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54章

作品:步步登高|作者:标点|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9 21:14:00|下载:步步登高TXT下载
  张枫上任之后才知道,东河镇的编制很混蛋,小小一个镇政府,光是副镇长就有九个之多,其中六个都是党委会委员,机构之臃肿难以想象,拿过分工情况一览表看过之后,差点儿把鼻子都气歪了,有的副镇长纯粹就是挂名拿福利的,分管的工作压根儿就不存在。

  比如这么一位副镇长,李勇,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劳动保障分局、环保分局、污水处理厂、联系上丹村,张枫把他的分工一落实,好嘛,所谓的劳动保障分局,连个牌子都没有,环保分局还在筹建,其实就是不存在,污水处理厂根本没有,唯一能落到实处的就是联系上丹村,具体工作就是包干提留款,想尽办法从农民手中把钱弄出来。

  为这事儿,张枫专门找了一次县长谭靖涵,本打算在县常委会上提一提,不过没能如愿。

  这几天张枫也没少琢磨镇上的人事,最后还是给他想出来一招,打算这两天就开会讨论一下的,今天约钟楠晚上喝酒,未尝没有先沟通一番的心思。

  所以,听宣传委员覃丽一开口,他就隐约猜到是怎么回事儿了,笑着道:“又是提留款的事儿?”因为镇政府早就运作不动了,好多人的工资都欠了多半年,所以原先的韩镇长便把镇上的干部全部分派下去收提留款,进行分片包干。

  张枫上任前,韩镇长刚刚调走,成了北河乡的党委书记,而张枫这几天心思并不在这上面,所以也就没有做出什么处置,但并不是说他就不了解这些事儿。

  他也能理解覃丽要避开钟楠的心里,毕竟提留款这事儿一直都是镇长负责的,钟楠虽然才正式接任镇长没几天,可他当副镇长已经好几个月了,对于收提留款的事儿一直都不曾有过异议的,上任这段时间依然如故,所以,下意识的,覃丽就不愿意当着钟楠的面说这件事。

  覃丽垂着头,道:“很多人家里卖过公粮之后连口粮都接不住,哪来的余钱缴提留款?”

  张枫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从兜里掏出一包烟点上,他是农村出身,当然知道一些提留款的收缴渠道,一般都是缴纳公购粮的时候,从卖粮款里面直接扣除的,但东河镇耕地面积有限,人均耕地只有半亩左右,即便是公购粮增加的再多,也不够乡村两级政府的提留款。

  更何况,还有其他各种税费,教育费、农业税等等,所以,往往农民卖过公粮之后,不但拿不到一分钱,还得再补交各种税费,没有其他收入的情形下,就只剩下卖粮了,但人均半亩耕地的粮食,够吃么?

  沉默了片刻,张枫方才开口道:“你家是中丹村吧?”

  覃丽怔了一下才道:“嗯,中丹村有水地,能种稻子,这几年大米都能拿到黑市上去卖个高价,所以比单纯的种小麦和苞谷要强得多,虽然紧巴点,提留款倒是交得差不多了。”

  张枫摆摆手,道:“今天跟我下乡去,就到你们中丹村。”

  覃丽虽然想不明白张枫带着她下乡的用意,不过心里还是有点小兴奋的,别看张枫上任时间不长,但在镇政府的威望还是不错的,当然了,并非是他拥有什么王八气,而是身份地位所决定的,县委常委,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县委领导了,镇长在他跟前也得乖乖低头。

  张枫自然不会只带着覃丽下乡,一些忌讳还是要讲究的,出发的时候,方才那个颇有眼色的办事员小王也被张枫带上了,尽管小王的实际年龄要比张枫大得多,不过还是很自觉的自称小王,张枫也不客气,直接就管这位办事员称呼为“小王”了。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小王居然有驾照,会开车,张枫便把钥匙扔给了小王,自己则坐到后排去了,反倒是覃丽有些眼色,很自觉的钻进副驾,沿途不时的指点经过的村庄和这些村子的大概情况,覃丽是搞宣传的,下面的村子跑得也比较勤,了解的东西还真不少。

  五六里的路,坐车转眼就到,远远的便看到村子口拥着一堆人,张枫眼尖,一下就瞅到了中丹村的支部书记刘大炮和村主任刘天良,还有镇上下来蹲点的副镇长韩艳宁,别看张枫上任才一个多礼拜,在镇上也没呆几天,但大部分人却都认了个七七八八。

  目光在小王和覃丽身上扫了一眼,淡淡的道:“以后不要自作聪明!”

  小王怔了一下却没有吱声,倒是覃丽脸上微微一红,有些羞急地道:“我就是跟家里人说了一声,哪知道会惊动这么多人。”

  张枫刚想推开车门,不想中丹村的村主任刘天良已经从外面将车门拉开,哈着腰道:“张书记好,欢迎您来中丹村视察工作!”

  刘天良三十多岁的样子,看上去甚为精干,这人也是中丹村数得上的头面人物,虽然年龄不大,但见识却广,曾经在西藏当过三年汽车兵,复员后自己搞了个手扶车跑运输,后来又换成丰收三十五拖拉机,在中丹村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能人了。

  张枫从车上跳下来,满面笑容的与副镇长韩艳宁、支书刘大炮和刘天良握手,道:“什么视察不视察,全是扯淡,也不用整那些好听的,今天却是有事请刘支书和刘主任帮忙。”

  第101章 幸亏

  中丹村不算是太大的村子,地处东玉河的西岸,全村近二百户,八百多口人,耕地虽然不多,但在东河镇来说却算是比较富裕的,人均可以分到七分地左右,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水地,农作物却是以稻子为主,这在北方也算是比较独特的自然风貌了。// //

  全村又分为四个村民小组,当然这都是这几年才改的,前几年还是农业公社、生产大队以及生产小队,村民小组也是一队、二队、三队等依此类推的称呼,村主任那时候叫大队长,很有那个火热年代的特点,不过这几年都陆续改换名称了。

  村支书刘大炮也是复转军人,刘大炮其实是他的外号,不过这个外号由来已久,真名反而已经无可考究了,连他本人都以此为名,刘大炮已经快六十岁了,但给人的感觉却好像还是四五十岁的壮年一般,身体极为硬朗。

  刘大炮十几岁就参军入伍,打过几年土匪,后来入朝参战,当过炮兵营长,回国后在省公安厅工作过几年,为了响应中央号召,回家支援农村建设,毅然放弃省厅的工作,回到当时的东河公社,并在他的努力下,为东河公社建起了一家电石厂。

  电石厂是东河公社的第一家集体企业,在当时的周安县都是数一数二的盈利大户,不过好日子没过多久,刘大炮在倾轧中败北,回到村里当村支书了,电石厂也数年之内就败得一干二净,身上还背十几万的信用社贷款,吃饱喝足的那些人一拍屁股走了,就剩下个烂摊子。

  张枫对刘大炮的经历曾经粗略的了解过,印象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刘大炮在村子里的威望很高,中丹村实际上还留有很浓郁的传统宗族思想,整个村子里面,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都姓刘,往前追溯上若干年,都是一个祖宗,甚至刘家的祠堂如今都还保存完好。

  所以张枫在应承为罗虎当媒人之后,就把主意打到刘大炮身上,要知道在中丹村,刘大炮不但是老书记,而且还是古代族长一样的存在,起码在刘氏家族里面有着一言九鼎的份量。

  刘天良就年轻得多了,论起辈分的话,还是刘大炮的侄子辈儿,不过极有可能都出了五服了,但农村里面世世代代都聚居在一起,经常走动的话,不管是不是出了五服,关系都还是极为亲近的,血缘关系始终都是凝聚的纽带。

  将张枫簇拥至刘天良的家里,刘大炮与韩艳宁陪着张枫坐在客厅,刘天良则忙着准备酒菜,中午要摆一桌筵席招待领导,覃丽在进村后打了声招呼就回家了,本来她是打算请张枫去自己家的,但看了老书记和村主任的架势,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回家生闷气去了。

  办事员小王独自坐在屋角,端着个茶杯,既不显眼又能随时关注领导的动静,可以在领导有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在领导身边,今天能被张枫带着来下乡,他已经非常激动了。

  副镇长韩艳宁首先开口汇报道:“张书记,中丹村的提留款已经收缴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了,除了个别家庭比较困难之外,已经算完成任务了,我正打算回去跟您汇报一下。”

  韩艳宁是分管教科文卫办、计生办、爱卫办、流管办、医院等工作的副镇长,并不是党委会成员,到中丹村来蹲点,既不是自己的分管工作也不是下来扶贫,而是收缴提留款,恐怕她自己都觉得别扭,汇报的时候神色便有几分不自然。

  张枫摆摆手,道:“今天不谈工作,我是来办私事儿的,工作上的事等回去再说。”

  听说是私事儿,韩艳宁脸上就露出羡慕的神色,能让县委常委求上门帮忙的私事儿,那该是多大的人情?再看向刘大炮时,韩艳宁的目光中就流露出几分嫉妒和艳羡之色,心中暗自感叹刘大炮的好运气,此时刘天良也已经回到客厅,恭谨的坐在一边竖耳听着。

  张枫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刘支书,你们村刘家有位姑娘叫芍药,在镇中心小学教书,我们是中学同学,今天呢,我就是来充当媒人,给芍药和罗虎说媒的,但芍药家里是个什么情况却一点儿也不了解,所以就要刘支书帮这个忙了。”

  刘芍是中丹村骄傲,也是最美的一朵花,有关她的终身大事,张枫不相信刘大炮这些人没有耳闻,所以直接开门见山,摆明车马就是为罗虎做媒,若是刘大炮与刘天良不知道罗虎这个人,他再解释也不迟,若是知道的话,就省去了太多的口舌。

  不过,话说出口,张枫忽然发现,刘大炮、刘天良和韩艳宁的神色都变得古怪起来,尤其是韩艳宁,脸上似哭还笑,说不出的怪异,反倒是刘大炮和刘天良两人,先是愕然,随即却露出轻松的神色,刘大炮道:“张书记,芍药跟您是同学?”

  张枫心里虽然狐疑,面上却是不动声色,道:“是啊,高中三年同学呢。”

  刘大炮哈哈一笑,道:“此事却是容易,有张书记亲自过来做媒,这事儿就有了八成把握了,这样吧,我先过去传个话,透个风,然后过来给您回话,如何?”

  张枫闻言,脸上露出笑容,他来找刘大炮的目的就是这个,有些话刘大炮能说,他却是没办法说的,而且,刘大炮、刘天良等人认他这个县委常委、镇委书记,刘芍的家长却未必就认,何况人家未必就知道他这个身份有什么意义。

  当下握着刘大炮的手道:“那就拜托刘支书了,我在这里静候佳音!”

  刘大炮呵呵笑道:“行,这是喜事儿,谁都愿意跑,不过跑成了,媒人可得算我一份哦。”

  张枫笑了起来:“求之不得!麻烦刘支书了!”

  刘大炮揣着大烟锅子,站起来,背着双手出去找芍药父母去了。

  张枫这才对有些心神不安的韩艳宁道:“怎么了?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韩艳宁尴尬的摆摆手,心慌意乱的道:“没……没有啥不舒服的,”顿了顿才结结巴巴的道:“张,张书记,我……”

  张枫有些奇怪的看了韩艳宁一眼,道:“怎么了?艳宁镇长有话不妨直说。”

  韩艳宁咬了咬薄薄的嘴唇,仿佛下了决心似地说道:“张书记,我,我不知道您跟刘芍同志是同学,还有,那个罗虎,嗯,”顿了顿,续道:“前一阵,县教育局的白局长才托我给他家小子说媒,女方就是刘芍,幸亏刘芍和她家里人都没应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