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7章

作品: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作者:卖吻|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21 21:38:42|下载: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TXT下载
  美加新澳,令我向往不已。后来上了大学,更是在某种心理的影响下给毕业后

  的几大归宿划了个等级:出国第一,考研第二,找工作最末。呵呵,现在想起

  来真可笑,其实这些选择怎能分级呢?海归派也有找不到自己位置的,研究生

  没有工作的大有人在,而有工作经验者反倒独具优势……所谓的正确与否都是

  相对而论,必须由市场见证。

  然而,当我把以上言论告诉给当时打算一起出国的同学时,他们却摇了摇

  头——“本科生找工作怎么竞争得过研究生?!”或者“如果去不了美国,我

  就去加拿大或澳大利亚,反正一定要出去”!“照你这么说,等我再出国时我

  都二十六七了,我可考不了那些试……”徐老师,我现在深刻地理解到您的焦

  灼了!我的这些同学都很优秀,但他们把自己牢牢绑在文凭和留学镀金上,拒

  绝投身于更广阔的工作实践的天地。

  因此,这也是我要向您建议的一点:更广泛地宣传您的“中国机会论”!

  不要让聪明的中国学生浪掷宝贵的青春!——我想起了《图穷对话录》中的柯

  莲、乐一吟和施雨,不由得打了个寒噤……一个小小选择上的失误竟可以如此

  深刻地影响人的一生……

  下载

  由此我想到了您一向提倡的——职业目标论。我觉得这是您除了“中国机

  会论”外的最一针见血的论述了。它的重要性在于,其涉及范围已不仅仅是出

  国不出国、留学不留学,而是在整个人生长途上如何有规划地达到终点。在这

  个意义上,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将荫庇何止一代人!——或许我这么说有溜须

  拍马之嫌,但是有我的上一代为证!承受失业下岗之痛的不正是他们吗?这其

  中固然有历史、社会因素,然而他们缺少合理的职业规划不能不说是一大原

  因。正因为我们的父辈已经有了这样的教训,我们这一代才更应该避免重蹈覆

  第 18 页

  《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

  辙。

  一个人的一生由许多方面组成:事业、婚姻、家庭、朋友等等。其中事业

  既是人维持生存的根本,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途径。记得曾读过一篇调

  查,在失业的美国人中,绝大多数人感到沮丧的不是自己失去了某个工作,而

  是失业令自己感到自己已经不再有用了。我想中国人应该也是一样吧。对于我

  们大学生来说,虽然还谈不上失业,但那种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苦恼与彷徨却有

  过之而无不及。如何寻找职业目标?读过您的著作及来信后,我根据自己的理

  解,把它总结为:市场+兴趣。我想这个市场不是指狭义的热门行业,而是任

  何一项针对不同的人有发展潜力的行业,甚至考古学。考古学或许在很多人眼

  中它是不折不扣的冷门,但若对它感兴趣,抓住机会钻研下去,也不失为一个

  好职业。问题是,徐老师,我们还太年轻,如何抓得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如何

  具备您所提出的vision从而抓住社会发展趋势?——这些问题或许太宽泛了,

  也不是您的义务所在,但我仍迫切希望您能不吝赐教,点拨我一下。

  这封信写得如此沉重,反观您的信却如此风趣诙谐不失严肃。请原谅,徐

  老师,我只是个普通的焦虑的大学生!我期待,总有一天我给您的回信也将是

  轻松的口吻,而那一天,就是您的理论再次得到验证的一天。

  丁楠

  俯首甘为企业牛

  亲爱的徐老师:

  我曾经给您写过信,不知道您对我是否还有印象。我是财经大学99级会计

  系的学生柴京,将于今年暑假毕业。

  我大三开始有出国念头,但由于近两年美国的签证问题等使得出国变得更

  难,尤其mb a要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学费更是拦路虎。家里只能算是小

  康,对于100多万的mba费用还是负担不起的。纯粹是为了奔文凭去,投入产出

  率也不高。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工作两年再申请出国这条道路。(徐小平注:即

  使家里有一百万可以烧,本来也应该这样。)

  您也知道,今年就业形势十分不好,尤其是外地学生,就更不用说。我觉

  得根据自己的条件进入名牌大公司不是问题,所以也一直用心准备。在此,我

  想您一定会问我是否申请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因为我看到好多出国申请者都

  有在“四大”工作的背景,这对申请是十分有利的。我原来也是这么考虑的。

  我的师兄师姐有很多在“四大”工作,从他们的言谈中给我的感觉是,“四

  大”是压榨人的地方,没有培训,没有企业文化,纯粹“把男的当牲口使,女

  的当男的使”,不知道您是否听过这话。因此我放弃了“四大”的申请,等待

  其他的公司。

  谁知道,今年除了“四大”招的人比较多以外,知名的企业要么就不招

  人,要么就招几个,直到今年3月中旬,我才收到了一份offer,来自一家跨国

  物业管理公司,工作地点在财富大厦。我通过了有史以来参加过的最难的三轮

  面试后,被录用。我的工作待遇,跟“四大”没法比。但我还是看重此公司是

  本行业的全球老大,它们进入中国不久,而我所在的部门在北京的办事处刚成

  立,业务也是刚开展。现在销售业务除了我以外,就剩负责这个部门的高级经

  理,因此对我来说,应该存在很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

  我最担心的是,从事房地产和物业工作与我本科所学的会计学无关,因此

  我还打算报考acca,将来在管理领域有所建树。一个不熟悉的行业,三年的时

  间,不具有竞争力的薪水,对我来说,除了看重他的发展和自我挑战以外,还

  是觉得有些忐忑。

  我甚至想推迟就业,一心准备出国。虽然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好工作可找

  第 19 页

  《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

  了。但心里却又犹豫,因为我相信自己的实力,在这个新来中国的国际大公司

  能干出不错的成绩,三年后再出国不迟。

  但是那时候出国,我的这些工作经验对我想去的商学院还会有帮助吗?在这

  个转折时期,我该给自己怎样的定位呢?选择工作还是暂时失业在家一心准备

  出国呢?或者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相信您也从我的话中看到了我矛盾的心

  理。徐老师,真心希望能得到您的答复和建议。我将热切地等待您的回音。

  您的学生,柴京

  亲爱的柴京:

  你放弃了争取去“四大”会计事务所工作,实在是一个荒谬的错误。这个

  错误,基于你自己心态不对,缺少一种应有的就业心态和职员心态。在现代企

  业里当牛当马,我看没有什么错——别说公司,如果一个人自己不把自己当作

  牲口使的话,他是垦不了荒耕不了田种不了瓜结不了果的。

  敢于放弃“四大”的人,就敢拒绝任何成功。你现在的犹豫,就是企图拒

  绝另外一次在我看来是绝好的工作机会。不纠正你目前这个心态,参加任何工

  作、在任何公司(除了国营公司以外;在那里,人人都是主人,所以,人人都不

  干活);你都会遭到重大挫折。挫折一般会有两个结果,一种人在失败中痛定思

  痛;带着流血的伤口接受崭新的就业文化;另一种人知难而退,因噎废食,迅

  速成为时代的弃儿,换言之,成为怨天尤人的失败者。

  怨天尤人者也许是对的,因为这个急剧发展的社会,变化最大因此导致不

  适应的,就是人才成长的“天”,和纵横市场的“人”。无数的“失败者”,

  就是因为没有与新的就业文化(也就是现代企业所代表的就业文化)结合起来的

  人。

  “四大”所代表的企业文化,是财富五百强公司典型的企业文化。它是中

  国企业极其需要汲取和补充的文化,是江主席“三个代表”里面的两个代表:

  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毫无疑问,没有“先进的文化”,何以能够产生财富

  五百强那种令中国社会心驰神往的“先进生产力”啊!

  而你,却在排斥这种文化,躲避这些企业。怎么能不让徐老师我老人家,

  对你的前途忧心忡忡!现在你找到的这家公司,从事的行业虽然与会计工作没

  有直接关系,但它是商业、市场、管理的第一线。据你说,还是一家国际范围

  的行业老大,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你是否得到了自己预期的什么职位

  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面临的这个选择,会对你的从业心态和职业前途带来另

  外一次新的挑战。这个挑战的结果,是你急流勇进,迅速融入这个现代社会以

  及使得这个现代社会繁荣起来的现代企业文化里去。

  物业管理,是房地产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个分支的质量好坏,决定了房地

  产自身的后续价值。北京城里经常传来物业和业主打架的事情。这种事情,一

  般只在原始社会才会发生,但却发生在我最热爱的北京。业主是产业的主人,

  在这个保护私有财产显然做得不够的社会里,业主们却经常沦落为物业的奴

  隶,成为开发商的阶下囚。颠倒的物业管理世界,多么需要未来的物业管理专

  家把它颠倒过来!在这个颠倒的过程中,有多少商机,有多少职业前景,有多

  少发展空间,有多少挣大钱的好机会啊!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件个人经历过的往事:1988年我在美国华盛顿打工的

  那个小小的餐馆,属于一个不大不小的物业公司管理。公司经理定期过来收房

  租,这个人来到这里,拿走老板几乎半个月的利润之后,还总要大吃大喝一

  次。老板经常在背后骂他:这狗娘养的,还哈佛mba呢,无耻!

  当时我听了很吃惊,因为我以为哈佛的mba都在白宫和联合国做事呢,没想

  到也就是做一个普通的经理人!这就是美国。如果连物业管理都有哈佛或其他

  第 20 页

  《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

  正规学校的mba来管理的话,这个领域里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肯定就不会发

  生了!中国的物业价值,就会水涨船高。

  bsp;个领域管理落后的现象,实在太多太严重,你不需要哈佛毕业,只要在跨国公

  司里通过实践来锤炼自己,就可以在中国物业管理领域成为大师、大腕和大亨

  了。在为中国的物业管理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时候,自己也挣很多很多钱,立

  很大很大业。

  这就是无数人在中国土地上获得成功的秘诀:在人人抱怨的落后里面,找

  到人人艳羡的金钱。对于站在人生战场边上整装待发的当代青年来说,这样的

  机会,何止只在物业管理领域啊……

  你已经失去了一次加入“四大”的机会,这不要紧,因为类似的机会遍地

  都是。要紧的是,你必须知道你的就业心态是错误的,不符合先进的企业文

  化,也就不能够在现代社会里成功地生存和发展。以这种心态投入人才市场,

  你会遇到极大的危机。无数机会,就会与你擦肩而过,失之交臂,使你嗟叹终

  生。

  所以,我鼓励你端正心态,不做爷娘,甘当“牛马”,勇敢地挂上工作职

  责的鞍鞯,激情澎湃地推起公司的业务磨盘,在大有可为的物业管理领域,磨

  出自己的最白最细的成功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