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95章

作品:神相天下|作者:负债赌博|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0 20:42:30|下载:神相天下TXT下载
  可惜,最后都败给了后勤,这几个造饭派,因为弹尽粮绝而全军覆灭。

  清朝灭亡后,土匪又来了,盘踞在高峰山,这群土匪向前辈们致敬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出了土匪的优势,硬是扛住了一个正规团的兵力,在高峰山坚持了数月,这让民国上将,大军长刘某人?大为光火,败兴而归,这仗咱不打了成不成。

  土匪们,此后在高峰山盘踞了十年之后,最后可能熬不住清贫的生活,陆续下山去了,然后就没了音讯,充分证明了,耐得住寂寞,才能在乱世中活下来。

  建国后,土匪们也走了,但高峰山顶之上,一直没有村民愿意迁移上去,因为太偏僻了。但每年,也会有村民组织上山,一是在冬季上山砍柴,储备过冬用的柴火,以达到节约煤炭的目的,现今煤炭太贵了,烧不起。

  一是,采摘各种山货,尤其以上山的野竹笋最为出名,还有各种蘑菇、药材。还盛产一种对鱼类,带有致幻效果的植物果实。

  野果、野生小动物更是不计其数,也是北斗境内,唯一还有老鹰存活的地方,可以说是,刀光剑影之后的世外桃源。

  谭家生名声在外,也确实对得起名头,此前在高峰山上花了九天时间,竟然真的找到一处遗迹,换了旁人根本发现不了,因为这是一个洞穴,天然的。

  本来在山顶之上的悬崖下面,就如一个“日”字,上面一横是上顶,下面一横是。中间一横就在半山顶上,也是高峰山上唯一的一个半山顶。

  在日字上面两横之间,有一处高约四十多层楼的悬崖,露天悬崖。崖上光秃秃的,岩石裸露在外,崖上有十来个小洞穴,这是老鹰的巢穴。

  而在这崖下是乱石堆,每一块石头都不小,棱角分明,人走进去都困难,谁都没想到,这些乱石下面,也就是悬崖的底部。竟然掩盖着一个天然洞穴。

  现在被谭家生寻了出来,一行四人不敢在白天动手,虽然高峰山上平日里根本不会有人上山,村民上去,也是匆匆经过。基本会选择,另外一条路的大寨门,那是相对最好走的道路。

  但这段时间,山上可不太平。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竟然让很多行家知晓了白沙乡有龙脉。谭家生都遇到了十几个有道行的人。

  其实,不说外面的人,就连方文堂最近也频繁上山勘察。张兵放弃了,他却没有,就跟他劝张兵说的那般,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包勇等四个阴阳先生也在出动,但他们四人,更多的是在寻找白银。有了张兵大公无私告知推测,四人觉得可以一搏,顺带也可以找一下龙脉。

  至于陈玄机一行更不用说了,分成了好几个队伍,在白沙乡范围内寻找。高峰山只是其中一个区域。

  就算如此,高峰山上每天也出现了很多陌生面孔。

  总算入夜了,谭家生四人,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磨破了手掌,擦烂了裤腿,没办法,面对这种乱石堆,谭家生的盗墓技术也挥发不出来,洛阳铲也只能打铁,在不能动用其余暴力工具的前提下,只能靠蛮力,还不能雇佣村民帮忙,以免走漏风声。

  忙活了半宿,眼看天空已经泛着鱼肚白,太阳就快初升,四人终于成功了。弄出了一个可供一下滑下去的倾斜洞口。

  谭家生在空气中嗅了嗅,并没有尸味,也放下心来。但他一个瘸子,不可能打头阵。杨文广也不可能,剩余的猛子是技术工,负责开车的,胆子也没黑子大。如此,黑子就当仁不让的率先下了洞。

  这人也是胆子够肥,黑灯瞎火的就敢往下钻,也不怕给活埋了,其它的不说,夏天可是蛇虫活跃的季节。

  不谈过程如何,黑子成功钻进了谭家生描述中的山洞,瞬间传出大笑声,“哈哈,杨哥,谭师,我爬进去了,这里面好大,我都可以站起来了,你们快进来。”

  谭家生与杨文广虽后也进去了,猛子留在洞外打掩护,防止有外人经过,此地距离山路不到二十米,太显眼,也是通往第二个山寨大门的必经之路。

  可惜,谭家生三人在山洞里只是发现了一些腐烂的木头,几把锈迹斑斑的铁器,应该是长枪之类,木杆已经烂了,只余枪头。

  这也变相证明了年代,除此之外,就是一些陶器,说是陶器太夸大了,就跟现今的泡菜坛子差不多,品质也相同,谭家生看过一眼,就知道不值钱。

  这里应该只是古时一个藏物点,或者说,很可能仅仅只是过路时存放干粮的地方,用来临时救急。

  “谭师,你看这是什么。”杨文广忽然惊叫道,但见他从一个陶罐中摸出了一串什么东西。

  谭家生连忙抢步过去,以为发现了值钱的东西,结果只是一串铜钱,除此之外,在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东西了,山洞并不算大,约莫十个平米的面积,两米来高,洞壁没有斧刻的痕迹,应该是纯天然的。

  铜钱,谭家生见得多了,根本就不值钱,全靠量取胜,早些年,不知道有多少铜钱融化成了铜水。

  除非是一些稀有铜钱,或是母钱,但手上这些铜钱都是小钱,而母钱会大上一号,就跟铜元差不多大。

  “咦,这不是。”谭家生把串在一起的铜钱拆开,抓上几枚一看,瞬间就呆住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顺通宝

  谭家生手上这几枚铜钱,居然是大顺通宝。

  大顺通宝,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于大顺年间,1644—1645年铸造。版式为小平钱,多阔缘大样,制作较为精细,铜色金黄。

  因为发行时间太短,而且张献忠在一年后就亡故了,也可以说,在发行铜钱时,就一直在打仗。清廷攻下蜀地之后,大顺通宝自然就成了废品,康熙通宝适时上位了。所以大顺通宝如今存世量不多,很多人,根本听都没听说过。

  谭家生自然不在此列,包括杨光文也是如此,后者见此情形,也抓起铜钱一看,虽然铜已经被腐蚀了一些,有些发绿了,但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

  大顺通宝,四个字亮瞎了杨文广双眼,这种铜钱一出,也间接证明,张献忠与此地有关联,在加上这些铁器,至少可以证实张献忠的军队曾经来过高峰山,而且逗留的时间并不短。

  黑子凑了过来,在山洞中,虽然有电筒光,但更显皮肤黝黑,愣愣的问道:“这些值钱吗?”

  谭家生没有回话,飞快翻看起铜钱的另外一面,铜钱的样式与几位清朝皇帝的通宝差不多,不过上面没有满文,也稍稍比普通的小钱大了一丁点。

  手上这枚铜钱的背面有一个“工”字,普通品。又继续翻看,发现了背面有“户”。更多的,背面什么字迹都没有。

  大顺通宝虽然稀少,但毕竟只是铜钱,历史价值也算不上过高,张献忠只是昙花一现,历史留名而已。按照市场价,光背大概3元一个,工字背面,能值5元一个。而户字背,能值1到2一个。

  别觉得便宜,相比几元钱一个的乾隆通宝,大顺通宝已经证明了其价值。

  杨文广找到的这串铜钱。大约有五六百个,批量卖出去,也值个几千元。如果有村民发现,无异于是一笔横财了,能购买一千多斤大米。

  但谭家生要找可不是这个,杨文广的心态也差不多,两人一起动手,黑子不明所以的在一旁找着电筒。

  一小会后,杨文广大叫道:“找到了,真的找到了。这是川户。”

  所谓“川户”,也被称为传世通宝,这是大顺通宝中的超级稀有品,背面有川户二字,市场价值在一万到一万五之间。并且是有价无市。

  仅这一枚,就是五六百个大顺通宝总价值的五倍。

  谭家生接过一看,也露出了笑容,“再找。”

  两人虽然一夜未睡,劳累非凡,但是精神头却更足了,十几分钟后。两人都长出了一口气,发了。

  实在没想到,在这些铜钱中,竟然找到了足足五十二枚川户,这意味着5万到8万的价值,甚至可能更高。这种稀有铜钱无法复制,若是打包出售,遇到喜欢收藏此类的富豪,花上几百万也正常。

  “撤!”谭家生当机立断,把铜钱收好。三人赶紧爬出了山洞,此时天色已经灰白,就快要彻亮了。

  扫尾工作不能马虎,几人硬是拖着疲惫要洞口掩盖好,成功有捷径,但万事需谨慎。

  四人是直接离开了北斗,这些是铜钱,根本无需走销赃通道,正大光明的给卖掉了,打包出售了一百万,由一个喜欢收藏的老板购入。

  分赃的时候,谭家生没有客气,一人独拿了五十万,杨文广拿了三十万,黑子拿了十万,猛子只有七万,因为功劳最小。

  剩余的三万,四人花天酒地的潇洒,两天就没了。

  谭家生现今是真的穷,有了五十万打底,终于缓了过来。杨文广也不急了,有了这些资金,又可以打持续战,再次回北斗。

  “谭师,你说北斗是不是真的有张献忠的宝藏?”杨文广有些醉意,有钱的感觉就是爽。但这些钱还不够,不足以支撑花天酒地的生活。

  “说不准。不过应该还有不少好东西。”谭家生舔了舔嘴唇,又道:“他们在找龙脉,我们找宝藏,很有可能,就是同一个地方……”

  ————————

  张兵摇了摇有些发酸的脖子,从玻璃桌面上挑选了两本必须购买的上只能找到皮毛,但现在已经查询清楚了,这对他来说,作用真的非常大。

  工欲行必先利其器。在这一点上,不能马虎,就跟他当初给人看地基,总是喜欢提前准备,这不算是性格,应该归为习惯,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两本书七十八元,加上咖啡,打车费,午饭钱,现在身上还剩近三百元,小资生活了。

  夜幕降临,城管五点半下班,各类小商贩也行动了起来,更显得繁华。

  张兵走走停停,本在世间,却又是在入世,背负行囊,手提法剑,好不潇洒。

  “核桃怎么卖?”看见核桃,不知怎的,又想起北斗。虽然在镇政府也没住多久,但记忆犹在,不知那两棵核桃树怎么样了。

  坊间传闻,吃核桃能补脑,只因里面的果实很似脑花,这也算是以形补形的典范吧。

  如此,就有了孕妇多吃核桃的习俗,孩童也时常被要求吃核桃,老年人也吃。当然核桃的味道原本就不错,营养价值也高。

  在旺季,也就是月份,蜀地的核桃卖不出价格来,一般在十到十五元之间,但是到了冬季,价格至少翻倍,如果有资金,到也不妨囤积一批核桃,多了不说,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还是没问题,当然前提是得有销路。因为核桃放久了之后,就容易发霉,烂了后,就砸在手里了,另外放干之后,也会缩水点重量。

  “十三元一斤。”摊主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现在卖的核桃是带皮的,去皮后会缩水,等到月底,不带皮的,大概也是这个价。

  “那就给我来五十块钱的吧。”张兵一口说道,经常用脑,还是多吃核桃啊,信则灵。

  “好嘞!”摊主麻利的上称,都是新鲜带皮的,想烂也烂不了,也没有挑选的意义。

  核桃称好重量,还要耽搁一会,摊主显然技术了得,用一个戳刀,只是一下,就能戳拉掉外面的皮层,露出市面上常见的核桃面貌。

  张兵点上支烟,在一旁等着,一包烟又花掉二十元,平时不去计算钱的时候,总觉得开销很大,但今天一直计算,反而觉得几百元钱也很坚挺,能买不少东西,也能还算奢侈的过上一天。

  这时,他无意中扫了一眼中年摊主的印堂,可能是白天算命算多了,职业病又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