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88章

作品:穿越之范家娘子|作者:你妹找1|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8 01:20:19|下载:穿越之范家娘子TXT下载
  口无遮拦,犯了君王大忌,可算是咎由自取,也算得上半个罪有应得。

  可是,皇上因为一个莫名奇妙的流言就让我死,我还是觉得太莫名其妙了。

  我知道您这样的上位者,一旦认定了一件事,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了。我只求您不要再把这个流言扩大,我一个人死就算了。我父亲、兄长,都是才智平庸之人,也没有我太爷爷那么轴,他们是皇上治下的子民。当年先皇都能放过李家后人,皇上仁厚圣明,求您不要延及李家其他人。”

  听了李静的话,皇帝呵呵笑道:“朕什么时候说过要赐死你了?你也说了朕仁厚圣明,圣明二字,朕不敢当。仁厚二字,朕非自满,却觉得当之无愧。况且,在你眼中,朕就是那么昏庸糊涂的帝王吗?”

  李静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情说出了刚才的话,却得到了皇帝这样的回应。她愈发觉得混乱了,而且,混乱中,还掺杂了些忐忑。

  “草民年幼无知,枉揣圣意,望皇上责罚。”摸不清楚,李静干脆起身跪在地上,不再回应皇帝的问题。

  “起来吧,你没看到书房中就你我二人吗?朕把贴身随侍的孙汀都打发出去了。其实,就是想见见你,跟你说几句话而已。你对朕失言失礼,也不会有人知晓;你即使跪在地上,如若朕非要治你个失礼之罪,也没有人为你正名。”皇帝说着,对李静摆摆手。在他温和的笑脸上,李静好像看到了那种耍弄别人的快意。这样恶质的情绪,真的是一个帝王该有的吗?

  李静听皇帝的话起身,重新在那个矮凳上蜷着腿端坐好道:“不知皇上召见草民,想说些什么?”

  “先皇临走前,对他这一生做过的事,做了一个回顾。对吴王做得那件事,让他至死耿耿于怀,嘱咐朕要对李家做些补偿。你们兄妹二人,恰巧是在先皇驾崩当年出生。

  朕本来想着当你满二十岁之后,再对李家做封赏补偿。如今,你恰巧进京,又传出了那样的流言,朕就想借着这个由头,见见你。也想借着对你的封赏,平息流言,圆了先皇的遗愿。”

  皇帝说得理由,李静半句都不相信。赵匡胤的死是自然死亡还是被人谋害,是一个谜。赵匡胤去世时,他的儿子应该已经成年,可是,却是他的弟弟赵匡义继承了皇位,赵匡义称帝后,还逼死了赵匡胤的儿子。连自己的兄长侄儿都能下得去手的人,会为了一个外人的死耿耿于怀吗?

  不过,就算心里不信,皇帝说了,李静就当做这件事是确有其事。所谓“君无戏言”,她现在本来就是别人砧板上的肉,更加没有质疑刀俎的权力。

  “皇上至孝,是天下万民的表率。只是,草民愚钝顽劣,早已被李家赶出家门,皇上有心补偿李家,还是补偿给其他人好一些。”

  “朕知你不慕富贵名利,不喜羁绊束缚。只是,李家,能够让朕名正言顺封赏的人,只有佛祖本生的你。”

  李静在心中叹了句“笑面狐狸”,对皇帝道:“不知草民可有幸知道皇上想要如何封赏草民?”

  皇帝看着李静的眼睛微微笑道:“朕打算把你佛祖本生的身份昭告朝廷,为你平息流言,同时,收你为义女,封你为南越公主,再为你许下一位乘龙快婿。你看如何?”

  李静回视着皇帝,正色说道:“这个封赏,于草民而言,过重了。君臣伦常,岂能混乱。家父既为河南郡王,皇上封草民为郡主,已是皇恩浩荡。至于成亲一事,皇上至情之人,当明白心心相映方愿携手白头。草民斗胆,想自己选择夫婿,求皇上成全。”

  皇帝眉毛微挑,大笑出声。笑过之后,方道:“皇后言你绝对不肯受封公主,且会执意拒绝朕的赐婚。果然都说中了。

  也罢,朕也不强求于你。朕只问你一件事,对禅儿,你是怎么想的?”

  李静大惊,半晌,方回过味来道:“草民与刘禅兴味相投、性情也破合得来,但仅止于知己玩伴。”

  皇帝叹了口气道:“既然你对禅儿无意,朕也就不上赶着做这个媒人,召你嫌隙了。只是,待会儿皇后问起,你可千万莫提及朕与你说过此事。

  哎,朕也是好心,见她常年为禅儿的婚事烦恼,想出份力,结果,她却跟朕说你们两个郎无情妾无意,朕偏不信,你们这几年相交甚密,如今进京,你又不避嫌隙住进了刘家,就算禅儿当真没长着情种,朕以为你也是对他有心的。

  可你……朕又输了皇后一次。”

  (bsp;听到皇帝自言自语般的解释,李静倒是不讶异他对她的行踪以及她与刘禅之间的交往了如指掌,只是,对他拿这件事跟皇后打赌,哭笑不得。

  这对纠缠了半生的中年爱侣,坐拥着整个天下,生活还那么无聊,需要拿侄子的婚事这件事打赌来找乐子吗?

  这天中午,李静肚子咕咕叫着,跟皇帝、皇后还有刘禅一起用了午餐。

  那位与皇帝同年的皇后,如今早已是徐娘半老,少年时期的漂亮艳丽,在她脸上,也只留住了尾巴。

  不过,她并没有自欺欺人的涂上厚重的妆容遮掩眼角唇边的细纹,也没有在衣着上扮嫩装娇,穿着一身绛紫色的皇后礼服,头上也只是简单的几根朱钗装饰,没有刻意遮掩自己的年龄,却彰显出了这种年龄的人该有的内蕴气度。

  皇后看向李静的目光,亲切中带了三分不怒自威的气场,甚至在皇帝面前,她虽然温声软语,却没有让自己的存在感稍有褪色。甚至于,皇帝面对她时,还要露出几分弱势。

  何为聪明、彪悍的女子,李静今次,总算见识到了。

  眼前的女人,跟她前世那位不到四十就当上教授,有着“李莫愁”之称的李教授,年龄相近,气场,却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李教授在李静眼里,已经足够强悍,任何人都能看到的,外露、张扬的霸气强悍,可是,眼前的女人,却偏偏能包裹着一层温柔解意的外衣,这种彪悍,已经是李静仰望不及了。

  明明她是那样亲切温和地笑着,李静坐在她身边,却觉得背脊生寒。这样的女人,这个皇帝还当真敢要?

  山珍海味,御厨烹制的一顿午餐,李静出皇宫时,肚子还是咕咕叫着。

  看着对面听到李静要被皇帝封为郡主兀自傻乐的刘禅,李静禁不住在心中感叹“迟钝是福呀,我的反应弧,今天怎么就短了那么一点儿呢。”

  滕子京

  刘禅乐得差不多,看向李静道:“皇上马上就要为你平息流言,我们总算不用在家憋着了,静,今天下午想去哪儿玩?”

  李静顿了片刻,对刘禅怀着歉意道:“我想去驿馆一趟,今天是我和让的生日,我过不过生日就那样,让每年的生日,家里都是认真为他过的。这次他第一次出门,我想陪他过个生日。”

  “这么快就到你生日了,都怪晏大人家的那两个小丫鬟,害得我们大半个月不能出门,我都不知道日夜更替了。现在再让家里准备也来不及了,这样,我先到鸿昇阁定一桌酒席,让阿才把你送到驿馆接了你哥哥他们过去。他们来京城也好长时间了,借着这个机会,我也尽尽地主之谊。”刘禅说完,不待李静开口,就打开车门,吩咐车夫去鸿昇阁。

  虽然知道刘禅一番好意,但李静犹豫了一番,还是道:“别麻烦了,要喝酒等我晚上回去我们两个一起喝。他们都是应考的考生,要是被逸乐的生活引诱,我怕他们不能专心备考。

  你陪我去买一份生日礼物,就先回家吧。”

  李静的拒绝,让刘禅怔了片刻,脸上挂着的笑容,有一瞬间僵硬,不过,随即,他笑开来道:“也好。说实话,对你哥哥还有朱公子那样的人,我还真的不习惯应对。那好,我们去挑礼物,你想送你哥哥什么礼物?”

  李静感激而抱歉地看了刘禅一眼,也笑着道:“我也不知道送什么,不外乎文房四宝,善本孤本吧。送其他的,我也不知道他有什么喜好。”

  两人最终挑了一方点石斋的端砚作为李让的生日礼物,把李静送到驿馆之后,刘禅并没有随着他进门,约好了接李静的时间,就离开了。

  李静在驿馆小厮的带领下到了李让他们下榻的那间院子。路过写着朱说名字的房间门口时,李静顿了下,听到里面有谈话声,是一个她没听过的陌生男子的声音,口音与万麒相似,只是,声音洪亮,甚至带点粗犷,与万麒的“温婉”相去甚远。

  李静终究没有敲门,而是径自走过了朱说的房间。

  怀着些微紧张的心情,李静走到了李让的房间前,发现房门落锁,隔壁摩西的房间也是,万麒、魏纪的房间也是。

  李静问了为她引路的小厮,小厮却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不知道是遗憾还是雀跃,李静挥退了小厮,快步走向朱说的房间,深吸了口气,敲响了朱说的房门。

  三声之后,房间的谈话声顿了片刻,从房间里传出朱说温和低沉的声音道:“请进。”

  李静进门,看到房间里除了朱说之外,还有两个人,李静往两人身上洒了一眼,给了一个礼貌的微笑,便把目光定在朱说身上道:“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我过来是想问一下,让和摩西他们,去哪里了?”

  李静进门的时候,朱说就起身了,此刻,他握紧了双手,才阻止自己走上前去。调整了下情绪,朱说努力做出一个平和的笑容道:“今天一大早,他们就出去了,我也没问他们去哪儿,你……要不要在这里等会儿?”

  李静看了眼朱说对面榻上另外两人道:“这,方便吗?”

  (bsp;朱说还没开口,先前坐在外侧的那人便起身道:“李贤弟说得这是哪里话?大家同住一间院子,也算是缘分。快进来,来,坐,快坐,正巧,我们正谈到了《寡人之于国也》的‘王道’,在下也想听听李贤弟关于‘王道’的高论。”

  李静觑了觑眉,神色尴尬地把目光转向朱说。

  朱说轻咳了一声,对那人道:“滕兄误会了,这位不是住在在下隔壁的之谦,是他的双生弟弟,李之姝。”

  那人听了朱说的解释,不但没有认错人的不好意思,反而上前抓住李静的双肩道:“像,真像呀,不,简直就是一模一样,你当真不是李贤弟吗?”

  李静忍住一拳把人打飞的冲动,身子后仰,抬头对那人道:“这位公子,我确实不是家兄,就算你想看仔细,能麻烦你先放开我吗?”

  李静今日进宫坐在皇后身边,衣服上染了熏香的气味,离得这么近,那人自然闻到了,而李静抬头的时候,他也发现了,李静没有喉结。

  那人慌忙放开李静,退了三步,方拱手道:“在下洛阳滕子京,方才失礼了,望这位小……小公子见谅。”

  听了那人的话,李静也往后退了一步,被那人的名字惊的。

  深吸了口气,李静声音颤抖着道:“不好意思,我刚才没有听清楚,你能再跟我说一遍,你的名字吗?”

  李静明显惊异的表情,不止那人,同样看在眼中的朱说,也满是震惊。

  那人跟朱说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朱说也满是不解,方带着探究的目光看向李静道:“在下洛阳滕宗谅,小字子京。”

  李静又往后退了半步,手扶住门板,才撑着道:“啊,滕公子好,我叫李静,字之姝,宋州人。”

  这样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