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身后紧跟着勺娃子,其他的驴则拉成一条线。这是一个很诱人的信号,那声音虽然迅即消失,但人们的耳朵却听得清清楚楚,在这种洪荒地方,如果没有活物的走动,单凭风声是发不出那一步一步,步步为营。人脚几乎轻得听不见,唯有驴蹄碰在石块上,不时发出一阵叮当轻响。
终于,穿过又一片刀丛剑树般的石林,眼前赫然出现了一片奇怪的景象:一片细如金沙的开阔地对面,兀然凸现着一块巨大的红色石头,状如卧驼,形若巨龟,底部呈赤色,顶部呈黄色,乍一看,像一块红石头上开着一片黄色石花,细一看,却活脱脱发现,上面伏着一颗兽头,形貌确如蜥蜴嘴脸,直勾勾望着他们,而且有两只前爪还带着蹼,拥抱着石肩两侧。独眼龙的脸色就刷地白了,顾不得三七二十一,“砰砰砰”就是一阵乱枪,接着嘶喊一声“冲啊!”便领着娃娃们奔跑过去……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十八节(2)
到了跟前,却又是一个大傻眼:那块红石头上,清楚地溅着几颗弹痕白印,那颗兽头却倏然没了影子。细察周围沙地,只见一溜鱼鳞般的爪印,说不上自南而北,还是自北而南,反正横穿而过,没了去向。
静静地呆了一会,独眼龙忽然打个冷战,拔出一颗手榴弹,递给勺娃子说:“你,往南边去,看它跑了哪里,万一事急,就把手榴弹拉响。我,往北边去,看它的老窝在哪里,一有情况,我就打枪。你们,其他的人,就地呆着,不要乱走,听候消息。”言毕,也不问娃儿们同意不同意,自己就掉转身,穿过一片石丛,往北边去了。
勺娃子愣一阵,也没说啥,他是一军之长,当然要独当一面,于是也就牵着毛驴,向南钻入了乱石丛中。其他的娃儿则遵他之命,原地不动。
可是等了好久好久,却没有任何动静。既没有传来勺娃子的手榴弹声,也没有传来独眼龙的枪声。眼见太阳落山,娃娃们就有点急了。一个说,勺军长可别叫龙吃了,另一个说,独眼大叔一去不返,可别丢下咱们自己跑了。这一嚷嚷,心儿就慌了,忽啦啦一阵,又朝着他离去的地方追去。
你道独眼龙去了哪里,其实他并没走远,就躲在距娃儿们不远处的一片石林中,其目的和用心你可能已经猜着,我就不说破了。当娃儿们跑过他身边的时候,他又突然跳起来喝道:“你们干啥去?为什么擅离职守?是害怕了吗?想临阵逃脱?”娃儿们就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惭愧地低下了头。
之后,他又自抹一把虚汗,说道:“没什么可怕的!据我观察,怪兽没有老窝,也没有同伙,就独干干一个,被我一枪打伤,朝着南边跑了。咱们现在追勺军长去,一定能够将它击毙!”随之一招手,十一个娃娃又上了驴背。
这一下,可就荒唐了。那条古河床实在是太大太长了,上下不知几百里,左右不知几十里,站在此岸望不见彼岸,立在中流看不出源头。踉踉跄跄,磕磕撞撞,好不容易到达对岸,眼前又是一片无涯大荒。这时太阳已经完全落山,暮色已经徐徐降下,不但怪兽失了踪影,勺娃子也失了踪影。这下他们才真个地慌了,怪兽失踪,尚有来日,勺娃子失踪,却说不过去。独眼龙心急如火,又领着娃娃们沿着河床,上下奔走,嘶声呼叫……可是一切都是白费,他们的呼喊犹如断线的风筝,飘落漠海一去无音,不一会,星斗满天,风动石林,又发出一片山魁鬼魅般的呜咽啼号,他们就完全失魂落魄了……
这一夜,他们谁也没有合眼。第二天,只有继续寻找勺娃子。又是呼喊,又是打枪,但仍无音信。日暮时分,天空又变了色,浓云密布,惊风乱走,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有一些娃儿就急得发出哭声。独眼龙真如上了刀山一般,骑虎难下,恨不能开枪自杀……与此同时,大本营那边也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妙。据知情者说,驴队出发的时候只带了三天的干粮,现在已经五天过去,还不见回转,可别出了事情。尤其是那些娃娃们的娘,更是急得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纷纷来找马黑马,快想办法。马黑马也感事态严重,便命卜连长率青龙连的汉子,前去接应。
青龙连的汉子的确尽责,一接命令便兵分数路,分头寻找营救。
第三天晌午,卜连长这一路人马终于在干河床西南方向五十里之地发现了他们。独眼龙和那些娃娃,已被暴风雨打成一堆烂泥,几乎不能走路说话。十二匹驴队也已风流云散,只剩下三五匹还在身边。卜连长一见这情形,劈头就给了独眼龙两记耳光,而后一边命人把他们送回营地,一边又继续去寻找勺娃子。
回到营地,独眼龙又成众矢之的,各种声讨如雨点般降身。尤其是秦太太,扑到他跟前,不住地号啕大哭:“你还我的儿哇,你还我的儿哇!”声声哭叫,肝肠寸断,逼得他恨不能钻入地缝……
但事已至此,千恨万悔也没办法了。又过两日,卜连长也收兵回营,说搜遍了古河床周围百里之地,仍没有发现勺娃子的任何踪迹,包括遗物呀、血迹呀之类。可以断定,他是必死无疑了!无奈的绝望中,人们只好在水山顶上燃起一堆篝火,以希望给万一还活着的勺娃子借个回营的亮光。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十八节(3)
这当然是一种侥幸心理。但万想不到的是,就在那山头篝火燃烧到第三天的夜晚,旮旯城西南方向的旷野上,忽然响起一片人喊马嘶之声,仿佛有千军万马杀奔而来。沉睡中的人们立时大惊失色,他们已有好多年没有听过这种声势了,谁也说不上是从哪块天上突降下这支妖兵。马黑马急令号兵吹响号角,所有的男女老少都提刀带枪冲上城头,做好了殊死血搏的准备……
第二华人书香吧 bsp;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十九节(1)
十九
你道这是咋回事,你压根也想不到,他们竟是当年在大黑风中失散的白蛤蟆和花奴一伙!
你肯定十分吃惊,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五年光阴过去,他们难道还活着?事实确实如此,他们居然真的还活着!
当双方弄清真相,互相抱着哭啊叫啊欢闹一场之后,人们就收住热泪,擦干鼻涕,细细盘问他们这些年的遭遇。可他们却说,什么“这些年”呀,一共才五天。人们就说怎么是五天呀,你们看我们开下的这些井泉和农田,如果是五天的时间,能干出这样的事业吗?他们就一个个傻了眼,半晌无话,喃喃道,他们也弄不清这是咋回事,反正只记得那场大黑风过后的第二天,跟大部队失去联系后,就在那漫无边际的沙漠里胡乱走。走啊走啊,走了两天,就进入了一片浩大的古河床(这条古河床显然与童子军闯入的那条古河床是一脉相承)。进入古河床之后,他们就觉得有了希望,千条江河归大海,沿着这古河床往前走,总会有个尽头。于是朝着太阳升起的东方艰难跋涉。又行一日,又望见了一片巨大的枯木林。那片枯木林实在浩大古老,一色的千年古木,像千百个百岁老人,树梢顶部全部被雷火烧焦,根部林子间,又散布着一些青草水泽。他们在这里休整一夜,又继续前进。大约在第五天晌午,穿过枯木林,远远望见荒原上出现一人一骑,奔至跟前,原来是迷了路的勺娃子。一问情况,惊喜万分,便昼夜兼程,直奔旮旯城而来……整个过程就是这样,其他事情一概不知……
人们听了他们的叙说,就觉得他们是精神失常了。他们肯定是在那漫长的数千个日日夜夜中,饱尽磨难,磨坏了神志,误把最后的五年当成了五天……
但,无法解释的是,就说是他们误把五年当成了五天,那么在那五年中,他们是怎么生活过来的?吃的是啥,喝的是啥,又居住在哪里?旮旯城是经历了天降五谷、坎儿井出水等等天助和自救,他们呢,难道也有过同样的遭遇?回答却是否定的,他们对此一概地茫然摇头。
更奇怪的是,细细观察他们的相貌形骸,也发现一系列难以解释的现象。其一是五年光阴之中,人的心性和容颜都会发生变化,男人会长出胡子,女人又会珠老花黄。可他们却是容颜如故,毫无变化。白蛤蟆团长还是那么白白胖胖,富态依旧;花奴女子更是风姿绰约,不减当年,甚至还比失散前更显得年轻妖冶;其二是五年春秋轮回,野驼滩人们的原来衣裳早已烂得没了影儿,全都更换成了驼毛褐子和兽皮甲甲,而他们却还穿着清一色的军装,虽然积满尘垢,但颜色未褪,有些军官甚至还戴着那种船形大盖帽,实在是咄咄怪事!其三,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支队伍中除了花奴之外,还有三个女子,其中一个在失散前怀里就抱着个吃奶的娃儿,现在五年过去,那娃儿居然还在吃奶……
'笔者听至此处,不禁欠起身来,望了望对面的外甥,疑心他是不是讲得累了,一时走神,说出了梦话。但外甥却依然平静如故,饮一口茶,对我说,你不要以为我在瞎说。当年我舅舅给我们讲述这事的时候,我也和你一样,根本不敢相信。但我舅舅却说,那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当时的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直至后来旮旯城毁灭,人畜死亡殆尽,一部分劫后余生,又随花奴重返枯木林的时候,才被点破这一秘密。这是后话。你要怀疑,就怀疑我舅舅吧,不要怀疑我了。笔者哑然,只好听他继续下述。]
由于这桩事情的发生,旮旯城的面貌又幡然一变。新来的人马约有半个连的兵力,五十多人,两军会师,大家庭更加热闹。大部分官兵,都按各自的喜好和特长,分别编入农队、牧队和各类作坊。只白蛤蟆团长做了另外一种选择,他既不愿意与大家同甘共苦,也不愿意与马黑马等人作威作福,只把那个玉佛爷掏出怀中,说他要出家修行。大家也就听其自便。
剩下那三个女子却出了点麻烦,按当时情形,她们理应补充编入凤凰营中。但她们却死活不从,惊羞交加地说,这像什么话,不说将来死后,要被前后男人一锯两半。就是若干年后,有幸出去,怎见爹娘,怎见公婆?雪女子等众姐妹一齐笑劝她们说,到了这种田地,还讲什么三从四德?可她们还是执意不从,最后只好和那秦太太等人一样,做了民间妇。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十九节(2)
末了剩下花奴一人,情况却大异于常人。这个奇女子,一如当年流亡路上那样,无拘无束,放浪形骸。她对野驼滩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尤其对坎儿井、凤凰营倍加赞赏,赞不绝口,连说这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真正的马黑马的一桩功德。并感慨宣言:“从此不想回家门,但愿老死凤凰营!”不过,她又提出一个条件,说,她虽然愿意与众姐妹一起,为野驼滩子孙献身捐躯,但是她又不能和众姐妹那样人尽可夫。她不是一个普通的花喜鹊,她要选择队伍里最优秀的“龙”来配她这只最出色的“凤”。
这话的意思显然有所指。羊副官立刻心领神会,私秉马黑马亲自出马。马黑马却说,实不相瞒,我一看这骚货回来,心也动了。但是我与大家有约在先,再不近女色;现在要我自食其言,如何是好?羊副官便说,你这就是不知通变了,当初约法三章时,并没有这花奴女子出现,现在她出现,是特殊情况,就不能拘泥刻板。马黑马还是认为道理虽好,但总要服众才行。羊副官又说,众人的事你就别操心了。随之鼓动李老军、卜连长等人,以全体军民的名义,来了个集体劝谏,说群龙不可无首,骏马还需配鞍。马旅长在前的时候已经刻苦坚忍,尽了本分。现在天女下凡,正象征着野驼滩阴阳和顺已通天意。马旅长如果还要推辞,那么青龙连的汉子将集体辞职。马黑马也就再不忸怩,故作无奈地说,好吧,民意难违,呶就再做个冯妇吧!
于是,一桩美事就此而定。
但意外的是,就在美事将成之时,花奴又提出一个要求,她说,马旅长既是一旅之长,也是一滩之主,一城之王;我为他妇,就是王后娘娘,至少也是个压寨夫人。凤凰营的姐妹都有两条青龙相伴,我这个压寨夫人,也得再找一个驸马!
'按:什么叫驸马?骑马本是皇室公主的女婿,她既为王后,又何言驸马?其实她说的驸马并不是驸马,而是面首,即在马黑马之外还找一个男人。'
这个要求实在有些突兀,羊、李、卜等人一时不知所措。
但出人意料的是,马黑马却哈哈一笑说:“提得好,提得好!前车碾开路,后车不染泥。我野驼滩旮旯城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王国,人人一视同仁,既然凤凰营有例在先,我还有什么鸡肚猫肠?”
人们又欢叫起来,深深感佩他的宽宏大量。但,这个“驸马”由谁当呢?谁有这个资格呢?
花奴却似早有考虑?微微一笑说,当然也要选拔,但我的选拔不要你们那么复杂,我只抛绣球,对口歌!谁能对上我的口歌,我就认谁!
你知道“对口歌”是咋回事吗?其实就是对花儿。只是一般的对花儿主要是喊少年,对口歌却还包括各种民间小曲,尤其讲究一问一答,现编现唱,有点猜谜的味道。这是件很快活很热闹的事情。羊副官等人当即决定:准备三日,洗沐三日,七天之后,为马旅长合卺大庆和花奴女选娶驸马,举行一场对口歌大会!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华人书香吧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二十节(1)
二十
这个决定犹如横空里降下一道黄榜,又给许多落第秀才提供了一个赶考机会。凡青龙连以外的汉子,无不欢欣鼓舞,跃跃欲试。尽管有许多人知道,那中榜的概率十分之低,但他们不管咋样,愿意借此机会热闹一番。至于个别竞争力较强的人选,则更是激动难抑,晨练嗓子,晚练歌,大做准备。这时候的独眼龙也起死回生,重新抖起了精神。由于勺娃子无意中引回了白蛤蟆一伙,他不但免了八十军棍,还将功折罪,受了表扬。现在遇着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不肯放过。但遗憾的是,这花儿会主要流行于青海甘肃一带,新疆地方却流传不广,他虽然也略知一二,但总还是个半吊子生客,这就先天缺了一分优势。急慌慌乱转一圈,便去请教车班长。车班长正是众望所归的第一热门人选,见他问此,不禁笑道:老兄呀,我现在跟你是竞争对手,我怎么能把本事教给你呢?独眼龙就说,咱们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你是野驼滩第一歌王,满肚子蝴蝶,送给我三只两只也就够了。至于最后的结局,看造化吧,如何?车班长又说,这也不行呀,口歌重要的是现编现卖,人家问啥,你才答啥,我教给你的,只是些熟套熟曲,到时候派不上用场,反而误了你自己的发挥。他一听这话,又道:“什么?你说是现编现卖,现问现答?”车班长说,正是这样,万一唱不出来,说出来也是可以的。他就高兴得跳起来:“好了!既然这样,就不麻烦你了!我这人最擅长的就是随机应变,即兴发挥!”随之乐呵呵地掉头离去。
紧张的准备工作做了六天。第七天上,那庄严隆重的口歌会终于如期举行。整个旮旯城里里外外挂满了彩灯,马黑马的司令部大厅门口,还高悬了两盏大红灯笼。所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聚集于大厅门口的一片沙滩地上,如过庙会。马黑马居于大厅里面,没有露面,据说换了一身新衣,还刮了胡须;花奴女则玉立于大门口灯笼之下,还穿着她那件永不褪色的大红旗袍,一身通红,光艳照人。
羊副官是主持人,热情洋溢地致了一段贺词和开场白后,两排卫士便朝着夜空连放八声排枪,算是放了喜炮。之后,口歌大会正式揭幕——
花奴女从容上前一步,道出了第一个诘问:
天上星宿什么人散?
地上黄河什么人开?
什么人把定了三关口?
什么人修行不想回来?
这是个家喻户晓的民间小曲,不难做答,那些待命的汉子便齐声应和:
天上星宿王母娘娘散,
地上黄河龙王爷开,
杨六郎把定了三关口,
韩湘子修行不想回来。
接下又问:
东面面过来了个小金莲,
西面面过来了个老西番,
你怎么知道是小金莲?
你怎么知道是老西番?
汉子们稍稍一顿,半数人又答:
东面过来了个小金莲,
樱桃小口胭脂腮。
西面面过来了个老西番,
倒骑着牦牛手抽着鞭。
这两个请问只是个引子,待热情升腾之后,难题才逐渐展开:
墙头上卧的黑猫儿,
当成啥么的啥了?
爪爪儿搭在墙头上,
当成啥么的啥了?
这下果真把汉子们难住了,竟一时吭吭,没了答词。闷了一阵,独眼龙竟率先出口:
墙头上卧的黑猫儿,
当成翻墙的贼了。
爪爪儿搭在墙头上,
当成拾粪的叉了。
“轰——”满场大笑。这实在不成体统,花奴嗔笑一声道:“太粗!”当即否定。
接下来,车班长却趁机对出了好词儿:
墙头上卧的黑猫儿,
当成过山的云了。
爪爪儿搭在墙头上,
当成尕妹的手了。
“好!”众皆一声呼,车班长便首先得了分。“好个屁!”独眼龙却咕哝一下,翻了白眼。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二十节(2)
接下,花奴又唱:
脚穿麻鞋者图轻巧,
头戴上一顶草帽。
阳世里来了阳世里闸,
紧闹慢闹是老了……
这一句唱罢,却久无回应。前面的对叫半截对,只要个比喻恰当就行;这一句对却叫全句对,特别讲究意思的合拍。因有前面的失着,独眼龙再没敢急于抢答。静默一阵,人群中又冒出一个左嗓子:
牡丹花掉进河里了,
紧捞慢捞地下了;
把尕妹搂到怀里了,
紧搂慢搂是亮了……
“好——”众人又叫,这才是真格的荤素俱佳,雅俗共赏!但叫过之后,细看那位歌手,却是黄瘸子排长,他自那场镰刀事件后,已成一个废人,今日此刻来对歌,只是图个热闹,并无真意要夺驸马。花奴便只对他示个微笑,未加品评,转身又唱:
猫儿老鼠打一仗,
黄鼠狼告了状了。
包老爷的堂,
谁把案子断了?
这是一种谐趣对,只要滑稽可笑,别无深意,车班长是轻车熟路,立刻作答:
张长胳膊李长腿,
赵深眼窝胡大嘴。
丑媳妇的炕,
傻秀才把人儿耍了!
人群又是一阵叫好,车班长再次得分。独眼龙急得心如火灼,手脚乱动,嘴皮都发起颤来。花奴见他这般模样,又抛出一个奇数对:
天上云彩跑马哩,
你的心里有鬼哩,
费这个心思促啥哩?
这一下,可把独眼龙惹火了,他分明觉得,这三句歌词就是对他的嘲讽,立时怒起,灵感大发,不等他人反应,立刻扯嗓门吼道:
戈壁要摆战场哩,
你把我吞到肚里咽下哩!
吐了我是要造反哩!
“哗——”全场欢声雷动,这三句妙辞真是丝丝入扣,句句中的,慷慨豪迈,一吐为快!不独众人叫好,就连车班长也自叹弗如。花奴则更觉意外,愣神儿把他注望了一阵,也笑嘻嘻递过一个飞媚,表示嘉许。
这一炮打中,独眼龙士气大振。随后又接二连三对中了好几次,积分逐渐靠前。最后只剩了他和车班长等少数几个人并驾齐驱,其他的大部分竞争对手都陆续退出,变成了看客和听众。
胜利在望,他激动得再不肯坐下,一直站着,只要花奴嘴唇一动,他就脱口接答。
可叹,正因他紧张过度,在以后的几轮决赛中,却又连栽了跟头……
时间过得好快,欢乐的时光如流水一般,不觉已经夜到中宵。人们都已分明看出,今天的驸马非车班长莫属了,即使他对歌夺不了魁,也已无碍大事,花奴的眼神和心思早已说明了一切。只是这独眼龙还像个醉酒的猴子,上蹿下跳,乐此不疲。
终于,大厅里面传出了马黑马的一声咳嗽,羊副官就心领神会,暗示花奴:够了,该做最后决断了!但花奴却余兴未尽,又丢出最后一把撒手锏:单句对。
尕妹的碧是牡丹花——
破题儿首句,便把人给镇住了。这种单句对是最考验歌手的一种绝对,特别讲究比兴赋三结合,除非歌场老手,一般人根本无法应对。可是独眼龙却依然不知深浅,脱口又道:
——我是个蜜蜂爬哈!
一语即出,又落笑柄。未等花奴表态,观众已发出叫喊:“白搭话!白搭话!”(意思是没味道,太俗气!)相反的,车班长却乘虚而入:
——秋秋儿接上个把把。
“哗——”满场喝彩。牡丹花傲然独放,秋秋儿又把它凌空撑开,春风雨露,白云蓝天,那是何等美妙的景象啊,真是妙绝!花奴亦喜不自禁,当着众人,给车班长竖了个指头。
这下,独眼龙愈加妒火中烧,眼球上都绷出了血丝。未等众人笑声落尽,就哇哇喊道:“快说,下一句是什么?”花奴却不急不慌,慢悠悠又道出下句:
第二华人书香吧 bsp;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二十节(3)
碧毛是春草往上发——
“呀呀呀……”未等歌手作答,人群又一个喧声大哗,这花奴也太叫人吃惊了,她怎么能想出这等奇句,真叫人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更为好笑的是独眼龙,他竟仍不知天高地厚,又续出一句:
——我拿镰刀割哈!
“哄——”满场再次笑倒。花奴亦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笑毕,又斥道:“你也太昏智了!你把春草割了,还怎么养牛挤奶?”
独眼龙如当头泼了一瓢凉水,眼前一黑,冰凉到心……
这一句歌词不但把独眼龙难住了,同时也把其他的歌手都难住了,包括车班长在内,一个个抓耳挠腮,无言以对。
静静的期待中,忽有几个爬在城头看热闹的娃儿,不慎失足,骨碌碌滚下了石头沙岗。人群一阵骚乱,转移了目标。折腾一阵,见那些娃儿幸未大伤,人们又长吁一气,回过头来。
这时候,大厅深处又传来马黑马连续三声咳嗽。羊副官就站起身,目光一扫全场,高声叫道:“你们平日里乱吼乱叫,个个都是行家里手,到这关头,就没一个人能凑出一句半句吗?”
这一激将果然生效,随着话音落地,车班长终于应声而起:“我来试试看!”随之手拍胸膛,丢出一句:
——卵蛋儿是花骨朵吊哈!
“呼隆隆……哗哗哗……”此句一出,石破天惊,全场群情沸动,呼声连天,绝了!绝了!真是绝了!谁也没有想到,今天这个口歌会竟会对出如此巧夺天工、天衣无缝、大荤大素、奇丑奇美的花儿!一时间,千人呼、万人歌,跺脚打拍一遍又一遍地引吭高歌起来……
从此,这首歌便成了野驼滩旮旯城最流行的一曲花儿少年,每逢劳作之苦或是喜庆之典,他们就唱起这首歌来。直到后来建立红鸟王国,他们还把它冠之以《红鸟歌》之名,定为国歌……
这是后话,现在的情况是,由于车班长对出了那个绝对,口歌会达到了高潮。所有的人们都像是变成了白马王子,不问歌句出自谁口,只当是他们集体智慧的一个结晶,慷慨奉送给了他们心目中的散花天女……
功德终于圆满。羊副官再命两班卫士朝天又放一阵排子枪,选驸马大会便宣告结束。全场起立,在一片嗷嗷怪叫的欢啸声中,马黑马步出大厅,招手亮相,之后花奴女嫣然一笑,鞠躬谢幕,左牵马,右拉车,款款步入洞房花烛……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华人书香吧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二十一节(1)
二十一
'外甥叙至此处,汗津津的脸上挂满喜悦,仿佛他也曾身临其境一般,被那火热的场面所感染,所感动,并由衷地为之感到高兴。但稍顿一阵,不知何故,脸上又渐渐罩出一团阴云。'
唉,人世间的事情没法儿说,明明是一场喜事,引来的却是一场祸事,明明是一场悲剧,导致的却又是一场喜剧。就在人们诚心诚意地为花、马、车三人的结合而赞美祝福的时候,一桩悲惨事件又发生了!
这事说来实在寒心,问题还出在独眼龙身上。那个可怜的人,在那晚上最后一句歌词被对出之后,就悄然退出会场,走到一个不知其去的地方。当时的人们都沉浸在狂欢大乐中,没有人注意到这个迹象。第二天,还没见他的面,第三天,仍没见他的面,一连几天,人们的注意力还集中在那场龙飞凤舞的兴奋余波中,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大约过了七八天,他忽然出现在了我舅舅的驼场里。我舅舅一见他,竟差一点认不出来了,只见他满面尘土,憔悴不堪,瘦得成了个麻秆儿。便问他,你咋成了这个样子?这些天你到哪里去了?他却不答,接过一碗热茶,低叹一声道:驼子哥,我想问你个问题。我舅舅就说,什么问题?他就说,骆驼撒尿的时间为啥那么长?一泡尿要尿二里路,比马啊牛啊长许多倍?我舅舅就说,骆驼是沙漠里的动物,要储存水分,膀胱就天生的大,再加骆驼的尿眼眼特别细,所以时间就特别长。他就叹了口气。沉吟一阵,又问:既然骆驼的膀胱那么大,那么它的子宫肯定也不会小,可是为什么牛啊马啊人啊,怀胎只有十个月,可骆驼却要十二个月?我舅舅又说,这是因为其他的动物都是一物一相,骆驼却是一物十二相,头像龙、身子像牛、嘴巴又像兔子。所以必须十二个月,才能长出十二个相。他听了似乎满意似乎又不满意。过一阵,又问,骆驼为啥一见了水,不管是河、海子,还是泉,都会两眼泪汪汪?我舅舅说,那又是因为骆驼一见水,就想起了它前世的一件伤心事。他就忙问,什么伤心事?我舅舅就给他讲个故事,说,从前啊,在很古很古的时候,骆驼是动物中最英俊最美丽的动物,除了现在这副高大的身躯外,头上还有一盘八叉角,比狮子老虎还雄伟。而且特善良,比牛和绵羊还善良。就因它心地太善良,后来就吃了一辈子的亏。有一天,它来到一条小河边,遇见了一头梅花鹿。那时的梅花鹿可难看啦,身上花里胡哨,溅满泥水斑点,头上光秃秃的,像只母山羊。它一见骆驼,就装出一副可怜相说,它眼下正找媳妇儿,可媳妇儿嫌它长得丑,希望骆驼能将它的那副八叉角借给它用一用,待它相完亲后,就还回来。骆驼最爱成人之美,没加多想,就把头上的角借给了它。谁知这梅花鹿是个小人,接过骆驼的角,就一溜烟跑到山林中,再也不到沙漠里来。骆驼知道受了骗,可是已经没办法了?从此以后,子子孙孙,一到水边,照见它那没了角的秃儿头,就忍不住伤心落泪……
听到这里,独眼龙就哽哽咽咽地哭了起来。我舅舅就说,你哭什么呀,我说的是骆驼,又不是你!他就抬袖一抹鼻涕:驼子哥呀,你看我像不像一匹骆驼?我舅舅就说,你怎么能像一匹骆驼呢,骆驼那么大,你才这么尕,差得太远了!他就又说:我说的不是长相,我说的是命!我舅舅就说,命是个啥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怎么比呢?他就不吭声了。
又过一阵,忽然又问:驼子哥呀;牛啊马啊人啊,下崽都是胎生,或一胞胎,或双胞胎,都是直接下崽,可为啥鸟啊、蛇啊、蚂蚁啊,却要先下个蛋,以后才慢慢孵出小崽崽?我舅舅见他越问越离谱,便没好气地说,我不知道!他又叹息一声,显出很失望的样子,再不多言,默默饮干半碗茶,出门走了。
我舅舅已经看得出,他肯定是因这次选种再次落败,心里痛苦,便胡思乱想,变得这么神神道道。便也没有多放在心上。
又过了一段日子,野驼滩各事逐渐恢复正常,人们才想起他怎么好久不见面了,正互相打听,他突然又闯进了我舅舅的帐篷。一进门,就脸色惨白地嚷嚷道:“我没有杀人!我不是杀人犯……”我舅舅很是吃惊,忙问他,旮旯城发生命案了吗?谁说你是杀人犯了?他又叫道:“我说的不是旮旯城,我说的是迪化城,毛泽民不是我杀的……”我舅舅仍然如坠五里雾中,又问,什么迪化城?什么毛泽民?他又说,迪化城就是乌鲁木齐,毛泽民就是毛泽东的弟!我舅舅依然稀里糊涂,乌鲁木齐是听过的,毛泽东也隐有所知。但他这会儿乱叫杀人不杀人,是什么意思?他见我舅舅确实懵懂,便长叹一气,慢慢镇定下来,说,驼子哥呀,这事太复杂,你听我慢慢儿说!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二十一节(2)
之后,他才一五一十道出其中的原委。
他说,他原来并不是军人,而是一个警察,在中苏边境的一个小镇上负责治安。工作很是刻苦勤勉,颇得上司的青睐,已有提拔擢升的迹象。可惜他天生有个坏毛病,特别好色,一见漂亮的女人,连升官发财都会丢到脑后。某日,小镇上来了一个流浪艺术团,其中有个女演员,就是现在那个新疆女,姿色十分动人,他和他的上司都看上了,双双各自大献殷勤。但那新疆女却很高傲,叫他们碰了好几鼻子灰。他碰壁不要紧,心里虽难受,却对那女子更加的敬爱。可他的上司却是个鸡肚猫肠的人,愿望达不到,便想报复人。一天下午,便借联欢之名,邀请艺术团的演员和警察们到外去打靶射击玩。可是到了现场,上司却故意给那新疆女难看。其他的演员,每人三十发子弹,乒乒乓乓玩得十分热闹痛快,偏就是不给新疆女发枪发子弹,弄得新疆女尴尬无脸面。他实在看不过去,便拔出自己的手枪,叫那新疆女痛痛快快打了几梭子。就因这个小小的契机,他竟在随后的日子里,跟新疆女结下了山盟海誓,一直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这件事,当然惹恼了上司,从此便给他穿不尽的小鞋,弄得他苦恼不堪。后来一怒之下,使辞去原职,经友人帮助,和新疆女双双私奔到了省城。
到省城之后,他原是想另换一个差事,却不料阴错阳差,一脚踏进了盛世才的督办公署侦缉队。这盛世才是当时新疆的土皇帝,是有名的杀人魔王,为了维护他的独立王国,不仅大肆屠杀反抗他的地方百姓,也屠杀外面进来的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他的督办公署侦缉队,其实就是特务机关,许多绑架、暗害和搜捕工作,都由它来完成。他一进这道门槛,头皮就发了麻,但已经悔之晚矣。不久,大约是民国三十一年秋天,他又亲自参与了秘密逮捕两个共产党要人的工作。这两个共产党要人,一个姓陈,名字记不清了;一个姓周,名叫周彬,正是共产党人毛泽民的化名,当时担任着新疆省财政厅的厅长。关于周的身份,他们当时已经大体知道,他不仅是中共派到新疆的第一号人物,也是中共领导毛泽东的亲弟弟。当时的毛泽东已经在陕北有了不小的根据地,统兵至少不下十万。因此盛世才一开始没敢把陈毛二人怎样,只是秘密关押起来,以做###的砝码。可是后来,大约是第二年秋天,不知什么原因,盛世才跟共产党彻底闹翻了,一怒之下,就下令秘密处死陈毛二人。这时候的陈毛二人,早已移押于另一个特务机关公安管理处的监狱中,已与公署侦缉队没多大关系。可是这盛世才疑心极大,唯恐有失,便命侦缉队前去监刑。侦缉队那夜里恰巧事多,头儿便临时派他去执行这一任务。他和一名副手匆匆赶到现场,行刑已经结束,两具血尸已经挺僵。他接过两张照片察验了一下,便草草签字了事,没多细问。
谁知道这却闯了大祸,那个现场原来是假的,那个姓陈的确实被处死了,毛却并没被处死,只是弄了个替身。当时的共产党在新疆的地下力量已经很大,为了营救毛泽民,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终于在苏联人的帮助下,买通狱方,把毛泽民救了出去。这本来是个很成功的行动,但百密一疏的是,最后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毛泽民逃出铁窗之后,却没有与接应的人碰上头,急迫之下,就朝北边的中苏边境跑。边境线距省城还很远很远,他脚不停步,在一天进入了一条山沟。他正坐在山坡上喘气,忽见山脚下矗立着一座俄式庄园、庄园门口站着一个大胡子俄国人,手里端着一杆猎枪,身边两条狼狗,正向他汪汪吠叫。他顿时以为是遇上了苏联的革命同志,他当初入新疆时,曾在苏联待过一段日子,会几句俄语,便高喊了一句“苏维埃万岁”之类的话,急切地迎了过去。却不料,那个大胡子俄国人根本不是苏联的革命同志,恰恰相反,是一个流亡的白俄将军,逃入中国后,在地方军阔的庇护下,过着一种隐居生活。现在突见这个不速之客,竟是一个布尔什维克党人,立时怒起,抬手一枪,把他打下了山坡……
想看书来第二华人书香吧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二十一节(3)
消息传到盛世才耳中,真是发了雷霆之怒,一边下令严密封锁消息,一边大肆搜捕狱中的所谓内贼,数日之间,搞得迪化城血雨腥风,草木皆兵。接着又下令追查侦缉队监刑的责任……这一下,他独眼龙真是三魂吓掉了两个半,未等大祸临头,就连夜带上新疆女,出逃南疆……
整个过程就是这样,他所说的他不是杀人凶手,他没有杀害毛泽民,指的就是这件事。讲过之后,还气喘吁吁,仿佛他刚刚逃离那个险境。
我舅舅听了,很是愕然,还从没听过他有这么一番经历。沉默一阵,便说,事情既然这样,你还怕什么,现在到了这种地方,不论是盛世才,还是共产党,都追究不到你了,心慌什么?他又说,驼子哥呀,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盛世才确实是无奈于我了,在那件事发生之后不久,蒋委员长就把他设计调到了南京,我的心也放松了许多。但是共产党的威胁却一天也没有解除,我逃出迪化城之后,就听说共产党的地下锄奸团发了一个黑名单,上面就赫然印着我的名字,我知道我是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了。我虽然参与了逮捕毛泽民的事件,但并没有参与杀害他的事件。后来国共决战,陶峙岳起义通电一下,我就知道我的末日到了,东躲西藏,最后才逃到了这里……
我舅舅又说,道理还是一样,你既然已经逃到了这里,反正共产党也抓不着你了…
他又说,哎呀,我的驼子哥,你怎么还没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我们现在虽然处在这个地方,共产党是一时到不来了;但是以后哪,在以后共产党终于到来的时候,我该怎么办呀?
我舅舅很是吃惊,忙问:你说什么?你说以后共产党还会来到这个地方?
对!他又说,我总有个预感,咱们这地方不会长久,迟迟早早,共产党的大军还会到来,即使共产党不来,我们自己也会走出去的……
我舅舅愈发吃惊:你说共产党即使不来,我们自己也会走出去的?
对的!他又肯定地说,咱这地方,别看现在一派太平,其实骨子里藏着天大的祸哩!马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