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24章

作品:穿越之范家娘子|作者:你妹找1|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8 01:20:19|下载:穿越之范家娘子TXT下载
  尤其是,猜灯谜时,孙冉跟晏夫人一样,虽是大家闺秀,却是不习句读的。而李静,虽有过几年的苦读,多是四书五经的习得,作诗、填词、灯谜、对子,从来都是她的软肋。

  看着李让和朱婷配合默契的解开一个个灯谜,李静和孙冉的脸,气得都发青了。

  朱婷不是喜欢范仲淹的吗?跟李让走得那么近干吗?

  李让也是,你的娘子和你的宝贝妹妹都在身边,你跟想要抢走你妹妹丈夫的女子那么默契干吗?

  看看,还对着她笑,笑什么笑,你以为你那张跟自己的妹妹如出一辙的脸是廉价的可以对着任何人随意卖笑的吗?

  可是,不管李静和孙冉多么气愤,李让和朱婷,还是一个个的解着灯谜,在周围人越来越多的起哄叫好声中,携手拿了这个灯谜擂台的状元魁首。

  只到了领奖品时,两人才知道尴尬和赧然。

  原来,这个灯谜会本就是为了情侣准备的。老板见两人配合得如此默契,只以为两人是一对恩爱小情侣。

  也亏得这个去年刚刚接过朋友的生意搬来宋州的老板眼拙,不识得宋州城李家府上大名鼎鼎的“如玉公子”和“弄琴公子”,看不到李让身后不远两个作妇人打扮的女子(李静和孙冉身边,还有秦广和摩西跟着呢),在周围人的起哄声中,就把当晚最亮最大的一双姻缘灯笼递到了二人手中,还本着生意人和气生财,礼多人不怪的道理,祝福两人早结良缘,携手白头。

  旁边认出李让和李静的伙计一个劲儿的给他家老板使眼色,这个迟钝的老板却是丝毫无感。

  只以为李让和朱婷的尴尬拒绝是年轻人的不好意思,还喊着让周围看热闹的人群为两人做个见证。

  李静看身边的孙冉都急得掉出了眼泪,虽然她也不愿意让朱婷痛快,可是,搭上自己的哥哥,她也不好见死不救,只得走上前接过老板手中的灯笼为两人解了围。

  老板看到李静与李让一模一样的容颜,惊讶地想要说些什么,被两个伙计拉着去了内室,李静也趁机拉了李让和朱婷离开。

  回去的路上,孙冉连诋毁朱婷的心思都没有了,满脸地委屈落寞。

  回到李家,李静拉了尚不知自己犯了大错的李让到了他的书房。

  看着只顾对自己叙说离情别绪的李让,李静有些不忍心,但还是忍不住打断他道:“让,我不知道你是出于什么心态接受了你的婚事。可是,既然嫂嫂已经进门了,你就要负起责任善待她。即便你不爱她,也不能在人前让她面子上过不去。”

  沉浸在与李静离别情绪中的李让,突然被指责了,有些怔怔地看向她道:“你怎么突然这么说?”

  “猜灯谜的事,嫂嫂不习诗书,有些场合,你还是注意一下比较好。其他应该还有许多,嫂嫂虽然性情活泼温婉,可是,离开京城,远嫁到宋州,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吧。你也别总是仗着她对你的满腔爱意,就总是让她独自忍耐,适当地体贴她一些吧。毕竟,你们两个,是要一起过一辈子的。”这些话,李静本来是没有立场说得。可是,今天,她对孙冉,生出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悲戚,忍不住,就想提醒李让一下。

  李让沉吟了半晌,才对李静道:“夫人那里,我以后会注意。倒是你,亲家老夫人,看上去并不是好相与的,你别为了希文兄,就处处忍让于她。如果受了什么委屈,不能对别人说,可以写信跟我说,不要总是闷在心里。”

  李静本以为,她遮掩地足够好了,想不到,她的尴尬境遇,竟是无可遮掩,连一向不愿意以恶意忖度人心的李让,都看得明白。

  “人与人之间,总会经历磨合期吧。至今为止,我都一直在逃避,从母亲那里,从舅妈那里,从这个家,从整个让我压抑的伦理体系。

  可是,现在,我不想再逃避了,我想让朱希文成为我在这个世界上类似于根的羁绊,我想真正的活在这个时代的伦理习俗之下,他的母亲,以及那些觊觎他的女人,我会正视的。

  虽然我对如何与母亲相处并不熟悉,不过,我想,用心的话,假以时日,应该会找到一个和而不同、互相包容的相处方式的。”

  (bsp;这些话,李静第一次直接的表达出来。一半是真的这样期待,另一半,却是在给心生畏怯、倦怠的自己打气。

  话说出来了,无论多么艰难,都必须做到。这样,她就没有了退却的后路。

  范仲淹是她选择的,有他的地方,才是她的家。

  如果她不能经营好自己的家,那么,作为丧家之犬,她也不会让任何人收容自己。嫁给范仲淹,是一个只有前路,没有退路的选择。

  新婚生活(1)

  隔天早晨,李静拒绝了亲人、朋友的送别,带着寥寥可数的随嫁之人,跟着范仲淹,踏上了前往亳州的行程。

  相较于婚礼的盛大,以及嫁妆的丰厚,李静所带的行李,和随嫁之人,却是少得可怜。

  只有一马车的行李,随嫁的人,只有红姑、钱裕、李兴、李家送给她的一个马夫阿泰,还有要到军中担任教习的秦广。

  在两辆马车,加上套车的马匹,一共六匹马的轻车简从之下,李静踏上了新的人生阶段。

  虽然李静之前下定了决心要跟谢氏好好相处,可是,踏上行程之时,她还是选择了骑她那匹年迈的牡马巴库斯,而没有与谢氏、朱婷还有红姑同乘。

  她想给彼此一个缓冲的时间,却不知道,红姑的护短,以及谢氏对于李静让下人跟她共乘的怠慢,只是让这一路上的关系更加微妙紧绷而已。

  好在,路途短促,午时刚过,一行人就到达了亳州的北门之外。

  范仲淹当日去提亲之际,一心只想着如何让李静接受他,并没有想到成亲之后,李家会给李静配上的随嫁的人。而成亲仓促,加上他这几年手上并没有攒下多少银两,一时也没有时间与余钱买下新的宅院。

  尽管他并不愿意,但是,最终还是接受了钱裕的意见,由李静出钱,在亳州城中置下一处最少能让众人住得开来的房产。

  只是,时间仓促,他虽然拜托了好友杨日严帮忙物色,现如今,却是没有办法安排所有人入住。

  在酒肆用过午餐之后,范仲淹把一行人带往了军中的驿馆。虽然有占官家便宜的嫌疑,可是,他实在不想,李静的家人,跟着她随嫁到了这里,还要自己花钱住客栈。

  暂时安顿下一行人之后,范仲淹带着李静,和他的母亲,还有朱婷,回了他在亳州的家,比他在江宁府上的房舍还差一些的简陋茅屋。

  范仲淹的月俸是十五千铜钱,假设一个铜钱换算五毛钱人民币的话,他的俸禄,折合成人民币,就是七千五百元。

  在亳州这样的地方城市,月俸十五千最起码也应该是小康水平了。

  可是,范仲淹多年来清贫苦读,身无积蓄,之前又为了复姓奔走,迎娶李静的媒聘之礼也花了可观的一笔银钱,着实没有太多的余钱置下更好的房产。而且,像他这样年资轻浅的官员,宦游生涯是不可避免的。

  各地房价本身又有差异,每到一处,之前的房舍便没有了用处。如果不是为了奉养母亲,他这样的下级官员,其实住在官家的宿舍更合适一些的。

  茅屋本就显得寒碜,半个多月没有住人,年前贴好的桃符,也被邻家恶作剧的孩子撕掉了大半,饶是李静之前有过心理准备,可是,眼前的房舍,还是让她生出一种荒凉末世的感觉来。

  一直以来对李静不假颜色的谢氏和朱婷,从马车上下来,也难得露出了一丝不自在的赧然。毕竟,李家的府邸,跟他们现在眼前的茅屋,真可谓是云泥之别了。

  虽然她们仍然不待见李静,可是,想到李静那种深宅大户养出来的大家小姐要住在这种破败的茅屋之下,还是生出一种本能的违和感。

  半个多月没有住人,房间里处处积攒了一层薄尘,下车之后,谢氏和朱婷换过衣服,就开始打水准备洒扫。

  李静虽然有些被超出想象的寒碜惊到了,好在,她不是娇养长大的,怔忪片刻之后,挽起袖子就准备帮忙。

  谢氏和朱婷却是双双拦住李静道:“郡主金贵的身子,哪能干这种粗活!”

  这句话,两个人却是有八分发自真心,面上还带着极力遮掩的局促。

  李静想要再说些什么,范仲淹却是牵起她的手道:“既如此,家里就劳烦母亲和袅袅了,我和娘子,出去买些食材来准备晚饭。”

  说完,范仲淹对谢氏躬身施礼,就拉着李静出了院门。

  李静回身看了眼庭院中清洗抹布的那双身影一眼,声音低沉地道:“对不起,我没想到家里是这种状况。等下,我就让奶娘和钱大哥他们回去。”

  范仲淹紧了紧握住李静的手,继续前行道:“是我之前考虑不周了,一心只想着把你娶回来,却忽略了家里的窘境。我已经跟光禄说好了,这两天就置办一个宽敞的宅院。”

  范仲淹虽然声色如常,可是,紧紧抓着李静的手,却有微微的颤抖。脸上,也有一丝难掩的尴尬。

  清贫是一回事,把自己清贫的境况暴露在李静的家人面前,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不是真的爱极了李静,他无论如何也过不了自己的自尊这一关的。

  即便爱极了李静,李静下马之时眼中毫不掩饰的惊愕,还是让他感到受伤了。

  可是,范仲淹毕竟不是那种心量窄小之人,虽然李静的惊愕所带来的伤害比他自小受过的诸多欺侮所带来的更胜,但是,他也不会因此让李静委屈。

  只是,如果可以,他真的不希望借助李静娘家的力量来改变现在的生活环境。

  “不用了,如果我刚刚嫁过来就要搬家,母亲怕是更加觉得我骄纵任性了。荒山野岭我都睡过,能有片瓦遮雨,已经足够幸福。而且,你不觉得,住在那里,能够让人时刻不忘杜工部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吗?

  你十年寒窗,并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存境况舒适吧?

  等下,我就让奶娘和钱大哥他们回去。”

  李静说着,面上已经从刚才的震惊中恢复了过来,一双美目,满是对范仲淹的期许、向往。

  即便不如那位史书上没有记载的范夫人,即便没有李娜对范大人的崇拜敬慕,她也不想,那位名传千古的改革宰相因为她的原因而不得不变得贪墨。

  “置办宅院的事,我之前已经写信让杨兄帮忙物色了。以杨兄的办事风格,现在怕是已经挑好了等我们付钱了。能够住上更宽敞舒适的房舍,母亲也会舒服些。

  至于让红嬷嬷和光禄他们回去的事,反正宋州与亳州也就两个时辰的行程,既然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在亳州小住几日如何?

  这么些年,他们守在山上,也太冷清了些。”

  范仲淹说得含蓄,可是,李静知道,他话已出口,多半不会再改变主意。

  抽了抽鼻子,李静对范仲淹挤出一个笑容道:“谢谢你。”

  范仲淹用指腹帮李静抹了下眼角,往前迈步道:“去买食材吧,晚了就不新鲜了。”

  李静看看左右行人,脸色微微泛红,但还是没有抽出被范仲淹握着的手,唇角上翘,跟了上去。

  两人到市场买了食材,到家之时,整间房子,都已经洒扫一新。门口那撕掉一半的桃符,也也被全部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