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部分阅读

作品:农村孩子的蜕变|作者:雨落云痕|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1 08:05:30|下载:农村孩子的蜕变TXT下载
  亲朋抬出来的家具抬抬绑好了。

  等到开饭,彭泽林随意吃了些,等众人吃的差不多了,便与亲家作别。新娘和送亲的俩人远远地跟着后面。他后来才知道这次送亲的有女孩的幺佬和她哥,这两个丈人家的嫡亲,也是成为彭泽林好朋友最早的俩人,这是后话。

  中途歇了几气儿,十点多赶回来了。到底是迎娶的男家,萧瑟的凉风,也没有挡住婚礼热闹的气氛,婚庆的喜气,洋溢在每个亲朋的脸上:欢声笑语,尽现满门喜色;吆五喝六,饮进婚宴喜酒!

  喧闹了天,忙碌了天。夕阳西坠,人客渐稀。新郎新娘起送走了拨拨客人,虽累,却也充满着喜悦。

  远来的客人很多,几家的房头都住满了,连新房也不例外,被大姐夫和老表们占睡了,彭泽林只有独坐新房,听着爱人陪嫁的录音机放着音乐,心情轻松了许多,夜下来竟然学会了六首当时最风行的歌曲,这记录后来直没有被打破过,也着实让他臭美了好多年。

  几天后,彭泽林带着新婚的妻子离开了家,起踏上了打工的征途

  从人民商场到新通桥,干到年前放假回家。次年,因妻子怀有几个月的身孕,彭泽林便没有去郑州,到信阳鸡公山跟彭建的老五彭守俊干,在信阳市财政局职工疗养院工地当工长。因看不惯老板彭守俊的个人作风,在财政局工地结束时,彭泽林便送回了妻子,自己去了在信阳358兵工厂干活的彭建的老大彭守勋的工地,没干到两月,被彭建的老六彭守配拉走另立小灶。

  不到年的时间,彭泽林已与彭守俊大哥六弟都打过交道,看着这群弟兄里的老板个不如个,彭泽林失望了,不愿意陪着他们耗下去,在婚后第二年秋收后,又转去郑州,在彭信明的饮食服务楼工地,干又是两年。

  从陇海东路的汽车联运公司到二七塔的人民商场三年,再从新通桥到郑州饮食服务楼又干了近两年后,因与彭信明有矛盾,在被其猜疑的情况下,去了高耀祠的工地,在高老板准备重用他专做预算时,与原预算工程师相抵触,彭泽林无奈结束了在郑州前后六年的打工生涯。

  1990年,因为父亲身体越来越不好,彭泽林便回了老家,在农村跟杨汉文干些居家盖房子的小建筑活,他那娴熟的技术得到了所有户主的称赞,曾度地为杨汉文赢得了整体效应,也为自己赢得了至高的赞誉,同时也奠定了他优秀技工师傅的基础。

  1991年,父族上有名的叔辈建筑老板彭成根并非他很有钱,而是他的徒弟多,曾有教主之称请彭泽林领工,在罗山县城人民银行工地当工长,统领彭成根所有的嫡系徒弟。

  那些老油条本来就不团结,谁也不服谁,自是不把年轻的彭泽林放在眼里,想方设法制造难题刁难他,却俱都被他轻易化解,也让那些自以为是的师傅们大饱眼福,不得不被他高超的技术和娴熟的手艺所折服。

  脾气耿直的彭泽林,与同样直性格的彭成根,在工程施工上存在很多分歧,思想保守的彭成根不愿意接受彭泽林的改革性建议,固守着老传统组织施工,让思想激进的彭泽林很是郁闷,也失去了打拼的信心。

  转眼又到了92年春节,按照农村习俗,新婚夫妇初四应该到丈人家拜新年,彭泽林和妻子去了子路孟靶岳父家拜年。与往年不同,推迟了贯的初三四给舅舅家拜年的习惯,等他去到仙桥舅舅家时,大哥他们已经拜完年回去了。

  听说大哥与大舅家孙女婿说好了要去江南,彭泽林也没有在舅舅家多耽误,第二天要了表外甥女婿的地址便回了彭新,与父母妻子商量,也决定去南方闯闯。

  没有出远门的费用,彭泽林向彭守柱二哥借了五百块钱,带了彭守良的儿子彭乃东在初十的老早坐车去了罗山,谁知没有直接到江苏吴江的车,彭泽林翻着临走二哥守柱给的袖珍军用地图,看到浙江省嘉兴市离吴江不远,便和彭乃东坐了发往嘉兴的车,第二天傍晚时到了嘉兴,出四方黑五方的叔侄俩就在车站歇了宿,准备第二天再做打算。

  次日天亮,彭泽林二人便坐了嘉兴至苏州的车,在吴江县下了车,拿着地址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纸条上的地方,正好碰到个河南的老乡在那里收破烂,问,才知道要找的刘乃兵已在几天前搬地方了。

  彭泽林下子懵了: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却没有要找的人,这让初次闯江南的叔侄俩咋办?

  无计可施的彭泽林只好厚着脸皮向老乡求助,问他打听知不知道刘乃兵现在搬家的地方?也亏得那老乡实诚,看到这俩人举步维艰的沮丧相,就问他与刘乃兵是什么关系?

  彭泽林听估计有戏,赶忙说了刘乃兵是他外孙女婿,这次来是要到他的工地干活的。那老哥便说和刘乃兵很熟,搬家时他还帮过忙,可以带他们去找他,彭泽林千恩万谢的谢了,和侄子跟着老哥坐了他的三轮车。

  三人拐弯抹角的转了大半个小时的功夫,找到了处宽敞的民房,老乡在门口喊了几声刘乃兵,出来了个人说“谁呀,刘乃兵不在”,彭泽林看出来的人认得,喜得蹦下车,泪水不争气的啪嗒啪嗒的往下掉

  第十九章初闯江湖

  第十九章初闯江南

  那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刘乃兵未来的岳父同时又是他大舅彭泽林的表兄——包乃富。辗转几天,从兴奋的高峰度地跌入深渊,若不是碰见好心的老乡,彭泽林叔侄二人在这举目无亲的江南,又该何去何从?

  这次出门的路费还是借的,年前分家自己又驼了近千块钱的外欠账,虽然不到千,却是原来家庭整个的欠账。从下学第次打工到结婚后几年,彭泽林挣到的每分钱都交给了父母,就是自己需要买点小用品,也是向母亲开口要的钱,从来没有攒过点私房钱。

  大哥二哥结婚,家里每次也都欠些帐的,等到自己结婚,提前告诉了女方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丈人家也非常懂理,所以总共才花了八百多块钱。因为二姐上学需要钱,直到结婚几年了,原来的帐还是没有少分,现在母亲逼着分家,让为了家庭死拼了几年的小儿子无比痛心。

  当时想着孩子小,彭泽林苦苦恳求母亲再帮忙带两年,看到女儿已经毕业了,再也不用指望自己挣钱去交学费,而女儿上班挣的钱还可以拿回家给老的花,所以母亲的心也狠了起来,不答应再伙在起过,逼着彭泽林分家。

  见母亲如此绝情,彭泽林也没了办法,再难过也还得靠自己,这才铤而走险的要闯江南。现在能顺利找到活做,尽快挣钱还账就成了彭泽林最大的心愿。

  看到喜极而泣的表弟,大大咧咧的包乃富夜不知道咋安慰,知道二人还没有吃饭,就叫彭泽林老大彭守荣出来做饭他们吃,原来大哥也没有出去干活,正好在伙房里和人打牌。彭泽林再次感谢了老乡的帮忙,老乡客气了几句就回去了。还是老乡好啊!

  到了晚上,终于见到了此次专门前来投奔的老板包乃富的女婿刘乃兵,二十上下的年纪,身材魁梧的他个头米八多,肤色黑黝黝的,完全可以用“五大三粗”来形容。

  听了岳父的介绍,刘乃兵有些为难的说:“小舅,我这儿都是干苦力的活,没有样适合你干的,等我联系认识的个建筑朋友,看他那里需要大工不,既然来了,总会有活干的,你带来的彭乃东就跟大舅起干零活”。有了他的应承,彭泽林也算彻底放下心来。

  夜里,和大哥表兄打了会儿牌,因为明天有部分人要开始干活,所以大家也没有玩很久便休息了。

  几天后,刘乃兵叫小舅带了瓦刀,跟他到了松陵镇柳胥粮库工地,找了当时包清工的老板吴文彪,听了彭泽林自己的介绍,吴老板同意按照他现在工地最高级别的师傅样,中午管饭,每天开他十三元的工资,并说先干几天看看,真不值这个价时还要往下降的。

  彭泽林同意了老板的开价,在老板的指导下上了堵墙,安排他与个师傅打对刀。后来他才知道与自己打对刀的是当时工地最厉害的师傅。

  开始上来俩人就卯上了劲,只见彭泽林左手择砖抓砖的同时,右手瓦刀挖的砂浆已经在墙上摊铺平了,挽揉挤,砖已经砌上了墙,砖面平整砖口砂浆饱满,内外灰缝满缝无余漏,俨然副正规的砌砖手法。

  俩人比拼到十点半,垒完了十八米长票高的二四墙票为米二至米四高;二四墙为普宽墙,二十四公分宽,从彭泽林上墙开始到下班,共三小时二十五分钟,共砌了二千九百九十五块。算上每层彭泽林比搭班子师傅多砌的十多块砖,如果每天按照八小时算的话,等于他每天可以完成最少四千块砖。

  也不亏他这么多年的卖工打拼,作为个大工师傅,他本身的价值在这刻充分体现出来。从俩人砌墙开始,老板吴金彪就连去看过他们好几遍,看到他所砌的墙非常完美,墙里口比其他师傅的外墙口还整齐干净,深深的为彭泽林那娴熟的砌墙手艺所折服。

  在下午下班时,吴老板特意把彭泽林领到粮库右边的饭馆里款待,告诉他自己对他很满意,并说他的工资每天再加块钱,只要他以后好好在工地出力干活。

  天十四元,彭泽林在来吴江前想都没有想过,要知道他年前在县城的工地还是工长,每天的工资却只有八块钱,就那还是要扣伙食的。现在虽然是当师傅,可工资却是原来的两倍啊,彭泽林当时就高兴的不得了,庆幸自己闯江南的果断决定是正确的。

  回到刘乃兵的驻地后,将第天上班的情况给大哥表兄他们说了遍,连夜写了信,他要把这边已经落实了的好事尽快告诉父母与爱人,让他们与自己同分享喜悦。

  到工地的第二天,彭泽林便住到了柳胥粮库工地,没有再往刘乃兵的驻地来回跑。也是从工地跟他拉呱的老乡口中,知道这工地里有好几个师傅都是河南罗山的老乡,有的离他才二十来里路。

  都是过来闯江南的老乡们,大家起上班,下雨的时候起找地方玩,很快就都厮混熟了,特别是周党镇的个小老弟更是要好,俩人经常起吃饭喝酒,成了很铁的哥们儿。

  在工地干有个多月,彭泽林想念起了妻子和娇儿,儿子才两岁多,妻子个人在家也没有什么出头路,连日常花的钱都没有。想到家人的难过,便给爱人写信,让她找小连襟彭明根,叫他帮忙送他们娘儿俩过来,反正他在家也没有好路子,等他来了后就在工地干活。

  信寄出了个星期,彭明根果然把妻儿直接送到了工地,并且还带来了他近门的大哥彭明惠,说是他大哥也想来南边工地打工,看能不能帮忙给老板说是。

  第二天,彭泽林提前给老板吴金彪打了招呼,想让他留下二人干活,并介绍说彭明根是大师傅,彭明惠是二把刀。因为彭泽林在工地的手艺好,名声也很好,所以吴老板也卖他个人情,留下了俩人,并按照彭泽林推荐的价格开工资:彭明根每天十三元,彭明惠每天十元,这样的结果是他们二人从来都不敢想的,二人高兴的立马要请彭泽林喝酒。

  其实,彭明根别说是大师傅,他连个二把刀都算不上,总共学砌墙的时间也没有几天;彭明惠更是不咋的,他也只是在农村跟着师傅垒过几天砖而已。

  彭泽林这样介绍,本意也是想凭着自己出色的手上活罩着他们两个,质量上是不会有很大的问题的,只要三个人每天再多付点时间,相互配合好完成三人的总任务数就应该没事,老板看重的是整体数量。这样他们也能多挣点钱,自己也算不辱没了连襟的面子。

  开始的两天,彭泽林也很是着急,来是二人的手太生,连最基本的姿势都懂得;二来他们才上大墙有些胆怯,时不时的老板还过来指责几句,让二人也感到难堪。连向清高的彭泽林也觉得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彭泽林便耐心地点点从头教起,让他们多注意自己抓每块砖挖每刀灰的手法和细节,从抓砖与挖灰的顺序倒刀口灰的摊铺,从“三”砌墙法到接茬对缝,不厌其烦的指点他们,三天下来也都像那么回事了。这也让彭泽林悬着的心踏实了些许,起码不是那烂泥巴搭不上墙的货色,不然自己还真的丢大人了。

  随着夏天的天天来近,当地的师傅都要忙农活都个个陆续的走了,主粮库的砖体只剩下彭泽林三个和五个老乡,因为两个月没有发工资,那五个人里也有两个固始的师傅不想干了,都嚷了几次要回家,撵着吴老板结账。

  看着工地的人越来越少,吴金彪又经常不在工地上,大老板王福根着急工期,都催了吴金彪好几次也没见他人来,眼看工地都留不住人了,王福强便找了工地上唯有号召力的彭泽林,让他想办法把工地接手,笼络住现有的人,并承诺吴金彪拖欠的工资由他补发。

  彭泽林与个老乡聊了聊,得知他们想走的主要原因是怕二老板吴金彪不开工资,要是能保证工资的话都愿意继续留在工地干。彭泽林对他们承诺:每人每天涨工资两块钱,但要大伙儿齐心协力的出力干!大伙儿也都答应了。

  有了肯定的答复,彭泽林又找到大老板王福根,说了大家愿意跟着自己干,并提出每月能够及时结算,王福根答应了他提的要求,并当即通知了吴金彪,同时截断了他之前的工程量和用工数,连夜发放了所有拖欠的工资。

  第二天,彭泽林接手了本工地主体工程的承包。留下了所有原来的工人,按照自己原来带工的经验,划分了每个小工的职责,把每个大工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明确化,严格了施工程序的交接,宣布了制订的工地制定,要求大家当成自己的工地来干。

  到了月底,彭泽林不但按照原先承诺的“大工每天十五,小工每天十块”的工价及时支付了大家的工资,还对表现突出的实行定的奖励,既鼓舞了士气,又将大家的心紧紧的团结在了起,随着人员的固定,还吸收了几个安徽和湖南的人帮工。并与安徽的个小王发生过点小插曲,最后结断工资让她离开了工地。

  这样过了短短的两个月,除了发工资,彭泽林净赚了五千多块钱,看着这在以往算是好几年收入的额外收获,彭泽林和妻子心里像乐开了花。

  第二十章江南三年

  第二十章江南三年

  1992年5月4日,对于彭泽林所在的吴江县来说,是最有纪念意义的天——撤县设市。

  随着新城区的建设,大规模建筑应运而生,像吴江宾馆那样上亿的建筑相继拔地而起,超规模的建设性投资占用了很大部分外来务工资源,也让彭泽林看到了应变的契机,正好借此难得的机遇以自己平生所学展抱负。

  眼看粮库工地不日完工,彭泽林便跟后来接替王福根的戴荣林老板转到了另个工地,在新工地施工到完工的四个月里,先后又联系了几个小型的建筑活,暂时稳住队伍。

  随着工地运转的正常,人工需要量也增加了不少,看到切都在计划之内,每月按照原计划完成工程量所作的预算也都没有超发工资,并且还都能比预计多出来部分工程量,彭泽林的思想也悄悄的在改变,在往上调整工价的同时,注重培养新生力量。并把妻舅孟传新要到了工地帮忙,最后大哥二哥都过来了,力量也空前的充实了。

  彭泽林先后培养了彭明根汪兴墩潘其昆几个工长,彭明惠孟传新等也都带出了师,他们又分别带了各自身边的人去,将彭泽林工地当做了跳板,个个厮混熟了,有了定的市场适应能力后,都相继发展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在吴江市汽车出租公司租房居住的两年,先后干了大小三四个工地,彭泽林也小有积储,成了奔南打工大潮中少有的几个成功先遣者,同时也培养并支持了批敢想敢干的新代领导者。

  从彭明根带过去的第批到后来的小姐夫夫妇兄弟,在吴江俱都经营过自己的生意;二哥彭守国带过去的汪兴墩兄弟,也在往后的施工中各自将本身潜能发挥到了极致;大哥彭守荣从刘乃兵那里到彭泽林工地后,也有了长足发展,不但圆了自己单干生意的梦想,也同时奠定了后来的北京之行;老孙家湾的潘道新大舅家的潘其昆从跟彭泽林出来后,几年来直钻营着自己的人气,直到现在还在吴江发展。

  彭泽林不但培养带富了批排头兵,也将本村大部分的务工人员先后带出了河南,为家乡最早的经济腾飞起到推波助澜的历史作用,为家乡的劳务输出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彭泽林的名字段时间里在彭新家喻户晓,曾度成为彭新的传奇人物。

  1994年,在吴江市经济开发区的振泰小区有彭泽林个工地,此时已是他收获的黄金时节。从湖北黄石到郑州密县,从彭信明高耀祠到彭建兄弟几个,彭泽林通过与他们的交往相互探讨的经历,和这么多年在工地领导施工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他极其自信地没有像其他承包商那样没日没夜的趴在工地上,运用套套灵活合理的组织设计和科学的管理施工,将其效益提高到新的。

  彭泽林新颖的管理思路所带来的系列反应链,被其他的承包商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的另类经营管理模式就连开发商都不得不服气,俱都眼谗他极其轻松洒脱生活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是对以往墨守成规的老式施工管理模式的挑战取得最成功的典范。

  彭泽林开创了城市建筑施工全面实行科学管理的先河,打开了个逐渐被大型建筑公司所采用的“精简机构务实管理废旧创新”的新局面。

  因对外极端开放的政策,给涣散的外来流动人员钻了空子,那小撮游手好闲的不法之徒,乘机偷骗打抢,度的危害了吴江市的繁荣与安定。几次大的恶劣事件发生后,政府开始整顿外来劳务市场,特别是针对河南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大清除的政策出台,缓解了城市管理的压力,普通刑事案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随着新政策的诞生,直接影响到了真正给吴江市的经济建设带来贡献的绝大部分人,也带给全凭己之力打拼单干的彭泽林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

  八月份,振泰小区的主体工程业已完工,严重歧视河南籍贯务工人员的政治倾向导致了彭泽林接不到工程的结果,这让同时管着大半百人吃饭挣钱的他发愁了,要是自己身边的几个人倒不怕没有工程干,可这掌管的大棒子人呢?他们可是要养家糊口的啊!

  跑了很多工地,没有个肯用河南人,就连之前听人介绍来找彭泽林联系过并答应了将活承包给他的水利局的领导,在接见后也无可奈何的耸耸肩,表示了自己的遗憾:政策才出,有心无力啊!

  连续的没着落,彭泽林知道有些事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便听从江苏省盐城建筑公司刘英经理的推荐,去了趟北京,与北京市畜牧局建筑安装公司的李经理见了面,谈妥了与他在帝京花园承包合作的事宜。返回吴江后,彭泽林便着手完善人员调动的手续,同时也将振泰小区工地的工程账目拢了,与刘经理商定了后期工程款支付的细节。做好了全军挺进北京战前的充足准备。

  临行前,彭泽林召开了职工大会,宣布了将原有工资上涨二块钱的决定,众人俱都兴奋不已。

  要知道,自彭泽林第天在松陵镇柳胥粮库工地上班,老板许诺每天开他十三块的工资开始,到第二天吴金彪便涨到了十四,本来就够神速的。在后来他接替吴金彪承包时,又将工资调到了十五,平均上涨了三块,可别小看了这三块钱,这在老家可是个大工半天才能挣到的工资哦!

  从柳胥粮库工地结束进入新工地后,彭泽林又将工价上调了三块,大工每天达到了十八。自打振泰小区开始,工价又再次上调到二十,短短的两年,彭泽林把工价涨再涨,现在又承诺去北京工资将再次涨二元,怎能不让大家兴奋的呢?两年的时间接近翻番,像这般大幅度的调整工资,有史以来恐怕彭泽林数第了。由此可见他的领导魄力不是般企业领导层所具备的。

  到北京的帝京花园工地,彭泽林将施工工艺及每道工序都清晰明确的交代给工长,同时召集主要班组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学习技术交底,并要求大家:“要打好进入北京的第仗,不给河南人丢脸!”

  事实上,大家也都尽心尽力的投入到施工中,他们承包的别墅主体工程质量是最好的,工期也比原合同计划提前了个多月,特别是他们队的整体感召能力让李经理对他们大加赞赏,并有意要彭泽林与他公司长期合作。

  可彭泽林却没有冲动,工地存在的问题直困扰着他:由于设计单位设计的基础过于单薄,就连起主要承重作用的立柱的设计尺寸也都达不到客观要求,却将屋面设计的非常保守,每栋别墅的屋面总重达到了九十多吨,每平方就要承受千公斤的压力。

  当时接收图纸时,彭泽林已经对设计方案提出了质疑,李经理还特意通知了甲方,结果没有引起甲方的重视,驳回请设计单位重新审核图纸的请求,要求严格按照原设计进行施工。畜建公司也没有得到警觉,将甲方的话原原本本的转达给彭泽林,并说出了问题由甲方和公司负责。

  事实胜于雄辩,结果没有脱出彭泽林的预料,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在他承包的别墅主体完工后,除了周边四道外墙的附墙柱因为是和墙体同时承重而没有发生裂纹外,中间所有的间隔墙立柱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纹。

  在之后紧跟着先后完工的几栋别墅里,也相继出现了类似的质量事故,几个建筑公司也都先后将事故反应到业主那里,在惊动业主后及时知会了设计院,聘请了资深专家应对整套施工图做了分析鉴定和评审,最后在会审会上宣布的结定是:“主体框架承重柱低于最低级设计百分之四十五;屋面层高于保守设计百分之百六十四”!

  全场哗然。

  业主廖春华董事长亲自召开了成立“处理设计缺陷及质量事故小组”的听证会,并点名并进了既不属于懂事亦非中标承包商的彭泽林,任命他为副组长,时年二十五岁。

  调查处理事故的同时,彭泽林也遇到了麻烦:因为他带过去的工人里大工占了很大的比例,致使高昂的工价让整体包价偏低的别墅工程承担不起,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施工,就亏损人工费五万多块,这亏塌浇灭了来北京前的满怀激|情,也让他准备在北京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黯淡至无。

  经过与李经理协商,针对已经发生的实际费用,李经理做出了补零工五百个提高包价近万的补偿。纵然如此,还有三万多的缺口需要自己想办法,这让彭泽林第次萌生了退出江湖的打算。

  第二十章退出江湖

  第二十章退出江湖

  眼看到了不能施工的隆冬,业主也下发了停工令。

  彭泽林率队离京前,与李经理长谈了次,从开始进驻工地,到发现施工图纸存在弊端,再到主体工程施工结束,李经理对彭泽林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李经理也深知这次承包的工程不但没有赚钱,还要赔进去几万,李经理安慰他到:“这次的大小工的搭配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北京的工价与江南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导致了你的亏损。今年没有挽回的机会了,希望你明年带对人过来跟我干安装,赚钱的机会还是你有的。”

  彭泽林也没有明确答应李经理的好意,只是透露出自己有想歇手归隐山林的念头,李经理也没有坚持,心里暗暗为他难得的经纬之才可惜,深知这次的亏损也是使彭泽林心灰意冷的主要原因,可自己能帮的也只有局限性的。

  与李经理分手,想到李经理说话时言语的恳切,联想到十月份自己生病的那次,不由得眼眶湿润:那次晚上,彭泽林突然浑身难受,痛的坐立不得,难忍的痛楚使得他哀嚎声不断,夜疼痛折磨的他不成|人形。

  第二天在工地上没有看到彭泽林的李经理知道后,到他的住处看他,非要帮他治疗:将彭泽林反背在他百七十多斤的背上,使劲的上下撑卧,说是这样能治疗浑身的筋骨痛,快六十岁的李经理坚持了几分钟,累的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满脸的汗珠不断往下淌,背上的衣服也被汗水浸湿透。

  虽然不是很见效,可李经理那诚恳的帮助感动着彭泽林,心里也把他当成了好朋友,也正是缘于此,彭泽林在发现图纸的缺陷后不遗余力的上抱反应情况,虽然最终没有得到及时的重视和解决,但他那颗为李经理排忧解难的炙热之心是真诚坦荡的!

  与起打拼了几年的伙伴儿分别,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儿,告诉大家因为结账的工程款不够发工资,需要回家取款后才能发,请他们回去后等二十七那天都到自己家去领工资。送走所有人后,彭泽林带着留下的龚家湾的个弟兄彭守彬和自己在北京等了两天,领到所结的工程款后放在牛仔包里,与农历冬月二十三背回了家。

  到家的当天中午,彭泽林叫来了二哥与父亲起商量,准备把原来的五间老土房扒了,再盖成下四上三的两层楼房,母亲有些不甘心,唠叨着说要是重盖房子她就定要住堂屋,不然就不准扒她的房子。

  原来是排六间房,先后分给大哥二哥住过的西头的两间,长久失修倒了最西边的间,等到彭泽林分家时,他母亲将西边的三间分给了他,父母住东边的两间。说是分了三间,其实还真不如东头的两间,咋说呢?太零散。

  本来六间屋正好是两栋明二暗的布局,最西首的暗间倒了后,剩下的除被当厨房用的间外就只有间单独的明间了,他母亲再把东头三间里靠西首的那间暗间摘开给他,看是三间屋,实际上连两间的实用率都没有。

  现在要把老屋扒了,老妈妈要求她还得住主屋也就是堂屋,彭泽林心里没有这些计较,很爽利的答应了母亲的条件。他爱人心里虽然觉得委屈,但却没有出声添言。

  彭泽林作了初步打算:冬月二十四扒房子,腊月初开工十五出水,叫父亲帮忙找人,并说从拆房子到盖房子都开工资,不用人情工。他父亲说要不要请个阴阳仙看看,规划宅基并看个适合动土开工的日子什么的,他摇摇头说不用,自己看自己就能定,不愿意将命运交给别人来主宰。

  量了原屋址的尺寸,彭泽林拿了下午的时间绘出了新房的图纸,并详细计算出了建房所需要的砖头钢筋水泥白灰砂子和碎石的用量。

  二叔从下午到夜晚找了需要的人手,第二天如期拆房。三天下来差不多拆完了屋顶和墙身,原来的地基是片石的,这些地材都是就近从山上开采的,在农村,多少年来都是采用片石作为地基基础的主材的。撬开了片石基础,搬到将来拉围墙的地方堆了。清理开了基础的大致位置,等着初开始动土。

  彭泽林决定新房不用块石头,全部按照外面建筑施工的工艺要求,以钢筋混凝土地梁做地基,竞开了在农村盖房子不使用片石的先例。

  二十六的赶集去营业所取了五万块钱,来要连同从北京带回来的工程款起发工资,二来还有建房进料的预付金。到卖钢筋的门市部看了材质,预订了地梁圈梁以及挑梁和现浇屋面需要用的钢筋数量,并确定了送货日期。

  到了第二天,原来起去北京散伙时没有结清工钱的几十人陆续过来了,当所有人从彭泽林手里领到足额的札札钱时,那些人都楞住了,他们没想到彭泽林赔了好几万块钱,还样按照在江苏吴江承诺的那样按每天涨两块的标准兑现,拿到钱的大伙儿都自动将涨的那部分钱退给彭泽林,大家也都觉得白要钱心里面太惭愧不安的。

  彭泽林将钱都还给了大家,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我的兵,也是我的兄弟,出门在外能聚在起,也是大家看得起我,是我们的缘分。既然在吴江临走时我答应过大家涨工资,无论赔赚都定得兑现;赔了钱不是你们的责任,我没理由拉着大家伙的陪着我倒霉,这些是你们应该得到的。”

  大伙儿都感动的热泪盈眶,纷纷表示:“跟了彭老板是我们的福气,要是以后你有活还需要大家起出力的话尽管言声,我们都会义不容辞的投奔你,只要老板不嫌弃我们”。听了大家掏心窝子的话,彭泽林点头回应。

  送走了最后批结账的民工,彭泽林感觉卸下了肩上好重好重的担子似的,猛的轻松。是啊,虽然北京之行赔了好几万块钱,但是,总体说起来,这几年还是挺走运的,自己所有的工地没有出过次安全事故,也等于是平平稳稳的度过了四年建筑施工。

  好在自己缩手的早,趁着现在境况良好平安的退出,也少了整天为工地担心,不然要是继续干下去,万哪个工地工人放松了警惕心,有安全事故发生的话,别说是回家盖新房,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局等着自己呢!

  感慨完了还得忙乎,砖体石灰和砂石料都没有敲定运送的司机。彭泽林找了曾楼开四轮的彭乃刚,因为他做生意很公道,远近的人对他的评价很高,彭泽林也非常敬重他这个老侄子,便把所有的地材运输活都交给他干。

  听说砖体卖的很翘,般人都要排好段时间的号才能拉到砖,彭泽林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等,他找到了承包村窑厂的杨明友,原来杨明友向自己推销砖时,说是等他盖房的时候定要照顾老同学的生意,其实杨明友窑上烧的砖成色并不是很好,但自己当时看在同学的份上还是答应过照顾他的生意的,这次正好用得着。

  杨明友可能开记得年前的话吧,虽然现在砖头卖的翘了,但也抹不开面子,尽管回答的不是很干脆,却也算答应了尽量先发彭泽林的货,不耽误他初开工。

  因为是冬季施工,考虑到天气有可能下雪,彭泽林也不想再费心思自己主持干活,便计划找原来打过交道的几个包工头,将主体和粉刷的活整体承包给他们做,看有谁能有实力接下来,谁知结果出乎意料,那几个孩子农村施工的小老板,虽然都没有活干了,却不敢接彭泽林的活,原因就是个:“给彭老板盖房子,我算把刀,包你的活?不敢!”

  他们不敢接彭泽林的活,不是怕他不给钱,而是彭泽林的名气几年前就很响了,谁不知道他砌的墙里口也要比别人的外口光啊!有了这样的功夫,谁还敢在鲁班门前刷斧头?所以也就没人有这个胆量了。

  连几个包工头都是这话,彭泽林为难了,这事也不是能勉强得来的。没办法只好改主意,分别找了几个很看好的师傅帮忙干零工,又找了几个帮小工的,近门的几个哥嫂也都大力帮助,让各自的小孩来给他小佬活灰提会篓子。

  小辈的侄子倒也成|人了几个,其中给彭泽林新房帮助最大的就是守柱二哥家的彭乃庆,守权三个家的彭建彭冲,自己大哥家的彭超,至于下湾守良大哥家的那个自己带他出门教他学活的大徒弟彭乃西,却被他父母灌输的记仇思想所迷惑,完全忘记了这个小佬曾经对自己的恩德。

  定下了干活的大小工,彭泽林又去信阳南湾水泥厂开了三十吨水泥,并找车装运回家。叫上当年玩的最好的彭守广二哥起去了大姐家,买了车做门窗的木料;又把门口能用的几棵泡桐树放了,叫彭乃刚的四轮拉到曾楼彭守业二哥家锯成了板材,把支地梁的模板也准备齐了。万事俱备,只等开工。

  第二十二章置业

  第二十二章置业

  到了腊月初那天,说定了的杨汉文彭守林几个老板级的师傅都早早的过来了,彭泽林按照前几天绘制的图纸向他们做了技术交底,按照图纸尺寸,放好了四间房屋基础的基槽开挖线。部分人拼装模板,部分人池石灰筛沙子,还有钢筋下料带加工的,俱都各干各行。

  主要的师傅当然是放线定位,这些都是关键的技术活。

  农村盖房般没有城里建筑要求严,也没有甲方专门的技术员之类的随时监督,大部分都是把所有的施工内容下子将给包工头,全靠领活的包工头所掌握技术的高低来组织施工,自然是大工小工搭配合理,不然会亏工亏钱的,至于亏工赔钱这些当然都不是房主的责任了。

  也有另外种现象:房主有人的话就专门着人负责照看施工这块,只请大工小工干零工,每天由房主管三顿或两顿饭,按天开工钱。当然干活的都得听房主指派的负责人的话,只是这样也避免不了磨洋工的现象,有的就会发生东家嫌干活的不出力,和谁谁比多花了多少工钱等等的话肯定是避免不了的啦。

  彭泽林不是个小心眼子的人,依他的个性,当然是下子包给包工头好,宁愿多出点钱也落得个省事。可眼下来年到逼近,二来也是他在建筑这行名气不小,没有谁有胆量敢承包他的新房建设的活,都害怕施工中自己的手艺不精不能保险不出任何问题,旦有质量事故发生,就会葬送了自己班子人的手艺活名声,那样以后在农村就没有脸面再出去混了。

  所以谁也不愿意冒这个险。

  到了初二,基槽已经都开挖到位,地梁钢筋也加工绑扎妥当,模板支撑好后接着浇完了基础混泥土并加以覆盖,虽说在拌和混泥土时已经加了盐并且加大了水泥的用量,可严寒之下自是要覆盖保温的,这也是冬季施工必不可少的工艺要求。要不是工期太紧,自然是不适合在现在零度以下的温度还进行混泥土施工的。

  半夜里下起了雪,中雪不大,倒也铺满了大地,过了夜,天亮开门看,满目的银树素裹,辅以凌凌萧风,给人种耳目新的全新感觉。

  今天该正式砌墙了。揎开地梁的覆盖物,彭泽林检验了混泥土的强度不是很高,便嘱咐大家不要把大角砌的太高建筑业都习惯将每栋建筑的四个角为“大角”,保证在八十公分以内,他这样要求不但是对还没有完全凝固的地梁的保护,同时也降低了所扎的大角与正墙咬茬时填缝不密实的系数,这也正是他多年从事建筑的宝贵经验。

  般农村盖房,大多是以白灰拌和砂子的白灰砂浆砌砖的,彭泽林却要求用混合砂浆砌主墙,混合砂浆砌就是用水泥白灰拌和砂子而成,混合砂浆相比白灰砂浆的区别就是:混合砂浆的益处是强度高,弊端是造价高。

  彭乃庆彭建彭冲几个小家伙是活砂浆搬砖头的,他们可不管你什么造价的高低,只管往砂子里多掺水泥,反正他们是认准了个理:水泥多了就结实!

  不到个礼拜,底层墙体完成,彭泽林原来算计好了干完底层只用十吨水泥的,结果,还没有打挑梁就用去了十六吨。他问彭乃庆他们咋兑进去了那么多水泥,他们回答很经典:“喜佬,现在不多兑点水泥,等你将来钱多的花不完时,再想加可就加不进去了近门的晚辈都是这样叫他!”

  孩子们的舍得让他很欣慰,无非是多花点钱,却是用在了关键上,老古话说得好:“年积木十年盖屋”嘛,自然是指建房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当然要多做准备储集够盖房的费用,也从侧面阐述了盖房子注重的是质量。

  第七天如期浇了挑梁盖上了楼板,腊八是个老日子,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