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4章

作品:宫廷医术秘典|作者:|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0 08:22:42|下载:宫廷医术秘典TXT下载
  4 .韭芹制剂治误吞金属

  '方剂' 鲜韭叶30 克(去白不切),鲜芹茎30克(去叶不切),藕粉(干)30 克,莲房炭50克。

  '制用法' 以上四味,加水四碗以煮熟为度,将莲房取去。日3或4次菜与激发囫界限吞服。

  '功效' 行瘀破滞。用治小儿误金属异物。

  '验证' 据《广东医学》 l964年第3 期介绍:用此法治疗误吞军官领章小国徽1 例,误吞大别针1例,军官棉衣大扣1例,马口铁片l例,壹分硬币1例,5例分别在服药后24…72小时内排出金属异物,疗效满意。

  5 .橄榄核散解骨鲠

  '方剂' 橄榄核。

  '制用法' 捣碎研成细粉末。饮服。

  '验证' 据《本草纲目》 载:一富人食鳜鱼被鲠在胸中,不上不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忽遇渔人钱九,令取橄榄与食,时无比果,以核研末,急流水调服,骨遂下而愈。

  6 .大蒜塞鼻治鱼骨卡喉

  '方剂' 大蒜1瓣,白糖适量。

  '制用法' 大蒜去皮,由横捏断,塞人双鼻孔勿漏气,干咽白糖l匙勿饮水,如不见效再咽1匙可愈。

  '功效' 用治鱼刺卡在咽喉部,疼痛难忍。

  '验证' 屡用效佳。

  7 .鳜鱼胆治鱼骨卡喉

  '用料' 鳜鱼胆l个,黄酒少许。

  '制用法' 将鱼胆晒干,研碎末。需要时取如黄豆大一块碎末,以温黄酒煎化服。

  '功效' 治鱼骨卡喉。

  '验证' 屡用救佳。

  8 .醋治细骨卡喉

  '方剂' 醋120克。

  '制用法' 将醋稍温,趁热徐徐喝下,然后大口嚼食馒头,咽下。

  '功效' 用治细骨刺卡于喉中不下。

  '验证' 据《新中医》介绍,该方在治疗鸡骨鱼刺卡喉方面疗效显著。

  9 .竹木刺入肉验方

  '用料' 鲜虾、黄雀屎各适量。

  '制用法' 共捣烂。敷于伤处。

  '功效' 用治竹木刺人肉内不出。

  '验证' 据《串雅内篇》 云:鲜虾并黄雀屎,共捣罨上,即出。

  六十九、口臭

  口臭多因上焦湿热积聚脾胃,或口腔溃烂所致。

  1 .祛躁方治口臭

  '方剂' 黄连、枸橘李、生甘草各5克,焦山植、钩藤各15克。后本方由药厂制成冲剂,定为名清爽冲剂(原方剂量分装2 袋)。

  '加减' 大致归纳为五个证型,分别用药:( l )肝火上亢型:用天麻钩藤饮加龙胆草;( 2 )胃火炽盛型:用罗谦甫加减泻白散出人;( 4 )湿浊中阻型:用平胃散加减;( 5 )肝脾气滞型:用金铃子散和戊已丸。

  '制用法' 以上五种类型辨证方药,每天l剂煎服;配合清爽冲剂,每服1包,每天2次。治疗10天为l疗程。

  '功效' 除口臭良药。

  '验证' 共治口臭1280例中,痊愈456例,基本控制767例,无效57例。总有效率95。55%。抽样调查300例,均经短期治疗,长期观察,l年以后,痊愈者105例,基本控制142例,无效53例,有效率达82。33% ,复发率13。67% :本组疗程,服药1个:疗程者997例,服药2 疗程者150例,服药3个疗程者76例,3个疗程以上者57例。

  2 .葛根、木香等治口臭

  '方剂' 葛根30克,木香、陈皮,藿香,白芷各12克,丁香5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l剂,分多次先含5分钟,吐出,再喝药1口。本方不宜久煎。有口腔溃疡者禁用。

  '验证' 用上药治疗口臭者30例,均获治愈。

  3 .大黄冰片治口臭

  '方剂' 大黄炭100克,冰片10克。

  '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细末,装瓶内密闭备用。用时,取此药粉适量刷牙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

  '验证' 用本方治疗口臭患者12例,经用药3…7天后,口臭症状均消失。

  七十、泌尿系统结石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和膀胱结石等病在内,属中医五淋中的石淋(颖粒细小称砂淋),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1 .芒硝治疗泌尿系统结石

  '方剂' 化石汤方组成 四川大叶金钱草、胡桃肉各50克,生地、冬葵子、滑石(包煎)、炒车前子(包煎)、川牛膝各25克,瞿麦、净芒硝(另包,分3次服)各20克,石苇15克,生甘草10克。

  '制用法' 每天l剂,水煎分3次服,:

  '方剂' 化石散方组成芒硝、海金砂各100克,琥珀30克,硼砂20克。

  '制用法'上药研成极细末,每天5克,分3次服。

  '疗效' 经50余例临床观察,一般只服化石散或汤即可。若证情较重者,二方可以同时服用,分次频服,效果较为显著,无任何副作用。

  '验证' 陈某,男,45岁,体素健。唯近日腰部时发绞痛,发时痛不可忍,经x线摄片,诊为“尿路结石”。其形状大于小指,紧嵌于右侧输尿管中段。发作时剧痛难忍,医生劝其手术,因怯而拒之。嗣由其同仁绍引,邀马老诊之。马老诊毕,书以上二方,汤剂中增入延胡索20克(捣),煎汁每天4次温服。散剂则与汤剂交叉服用。复诊时腰、腹痛己止,身躯俯仰动作如常人。再以二方持续服之,其证终未发作。3周后x 线片复查,结石已消尽无迹。休息周余,恢复工作,至今10年未发。

  2 .硝石散治疗泌尿系结石

  '方剂' 火硝6克,滑石18 克。

  '制用法' 在铁勺上置纸张上,把火硝倒在纸上,不让其接触铁器,放在文火上炒黄。炒黄的火硝与滑石置入药煲中,加水一大碗,煎服10分钟,倒出药汁服用,每天l 剂,每天服2 次,连续服用至尿石排出为止。

  '功效' 治结石,有神效。

  '验证' 答xx ,男,50 岁,医师。患尿石症数年,1978 年病症加重来诊,给予上方治疗。连服5 剂,排下尿石数颗,小的呈黄豆大小;大的一颗长2。3 厘米、中端直径为0。7 厘米,呈枣核状,一面呈细颗粒糙面。尿石排出后,病告痊愈,至今未见复发。

  3 .鹿角霜治尿路结石

  '方剂' 鹿角霜30克,冤丝子、鸡内金、石苇、海金砂、白芍各12克,生甘草梢、王不留行各9 克,琥珀1 克(吞),金钱草15克,乌药、桃仁各6 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 剂。

  '功效' 温肾壮阳,排石活血,化瘀通络。

  '验证' 王xx ,男,中年。1976 年5月发现左腰痛,放射至左下腹,尿少,西药治疗无效,发展致面部浮肿、神疲。肾图示:右肾分泌正常,排泄迟缓;左肾梗阻曲线,静脉肾孟造影,发现盆腔左上部有0。5 xl 厘米长圆形及边缘不整齐之不透光阴影,长轴一与输尿管行走方向一致,伴左肾孟积水。诊为左侧输尿管下段结石,左肾孟积水。患者持续腰痛,面色不华、微肿,一畏寒,舌淡脉沉。治以温肾壮阳、活血化癖排石。予上方3 剂,药后少腹不适、小便疼不可忍,排出花生米样大小结石l粒。腹部平片示结石已排。继予利尿固肾之品善后。

  4 .通淋排石汤治尿路结石

  '方剂' 金钱草30…6o克,石苇、海金沙、鸡内金9…15克,瞿麦、茯苓、木香、枳壳、牛膝各9克,黄芪,生地、滑石各15克,生甘草5 克。

  '加减' 血尿加茅根、仙鹤草、大蓟、小蓟;绞痛甚加延胡索、香附、乌药;大便秘结加大黄;气虚加党参,重用黄芪;偏肾阴虚去石苇、滑石,加杞子、女贞子、旱莲草;偏肾阳虚加冤丝子、补骨脂、淫羊藿;服药后泛恶,胃不适者去石苇、滑石,加姜半夏,竹菇、白术;结石经久不移者加桃仁、红花。

  '制用法' 每天1 剂,煎成约300毫升,早晚分服。10天为1 疗程,未排石者间歇3…5 天,再行下一疗程。

  '疗效' 治疗21例,结果治愈17 例(结石排出,尿路x 线摄片证实结石阴影消失);有效2例(结石位置下移2 厘米以上);无效2 例(结石未移动或下移小于2 厘米)。治愈者服药最少3 剂,最多54 剂,平均23 例。

  '验证' 张xx ,男,45岁。因右下腹疼痛向右腹部放射,于1982 年7 月8 日下午急诊。疑诊为“泌尿系结石”而人院。x 线摄片提示:右输尿管下端结石,约1。4 x 0。6 厘米。患者不愿手术而求中医治疗。投以通淋排石汤,服药27 剂后于1982 年11 月13 日下午排尿时,觉一物从下腹部移人阴茎,顿时小便中断,疼痛剧烈并有强烈窘迫感,急由家属送来就诊,经查尿道口被一物完全堵塞,因剧痛无法自排出,遂用l%可卡因尿道粘膜麻醉后,用止血钳取出一桑堪状结石,外观完整,约1。8 x 1。ox 0。5 厘米3 大小,次日症状完全缓解,随访2个月无不适,遂告痊愈。

  5 .鸡内金治尿路结石

  '方剂' 鸡内金1 个。

  '制用法'将鸡内金晒于,捣碎,研末,白水送服。征日早晚l 次,可连续服用。

  '功效' 化石通淋。

  '验证' 据《家庭医生》杂志介绍,读者反映效果极佳。

  6 .睡前饮牛奶防治胆结石

  '方剂' 全脂鲜牛奶l 杯。

  '制用法' 牛奶加热,睡前顿服。

  '功效' 可有效地防止胆结石的形成c。

  (bsp;'验证' 王xx ,男,76岁,常年饮用一上方,无胆结石病史。

  '备注' 据国外医学界报道:牛奶可起到刺激胆囊排空的作用。睡前饮1 杯牛奶,经过一夜,胆汁不会在胆囊内浓缩,从而避免了在胆囊内形成小晶体,也就不会产生胆结石。但是,假如你第二天不吃早点,那头一天晚上所喝的牛奶就无效,这就是说,至少要在第二天早晨喝杯酸奶,吃一块面包来促进新胆汁的形成。

  第二篇小儿常见病防治秘方

  一、小儿发热

  小儿脏腑娇嫩,不耐寒热。又小儿智力未开,往往寒凉不知御,炎热不知避,饥俄无度,因此无论内伤外感,多互结为患,邪从热化,导致发热。

  1 .葛根汤治小儿发热

  '方剂' 葛根10…15克,麻黄3 …6克,桂枝6…10克,芍药6 …10克,大枣3枚,生姜9克,甘草3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疗效' 陈菊仙老中医运用此方治疗小儿发热110 例,疗效满意。

  '验证' 李某,11 岁,发热1周,体温波动于38c …39c 之间。证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咳嗽咯痰,痰质清稀色白,腹胀纳呆,大便干涩,舌淡苔白腻,脉紧滑。以葛根汤为主方,佐神曲、法半夏、陈皮、厚朴各10克,服1剂。是晚遍身微汗出,翌晨大便1次,量多气臭,体温降至36。5 c 。

  '备注' 此为l…7 岁童,用时可按年龄酌情加减。兼肺咳或胃肠症,辅以二陈汤或平胃散。

  2 .薷膏汤治疗小儿夏季高热

  '方剂' 香薷3 克,生石膏30克(打碎先煎)。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小儿高热良效。

  '验证' 姚xx ,女,4岁,1953年8月5日初诊。患儿夜晚纳凉感寒,翌日清晨高热烦躁,注射青毒素及复方安基比林等药,体温未降,遂来就诊。诊时高热无汗,微恶风寒,口渴引饮,面赤,烦躁不安,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体温40。2c 。血检:白细胞4500/立方毫米、中性50%、淋巴42%。乃因盛夏之际,署热内蕴,复为寒闭所致。投以薷膏汤2剂。1剂后,遍身微微汗出,热度渐退,神情安定。2剂药毕,体温降至正常。

  3 .大剂石膏治疗小儿高热

  '方剂' 生石膏100…150克。

  '制用法' 水煎服。

  '疗效' 经本法治疗40例,生石膏用量超过150克9例、150克以下31例,4o例用药后都达到退热的满意效果。

  '验证' 笔者应用于临床,治疗30例小儿高热,屡试屡效。

  '备注' 体温在39 c 以上,只要见到高热,汗出、口渴三症,即为大剂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