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5章

作品:权御天下|作者:何处繁华笙箫默|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1 23:17:23|下载:权御天下TXT下载
  衣不蔽体的街头乞丐,也有身受贼灾的难民。

  在霍蕴书提前安排下,这些人都被引到了英雄碑前的空地上,楚宁陪着王逸又聊了一阵的民生民情问题,眼看着外面已经围了不下数百人,便下令大戏开始。

  不知何时,英雄碑前已经搭起了一个半人高的木台,霍蕴书当先走上台,暗自数了数,发现台下短短时间已经聚集了千余百姓,不禁向贾沛投去了一抹异样目光,他知道贾沛近来带领着亲族弟子,四处讲说‘卫民军大战海寇’的故事,却不知道,这其实是楚宁早就布下的局,为的就是今天这场戏。

  这是一场戏,一场楚宁导演的戏,演给王逸看,演给县里县外的所有人看,更是演给卫民军自己看!

  霍蕴书简单的作了一个开白场,便将王逸引上台。王逸上台往下一看,入眼尽皆是一片人头,再配合着不知从哪里开始响起,最后全场哗然的掌声,不禁心中狂跳——这可是他自上任以来,第一次直接面对这么多治下百姓,并且还要发表讲话,若说是不激动,那却是不可能的。

  王逸清了清嗓子,双手向下压了压,台下顿时鸦雀无声。

  “自本官到任以来,时至今日亦不过半年时间,却时常得人提醒,道是海寇凶残,经常登岸来我县烧杀抢掠,劝本官寻处安稳地界早日离去。”

  “然,本官自幼熟读圣贤文章,而今又着官袍、食君禄,又怎能为了自身安危,全弃我县子民于不顾?”

  “万幸,天怜孤苦,降下仙缘,楚宁校尉心怀大义,以女儿之身,率亲族与义民,执竿而起,一举击溃海寇,斩首数百,活捉千余,令其闻风丧胆,连夜登船逃离……”

  王逸先是夸了一下自己,又带连带着将楚宁吹捧了一下,最后让随从带了一些从海寇刀下侥幸活下来的人,让他们当众哭诉,带领大家回顾海寇的凶残和可恶。

  特别是当有个约莫十来岁的小男孩,在台上哭着讲道:“那海寇抢走了我们家所有的东西,却还威胁我爹娘,让他们再去寻得粮食来,一斗粮食换得一条活命……可我爹后来只寻到了一斗粮食……”

  小孩子的父亲只寻到了一斗粮食,他求跪求海寇放条生路,却在海寇的逼迫下,亲手杀了自己父母和的妻子,他将那一斗粮食交给海寇,最后自己撞死墙头,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活下去。

  或许他天真的以为,那海寇收到了粮食,当真会放过他的孩子……可他不知道的是,如果当时不是楚柔带着追兵赶到,他的孩子也同样会命丧黄泉。

  这就是乱世,没有所谓的仁义道德与律法,有的,只是生和死。

  生者,残忍而生,死者,屈辱而死。

  小男孩的故事方才讲完,台上台下的人都哭声成一片,王逸也听得泪眼婆娑,他抹着眼角下台,换楚宁上场。

  此时的楚宁,同样一袭黑色劲装,身穿全套皮甲,腰悬三尺长剑,外罩绯色披风,端是英姿飒飒,气势非凡。

  白夙与凤九卿,此时也乘着马车来到人群后面,但她没有特意通知楚宁,也没有下车,只是挑开车帘,目光掠过人山人海一眼望去。

  自楚宁走上台的那一瞬间,九面战鼓齐擂,随着震天鼓声,那一袭绯色披风猎猎翻飞,犹若浴火凤凰,倾刻便会展翅高飞,从此凌云九霄……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了!

  希望明天继续!

  第040章

  说是九面战鼓,其实也只有三面是真正的战鼓,另外两面是从县衙门口拆来的鸣冤鼓,余下的四面,则是找的寻常乐鼓来凑数,但好歹,也总算是凑出了一点气势来。

  随着鼓声响起,整齐的脚步声从校场里面传来,不多时,便见楚柔腰悬佩刀,昂首挺胸而来。

  在楚柔的身后,则是三个人高马大的汉子并行,而这三个汉子中间,那个最为壮硕的汉子,则持着一面蓝色旗帜,旗帜的正中央,则以绣着一个偌大的玄色‘楚’字。

  这,便是楚宁这新任陪戎校尉的军旗。

  这是一面谢云竹忙里抽闲,随意让几个闲杂人等绣出来的旗帜。

  它简单、粗糙,看起来丝毫不像是军旗,只是随手扯来了一块蓝色布料,在上面绣了一个‘楚’字。

  所以,当这面旗帜出现在众人眼里时,在场众人开始交接头耳,纷纷议论起来。

  “她就是新来的校尉?”

  “不过一介女儿身,何敢当军职?”

  “当年白衣云侯,不也是女儿身?”

  “可这个女校尉,看着虽然有几分英气,笑起来的时候却很是温和无害……”

  “不过,看她胆敢当众登台,胆子倒也不少……”

  “说不得,只是好大喜功,喜好排场……”

  “也或许是故意想夸耀自己的功劳,想从我等口袋里捞取钱财……”

  ……

  但很快,他们就停止了议论,收起了讽笑。

  因为,紧随着在那旗帜的后面而来的军士,改变了他们所有的看法。

  在校尉旗的后面,四排同样人高马大的军士身着簇新黑色劲装,腰扎宽带,手端缨枪,气势非凡,昂首挺胸阔步而来。

  这是一个异常整齐的队伍,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来到楚宁所站的高台前,整齐有序列队,整齐归一握拳,用力的放在胸口高呼:“参见将主!”

  楚宁同样右手握拳放在胸口回敬了一个军礼,然后以目当徐徐扫过众部下,再看了看远处的那些士族豪绅和更远处的那些庶民,大声道:

  “我!楚宁!身于东莱,长于东莱,从少时牙牙学语到如今二八年岁,耳闻目见,皆是山贼海寇,皆是生死离别,皆是满目疮痍,皆是白骨累累……”

  “这十多年来,我东莱郡历经贼祸寇乱无数,多少妻离子别,多少家破人亡,皆是因此而起?”

  “幸得天地仁慈,幸得圣上英明,将王县尊大人派来我县,给了我楚宁一个机会,也给了我县上下万民一条活路。”

  “承蒙县尊大人运筹帷幄,我楚宁携亲族、义民执竿而起,与山贼海寇血战数场,终是斩得贼首七百三十八,活捉一千三百三十六人。”

  随着楚宁的声音传来,刘长贵,这个曾经的青龙寨二当家,如今摇身一变,变成了卫民军里的头目,带着一众部下,将一车车用石灰硝制过的人头推到台下空地前。

  京观!

  这个好大喜功,爱讲究排场的楚校尉,竟然是打算堆京观?!!!

  在场诸人,从豪绅富户,到庶民难民乞丐,只要在场之人,无不色变!

  豪绅富户皆是较有见识之辈,此时之所以色、变,则是已然看清台上那年轻女子,柔弱消瘦温和无害的外表下,所隐藏的杀伐与断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