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7部分阅读

作品:汉献帝与曹操三女|作者:美眉歆|分类:综合类型|更新:2025-05-22 12:33:02|下载:汉献帝与曹操三女TXT下载
  刘琰向曹节道:“刘康受伤三个多月了吧,现在长得如何呢?”

  严芬也道:“这柳枝接骨若能成功,可真是一个大奇迹呀!”

  曹节:“今日正准备为刘康拆取腿上的竹摽,胳膊骨折已长好,这腿上接的柳骨,能否长好也还真是没有十成把握呢。”

  山阳公刘协当着众人的面,亲自为刘康拆除了绑在腿上的竹摽,对刘康道:“还痛吗?”

  刘康:“不痛。”

  刘协:“你走一步。”

  奇迹出现了,刘康真的能自己迈步走路了。

  大人们十分高兴,刘曼、王强和李霞也都拍着小手喊:“走,走,走;好,好,好。”

  刘琰:“山阳公真成神医了。”

  严芬:“是第二个华佗。”

  曹节:“你们谁再生孩子,我和山阳公还去为你们接生。”

  刘琰:“不瞒你说吧,我可真是又怀孕几个月了。”

  曹节轻轻地拍拍刘琰的肚子,道:“我说呢,已经出身儿了。”

  救弼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初夏,山阳国相王业的夫人刘琰怀的二胎,又临近分娩。

  王业:“刘琰,你这次生孩子,还请山阳公和二夫人接生吧,你生王强时,曹节接生很成功呀。”

  刘琰:“不,不用了。”

  王业:“人家曹节,曾贵为皇后,为你接生是你三生有幸,这机会也是可遇而不可求,是上天恩赐。”

  刘琰:“曹节接生也会出事的,严芬生李霞时,不是就把下部撕裂了,曹节吓坏了,还是请山阳公亲自去缝了三针,才慢慢长好了。我也怕她给我撕裂了。”

  王业:“严芬生的孩子太大了,李霞一落地,听说就有九斤重,能生下来,母女都平安,就很不错了。”

  刘琰:“我生头一胎就比较顺利,这二胎我想不会有问题,用不着再麻烦山阳公夫妇了。”

  王业:“那你总不能让我给你接生吧,万一又是个落地不吭声,该咋办?”

  刘琰:“柳叶说,她认识一个接生婆,很有经验。我让海棠去告诉柳叶,把那接生婆请来就行了。”

  王业:“这不合适吧。”

  刘琰:“我们女人的事,你这大老爷们就别过分操心啦,我给柳叶安排好了。”

  刘琰叫侍女海棠去告知柳叶,柳叶果然领着个接生婆来了。可是一连等了两天,没有大的动静。至第三天,刘琰来了剧烈阵痛,有时痛得她满头大汗,哭爹叫娘。然而折腾了半天,还是没有生下来。在她又一次用劲促生时,那情景让接生婆和柳叶都吃了一惊,原来是小孩先伸出了一只小手,是横生。

  柳叶:“这该怎么办呢?”

  接生婆:“赶快给观音烧香吧,给送子奶奶烧香吧,求神保佑,让夫人顺利生下孩子。”

  柳叶问道:“家有香吗?”

  刘琰忍痛道:“你去香筒里找吧。”

  柳叶找到香后,点燃了十二支,插在香炉里。跪下求神:“求普救众生的观音菩萨保佑,让王夫人刘琰顺利生下孩子吧。”

  可是香快燃完了,孩子的手还是缩不回去,又无法生下来。接生婆提出去请一个巫婆来。柳叶按她的吩咐让府中女仆去请一个巫婆。那巫婆的医术不高明,只见她口中念念有词,也听不清说些什么,孩子的小手她也送不进去,她最后提出:“这孩子是鬼怪投胎,不能成人,必须让孩子的父亲,亲自用刀把这只手剁掉,才能生下来。要不然,恐怕大人也难保住性命。”

  手机小说阅读 m.hrsxb 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合救王弼(5)

  王业在外边听到巫婆之言,道:“简直是一派胡言,若误了我夫人性命,我要杀了你们。”

  柳叶也惊慌失措道:“王老爷,你说这该怎么办?都怪我啦,我后悔死了呀,你快拿主意吧。”

  王业:“我已派人去请山阳公夫妇了,他们若没办法,这大人和孩子可都没救了。”

  正在这时,刘协和曹节都来了,曹节先进到内室,看见刘琰脸色苍白,怕是失血过多,她想把小孩的手送进去,然后再矫正胎位,她试动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她道:“王大人,让山阳公进来行吗?我想和他合手来救孩子。”

  王业:“行,行,行。救人要紧。”

  刘协进来后,道:“恐怕小孩子保不住了,时间太长了。”

  王业:“只要能保住大人就好。”

  刘协:“这种情况,我也没有遇到过,可是绝对不能把孩子的小手剁去,孩子好像还活着。”

  刘协指挥曹节配合着,两人合作把孩子小手又送了进去,矫正了胎位。刘琰这时好像再也没有力气生下孩子,刘协只得让王业从她的头部两侧抱住她的两边肩膀,给她一点助力,让她用上力气,终于把孩子生了下来。不过孩子生下来,已是浑身发紫,没有气息。经过刘协和曹节全力抢救,总算活过来了,又是一个男孩。曹节对刘琰道:“刘琰,你又给王强生了一个小弟弟。”

  刘琰已说不出话来,但是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她的下部还在出血,曹节提出为她熬止血汤,刘协表示暂时还不宜让刘琰服用止血药。

  王业对山阳公刘协十分感激,他道:“山阳公,我是真佩服你啦,你真是妙手回春的神仙,也许你就是真龙天子下凡呢。”

  刘协道:“王业,你别再奉承我了,帝王也是凡人,怎么会是天子呢,怎么会是真龙呢?我是个凡人,只要能做出一点平凡善事,我就满意了。接生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有的穷人家,请不起接生婆,产妇自己还有为自己接生的,这事我都听说过。因此,若有老百姓请我去接生,我也会去的。”

  王业:“我看你的医术比太医院的大夫都高明,我们在这里办一所山阳医院吧,你还可以亲手调教出来一批好医生。你的三位夫人,现在都有一技之长了,大夫人会治乳瘤;二夫人会接生;三夫人会正骨,也学会了针灸。你一家就能开一所医院啦!”

  刘协:“开一家医院,为民治病,太好了。可以去承恩镇迎凤堂药店请老板齐信出任院长,他对各种药材性能的研究造诣很深。也还可以请藏梅寺的智行大师帮助培养医生。”

  王业:“好,我的孩子庆满月时,我把他们都请来,你出面给他们讲讲这件事,咱们再为老百姓办一件好事。现在请山阳公给我的二儿子起个名字吧,我让他认你为干爷爷。”

  刘协:“我给他起个名字叫王弼,以后长大,字就叫辅嗣吧。”

  王业:“好,就叫王弼。”

  刘协:“你家夫人已认曹节为姐姐,你让王弼认我为干爷,这不合适吧。”

  王业:“你的孙子刘康十三岁了,我这孩子王弼刚出生,让他当你的干孙子,有何不可。”

  刘协:“你们王氏家族,世代书香门第,你也是博学之人,希望在你的调教下,你的两位公子王强和王弼能在这里长大成人,成家成名。也请你在学问上对我的孙子刘康,多加指点,我就感激不尽了。你和我之间,不能靠得太近,以免引起魏帝曹丕的怀疑,这样对你有好处。”

  刘协在堂屋与王业叙话,曹节则一直在内室,守在刘琰床边,观察着母子的情况。直到认为母婴状况稳定,向女仆海棠等人详细作了交代,才到外间对王业道:“请你细心对母子多加照料吧,我们该走了。”

  王业:“请夫人和山阳公就在这里吃顿家常便饭吧。多亏你们,这才有惊无险,母子平安啊!”

  此时,李固和夫人严芬也赶来看望。听王业说了情况之后,也非常高兴。

  合救王弼(6)

  交谈之际,严芬把曹节拉到一边:“夫人,有人从洛阳来,说你的哥哥大魏皇帝曹丕得了重病,我听到这个情况,也不敢不禀告你知道。”

  曹节:“我哥哥曹丕得了什么病?”

  严芬:“听说吃不下东西。”

  曹节:“是谁说的。”

  严芬:“是李将军部下李树去京办事回来说的。”

  曹节:“你让李树到山阳公府里去一趟,我详细问问他。”

  哀丕

  严芬领着李树到山阳公府里,拜见曹节。

  曹节问道:“李树,你听谁说我哥曹丕有病?”

  李树:“在下是亲耳听司徒华歆说的。”

  曹节问:“华歆是怎样向你说的?”

  李树:“他得知我回洛阳,就派人把我喊到司徒府,向我说:‘本官准备奏请皇上,任命你为山阳国谒者,如今皇上身患重病,少停一段时间再说你的事吧。你要注意山阳国动向,有事情要及时向我禀报,否则你可别怪我对你不客气。’我不敢得罪华歆,只得如实告诉他山阳公和三位夫人整天忙着办学和行医,没干别的事情。”

  曹节问:“华歆没有向你说明,我哥哥到底得了什么病吗?”

  李树:“我没敢问他,不过,我去了太医院,那里的太医们也都是闭口无言,不肯告诉我。后来我还是从一位宫中太监口中得知说,皇上吃不下东西。”

  曹节对严芬和李树表示了谢意,让他们回去了。她又让秋兰把曹宪和曹华请来,都到刘协书房中商议办法。曹节把问询李树的情况说了后,又道:“这吃不下东西,会是什么病呢?”

  曹华问:“是肠胃出了毛病吧?”

  曹宪:“也许是食道出了问题。”

  刘协:“最好是派一个人到宫中先拜会卞太后,问一下情况。”

  曹节问:“那该让谁去呢?”

  刘协:“我看就请赵兴去吧,他能进入后宫。”

  三人都表示同意。于是,曹节就给母亲写了一封书信让赵兴送去。信中表示愿意和山阳公刘协一同回京,给曹丕看病。希望母亲劝说哥哥下一道诏书,准许刘协回京都洛阳。

  赵兴到洛阳皇宫永宁宫拜见了卞太后,卞太后非常高兴,开口先问道:“刘曼今年四岁了,长有桌子高了吧,她不会知道我吧?”

  赵兴:“小郡主刘曼长得可喜人哩,整天姥姥、姥姥不离口,还闹着要跟我来看望姥姥呢。她妈妈哄她说,以后再亲自带她来,她才丢开了我。要不然,拉着我的衣服不放呢。”赵兴一边说着,一边从衣袋中取出了曹节写给母亲卞太后的信。

  卞太后看完了信,对赵兴道:“丕儿到底得了什么病,上上下下都瞒着我哩,太医院到底能不能治,我也不清楚。现在我让宫女去把牛公公喊来,让他给你说一说吧,他和李公公都是从许昌宫来的,你们熟识。”

  赵兴:“谢谢太后。”

  牛公公来了,见赵兴道:“黄门令,别来无恙!”

  赵兴问:“牛公公,你可知道魏帝得了什么病?”

  牛公公:“太医们说是食道有了点小毛病。”

  赵兴问:“太医治疗见效吗?”

  牛公公:“效果不太明显。”

  赵兴:“如果是食道肿瘤,藏梅寺智行大师熬有一种消瘤膏药可治,大夫人曹宪也跟大师学会了熬膏药和贴膏药的医术。如果贴不好,山阳公能用手术切除肿瘤,前时就给山阳一个农民动过食道手术,那人现在活得好好的。”

  卞太后:“赵兴啊,快让牛公公带你去见见丕儿,你亲自向他说说这种情况,就让山阳公来救救他吧。”

  牛公公向魏帝曹丕禀明情况后,曹丕在病榻上接见了赵兴。他道:“赵公公,你来得正好,上次你去许昌,到洛阳宫中来,朕本想把你留下,还让你当黄门令,但又考虑你跟随汉帝多年,不好强留;这次你来了,朕决意任命你为黄门令,你就不要再回山阳了。”

  合救王弼(7)

  赵兴:“奴才启禀皇帝陛下,老奴奉山阳公夫妇之命,来探视陛下,他们还等待老奴去复话,愿意来京为皇上医疾,老奴若留在宫中,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吧。”

  曹丕:“朕留下你,必然是想重用你,朕和太子曹睿都对你有极好的印象,你不要再推辞。朕也没有大病,不过是肝火上冲罢了。朕派李公公去山阳向山阳公夫妇说明情况就行了。”

  赵兴无可奈何,只得留在洛阳宫中。

  李公公来到山阳,见到了山阳公刘协和三位夫人。刘协问道:“赵兴怎么没有回来呢?”

  李公公:“魏帝把赵公公留在洛阳宫中啦。”

  刘协:“魏帝可能是嫉恨赵兴对我太忠诚了吧。”

  李公公:“魏帝任命赵公公仍然担任黄门令,让奴才我来服侍山阳公您啦。”

  刘协:“是派你来监视我的行动吧?”

  李公公:“奴才猜想,魏帝是自感病情严重,吉凶难料,他是在为太子身边选用得力之人哩。”

  曹节:“我哥曹丕确诊得了什么病?”

  李公公:“我听太医说,魏帝患的是食道肿瘤,说这种病是吃麦不吃秋,吃秋不吃麦。意思是说,这种病人,能坚持到麦后,但恐怕很难坚持到秋后。”

  刘协:“这病能治,魏帝准许我和夫人去洛阳为他治病吗?”

  李公公:“魏帝声言自己的病是肝火上冲,不让山阳公及夫人去洛阳。”

  刘协:“他这样决定,只会延误自己的病情,我给他写封信去吧,我要尽力挽救他的生命。”

  曹节:“你看是否可以先让我大姐曹宪陪同智行大师去洛阳,先用贴消瘤膏药的办法,为我哥治疗,然后再说服他允许你去为他手术治疗。”

  刘协:“可以,让我去请智行大师吧。”

  曹宪和春红陪同智行大师,在李固派兵护卫下,乘车去洛阳。曹宪到后,还是先去永宁宫拜见了卞太后。太后让人召来太子曹睿,向他道:“睿儿,你父皇所患不是小病,太医已是束手无策,今天你大姑曹宪领来智行大师,你要去劝说你父皇接受治疗。”

  曹宪跟着曹睿来见曹丕,郭皇后(甄皇后死后,曹丕又立郭贵妃为皇后)正在亲自为曹丕喂药。曹宪见曹丕面无血色,脸上好像落了一层灰土,情不自禁地趴跪在床边哭了起来,道:“哥哥呀,你怎么会病成这个样子啊!哇哇,哇哇……”

  曹丕:“大妹子,你快起来,哥哥死不了。”

  曹宪:“哥哥,你哪里不舒服?”

  曹丕:“嗓子。”

  曹宪用手摸了一下,道:“食道。”

  曹丕:“大妹子,听说你也学医啦?”

  曹宪:“我是向智行大师学医的,我也把他请来了,就请他来给哥哥诊治吧,他的医术很高明。”

  曹丕点头表示同意,曹睿就去把智行大师请来,大师进来施礼道:“贫僧参见皇帝陛下。”

  曹丕:“大师平身吧。”

  智行大师为曹丕检查后,又亲自到御膳房熬了膏药,吩咐曹宪为曹丕贴在脖子的食道位置。曹睿把智行大师领到太子宫中,亲自招待,道:“大师若能治好我父皇的病,必当重赏。”

  智行大师:“太子殿下,老衲把实情告诉你吧,我看皇上食道肿瘤不是一般肿瘤,而是恶性肿瘤,我贴这膏药,可以使肿瘤不再增大,但不能使肿瘤消失。”

  曹睿:“那该怎么办呢?”

  智行大师:“唯一的办法就是请山阳公刘协来,用沸心汤麻醉全身,为皇上手术治疗,切除食道肿瘤。”

  曹睿:“这我不敢做主,必须得奏请我父皇自己批准。”

  曹睿把智行大师的话,转告给曹丕之后,曹丕大怒:“你去给我把这个妖僧杀了吧,他是和山阳公串通一气,想置我于死地呢。”

  曹睿:“父皇息怒,当年我祖父武皇帝一怒之下杀了华佗,他的偏头痛再也没人能治了;而今父皇杀了智行大师,也不会有利吧。我奶奶还是想让山阳公来为父皇手术治疗呢。”

  合救王弼(8)

  曹丕:“你奶奶老糊涂了,山阳公会真心为朕治病吗?”

  曹睿:“父皇,你这病越来越重,山阳公给别人治好过,为什么不可以让他来救父皇一命呢?”

  曹丕:“不可,他若来京,我离开人世,拥戴他复辟的人是大有人在!可到那时,你该遇到麻烦啦!”

  曹睿黯然无语。他思来想去,还是想请山阳公来救父亲一命。于是就去找奶奶商量,卞太后要他立即派人去请山阳公。刘协得信,毫不犹豫,迅疾做好准备,火速起程。哪知刚出望京门,又接天使来报,说情况有变,不让山阳公进京,他只得怅然而返。刘协从天使的表情、语气和摇头的动作上,判断出曹丕是无救了。他为不能挽救曹丕的生命,而内心感到遗憾和哀痛。

  浊鹿悬壶(1)

  金剑

  山阳公刘协一心想去京都洛阳,为魏帝曹丕施予手术,切除食道肿瘤,挽救他的生命。可是,曹丕至死都不相信刘协会真心为他治病,也不相信刘协有这样高超的医术。结果,他只能令人遗憾地走上了不归的黄泉路。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十七,曹丕在嘉福殿驾崩,时年四十岁。

  曹丕驾崩,太子曹睿即皇帝位,是为魏明帝。他尊封奶奶卞太后为太皇太后,封郭皇后为皇太后,追谥其父曹丕为魏文帝,追谥其母甄宓为文昭皇后。

  魏明帝曹睿天姿丰秀,突出常人,立发垂到地上,口吃而言少,但却深沉刚毅,断事顽强。他去见祖母太皇太后卞氏,道:“奶奶,我父皇的葬礼在六月初九举行,您看可以吗?”

  卞氏:“可以。睿儿,你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但你父亲临终对你的掌权能力还是很不放心的。他令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一同受遗诏辅政。但你对你的叔父们,不能再像你父亲那样,无端猜疑,他们封王在外地,都应该让他们回京参加你父亲的葬礼,比如你叔父曹植,还有曹林都应该召他们回京。”

  曹睿:“孙儿遵命,不过葬礼过后,还应该让叔王们回到封地去。”

  太皇太后卞氏:“你大姑姑曹宪为给你父治病,已来京了。你父若是准许你姑父刘协来为他治病,也可能他还会有救。可惜他太固执了。如今你父驾崩,你还要派人去山阳国报丧,让你二姑姑曹节、三姑姑曹华都来参加你父亲的葬礼。叫她们一定把刘曼也带来,我很想再见见她,也不知长成什么样子啦。刘协如果愿意来,也可以让他来。”

  曹睿说:“我想还是让赵公公回山阳去接两位姑姑吧。至于山阳公,就不必强求让他来了。他是汉朝逊位的皇帝,又是我的姑父,他来了,也不好接待。”

  太皇太后卞氏:“这事你就交给赵兴去办吧。他是一个会做事的人。”

  这天,刘协和曹华正在后花园击剑,曹节拉着刘曼在一边观看。赵兴奉魏明帝曹睿之命,来到山阳。他见了山阳公刘协及夫人曹节和曹华,跪地叩头道:“奴才叩见山阳公和二位夫人。”

  刘协急忙扶起他道:“赵公公回山阳来,莫非京城发生了大的事情吧!”

  赵兴:“魏帝曹丕已于五月十七,在洛阳宫嘉福殿驾崩,太子曹睿已经登基,定于六月初九将文帝曹丕下葬在首阳陵。奴才奉旨特来报丧。”

  曹节听说曹丕去世,他毕竟是她的亲哥哥,立即双手掩面大哭。又自语道:“哥呀,你若允许山阳公去为你治病,那或许会好的,你也太没气量了。”

  曹华也哭着问:“都让谁去参加葬礼呢?”

  赵兴:“新帝口谕,要他的姑姑都去参加的。太皇太后还叮嘱要带刘曼去洛阳,她很想见外孙女。”

  刘协从赵兴的话中听出意思来,曹睿也是不准许自己回洛阳的。就问道:“近日朝中情况如何?”

  赵兴:“魏帝曹丕临终遗诏,让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四位大臣辅政。新帝曹睿登基后,对人事作了新的安排:任命太尉钟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刘协:“华歆这个小人,仍然得到了重用,我们还须多加提防哪。曹睿还让你回去吗?”

  赵兴:“奴才本是还想回山阳来,无奈新帝曹睿还说要奴才担任黄门令,老奴若是坚辞不从,恐怕对主子也有不利之处。老奴因此还须陪二位夫人去洛阳,有紧要信息,老奴就是冒死,也要设法向山阳公禀报。”

  曹节问:“我母亲近来身体可好?”

  赵兴:“老太后身体康泰。新帝曹睿尊封奶奶为太皇太后,还将她所居之永宁宫改名为永寿宫。他想让奶奶长生不老呢。”

  浊鹿悬壶(2)

  曹节:“我母亲说话还顶用,就该明白曹魏的帝位是汉帝禅让的,现在我哥曹丕去世了,就应该把皇位还给汉帝。不然曹睿年轻缺少见识,帝位还不定被谁夺去呢!”

  刘协:“夫人,话不能这样说。这华夏的江山不是卖给哪一家那一姓的,失鹿得鹿,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曹节:“那曹睿这孩子为什么也不让你去洛阳呢?”

  刘协:“我去了反而不好。你和曹华带刘曼去吧。魏帝安葬之后,请你不要久留,要早日回来。我一个人在这里,到外边转一转,也会开心的。”

  曹节:“好吧,那就让秋兰留下照顾你和刘康吧。”

  刘协:“不用喽。你带她去照顾刘曼吧。要小心,不要把孩子丢了。这里还有李公公和柴嫔呢。”

  曹华:“让冬梅留下来服侍你吧。你还是尽量不要外出走远路。”

  刘协:“你们放心去吧。难道我还会丢了不成。倒是你们自己要处处谨慎,不要把自己丢了。”

  曹节:“就把冬梅给你留下来吧,柴嫔她们还得照顾环夫人和李夫人呢。”

  次日,曹节和曹华就由赵兴陪同,乘车去洛阳。太皇太后见了刘曼,心情特别高兴,好像也忘记了失子之痛。她让曹节、曹宪和曹华都住在永寿宫里。那刘曼也一直“姥姥、姥姥”叫个不停,老太太再也不感到寂寞了。曹丕下葬首阳陵之后,曹节她们想回山阳。太皇太后卞氏执意留她们住些天,怕分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曹睿也到永寿宫去看望三个姑姑,他表示说,以后还要在洛阳南北二宫中修建一批宫殿,愿为三位姑姑兴建一所宫院,供她们长期居住。三位姑姑也都表示说,如果把山阳公刘协接到洛阳,她们就同意住在新宫之中,若不能接山阳公来洛阳,她们务必还要回到山阳去。曹睿劝说三位姑姑先要为自己着想,不要死死和刘协扯在一起。这就产生了分歧,不能取得共识。

  曹节还向曹睿道:“睿儿,还有一件事儿你应该妥善处理。智行大师建议你父请山阳公来用手术切除食道肿瘤,本是出于好心,却被关在监狱中险些处死。我今已打听出他的下落,你应该马上降旨释放智行大师,把他送回山阳。”

  曹睿:“姑姑放心,我回去就让赵公公去传旨给廷尉,立即放人。”

  一天,山阳公刘协听到了智行大师回到藏梅寺的消息,就一个人到寺里去看望。道:“真对不起,都是我害你吃苦了,还险些丢了性命。”

  智行大师:“山阳公说哪里话呀,是曹丕不相信我的话,自己丢了性命。我不是好好的嘛!赵兴告诉我,是山阳公夫人把我从狱中救出来的,我还得感谢山阳公和夫人哩。”

  刘协:“你见了曹节她们没有?”

  智行大师:“我没有机会见到她们。”

  刘协:“她们迟迟未回,这是为什么呢?我实在有点忧心。”

  智行大师:“你不必忧心,有闲空就来我这里坐坐,交流交流医术。心情烦闷了,还可以去西边的灵泉湖观泉,也可以到东边的吴泽湖钓鱼啊。”

  刘协:“好,我今天就去游灵泉湖,明天再去游吴泽湖。”

  刘协从藏梅寺北门出来,顺着黄河路向西出望洛门,走过迎凤桥,到了承恩镇。向老乡问明了灵泉湖就在雍城南边,顺着官道向西走十几里就到了。他一个人走在大路上,感到无比的孤独,同时也感到无比的轻松。独自出游,这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身上没有任何压力,心中没有任何畏惧。他看到路两边的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玉米白了,心旷神怡,并未感到走路的疲劳。到了灵泉湖边,看到了有无数泉眼在咕咕地向上冒水,一群又一群的各种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西边是无法看到边界的竹林,湖北边便是闻名遐迩的雍城。雍地是西周时周文王之子的封国。据说雍城是商代时起筑的,以后又屡经整修。城中文物很多,刘协到城中游逛,看到有人出售一把镶金的青铜宝剑。他辨出这是先秦时代所铸造,寒光逼人,就买了下来。回去请智行大师鉴定,也认为这把镶金宝剑是商周时代所铸真品。从此,山阳公刘协经常把它带在身边。

  浊鹿悬壶(3)

  修禊

  三月初三这天,晴天碧水,百草茂盛,正是游山玩水的好时节。成群结队的姑娘们在吴泽湖边戏水玩耍,祈求免灾。也有一些少妇,按照古老的习俗,在水边吃掉红鸡蛋和大枣,希望早日有孕,早生贵子。

  吴泽镇上的范九家,大儿子范兵刚娶了媳妇。范兵也领着新娘子田丹丹来湖边游玩。刚上到通泉桥上,就看到了弟弟范丁跟随山阳公刘协也上到桥上,迎面走来。他急忙上前跪下磕头:“草民叩见山阳公。”

  刘协拉起他:“免礼,免礼。这漂亮女子是你的新娘子吗?”

  范兵:“丹丹,快过来拜见山阳公。”

  田丹丹走过来要行跪拜之礼。山阳公扶住她道:“不要跪拜,免得弄脏了新衣。”

  范兵:“如果不是修桥给工钱,那我还娶不上媳妇呢。这得感谢山阳公,施礼拜见是应该的嘛。”

  “免礼,免礼。我说免就免。”刘协说着,又给拉着刘曼的曹节介绍,“夫人,这是范丁的哥哥范兵,那是他新婚的嫂子。夫人有无礼品赠给新娘子呀?”

  曹节从身上摘下一个香袋,笑着送给新娘子,道:“新娘子,不期而遇。无物相赠。送你一个随身香袋吧。”

  新娘子田丹丹看着丈夫,不敢伸手去接。范兵也道:“按说这是皇后佩戴之物,民妇不敢接受呀!”

  曹节道:“你不是嫌礼物微薄吧!”

  范兵忙答:“不敢,不敢。”

  刘协:“那就叫你妻子笑纳吧。”

  田丹丹只得接受了。她还是硬给曹节施了跪拜之礼。

  这时环氏和李氏两位老夫人也由轿夫抬着来到了湖边。魏明帝曹睿封她们为太皇太妃,要接她们去洛阳宫,她们却都表示愿意暂时住在山阳,同自己的女儿曹宪和曹华在一起。

  两位老太妃看到这湖边山清水秀的美好景色,非常高兴,要下轿走走。曹宪和春红就搀扶着环夫人,曹华和冬梅搀扶着李夫人,夏绿拉着刘曼,秋兰拉着刘康。一群人跟着两位老太太,慢慢向前走着,边走边看,边说边笑。刘康从秋兰手上挣脱,边跑边喊:“我要坐船到湖心岛上看看。”

  刘协:“如果两位老人家愿意坐船游湖,那你们就都坐船吧。”

  正好这时有几位船夫撑着几只小游船过来,为首的竟是范九。他道:“山阳公,您还坐我的船吧!”

  刘协:“今天好生意,你们要多赚钱啦。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这老老少少十多人要坐船先上湖心岛,船费都由这位李公公来付。你们可一定要注意安全。”

  范九:“山阳公您就放心吧。”

  此时,山阳国相王业拉着长子王强,夫人刘琰抱着一岁的次子王弼也来游湖了。山阳国督军李固和夫人严芬共同拉着女儿李倩也一块儿来了。

  王强和李倩都喊着:“山阳公好!”“山阳公好!”

  王弼刚会走路,才开始学说话,就会喊山阳公刘协:“爷——好。”喊曹节:“奶——好。”

  刘协夸奖道:“这小王弼,天赋聪明。”

  曹节抱过王弼,让秋兰抱住李倩,她又向刘琰和严芬道:“王夫人,李夫人,咱们一块儿坐船游湖吧。”

  李固:“你们一块儿游览最好了,可以互助帮忙。我正要请山阳公和王大人去浊鹿城看看工程进展情况,商量几件事情呢。”

  刘协、王业和李固都骑着马带着随从去浊鹿城了。夫人们领着孩子开始游湖玩水。大家还在湖边小饭店吃了水煮鱼和多种风味食品。

  小孩子们吃了东西,还想继续坐船游湖。两位老太太却都想去天门山进香。于是,曹宪和曹华又让轿夫抬着环太妃和李太妃去游云台山的百家岩。她们和春红、冬青都跟在轿后走走跑跑,有马车也不能跟着上山。

  百家岩,也叫天门山。大山最南边的两座山峰,隔着河谷东西相对,其状如门,因此人们称它为天门山。进天门山,层层山岭河谷都生长着茂密的翠竹。北边一道岩壁如刀劈,岩上有瀑布飞流而下,岩下可住百户人家,人们称此山为百家岩。这岩下也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竹林东边有一座庙,不大,但山神很灵,传说有求必应,有不少人进香,尚无固定人住守。二位老夫人进庙,亲自向神灵烧香祷告,祈求平安。

  浊鹿悬壶(4)

  环夫人:“如若我能住在这仙境一般的地方,该多清静啊!”

  李夫人:“姐姐,我陪你住在这里吧。”

  环夫人:“如果我们死后,不能埋到邺城高陵去与武皇帝合葬,我们就长眠在这里吧。”

  李夫人:“好吧,让宪儿和华儿都记住,咱老姐妹俩若埋不进高陵,就埋在这里吧。”

  曹宪:“娘,真到了那时候,我就把这小庙修成一座佛寺,或者在天门山外修座佛寺,来为娘守庐,为山阳公祈福。”

  曹华:“今天正是游玩高兴的时候,何必非要说这些悲伤的话呢!咱们下山去吧,明年再到此一游。”

  下午,游人们该回城的时候,刘协和王业都赶到湖畔来接家人了。只有李固没有来,说是工程正紧,军队也都参加施工。他奉旨修城,不敢怠慢。他只派了卫士来送严芬和李倩回城。严芬心里很难受。

  曹节看严芬掉下眼泪,就安慰她:“严芬,咱一块儿回去吧。李将军忙一阵就会回家的。”

  严芬:“你们先回城吧,我随卫兵到浊鹿去看看他。”

  严芬到了李固的指挥部,道:“你今天能不能回去?”

  李固:“施工正忙,实在离不开。”

  严芬:“那好,我把李倩给你留下,我要回洛阳。我娘有病,我要回去照顾她。”

  李固:“田花也不在,你把孩子留这里,怎么办?你就在这里先住一夜再说吧。”

  严芬不听,扭头就跑走了。

  赞固

  李固的夫人严芬一气之下回了洛阳娘家,李固得不到皇帝的命令是不能擅离职守的,于是他只得派人去请严芬回来。可是一连派了三次人去接,严芬都坚持不回来,提出一定叫李固调回洛阳,否则两人就只好劳燕分飞,分道扬镳,荣辱各不相干。

  李固是铁下心啦,一定要修好浊鹿城,留下好名声。他的愿望实现了,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在浊鹿城遗址上形成的村庄命名为李固村。这是后话。

  当年,浊鹿城四周,都有冒出地面的泉水。它的北边和西边,是大片的竹林。再往西便是吴泽湖和九里山了。

  传说,当年蚩尤进犯黄帝时,曾驻军于此地,黄帝与蚩尤在此逐鹿,打败了蚩尤,有人将逐鹿的“逐”字改为“涿”,故此城也定名为涿鹿。据说,蚩尤会使妖术,每当与黄帝交战时,他念动咒语,施放浑浊之气。霎时天昏地暗,云雾漫天,对面望不见人。黄帝所率之兵一见此景,慌了手脚,蚩尤所率之兵就反杀过来,把黄帝打得大败。开始,黄帝并不知道蚩尤会使妖术,所以屡战不胜。为了破除蚩尤的妖术,经过再三的考虑,他便命兵士制造了八辆指南车,所有兵士统统换上了黄的衣服,打上黄旗,一遇雾起,就按指南车的方向辨别东西南北,向蚩尤杀去。这样就把蚩尤打得大败,躲在城里不敢出来。

  黄帝为了彻底打败蚩尤,又命军兵制作了黑、白、红、黄、蓝五面大旗,以破蚩尤在城中施放的浑浊之气。又把全体将士按金、木、水、火、土分为五路,四面强攻涿鹿。蚩尤一见土城难保,便乘夜色率兵冲出,企图逃走。黄帝哪肯放过他。于是,两军就在中途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最终黄帝挥枪把蚩尤刺于战车之下。但由于蚩尤在逐鹿城中施放浑浊之气,该城也遭到了严重破坏。所以该城后来也被称为浊鹿城。

  以后浊鹿城又常常遭遇洪水之灾,城外多沼泽,城内也是污浊不堪。王业治理吴泽湖后,浊鹿城也免除了水患带来的危害,周围荒凉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李固重修的浊鹿城,有四里长,墙基宽十五丈,最宽的地方有十七丈。四边城门也加以修复,城中宫殿建筑群,也仿照过去汉朝皇宫建筑风格。

  李固的事迹,闻者动容。

  山阳公刘协看到李固每天领个孩子在身边,心里也替李固着急。可是他又想不出合适的解决办法,只得去和曹节商量这件事情。

  浊鹿悬壶(5)

  刘协:“曹节,你看李固每天领着孩子在浊鹿,这总不是个办法呀!李倩才四五岁,没人照顾不行啊。”

  曹节:“去把严芬接回来不就什么都解决啦!女人就是要叫男人哄的。李固给她说几句好听话,严芬肯定就回来了。”

  刘协:“严芬是一直要求李固回洛阳的。这事李固本人能做主吗?”

  曹节:“我有个主意,试试看行不行。”

  刘协:“你说。”

  曹节:“刘曼有夏绿照看着。我想去把李倩接过来,让秋兰照管。这样李固将军就无后顾之忧了。过一段时间,严芬想女儿李倩了,自动就会回来的。”

  刘协:“行,就这样。”

  曹节和秋兰到浊鹿城见了李固,说明了自己的意思,李固十分感谢,满口答应,道:“谢谢夫人,谢谢秋兰。”又嘱咐女儿道:“李倩,你要听秋兰阿姨的话,不要淘气。”

  李倩:“妈妈不要我了,爹爹也不要我啦?”

  李固:“爹爹怎么会不要倩倩呢?只是妈妈没回来,爹爹公务在身,照顾不了你。先让秋兰阿姨照顾你。你想爹爹时,爹爹就去接你。”

  李倩在山阳公府里住了两个多月,和刘曼在一起玩耍,每天也都很高兴。忽然有一天两个孩子争玩具,刘曼打了李倩。李倩便哭闹着要找爹爹,谁也哄不下。曹节无奈,只得又和秋兰带着李倩去浊鹿城找李固。

  路上,李倩坐在车里睡着了。曹节向秋兰道:“秋兰,这次咱们领着李倩去见李固将军,她若是见了爹爹,不愿再跟咱们回来,你说该怎么办?”

  秋兰:“那就取决于李将军了。他若愿意把李倩留下,那就留下呗。他若实在无法照顾,不能留下,那李倩再哭闹,也没有用。”

  曹节:“你的意思是说,即使孩子哭闹,也可以硬把她带回来,是吧?”

  秋兰:“是的。”

  曹节:“那样对孩子的刺激太大,会伤害孩子感情的。”

  秋兰:“那以夫人之见,该如何办?”

  曹节:“我想,你可以留在浊鹿,既可以照看李倩,也可以照顾一下李将军的生活。”

  秋兰:“夫人,那里是军营,奴婢住在那里不方便,奴婢服侍你多年,夫人现在讨厌我了吧?”

  曹节:“秋兰,我和山阳公这些年,待你如何?”

  秋兰:“好。”

  曹节:“你说好,你就听我的话吧。你年龄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