲庭,春意盎然,清宫寒月。那里是种植王母娘娘盘桃的地方,离嫦娥居住的明月相距不是很远,他很想去月亮上看看,借着明月的月光寄给织女一份思念,但天庭的天兵把守很严,没有任何的机会能够登上这明月,他只能看着这阴晴圆缺,心中怀着无限的思念,让这思念和期盼化作忧伤的泪。居住在这里的牛郎每天在天宫种种花,放放天牛、天马,闲散的日子就在明月下看看书,有时也吟吟诗、作作赋,教教儿女们读读书,虽然对织女的思念时刻不忘,但有儿女的陪伴,日子还算悠闲。这样的日子重复了无数年,儿子牛耳也长大成人,年方十八,女儿牛沁也年方十四。他们都博览群书,又读了《天书》、《礼经》,真可畏是才华横溢。

  织女住在碧寒宫,碧寒宫在天庭的北方,这里陈年大雪封山,一片银装素裹,云雾缭绕,这里没有绿,只有天湖里的几支小企鹅和海豹陪伴着她,住在这里的织女有着无限的思念,有着冰一样的身心寒冷,没有其她仙女和她交流,她每天除了为天宫织布、绣花外,就是到天云冰山遥望牛郎和她们的子女,这样的日子重复了无数年。她的“七仙女”姐妹们看她孤独而可怜,就多次到天庭哀求王母娘娘,希望能派两个伴陪伴她,终于有一天王母娘娘发了善心,给了她两个丫环,两个丫环除了聪明能干外,长得非常的美,真可谓是天上少有,人间无双,一丫环名曰:昕蓝,年方十七,另一丫环名曰:昕芸,年方十五。这昕蓝和昕芸和织女相处很融洽,情同母女,她们被织女为爱奉献一切的精神所感动,多次祷求,想见牛郎和他们的儿女,织女扭不过她们的执拗,终于有一天她答应了,说今年相聚的日子带她们一起去“天仙桥。

  玉清宫和碧寒宫相距千亿公里,大约等于120光年,他们彼此都对家人有着思念,有着对至亲骨肉的思念。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是牛郎和织女相聚的日子,喜鹊搭建了“天仙桥”才让他们能够相见,相见的日子很短,更多的是分离。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就这样过了几千余年。

  到了这一年的“七月七”,牛郎和他们的子女终于和织女相聚了,牛郎带着他们的儿子牛耳和牛沁,织女也带着昕蓝和昕芸,来到了“天仙桥”,他们彼此凝望,身心相拥,织女在牛郎的怀中哭得很伤心,说是相聚,说是诉说衷肠,实是流尽相思无限泪。织女看到子女们已长大成人,很是欣喜,牛耳和牛沁靠在母亲的怀中,有了一种幸福,有了一种温暖,有了一种难舍难分的情怀。昕蓝和昕芸也被这情景感动得哭了。自这一年以后,每年的“七月七”,昕蓝和昕芸都和织女来与牛郎和牛耳、牛沁相聚。虽然一年才相聚一次,但他们好像已经是一家人了,都有着牵挂,有着思念,由此值得一提的是牛耳对昕蓝和昕芸都有了一种好感,一种言不清的思念,她们也同样对牛耳有了好感,一种同样的思念。在天宫里的仙人们是没有欲望的,虽然有着彼此欣赏对方美的感觉,但没有占有,没有愿望想得到,这就是仙凡的不同。这就像凡间的男女,如果他们没缘,也只能是彼此欣赏,让这缘渐渐流逝在匆匆的岁月里。

  牛郎和织女被收回天宫后,被囚禁在玉清宫和碧寒宫,在第一年的“七月七”,牛郎和织女相聚,久别的思念和分离,使他们伤心得哭了,从而流下许多的眼泪。因伤痛太深的原因,使他们忘却了拭泪,这泪就掉到了人间,形成了人间仅有的玉湖和碧湖,玉湖小一些,在碧湖的上面,碧湖则在玉湖的下面,玉湖的水通过清灵河流向碧湖,在凡间的人们一般是去不了玉湖和碧湖的,想要去玉湖和碧湖,必须是一对相爱的情侣,在牛郎和织女的点化下,通过一片神秘的原始森林,经过千辛万苦才能到达。如果情侣之间的爱消失了,那么他们对去玉湖和碧湖的记忆也随之消失,到过玉湖和碧湖的情侣们在牛郎和织女点化时,就明白不会将这个秘密告诉任何人,这就是为什么它一直宁静的原因。

  牛郎和织女生活在玉清宫和碧寒宫很孤独,他们彼此都对相爱的人有着无限的思念,他们平时思念流下的泪水就落到了沱雪峰。沱雪峰很高,有七千多米,曾有一些探秘的人们想去攀援它,看看它的神秘,它的伟大。但它突来的风暴和寒雪,总会让他们葬身在这神秘的山峰里。它的神秘没有人了解,没有人知道。经过很多万年的变迁,沱雪峰分为了两峰,两峰相依相恋。一峰名曰:牛郎峰,另一峰名曰:织女峰。越进这两冰峰的心海,这万年的山,千年的雪,是那样的晶莹剔透,银雾缭绕,有冰窟,有冰洞,有冰纹。两峰的冰雪有凝聚,也有融化,在两峰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美丽的清泉,经过岩龙山脉一直流向玉湖和碧湖,玉湖和碧湖共同形成了具有神奇传说的爱海。

  这牛耳长到十八岁,有着满腹的经纶和才华,终因父母的原因,一直没有可施展的地方,早年一直授父亲的教导,男儿志在四方,自己也想为天庭做些事,但像他这种人仙各半的小神来说,机会毕竟很少,他又没有遇到天宫里的伯乐,要想在天宫实现自己的抱负谈何容易。手机小说阅读 m.hrsxb 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引 言(2)

  一日,他和父亲说起自己的苦闷,父亲也很难过,想想自己的一生为情付出了这么多,年青时只是想与心爱的人过一点平淡的日子,但这么小的一个愿望都没能实现,虽然对自己的选择从没后悔过,这是自己一生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而付出的代价,他觉得值,更何况有谁能像自己一样遇到织女这样一位美貌的仙女,让爱情流芳千古。而如今儿子也长大,他觉得总不能再像自己和织女一样,把自己的子女也囚禁一辈子啊!他非常了解他们的想法,虽然天宫和凡间不一样,但都是有思想的,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就像自己一样放一辈子牛。

  想起这些,回顾自己的过去,他就问儿子有什么想法?

  儿子说:“自己在天宫没有什么作为,也想到人间走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至少经历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也应该有一点收获。”

  牛郎又说:“你想到人间做些什么呢?人间可是充满了尔虞我诈,有悲欢离合,有人的冷暖世故,有世态炎凉,有人性的美与丑。当然,也有生死相许,也有欲望的实现。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你有没有承受这些的毅力。”

  牛耳说:“父亲,我决心已定,无论是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要勇敢的去面对,就像你一样付出自己的一切,也觉得值,我也想去凡间走一走。”

  父亲最后说:“想不到你在天界也逃脱不了凡人的想法,我和你母亲都是一般的天神与凡人,你到了人间没有人能助你飞黄腾达,更何况你同我一样太真实,这真实会影响你在人间的一切,包括你的命运,在人间你又不能呆得太久,太久了我又怕你又沾染了人间的恶习,再说要是被其他仙官发现了,你又要受惩罚,让你孤苦一生,没有芳名,没有百世。不过,既然你决心已定,那你就去吧!不过你必须等过了‘七月七’,把这事秉承你母亲后,你才能去。”

  到了“七月七”,牛郎把儿子的想法向织女说了,织女哭着劝儿子不要下凡了,希望他能像自己一样,过一点平平淡淡的日子,再说这骨肉分离,好不让她难过。但儿子的决心太坚决,她也只好同意了。这时,昕蓝和昕芸也听到了她们的谈话,也萌生了私自下凡的念头,在天宫她们不能和牛耳做比翼鸟,但希望能在人间和他做片刻的连理枝。所以,她们希望和牛耳一起来人间,品一品这人间的酸甜苦辣与生离死别。

  有诗云:神凡皆觉人间妙,空来空回无限好;

  情低智高来处世,遇见佳音又去了。

  冥行盲埴秉性傲,仙质腹才无处找;

  晶莹剔透落俗尘,玉海碧海幽魂抛。

  牛耳告别了父母,来到了人间,他首先去了沱雪峰,见到了父亲和母亲的眼泪已经流成了两个很大的山峰,它们是父亲的牛郎峰和母亲的织女峰,它们在人间已经成了绝无仅有的美景。他跪在两峰的脚下,想起了父母,想起了这多少万年以来他们的离别与痛苦,以及他们的爱情竟能如此的天长地久,绵绵无期。要多少的眼泪才能矗立起这雪峰呢?他想不出来,他只是觉得这眼泪很多,没有那一个凡人能为情流这么多的泪?痴情几仟年?他只是觉得这人间太薄情,没有神界让他觉得有温情。

  据说这见过沱雪峰的天神在他的灵魂里就会肩负起一种责任,一种无比的善良,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这种仙质不会变,他必须去完成自己的使命,用他的敏感和细腻去观察世事,去发现美与丑,怀抱着理想去看世界,用美与丑去拯救世界和划分世界,在人间他是一个掘美的爱好者。然而世界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能用美与丑、善与恶来划分的,在这混沌里有着太多的生存技巧,会了容易,不会更容易,会了的你就会适应,不会的,你也难学会。

  牛耳拜别了牛郎峰和织女峰,从沱雪峰上走了下来,他想了想,要到哪儿转世呢?是到这空尘享受一回荣华富贵呢?还是去真正体验一回这空尘里的世事呢?正犹豫不决时,天空飘来了一片枇杷闲放松的心等着去报到。

  晴江的家住在县城附近的一个农村,村落不大,大约有50户人家,在他的户口还在该村的时候,大约有200人左右,这个小村庄距离县城约有1公里,距美丽的川湖大约也是1公里,在晴江小的时候,每天上完学,就拿着鱼杆去钓鱼,在每年的4…5月,每年都发鱼,他就和弟弟晴海用网和竹做的线花箩去支鱼,从小他就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川湖,川湖的岸边长满了青青的芦苇,扬扬的柳,还有那栽在水中的荷花,苍绿的茭笋。水中的荷花,倒影在水里,像婀娜多姿的少女,炫耀着身姿,卖弄着风情,显得艳丽夺目。小时候的往事,深深的印在晴江的脑海里。

  怀着对川湖的空旷,他经常到湖边去钓鱼,也看渔夫们捕鱼,渔夫们捕鱼的吆喝声在湖中回荡,像催醒生命沉睡的号角,留下了许多的真实,放飞着许多的希望——

  月色温柔的依偎着宁静的小湖

  渔夫拉着编织好了的希望出海

  慢慢地摇荡着小舟

  驶向波光鳞鳞的湖里

  偶尔会有鱼鸟的阵阵呢吟。

  渔夫抛下了希望

  在收网中获得许多的真实

  渔夫微微的笑是淡淡的如意花

  渔夫为着一个个希望存在

  …

  渔夫啃着脸盆大的饭团

  用坚实的双臂

  挽住时光不流逝

  网住鱼儿载满舱

  第一章 童年的记忆(2)

  在这种充满童趣的记忆中,晴江最难忘的莫过于站在湖岸的绿苇边或柳树上,钓鱼的情影了。星期天或放学后的下午,扛着鱼杆,带上鱼饵(鱼饵主要是香油枯,洋芋、面粉,蚯蚓等)就出发了。钓鱼的季节是美好的,第一次和父亲去钓鱼就钓到了一条4…5公斤重的鱼,可惜因线太细,让鱼给跑了,留下了遗憾。从此,晴江迷上了钓鱼,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有时候,大雨淋湿了全身,但他依然站在水边,死死盯住浮标,鱼儿馋钩的感觉让晴江心跳,钓到鱼儿的感觉,让他踏实,真可谓是:“悠悠钓鱼催,时时不欲归,静静留影动,忆忆难诉回”。调皮的浪花舔湿了晴江的裤角,留下了潮湿的吻。

  晴江的家坐落在村头,背后是一条5米左右的马路,在晴江小的时候,这条马路原是一条河。所以,取名为小河,小河两旁自然生长着许多青香树,青香树很大,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也没有考证过小河的历史和青香树的年龄,晴江最喜欢爬青香树,有一次,因犯错不敢回家,他躲在树上,家里人竟没有找到他。

  每年的夏末秋初,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也喜欢爬在一种叫棉果的树上,去摘“老棉果”吃,这种果很甜,当它还未成熟的时候,它可以做竹桐枪的子弹,因为它很硬,小伙伴们经常用它打枪玩,成熟的老棉果软软的,黑黑的,吃着挺甜,肚子饿时,他们经常把它当饭吃。上学的时候,老师们鼓励“勤工俭学”他和同学们还去挖过麦冬和蘑芋。

  晴江的家里两幢房子合并而成,从外看,一幢是土木瓦房,一幢是水泥混合房,这两幢房子像亲兄弟,只是出生的年代不同。土瓦房建盖得早(1970年),砖混水泥房后(1982年),紧挨着后面是叔叔家的,右前面是大伯家的,前面是其它家的房屋的过道之间很窄,所以,在家里光线不是很充足,显得有些暗。房子是父亲自己设计的,父母亲手建盖,在那艰难的岁月里,父母为盖房历尽了艰苦,晴江懂事后,住在二楼水泥房的小间里,墙是刷白的,显得优雅、明亮,弟弟在上面贴了几张剪纸画。房间里有一张床、一把凳子、一张桌子,桌上放着一个录音机和一支长尾巴的鸟标本。在当时,他们家有摩托车、录音机、水泥房显得很富有,有人因嫉恨他们家的富有而常常使坏,使晴江那幼小的心灵对钱有了一丝忌恨,钱给他带来一种不安,它曾经成为父亲和叔叔在“文革”时期被“批斗”的佐证。

  房屋的两旁加盖了三间矮平房,一间是厨房,另外两间是猪圈。正房的客厅正对着门,客厅的门显得很小,客厅的底部,有一扇窗户,左侧是上二楼的楼梯。一楼是父母亲和妹妹住,走进家总有一种和睦和宽容。

  晴江在这里住了二十年,有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有着童贞,有着亲密的家人,有着许多的伙伴,他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也曾有过嘲讽和冷落,往事都淡淡的,现在要走了,他将不再属于这里,不知道将来的一切怎样?自己将走向哪里?心里落下了乡恋,留下了离愁。

  九月初,稻田里挂满了青绿的稻穗,一片丰收的景象,印在晴江的心里,但他要走了,走得不是很远,但有着乡思。

  第二章 参加工作(1)

  到了九月七日,晴江跟着父亲到新单位报到,他们起得很早,乘上最早的那趟班车,坐了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元通。读书的时候,晴江每隔1…2个星期就在这条不宽的柏油路上来回一趟,元通距晴江的老家宁江不是很远,仅有 32公里,但路在弯曲的山间盘旋,两旁长满了许多的松树、芸草和灌木,显得郁郁葱葱。

  晴江和父亲背着行李从车站走到单位的时候,大约是早上十时半左右。通往新单位的路有很多的弯曲,询问了几个人才找到。

  走进新的单位,单位的门开在一幢住房的下面,门不大,挂着“元通地区卫生防疫站”这样一块招牌,进了大门,左面是幢四层楼的房子,房子有些陈旧,显得衰老,正对面是一个水池,有一座假山,喷着清泉,水池里栽着许多荷叶,荷叶飘在水面上。清泉落下的水珠,滴在荷叶上,像一些滚动的珍珠,荷叶托着它们,充满了自信,池子的后面有一幢崭新的四层办公楼,办公楼层与层的间距比较高,给人感觉它就像一个男人,一个单位的主角楼。

  池子的左边有一个亭子,亭子下面有一张方形的桌子,桌子是下班后供人们下棋、打扑克牌的,亭子周围栽了两棵长绿的青藤,青藤爬在亭子上,像一个少女依偎在倾心男儿的身上。在亭子的后面就是那幢陈旧的四层楼单身住房,晴江和另外几位刚来的同事就住在这幢房子的四楼,池子的右面是一块草地,草地里还种着几棵芭蕉树,草地周围摆放着许多的盆景,有铁树、盆景和叶子花,草地用护栏围着,在草地的最后面有一幢五层办公楼和住房相混的房子,一、二、三楼是办公楼,四层以上是住房楼,大门的上面是一幢五层的住房楼,新单位的院子是由这四幢房子围成的长方形。

  晴江和父亲到单位后,首先去办公室报到,办公室主任说:“今天就自己安排一下住宿,明早8点到办公室开个会”,等办公室主任找到管住房的人拿到钥匙,他们就将行李搬进了宿舍,宿舍大约有7…8个平方,两人同住,和晴江同住的一位也是同他一起分来的,他叫许庆。

  晴江和父亲把行李放到宿舍后,就上街去买东西和吃饭,上街回来父亲帮着把床铺好,挂上蚊帐,父亲就回去了,晴江把父亲送到车站,看着父亲上车远离的背影,心里有一种失落和孤独。回来的路上,心里慌慌的,他的自卑像早出的蘑菇冒出来,心里有难予抿灭的忧惧。下午,晴江还见到了他们同班的一位女同学,朱欣,他俩同时分在一个单位。也是今天报到,朱欣见到晴江显得有些高兴。毕竟是老同学,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份关照,晴江心里的忧惧少了,当晚,通过对许庆的了解他是从大元州卫生学校毕业的,学的专业是公共卫生。许庆话很多,给人第一印象比较容易交谈,他们相互之间询问了一些学校的情况。

  第二天早晨8时,晴江和许庆一起到站办公室的会议室,会议室里坐着三个人,一个是他的老同学朱欣,另外2个还不认识,过了一会儿,防疫站领导就到了,有一位年长的、大约50岁左右的男同志,他首先介绍了站长,他本人是副站长兼书记,站长个子很高,穿一件浅灰色的休闲装,看上去大约36…37岁,给晴江的感觉是他魁伟而成熟。站长首先代表单位向晴江他们问好!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接着他介绍了单位的情况,他说:“现在我们单位有正式职工77人,分为流病科、计免科、结防科、地病科、寄防科、劳动卫生科、食品卫生科、宣传科、办公室、器械维修室等12个科室,我单位曾在多年的疾病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去年被国家卫生部授予文明单位称号。我们的工作任务,主要是承担全区170万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工作性质是以业务指导为主。故而,下乡时间会比较多。”随后,站领导带领大家参观了全站的各个科室,并介绍了科室负责人进行了认识。最后,新来的几位同事相互做了介绍。除朱欣、许庆两位外,还有一位叫梁介兴,是省医学院毕业的,学的专业是预防医学,中共预备党员,另一位叫陈基,明理市卫生学校毕业的,学的是临床检验。

  下午晴江和梁介兴被分配在食品卫生科进行见习,见习的时间为每个科室1个月。晴江他们每天上班前都起得很早,一吃完早点,就忙着打扫院子和办公室的卫生。上班时,因对业务不太熟悉,每天都刻苦的看书,作记录卡,了解各种食品的卫生学检验方法,还有新单位发的《预防医学指南》、《大学英语》、《卫生统计学》等书籍。晴江读得很认真,因为从临床医学转向预防医学,自己总感觉很生疏,需要学的东西是那么的多,临床医学主要是治疗疾病,而预防医学是研究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两者有联系,但又有区别,它们就像一对龙凤胎,一个是男婴,另一个是女婴。临床医学就像男婴,预防医学就像女婴,多年来的习惯使人们养成了重视男婴,歧视女婴的习惯,这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个悲哀,也是医学领域里的一个悲哀。其实,预防医学早已为人类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危害人类的很多疾病,如鼠疫、天花、霍乱、百日咳、白喉、流脑、疟疾、麻风、炭疽等许多传染病,在无数预防工作者的努力下,有的在全球消灭,有的得到了有效控制,这对整个全人类做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这些预防工作者们就像高山上的雪莲,没有芬芳,没有千古的流传,默默的开放,为人类的生存创造着一个健康的环境。但他们的工作却没有被社会引起重视。

  第二章 参加工作(2)

  晴江经过几天的熟悉,基本了解了预防工作的性质、范围,以及预防工作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国家一直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但预防工作的资金投入却很少,很多的人只知道医院而不知道有“防疫站”,更不清楚防疫站是干什么的,有的人甚至把它叫成“缝衣站”这就是预防工作的现状。让人觉得是多么可悲而又可叹!

  下班的时候,晴江就是找同学玩,他有二个同学留在了卫校,与晴江相处较好的一个叫袁剑,袁剑是班长,长得又很帅,刚到卫校读书时,他第一次见袁剑的感觉的他像学校的老师,确切的说他更像一个辅导员,穿一件绿色的军衣,一条喇叭裤,走路快而稳健,微笑中有一缕忧伤,头顶的头发弯而向上翘,好像公鸡头上的鸡冠,他的五官生得很秀气,他的微笑像春风,有轻抚、有灿烂,他多情而善良,在读书的时候,他很是讨女孩的喜欢,卫校的女生比较多,追求他的纯情女孩很多,有的甚至袁剑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他总是被女孩们默默地爱着。现在毕业了,晴江去找他,袁剑才真实的讲了他们在学校时,女孩们追求袁剑的情趣,从袁剑的口中,晴江知道了自己为何留在元通地区防疫站的原因,原来,学校一直以来比较反对学生谈恋爱,而晴江在三年的学习中,也曾有过向往,有过一二次的单相思,却没有真正涉足爱情,另一个原因,是晴江在半年多的实习中,由于刻苦努力的学习,加之在工作中勤奋踏实,赢得了实习医院对他的好评,分配时,袁剑也积极推荐,晴江才有了这个分配的结果。

  闲暇的日子,晴江、袁剑和另一个留校的同学王元在一起打扑克,他们玩的扑克牌游戏是五十k或拱猪,输了的就喝水或在脸上贴纸条。袁剑总是缺席,他忙着去谈恋爱,在晴江的印象中,他就像一个爱情的囚徒,虔诚的崇拜着一个叫青的女孩,迷失了自我,没有了个性,做着爱的一切奉献,晴江只是看着许多的美好,但他很迷糊,理解不了爱情像什么。有羡慕,但没有崇拜。在晴江的心里时刻牵挂着其它的同学,袁剑把他们知道的都告诉了他,他用心记着,上班的时候,就经常给同学们打电话,或询问他们其它同学的去向,经过了解,晴江知道大部份的同学们都分在乡、镇卫生院或厂矿职工医院,晴江和朱欣算是幸运的。

  第三章 新的岗位(1)

  晴江在食品卫生科上了十多天班,有一天,站领导突然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说:“因地区卫生局有一个同志要去读书,现在缺人,想从我们单位借一人去局里协助工作,经站领导研究,决定派你去,如果你没意见,明天就到地区卫生局上班,希望你回去考虑一下。”

  晴江觉得这个事情来得很突然。在他的工作阅历中,他还不知道地区卫生局是个什么单位,经过站领导介绍才基本知道是地区防疫站的上级主管机关,如果去地区卫生局工作就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完全脱离了业务,在他的心里还分不清是去好,还是不去好,更不清楚为什么站领导会在5个人当中,唯独选择他。这也许就是宿命吧!一个机会的到来让他觉困惑,但更多的是迷蒙,遗弃多年学习的专业,今后在人生的路上也许更多的选择就是从政,有的人曾劝他不要放弃业务,以免将来留下遗憾,但他很茫然,最后决定还是去。因为站长说只是借用,如果不顺心还可以回来,但他哪里知道,在人生的旅途中他己经踏上了一条告别业务的不归路,更不可能预见从政路上存在着多少的尔虞我诈、阳奉阴违,像他这样一个性格耿直、重情重义的人来说,前方的路崎岖而艰险,但他依然迈出了这冒昧的一步。

  第二天早上八点,在站办公室的一位领导带领下,晴江来到了地区卫生局,接待他们的是一位47-48岁的长者叫徐菘,大家都称他为徐科长。徐科长理一个平头,头发不多,瓜子脸,两眼流露出慈祥与厚道,穿一件深天蓝色的中山装,右口袋挂着一支水笔,给晴江印象较深的是他的一双厚实的手。徐科长向晴江介绍了本科室的工作,他对晴江说:“我们科主要是从行政上对全区的防疫,妇幼保健工作进行行政管理,这段时间由于在我区的宁江、宁城、新星等县发生了狂犬病,现在已死了2人,所以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落实各县(市)的‘狂犬病’防治情况,必须每三天落实一次各县(市)的灭犬数据,并收集整理。另外,省里下发的文件也比较多,没有事的时候,小方你就多看看文件,以便尽快适应工作。我们科有三个同志,有一位同志因去读书,所以临时把你借来协助工作。目前,狂犬病的防治工作形势较严峻,地区成立了狂犬病防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副专员亲自挂帅。你必须做好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几天后;晴江知道同他一起来地区卫生局上班的还有一位老乡叫郑云;他是学财务的;刚从财校毕业分来写得一笔流利的书法;他的书法如行云流水;像天空的彩虹一样飘逸;郑云是一个冷静而散漫的男孩;没有什么制度能约束他;他特别喜欢晚睡而晚起。也许是心灵深处体会过世俗的无情,他总是冷冷的,像一阵寒风,流落在这机关里,挂在他嘴上的总是那句:“识破红尘一张纸,莫如佛寺几声钟”。郑云曾经爱过一个让他情伤的女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没能走到一起。女孩来找郑云时,晴江曾经见过,她像一块冰,有一种凝固的美,古典的美,且言语不多。自那次见面后,他俩就分手了,郑云为那个像冰一样的女孩写下这样的诗句:

  自那美在寒冷中消失

  世界好像失去了魅力

  我还能出去寻求什么

  只能静静地等待那场雪的来临

  让雪覆盖那条小路

  仿佛为一个故事举行葬礼

  消溶那沉淀的秘密以后

  重新面对明天的太阳……

  一首诗总结了一段情,一个故事,一曲生命中的情歌。

  晴江在上班时,喜欢和郑云在一起练书法,郑云很有耐心,他说:“写字就像舞蹈家跳舞,有轻有重,有飞有落,有弯有直,有扭曲有公正,这就是练书法的要领”,他们还在一起写诗,读许多的古典诗词。

  晴江的工作大部份时间在打电话、收集数据、装订文件、起草一些简单的通知和转发文件,空闲的时候,就看文件,或读一些公文的写作知识。公文的写作在机关非常重要,在阅读文件中,晴江知道了各种行政关系,行政级别,它们是国家的统治机器,机关制定规范性政策和规范性文件,以规范社会的各种行为。他逐步了解了本科室的业务管辖范围,知道了计划免疫中的“六病”保偿,传染病发病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处理,麻风病的传播途径等许多医学与管理常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新的岗位(2)

  下班后,晴江就回防疫站,因为他还住在那里,防疫站的年轻人他已经熟悉,他很喜欢和他们一起玩,其中玩得较好的一位叫林春。林春比晴江先来一年,他爱好较广,喜欢下象棋、围棋、弹吉它,知识面也比较广。晴江喜欢和他一起探讨人生,喜欢听他讲历史。林春在讲历史的时候不笑、不停顿,一直讲到故事的终结。更多的夜晚晴江总是看到他独自在打围棋棋谱,专注而放松,偶尔他与伙伴们下棋,很多时候是他赢。赢后的林春就耐心的讲棋,有时候幽默的说一些打击对方的笑话。晴江和林春都属于智慧型的男孩,他们都很沉着而谦逊,他们不喜欢过分的炫耀,按晴江的理解他们在血型的分类中都熟于a型血。

  林春喜欢问晴江,“今晚又去哪找女孩了?”晴江微笑着说:“没有,去找同学玩”。林春很少出去找女孩们玩,晴江有时担心林春的个人问题会拖很长时间,甚至会怀疑他什么时候才会结婚?晴江和林春心里有一种侠客的正义,只要听到有谁在外面受了凌辱,就会马上跑去打抱不平。后来,晴江迷上了练气功,什么中功、九九成元功、硬气功,还有太极拳、蛇拳、扑虎拳、长拳、短拳,他全都练过。林春和晴江是一对文武的搭档,遇到文的时候,晴江就用吹捧功,拼命抬举他,在他飘飘然的时候就露出了马脚,林春趁机大力抨击对方,晴江在旁轰笑,再打击,他们的战术从不失灵。特别遇到别的单位的男孩想追一个女孩的时候,晴江和林春就设计捣乱,让男孩们无奈而归,而他们却显得高兴,因为一个计划的成功都说明他们很善于舌战。

  下午,单位的年轻人们还鼓劲在一起练拳击,晴江和林春经常对打,他们互相指点切磋,晴江对拳击了解少,但对武术精,他会用巧力,而林春在学校时经常打拳击,他知道要领。他们就这样在游戏中,吸取着各类知识,他们的激情在一声声叹息中成长。一种看不见的欲望支配着他们,像一种诱人的毒汁,让晴江没有选择,沿着生命的馨香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