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95章

作品:[穿越]清风欲孽|作者:丁格|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7 22:57:59|下载:[穿越]清风欲孽TXT下载
  遥看着那边,在猜想胤禟是真的很痛苦呢,还是故意作出一副虚弱的模样?……看来是后者。因为胤我说了几句之后,胤禩胤禟的眼睛同时亮了起来。

  不是那种眼睛一亮的亮,而是好像有东西,在眸中烧了起来。

  那是激怒。

  ……佳欣凝神闭目。

  他们的对话一字不漏,飘入耳中。

  “你真的看清楚了?”胤禩低声问。

  “很清楚。我女人,你们的女人都在。一群人心事重重,有高手乔装成太监在押着。霃瑾炎枫她们两个在一起,频频四处看,看见我,想叫,但被人阻止了。”胤我很短促地说着。

  “谁?有没有难为他们?”胤禩扬眉。

  “还不至于。她们是走去坤宁宫方向的。没看见老四的女人,一个都不在。”

  “……试过传消息出去么?”这句是胤禟在问。

  “我想,但……没敢。我虽不用脑子,也知道机会只会又一次。”胤我倒是老实。

  “忍忍吧。‘他’应该快到了。……只是霃瑾……唉。”

  “老八你怕什么?”胤禟冷冷一笑。“你不是李后主,难道他还能逼奸弟媳不成?至于性命之忧你更不用担心,他若杀了霃瑾,我们破釜沉舟,豁出去了不过是一个同归于尽。”

  “我知道,避他锋芒,伺机而动。”胤禩虽然点头,但掩饰不住牵挂忧心的神色。“但愿,但愿‘他’回来之后局势能够越乱越好!”

  胤禟轻叩指节。“信不信,他截杀‘他’的人马估计早已上路?”

  胤禩握紧拳头。“他应该杀不了‘他’。”

  “若是那么容易被杀,怎么能叫一母同胞?”胤我大大咧咧说了出来,却换来胤禩胤禟同时紧张地嘘了一声。

  佳欣根本没有张开眼,毫无异色。心中却把握住事情脉络:众福晋已经入宫,那拉氏等可能已在坤宁宫准备受册,借大典之名将命妇留在禁宫之中,方便掌控。而现今,胤禩等人所期待和指望的,则是——胤禵的回归。

  胤禵握兵。

  虽为一母同胞,但胤禛处临大位,岂会放心?截杀之举,理所当然。胤禩堵的就是胤禵不会那么容易被杀,而回安然返回京城,与意图杀他的兄长之间再起纷争。如此,德妃牵扯其中,局势必定混乱,局面一乱,他便有机可乘。

  所以,此时摆在胤禛面前的挑战,就是,如何不让局面乱起来,或是继续乱下去。

  或是干脆利落杀掉胤禵,或者是不去杀他,令他甘心安稳地雌伏辅政。

  ——胤禛的性格,不会选后者。

  所以,这一句里,胤禩占了先机。

  鹿死谁手,现在,还很难说。

  佳欣忽然感觉到他们在看自己。

  他们应该都已经认出来自己的身份,也大致知道了胤祥不会再回到这个世界了吧?

  那么,他们是否真的会将自己考虑设计入这盘棋局之中呢?

  会像康熙一样重视她,还是毕竟因她的性别身份和过去而轻视她?

  他们了解她为帮助胤禛的理由?……不,他们不了解。佳欣可以感觉到他们看她的时候,那充满着的疑惑。

  也许等到他们了解的时日,便不必再有纷争?……不不,他们也许早就了解,但人在其中,却不得不堆到一个无解的死结境界。

  旁观者清,当局者未必迷,却不得不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一名太监忽然地接近自己。

  佳欣睁开眼睛。

  是魏珠身边的小太监。

  “十三爷,主子请您。”

  “主子?皇上么?请我做什么,去哪里?”佳欣平淡地问,声音不高不低,不重不轻。

  “……请十三爷跟我来便知。”

  佳欣只犹豫了一秒钟,便答,“好。”

  不知道是和妃的事情呢,还是关于大将军王的事。

  ——自己同胤禛之间的合作关系,其实是这局中最为凶险,却最看不出来的一片。云山雾罩,只有佳欣自己明白,自己握着什么。

  若是自己有朝一日倒戈去偏帮无论八还是十四,乃至于有日自立,都是江山破裂局面。

  虽然以自己的女子身份,最终不可能取得天下。但人海茫茫,汉人,满人,蒙古,回疆,谁不喜欢那龙椅堂堂,帝宫煌煌?

  在其位者,总是比较辛苦。

  佳欣暗叹,其实,胤禛也很可怜。

  可怜到也许他明明知道了自己将会可怜,却不得不装成一副幸福得不得了,快意得不得了的模样。

  而其他人,明知道他其实可怜,自己其实也不算太糟,却不得不去抢看谁最可怜,不得不宣称自己是败了的寇,应该不甘,不服。

  ……好奇怪的一场游戏。

  若不是从一开始走来,谁会明白?

  佳欣踏出草棚,雪飘在身上,一点凉意也无,就好像拍戏用的泡沫塑料道具一样。

  小太监躬身引路。

  佳欣跟在后面。

  风吹在脸上,其实不冷。

  “四嫂子好颜色。”

  佳欣被引入坤宁宫后殿,入目一片华丽,不由得脱口而赞。

  别人价都还是白衣孝服,那拉氏含笑一个人在内殿也没什么妨碍,却正在试穿皇后朝服。朝服里露出光滑的缎子内衣。长发披着,还没有挽起来,也没用戴冠。三队东珠耳环在面孔旁边,散出光辉。

  好漂亮。

  画像真是不能言传万一。

  那明珠的雪白摇曳,那龙凤的细致秀美,那衣裳的端庄奢华,那首饰的绝世无双。

  那拉氏转头。

  佳欣看到她的面孔。

  ……她年轻时已经是美人。

  现在却更……更出类拔萃。

  却不是因为没,而是因为那气韵,天生与这朝服,这宫廷的相配。

  佳欣暗叹一声。

  霃瑾绝撑不起来这衣裳。

  完颜若敷也不能。

  也许皇子们都有些帝王气概,但不是每一个福晋,都有那种母仪天下的天赋。

  “是十三弟来了。”她淡淡地颔首。

  佳欣进去,太监退下,仔细掩好门。

  佳欣站在那拉氏身后,替她挽头。

  把长发梳成两把,才能妥帖地与那朝冠相衬。佳欣忽然想起来,自己初来这个世界时,从来都不会盘发,寄住在雍府中时。有次含笑看着湘雅为自己梳理卷发时,还曾亲手帮忙。现今自己却也挽发挽到如此轻巧熟练了。

  “四嫂,你有白发了。”

  佳欣一面捻断那乌黑发中的一丝白茎,轻轻吹送下地;一面将那浮华精细地金凤朝冠,压到了那拉氏的乌鬓之上。

  陪着那拉氏的脸孔,很美。

  佳欣想起来自己也曾经戴过类似的冠。作为皇贵妃的时候。那时候自己是君,那拉氏是臣,如今,却恰好颠倒过来。

  那拉氏看住镜中的自己。

  端凝脂色,重重荣华。

  她开口。却出乎佳欣意料地,吟了两句诗。“……天子宫阁冤魂旧,皇后冠冕白发新。”

  “好诗……四嫂的诗向来好。”佳欣退了两步。看着结束停当的大清皇后,按照礼数端正跪了下来。“臣弟叩见皇后娘娘。”

  从四嫂,至于皇后,只是一顶朝冠的变化。

  那拉氏没有阻拦,只是居高临下地看着。

  “你的诗也好,替我续下两句?”她忽然道。

  佳欣想了一下。“……我不能。”

  “十三弟的诗词向来工敏清新,怎会不能?”含笑似责似叹。

  “……你知道我不是你十三弟。”佳欣的声音很轻,却不犹豫。

  那拉氏凝顿了一会。“他是不是已经死了?”

  “不能算是‘死’。”

  “永远不返谓之‘逝’。”那拉氏轻驳。

  “那便是。‘逝’去了。”

  半晌,那拉氏点了点头。“平身罢。”

  佳欣起来。

  那拉氏伸出手。佳欣托住她的手,扶她站起来。

  “你为地,是这江山、黎民?”皇后问。

  佳欣摇头。“算不上。顺天……而承命罢了。”

  “可愿帮我?”

  “要帮的人很多。”

  那拉氏长叹一声。“你额娘……就算是你额娘吧,拟封为皇贵太妃,敏字之外。还欠一个字的封号。”

  “敬。”佳欣不经思索。

  “好,皇考敬敏皇贵妃。皇考四位皇后之下,便以她为尊了。”

  “本来便应该的,是不是?”佳欣反问。

  “那么……有一位封号为景的皇贵妃,又要如何处置呢?”

  “先朝并无此人。只有贵人兆佳氏,早逝于宫中——‘永去不返,谓之逝。’”佳欣反手借用那拉氏的说话。

  “是……并无此人。”那拉氏点头。“永去不返了。”

  ——那段在胤祥的临河别业当中,梅前论道。谈说世间女子艰辛的往事,也已一并永去不返。

  “其实比起天下来,后宫并不难理。”佳欣看见那拉氏眼角的皱纹随着她眯起眼睛的眼神而加深。

  “我无需去想这些。”那拉氏长长一叹。“有人比我为尊分荣,却要饱尝亲子相争的煎熬。有人正春风得意守得云开月明,情爱之中却还是生涩新手。有人膝下有天经地义的下一任储君,一应矛头风雨,都冲她而去。我既没有儿子,也没用皇帝的心,我所有的,不过是这朝冠凤袍而已,自有太监宫女服侍,何须自己费心?”

  她一口气点出了德妃、和妃、月华芳等众人。佳欣忍不住莞尔。“既然如此,真是落得轻松。”

  “……记得那时候知晓了‘他’对后宫某妃的心意的那一日,才叫一身的轻松,如若新生缓然。”曾经苦苦爱着自己自己却苦于难以回报的那人,终于可以转移目标爱上另一个女人了,的确令人欣慰。但佳欣不晓得那拉氏的轻松里面,会不会也有一丝苦涩。

  “皇后娘娘百废待兴日理万机,不知召见臣弟,所为何事?”她转开话题。

  “……自然是有事。”那拉氏露出佳欣颇为熟悉的表情。

  那次端梅子糕给她,也是如此神情——佳欣暗叫不妙。

  “众命妇齐聚后宫,你妹……你福晋带着繁星儿,被皇帝见到。你知道我膝下空虚。而宫中有此惯例——”

  “什么惯例?”

  “李诚皇后成抚养恭亲王之长女;孝昭皇后则曾养育裕亲王之次女——如今本宫居正,按例该从各位兄弟房中,包养些女孩子来,以慰膝下,以全天伦。”

  “你要收养繁星儿入宫?”佳欣眯起眼睛。

  “不是要,而是已经。这几日会列入玉牒,将来逃不掉一个和硕公主的封号。”

  佳欣深吸气,看住那拉氏。

  那拉氏微微一笑。她略微丰腴,标志性的一对酒窝已经很难看到。“还有二哥的女儿,也会抱进来。二哥很快会放。去郑家庄。”

  “好棋。”佳欣赞一句。

  胤禩要这样乱,胤禛要那样乱。

  相互牵制,才是好局。

  “抱养公主之事已定——但你放心。十三弟妹将来可以常常入宫探望,也好陪伴本宫,以慰寂寞。……你是知道的,从皇考至今,你如何,胤祥如何。都不曾牵连在她身上,她虽为福晋,其实,却真如金枝玉叶公主一般,大家都是呵护在掌心之中,不会轻忽。”

  “娘娘不必多虑。佳妍有紫金气护身,臣弟原本就不担心什么。”佳欣冷然答。

  “是啊。”那拉氏亦不生气。“说起来,我满洲女子入关以来,也实在是沾染了汉女的柔弱娇惯。就如何太贵妃,一门忠烈武将,自己却不曾习练一招半式,险为奸人所趁。”

  这就说到了佳欣下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