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87章

作品:一路芳菲2|作者:宫本宝藏|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1 07:51:16|下载:一路芳菲2TXT下载
  “陛下!”

  “你不愿意传召,就叫太子……高淼……”

  殉葬5

  老太监高淼也跟在门口。他是随着太子来的,但是比太子后到,此时,一直都侯在外面。作为服侍了陛下几乎四十年的老太监,他立即明白,此时已经意味着什么了。

  “陛下,奴才在……”

  “马上传旨!皇后出去!”

  她的眼泪几乎要掉下来了,罗迦却一挥手,就挥掉了她的手:“马上传旨……”

  芳菲别过头,强忍住泪水,立即退下去。

  罗迦看她伤心欲绝的身影,一冲动,几乎要马上叫住她,此时,却强行忍住,嘴巴微张,立即又闭上了。

  门口,一些人已经等着。

  他们见皇后冲进去,一个个本就心急如焚。担心着祖宗家法,担心着陛下有什么密诏给她。

  此时,见皇后立即被轰了出来,心里一个个都很畅快。这么短的时间,想来陛下也不会有什么给她的。

  芳菲呆呆地站在原地,听着高淼的声音一声声地出去:“传李将军……东阳王……乙浑……源贺……陆丽……”

  这一声声下去,早已奉命在三重殿堂之外的大臣,一个个鱼贯而入。

  太子奔跑在最前面。

  他一直在痛哭,几乎来不及看一眼芳菲。

  通灵道长也进去了。

  紧随着的是其他大臣。

  芳菲一个人在角落里站着。忽然觉得那么孤独。普天之下,只有自己一个人,孤魂野鬼一般被人遗忘了。

  就如自己小时候一般,大燕国,一夜之间,家破人亡,到处都是北国的鲜卑敌人。现在也是这样。

  自己再也没有了一个亲近的人,或者足以倚靠的人。

  就连陛下,忽然也变得那么陌生。

  这一刻,他完全,十足地是个鲜卑人的皇帝了。

  他所要见的,重要的,全是太子,鲜卑的大臣——涉及北国切身利益的江山交代。

  殉葬6

  可是,自己要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只希望他活着。活着就好。

  活着,才有那样一个人,永远陪着自己,才不会那么害怕。

  曾经以为那样的没有一点距离了,原来,彼此的沟壑,是如此的巨大。

  昔日的恩爱,信任呢?

  大门紧闭着,谁都不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芳菲也不知道,只是怔怔地,身子一软,就坐在了旁边冰冷的栏杆上。

  屋里。

  众人一进去,立即感觉到了那种阴沉的死亡的氛围。

  陛下躺在床上,脸色灰暗。而御医们也已经完全放弃了救治,在角落里战战兢兢地跪成一排。

  太子跪在最前面,泣不成声:“父皇……人都来了,都进来了……”

  众臣也立即跪了下去。

  通灵道长和高闾站在最里面。

  通灵道长的声音尽量维持着镇定:“三皇子谋逆,陛下率军出征,平叛了北国……如今,三皇子和林贤妃已经全部就戮……但是,陛下因为操劳过度,引发了顽疾寒症,不治……”

  这是为尊者讳,当然不会直指是三皇子谋逆弑父。

  “皇上……”

  “皇兄……”

  众臣听得这惊天大噩耗,一个个简直反应不过来。但是,某些人还是猜测到了这其中的一些关联。

  这时,才敢抬头看御塌上——就在昨日还生龙活虎的一代雄主,如今,已经是面色发黑,显然是病入膏肓,只在挣扎着最后的时刻了。

  就因此,那些猜忌,更是加深了——这不是寒症发作,这是毒性发作。陛下怎么会毒性发作?

  除了三皇子母子,还能作何解释?

  当然,群臣谁敢去纠结在这个问题上?只是一个个地:“陛下洪福齐天,寒症是会好起来的……”

  “寒症也没什么大不了……”

  众人哭成一团。

  殉葬7

  乙浑当然不会悲痛,但是,也来不及暗喜,而是震惊——怎会发生得如此突然?他便也跟着痛哭起来。

  “陛下春秋鼎盛,不如马上下令在全国召集名医……”

  罗迦一抬手:“各位爱卿不必多说,朕自有分寸……”

  他声音镇定,又响亮,众人倒吓了一跳。

  跪在最前面的太子见了这个阵势,知道父皇已经是在交代遗言了。他哭得更是悲惨,几乎整个人匍匐在地,抬不起头来。

  罗迦咳嗽一声:“太子……”

  众臣好生意外,但见陛下已经坐起来,并非毒入骨髓的样子,但是,乙浑却暗自嘀咕了一声:陛下莫不是回光返照?

  罗迦断断续续的:“来人……拟旨吧……高闾……”

  高闾是这里面唯一的汉臣,虽然官职不太高,但是很重要,相当于陛下身边的文书之类的。

  高闾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他曾和崔浩一起共事,伺候过几乎四代君王了。当年,他和崔浩一起主编北国的历史,后来,崔浩犯事全家被诛杀,他作为崔浩的同事,被人揭发,说他写的“反动言论”比崔浩还多。

  当时他被抓起来,审讯时,要他揭发已死的崔浩,他却无论如何都不肯,哪怕揭发了崔浩就能令自己有一线生机,也绝不答应,他说,不想再玷污死人的名声,只认那些事是自己干的。

  就因为他的忠诚耿直,他反而被赦免了,作为北国的道德楷模,受到表彰。此后,历代帝王立遗诏的时候,都会由他执笔。

  众臣面面相觑,陛下如此精神,难道会立遗诏?难道真的已经毒入膏肓?

  这时,高闾已经捧了纸笔凑上来,就连他这样的老臣,也镇定不下了,声音十分颤抖:“陛下……您会好起来的……”

  罗迦根本不理会这些劝慰的话,声音十分清晰:“朕过世之后,太子拓跋弘继承大位……”

  殉葬8

  果然是遗诏!

  太子跪下去,哭得如泪人一般:“儿臣遵旨,父皇,你会好起来的……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罗迦看着他,暗暗皱眉。

  太子,他不该哭成这样!太子已经是成年人了,身为一国的储君,马上的继承人,如果身上没有一点杀气,如何治理得了天下?如何能弹压这批如狼似虎的大臣?

  此时,他的神智倒是完全清醒了,之前面对三皇子时的优柔寡断,一星半点也不见了,仿佛那毒针,是最后的一支强心剂,彻底把他打醒了。

  此时,什么祖先的宿命论,走不出的魔咒怪圈,统统都不见了,消失了。

  他暗暗地想,如果自己早一点醒,也许,这一切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了。

  但是,也许,那就是一剂迷幻药,就是命运故意派来迷幻自己的,这有什么办法呢?多少一代雄才大略的君王,晚年,都会犯下那么一些愚蠢的,不可思议的错误。

  他的声音那么严厉:“东阳王,李大将军,乙浑,陆丽,源贺上前听令!”

  每叫到一个人,他便看向那个人。

  众人但觉陛下目光如炬,就如他刚刚登基时候的锐利!但是,却多了沉静和睿智!

  他有条不紊地下令:“太子继位亲政,东阳王为第一辅宰,李大将军统领前方兵马,乙浑、京兆王、陆丽、源贺为辅政大臣。”

  陛下果真是在安排鲜卑权臣的权利分配了。

  在座的所有大臣,一个也没有落下。

  东阳王作为第一辅政大臣,咚地就跪下去,老泪纵横:“陛下……老臣一定尽心竭力,辅佐殿下,保我北国江山,千秋万代……”

  李大将军也不敢做声。

  乙浑听得自己作为后面的第一顺位大臣,仅次于东阳王,黑瘦的脸上,泛起一丝不经意的奇怪表情。

  殉葬9

  乙浑人长得很奇怪,他面庞黑瘦,但是,身子却是高大而肥胖的,跪在地上,如一只倒立的企鹅,看起来十分奇怪,这也很有效地遮挡了他的所有的神情。

  他的声音,满是沉痛:“多谢陛下信任……”

  罗迦的目光,扫过四位大臣:“你们要竭力辅佐新皇。”

  几位大臣再次跪着回答:“臣等一定殚精竭虑,报效国家,不负皇恩。”

  罗迦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又继续颤巍巍的:“今后……后宫的事情,由冯皇后统领……”

  满座忽然静寂下来。

  李将军立即道:“该当如此。”

  源贺和乙浑等人交换了脸色,其他重臣们也面面相觑,竟然没有一个同意的。

  乙浑跪在前面,这时,却抬起头,语气十分诚恳:“陛下,按理说,后宫是您的家事,我们无权过问。但是,按照祖宗家法,后宫是该由鲜卑皇后主持的……”

  “是啊,请陛下收回成命,另选鲜卑皇后作为主持……”

  源贺也立即道:“后宫可是半壁江山啊。按照老规矩,鲜卑皇后主持后宫,汉人的皇后殉葬……”

  通灵道长眼里精光一闪。此时此刻,芳菲名义上是他的侄女,他反而不便出面了。此时,心里叫苦不迭,给了冯皇后这个身份,可就坐实了她的“汉人皇后”——北国的历史上,的确是汉人皇后殉葬,鲜卑皇后支持后宫。已经几代皇帝如此了,如今陛下垂危,怎能更改。现在这些大臣,显然是要借机除掉冯皇后了。

  太子听得源贺这番话,也惊出一声冷汗,脑子里嗡的一声。

  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嘴唇只是哆嗦。

  李将军道:“陛下可只有一个皇后……”

  “宫里还有其他嫔妃,随便找一个鲜卑嫔妃立为皇后就成了……”

  罗迦淡淡道:“冯皇后不是汉人……”

  殉葬10

  “冯皇后纵然不是汉人,但是,她是原亡燕的遗民,是奴隶出身的人物,这样的人,跟我们隔着仇恨,更不能主持后宫,否则,北国江山就危险了……而且,陛下自来宠信于她,她为了报答陛下的恩情,也该殉葬……”

  乙浑已经豁出去了,这重身份,其实在神殿的时候,已经不是秘密了。

  源贺立即道:“乙浑言之有理。陛下,您还记得上一次去南朝征战的事情么?臣等随你去找道士占卦。道士的卦辞说北国江山‘得失无从论,兴亡在妇人’,如果把北国的后宫交到一个汉人皇后的手里,只怕后果才是真正不堪设想……而且,大家之前也看到了,冯皇后屡屡不获宣召,就出入于陛下的宫寝,她年轻气盛,不是能够安于室的主儿,求陛下看在北国江山的份上,一定要收回成命……”

  通灵道长和李将军等急于反驳,可是,情急之下,却完全无法开口,而且,以他们和冯皇后的关系,也无法开口。尤其是通灵道长,完全明白,此时此刻,乙浑等正是设法除掉冯皇后的最好的时机了。他们绝不会错过的。

  罗迦还是不动声色,目光一转,忽然看向东阳王:“东阳王,他们都要冯皇后殉葬,你怎么看?”

  东阳王是这里面地位最尊,年龄最大,而且是拓跋家族的至亲。

  他本是完全赞同乙浑的观点的,但是,他自来和乙浑不和,但见乙浑和源贺二人一唱一和,他转动了眼睑,只说:“让冯皇后殉葬有礼,但是不殉葬也有礼……这是陛下的家事,陛下就自己拿主意吧……”

  众人僵持起来。而罗迦,竟然没有得到任何坚决的支持,显然,这些北国大臣对冯皇后的猜忌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罗迦这时忽然转向旁边执笔的高允:“高博士,你怎么看?”

  陛下竟然开口问这个汉人,众人都很是吃惊。

  殉葬11

  高允立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