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6章

作品:走过心灵那一端|作者:使劲儿|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1 01:27:02|下载:走过心灵那一端TXT下载
  这时听得大街门“吱哐”一声,院里传来了一个人的咳嗽声。刘清虎心烦意乱,没想到走进来的人是张鸿远。

  恨不能将张鸿远撕成了碎片的刘清虎,此时却异常恭顺地对着神态自若、神情优雅的张鸿远问道:“姐夫,你,怎来啦?”

  张鸿远平淡地说道:“两条腿把我抬来啦。”

  刘清虎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他应该在张鸿远一进门就送一顿臭骂,或至少应该来一个视若无睹,置若罔闻,给一个下马威,可是,他却恭顺地同他痛恨的人打了招呼,这真是事与愿违呀,刘清虎的脸顿时涨红了。

  张鸿远从容地坐在炕边,掏出烟袋,装好烟,点燃,又吸了几口,也没有回答刘清虎的逼问,而是以长者慈善的目光望着刘清虎。

  刘清虎觉察到了自己的莽撞,于是调整了一下冲动的情绪,坐在了缝纫机旁边的高凳上。那个高凳张鸿远非常熟悉,是大队部会计室公用的凳凳,一般人家不会有那种凳子。

  “我能怎样?我倒想问问你想怎样?”张鸿远以极其平静的口气说道。“你和刘常新搭架起来,告张凌云乱花钱,瞎指挥,作风不好。可是证据在哪里?打虎不死反伤自己,你出差不在家张凌云叫来公社老付查帐。你涂改发票,虚报旅费,私自下帐不经领导签字;刘常新五次购买材料不入库,你就擅自报帐,这些事情你心中有数没数?进山要寻出山路。现在事件已摆了出来,张凌云虽然定了性,但拿不准如何处置。你现在却呆在家里,一不争取主动,二不寻找出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要怎样?”

  刘清虎心中不由一阵慌乱。他没想到张鸿远对他和刘常新与张凌云之间的纠葛有如此明了的看法,没想到张鸿远会如此准确地掌握他的内心活动,更没想到张鸿远登门是为了提醒他,救他,而决不是有意报复他。

  “那你说我该怎办?”刘清虎为了掩饰自己的惶恐不安,故意反问张鸿远。

  张鸿远说:“有三条办法:上策是离开大队部。张凌云身边没有了威胁,自然会不了了之;中策是主动认错,争取坦白处理;下策是对抗到底。按照张凌云的脾气性格,你走上策,最妙,既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能保全双方面子,所以,最好是跳出是非圈子,暂且争取一个息事宁人的局面。“

  刘清虎仔细琢磨着张鸿远的每一句话,心中渐渐有了主意,表情也平静了下来了。不过他没有对张鸿远的分析和建议表示赞同和认可,当张鸿远的话音一落,便愤愤不平地说道:“随你们的便,爱查什么查什么,爱怎么处理怎么处理。我刘清虎勤勤恳恳辛辛苦苦为大队工作,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能对得起世人,更对得起党和政府。我是党员,我个人水平不高,财务帐上有漏洞,也清楚。手续不全可以补,多报、错报了帐,可以纠正,知错改错,总不能不分清红皂白,一棍子打死人。张凌云,他,也不是手脚干净的人。逼人太绝人,那就走着瞧,我不怕!”

  张鸿远见刘清虎态度强硬,便不再劝说什么,话不投机半句多,走吧。

  刘清虎见张鸿远起身要走,便从铺柜里拿出两合大前门给张鸿远,亲切地说:“姐夫,给我姐姐捎回这两合烟。”

  张鸿远莫名其妙地望望刘清虎。刘清虎脸上泛着平静的笑意,张鸿远心弦一动,似乎明白了什么,接住烟,出了门。'

  然而,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使张鸿远爽快接过刘清虎送给他的两合上等烟,谁也说不清楚。那么张鸿远是不是明白刘清虎的用意?或者说刘清虎本来就没有什么具体用意?谁也说不清。但,张鸿远与刘清虎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悟性和默契。

  时隔半月,张鸿远被叫到大队部,张凌云安排他回会计室做会计主管。刘清虎和刘常新离开村里去矾石厂当工人去了。

  时隔三年,张鸿远重回大队坐上大队会计主管的交椅。三年前愤愤离开大队部向畜牧股走去的心情仿佛刚刚从胸间抹去。人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实人世变幻又何必三十年间,三年又何尝不可呢?!还是那把吱吱扭扭的椅子,还是那张掉了漆皮的桌子,还是面对娇柔温顺的周小梅,只是周小梅已不是三年前的纯情可爱的少女,而是依然丰艳动人,但却增添了一些身为人母、身为*的女人特有的倦怠和散懒。

  自然,张鸿远的心中会产生胜利者所具有的荣耀和喜悦之情,但,这些感受是极其短促的。年过五十的张鸿远把个人得失已看得非常淡薄了,真正让张鸿远畅畅快快地舒了口气的事,是一个月后将女儿建英安排在学校,这才是喜在脸上乐在心中的事。

  建英当小学教师是当之无愧的。这其中有两个因素:首先,论容貌品性、文化功底、家教,在红土崖这个小村子里来说,建英可谓是万绿丛中一枝花,一枝独秀呀。这是建英担当为人师表重任的先决条件;其次是张鸿远个人的影响。张鸿远家教严谨、一向重视培养孩子们,要求他们上进,这也是别人不可比拟,也无法抗争的。

  建英成了村里人议论的焦点,自然也成了家里人关注的重点。弟弟们以自己的姐姐成为一个教师而自豪,不断地在四板小、丑旦、小翠们中间夸耀。张鸿远也不断地提醒和训导建英,生怕建英有失师道尊严。总之,张鸿远家洋溢着喜庆与欢乐的气氛,偶尔能听到张鸿远那久违的爽朗的笑声了。

  可是,就在过了国庆节不久,一天中午建诚过了午饭时间都没有回家。下午建英问校长——也就是建诚的班主任老师高丰时,高丰说建诚上午就没上课。

  张鸿远全家震惊了。建诚失踪了。 bsp;第十九章:为自由建诚出走,恋亲情反做逃兵。公公儿媳大闹,气倒丈夫儿子。鸡四为黄杏守护那一次抚摸的永恒……

  第十九章:为自由建诚出走,恋亲情反做逃兵。公公儿媳大闹,气倒丈夫儿子。鸡四为黄杏守护那一次抚摸的永恒……

  建诚像争出樊笼的小鸟,自由自在在向东北方向的崇山峻岭奔去。

  渴望自由、渴望独立自主的生活天空。这个美丽的梦一般的幻想鼓舞着他,向东北方奔去。当然,建诚不知道,自己奔赴的不是自由的天堂,而是一个能给他带来一点寄托和安慰的尝试。但他无所顾忌,决心要离开学校,离开家,离开熟识的生活。

  建诚对他崇拜的班主任高丰失望了。

  建诚是高丰的得意学生,高丰是建诚心目中崇拜的英雄。高丰毕业于市师范学校,虽个子不高,其貌不扬,但仪表整洁,口才非凡,写一手狂草,大有驰骋中原大地、气吞太行之势。然而,高丰今天办农场种土豆,明天建工厂搞“五四零六”“九二零”“糖化饲料”。最终工厂没办成,只好让建诚领着一帮五年级的学生饲养两头体瘦毛长的黑毛猪。

  最让建诚失望的是,高丰老师陷入了失恋的苦恼中。高丰迷恋着民办老师苏小欣。苏小欣那高挺丰硕的乳峰,有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轮廓,即使再宽大的上衣都无法掩饰,那是一道非常让人惊心动魄的风景哪。高丰与她热恋着。苏小欣在高丰的辅导下成功地考进了市师范学校后,与高丰断绝了恋情,高丰开始酗酒、发脾气,跟老师们吵架,责骂学生。有一次,无缘无故训斥了建诚,深深刺伤了建诚的心。

  建诚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亦趋向成熟,就在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依在东林嫂嫂的胸前,漂亮的东林嫂嫂像可亲的情人似地揽着他,兴奋之中,建诚梦遗了。建诚感觉到了女人肉体的诱惑力,也多少懂得了女性在男性生活中不可取代的神奇力量,但,这些肤浅的感受无法解脱他厌学的苦恼。

  而且,建诚与父亲张鸿远的对峙所带来的苦恼,远远胜过了对老师的失望。父亲在他的心中,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而且大有高处不胜寒之感。建诚除了对父亲敬畏、疑惧和战栗之外,剩余的只有躲避。家中还有什么呢?建诚想坐在桌旁读一读小说,屁股未坐稳母亲就喊着让挑水,接着又是父亲的责骂。建诚中午不睡觉,给兔子打草,刚一进门又会惹得父亲恩赐一回训斥。家中失去宁静和温暖,失去自由的栖息和独立的梦想,家还有什么依恋呢。

  建诚依然出走了。

  秋风从西北方吹来神秘的凉意。苍野仿佛有无数庄严高贵的使者为人们撒播着喜悦与忧郁、苦恼与幸福……啊,谁能说出到底大自然有多少可以差谴的使者来到人间?到底大自然为什么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愚弄人?建诚边走边想,胡思乱想。此时完全可以胡思乱想了,因为已逃离了方方面面的封锁和制约,自由了。

  自由,才是人类永恒的情人呀!

  建诚扛着红樱枪。那是一个圆形枪尖,仅有一米四长,建诚握着这支枪参加过红卫兵夜间护秋巡逻,参加过春节守路口、盘查走亲戚送礼、搞封建迷信的人。还用这支枪打过扁四家的疯狗。今天,建诚扛着这支枪要奔赴远方,到东北方那崇山峻岭之中,用这支枪,防卫护身,打猎为生。他还背着一个书包,里面有一支铅笔和一个小本本以及三斤多盐,这一切就是他将要开辟人生新篇章的全部物质基础。这是多么单纯、多么壮美的自由之梦呵!

  一股作气走罢三个小时的路程,翻过山梁,爬上山崖,顺路追赶了一阵野兔。野兔没追成,他渐渐有些疲倦了。建诚吃了干粮,那点干粮刚好能够吃一顿。

  这时,深山传来“咕咕”的叫声,那是凄凉的叫声。在孤单的旅途上,这种声音会撩起孤独的忧伤。

  是啊,建诚举目四望,一片寂寞原野,只有他,只有原野,只有寂寞与孤单。

  建诚突然想起了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想到了父亲和母亲,以及他的伙伴们和老师们,想到自己会离开他们,以后可能再也不能相见。啊,他怎么能离开那熟悉的土地?他怎么能没有伙伴?他怎么能离开那火热的欢快的日了?

  突然,他的脚步重似千斤,迈不动了。他能孤独在荒山野岭中生活下去吗?瞬间,东北方那自由的目标太遥远,太不可思议了,甚至太恐怖了。

  建成猛然意识到自己想家了,舍不得离开亲人了。他想将这个来势凶猛的念头压下去,可是无能为力呀,那个狭小的山村,那个红色泥土覆盖着的小山村有一种无法摆脱的力量吸引着他,那里有他今生无法舍弃的、无法忘记的东西,建诚的脸上猛然滚下热腾腾的泪水。

  不,不要欺骗自己了,想家,自己在想家。自己害怕了,恐惧了……

  他翻身又向家跑去,就像离家出走时那么坚定有力。

  梦幻破碎了,是犹如发丝那么一点点念头——想家的念头,将自由之梦扎碎了。

  他害怕再也见不到他的熟悉的兄弟姐妹,害怕夫去父母。啊,他一点也不觉得可恨。不,父亲就是父亲,尽管他冷酷、严厉、古怪、脾气不好,但那是他的事情,那跟张建诚没有关系。建诚只要父亲这两个字活生生地耸立在他的眼前,是的。他不再苛求父亲,不再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