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褚淮马上要小学毕业,光是深厚的友谊都结交了一大摞。褚淮的同学都是自己村里面的同龄伙伴,住的都很近,所以这深厚的友谊也一直延续到今,没有间断。用现在的话来说她们是闺蜜,是发小。所以不管是小时候的褚淮,还是长大后的褚淮都十分珍惜这珍贵的友谊。褚淮和她的发小彼此都是穿开裆裤就认识,再一路走过来,全都是知根知底的,还都能容忍褚淮的臭脾气,坏毛病,褚淮就一直觉得她的发小很不容易。为此很是感谢她的发小们。褚淮属于慢热型人,适应环境能力很不好,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很冷,不容易亲近,再加上褚淮自认为自己的发小、朋友不少,就给臭屁的没有再去结交多少朋友。
褚淮她们和老师六年的师生关系也很深厚。班主任语文老师送走褚淮他们这一届就要退休,数学老师送走褚淮她们就要调到镇上小学教书,所以都把褚淮他们看的很重要。经常是老师、同学像唠家常一样,说说班里面的搞笑事,搞笑人。老师会再苦口婆心的告诉褚淮他们学习的重要性。离别肯定会有泪水,老师哭,同学哭的场景褚淮他们也不会例外。二十岁的褚淮,在微博、豆瓣、人人盛行的年代里,在六月高考前,在微博上看到这样的一段话:“你们再好好的看会儿书,我再好好的看会儿你们。”顿时,就让褚淮想打了自己六年级那个即将小学毕业的年代。
在这六年里面,褚淮得过三次三好学生奖、两次全优奖。长大后的褚淮总是会梦回小学,在梦里,看到老师还是那样的害怕,还是那样小心翼翼的读书,但那是的褚淮不会整夜整夜失眠到天明。梦醒,褚淮总是想,原来自己认为痛苦的那段时光才是自己最开心的时光。
第7章 第一阶段 7
褚淮六年级毕业的暑假里,褚家爆发了因孩子上学的第一次家庭大战争。褚淮六年级毕业时,大姐褚唯刚好高三毕业。大姐褚唯的高中生活真可谓是丰富多彩,大姐褚唯曾特光荣的告诉弟弟妹妹自己在高中学校里面是出了名的难搞生,妈妈贺平也没少被老师请过去,每次老师都是婉转的提出学校要劝退大姐褚唯或建议转学。而这边的大姐褚唯因叛逆,像是报复一样,更加的变本加厉。不是和玩的很好的几个体育生一起不上课打篮球,就是跳墙吃夜宵;不是不上晚自习跑去吃大盘鸡,就是白天跷课跑去溜冰等等,这些事数都数不过来。褚唯也就是在高中三年学会了喝酒,抽烟。
读高中后的褚唯每两周回家一次,回家后和弟妹的聊天里,从没有告诫过自己的弟妹要好好用功读书。而是不断的给自己的妹妹、弟弟讲自己所谓的精彩绝伦的高中生活:自己是怎么和男同学拼酒的、自己和男同学是怎么一起打群架的、自己的老师对自己是多么的无耐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学习根本没用,高中就是用来混日子的。这些对于在读小学的妹妹、弟弟来讲,是全新的世界。同时褚淮他们在听这些的过程中也会幻想,幻想自己读高中时会不会过的比大姐褚唯的高中生活更精彩。每次大姐褚唯的回家都会在无形中让褚准、褚淮、褚佳姐弟三个对自己的崇拜添加了好几米远。
后来的褚淮有了自己的所喜欢追求的价值观时,恨死了这段回忆。有的时候褚淮也会想,要是没有大姐褚唯,她们姐弟三个人的命运会不会不一样?日后也总是在和朋友卢萌、纪微、孟璐她们夜谈时讲:每个人生活的环境很重要,环境会潜移默化的给你灌输很多东西,可有的东西并不见得是你乐于接受的,但灌输给你时你必须要照单全收。为什么在灌输的时候不能出现单项选择题,选a就有a一样的人生,选b就有b一样的人生,这样多好?
高考是高中三年最好的答卷,大姐褚唯的答卷就是200多分。200多分怎么读大学?还真有。05年很多私立大学可以自己招生,大姐褚唯有个高中师哥就是负责他们这个县城的招生,就把大姐褚唯介绍到他们的学校去读书。一年八千的学费,再加上生活费,怎么说也得一万二,私立大学高昂的学费岂是褚家可以负担得起的。
为此全家开始了第一次为上学而争吵。爸爸褚仁的意思是:既然褚唯在高中就不好好读书,就没有必要浪费这每年一万二去供褚唯读大学,再说读书也没用,不如早早工作,早早嫁人。读再多的书都不如钱握在自己的手里划算。妈妈贺平的意思是:褚唯是褚家的第一个孩子,不能让邻居笑话说没有读大学,就是借钱也要供褚唯上大学,也只有读书才是孩子们走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道路。父母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最终以母贺平偷偷带着褚唯填表报名,交钱而落幕。
高考后的这一暑假大姐褚唯也是没有消停过一刻。好像算定妈妈贺平一定会让自己读大学似的,便让在温州打工的叔叔帮忙在温州给买了部手机。这是在褚淮的记忆里面出现的第一部手机,白色的翻盖手机,好像是七八百买的,什么牌子的褚淮倒是给忘了。为了和大姐褚唯联系方便,妈妈贺平从大姨家拿来了一部姨夫不用的旧手机,这旧手机还可以接打电话,发短信,这旧手机一用就是三年。
爷爷每年的医药费,大姐褚唯一年一万二的费用,剩下三个孩子的学费,家里面的正常生活开销都是妈妈贺平的微薄工资承担着,妈妈贺平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没有买过一件上百的衣服,开始着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的日子。
第8章 第二阶段 1
2005年,褚淮和她的发小们一起升入了初中部。升入初中的褚淮心里是高兴的,觉得自己好像爬山一样,终于登上了另一个阶梯。可以看到小学生时不用平视他们,而是俯视他们了。这一点也大大的满足了褚淮的虚荣心。
褚淮的初中班级是两个六年级合并成的一个班级,这两个班级学习好的同学都转到县里读书了,而调皮捣蛋的和家境不好的继续留在本校读书。
褚淮初一的班级是出了名的捣乱班级,所有任课老师每次给他们上课时都得从办公室开始深呼吸,一到班里就开始整顿纪律,开学刚开始会好一点,当同学们知道老师脾气后再整顿纪律就没一点用了。
褚淮初一的语文老师留着八字胡,穿着七八十年代的西装,骑的自行车还是前面可以带人的老式自行车。说话慢吞吞的,一说话八字胡就开始乱飘,有时候吃饭的饭粒还会留在八十年代的西装上,特喜欢给褚淮他们班讲大道理,什么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正是含苞待放的时候,别尝试什么禁果云云这些,听的褚淮他们是昏昏欲睡。褚淮他们给语文老师起的外号是——老道。褚淮他们班男生是没少放老师自行车的气,只要看见老师的自行车不是瘪的就开始放气,老师是没少推着自行车回家。
褚淮初一的数学老师是班主任,个子很低,刚一米七多一点,是校长跟前的红人,校长每次都表扬他浓缩的都是精华。褚淮他们班是数学老师当班主任的第一届学生,所以老师把所有的热血都洒给了他们,讲题是不厌其烦,针对褚淮他们班不好好学习,采用的政策是一对一辅导,会经常利用课间时间让褚淮他们给老师讲题。也给褚淮他们讲未来,刚开始褚淮他们班还挺受用。但有一次体育老师有事让数学老师给代了一节课,数学老师带着同学玩单双杠,两手刚碰到双杠的上面,有一同学来了句:太君,叉开腿。那个时候褚淮班男生特喜欢看潘长江主演的《举起手来》,没办法,从此以后数学老师的外号是——太君。
褚淮初一的英语老师是个女教师,说话轻声轻语,教褚淮他们时刚好怀孕,便让村医天天跑到学校输液,同学们都好奇老师是怎么回事,就跑到垃圾堆去找老师输液的药瓶,一看都是保胎的药,恍然大悟。每次英语老师上课时,他们的宗旨就是把老师气流产,不是往黑板上贴妇炎洁的洗洗更健康广告,就是在班门口到讲台这路上放好多图钉等等等等,气的英语老师每次都只会说老师如母,你们也是这样对待你们的父母吗?有的同学就回:父母分亲生的和后养的,你最多属于后娘,我们就要打倒后娘,找到亲母。褚淮的英语老师穿衣服特有品位,周一到周五衣服没有重复过,唯一一点缺点就是大腿粗,所以褚淮他们给英语老师起的外号就是——大粗腿。
褚淮他们是属于初一才开始接触英语这门外语课的,同所有人一样,褚淮他们刚开始也对英语充满了很浓的学习高潮,可也是三分钟热度,褚淮是一点音标都不会。关于英语,褚淮还闹了个大笑话。英语老师每次在讲新课时,都会用收音机讲课,要同学们听磁带里面的对话,听他们的发音和讲英语的自然性。英语老师刚开始讲课时,会要同学到讲台上演练讲过的简单对话,英语老师喊褚淮和另一女同学上台时,褚淮他们刚好学的是“how do you do”对话,磁带里面又是男女生对话,可英语老师叫了两个女生,褚淮就粗着嗓子来了一句“hobsp;褚淮他们是属于初一才开始接触英语这门外语课的,同所有人一样,褚淮他们刚开始也对英语充满了很浓的学习高潮。为了学好英语,褚淮他们班同学也会回家央求父母给买一台复读机。在买复读机这件事情上,褚淮从来像父母开过口,因为二姐褚准的例子就在眼前。二姐褚准比褚淮大两岁,褚淮上学又比同龄人早一年,所以二姐褚准只是比褚淮大了一届。二姐刚上初中开始学英语时,看见同龄人每人手里的复读机,回家就央求父母给自己买一台复读机用来学英语。爸爸褚仁的回答是:中国人学什么洋玩意!妈妈贺平的回答虽简短却切中了要点:没钱!
褚淮的历史老师是学校的正校长,校长讲课褚淮他们班自然很规矩。所有的爱好都是建立在兴趣上,褚淮对历史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好奇心促使着褚淮上历史课时认真听讲。所有的爱好也都要有地基才稳,初中的历史就像地基的第一层,是褚淮建的最稳的一层。
课堂规矩并不代表可以课下不议论校长。女校长身材很好,个子高高的,不胖不瘦。头发长长的,喜欢梳一半留一半。穿衣也很有品,今天连衣裙,明天套装,后天裤装……褚淮和她的发小们没少议论校长的哪些衣服好看,这些衣服怎么搭配更好看。但女校长唯一不足的就是不能看脸,脸上斑点太多。褚淮他们班同学都称校长为——远看青山绿水,近看呲牙咧嘴。
褚淮的地理老师是学校的副校长,副校长讲课很热情,只是褚淮他们班听的很平静。同学会犯困,但是没有一个敢在副校长的课堂上睡着,只能硬撑着。副校长讲课的规矩喜欢先讲书本知识,然后让同学做练习册上的习题,最后还要把书上的重点和练习册上的重点再重新抄到笔记本上。如此复杂的作业,褚淮他们班没有一个敢不交作业。褚淮他们班同学好像都明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个道理。见到官大的领导自然懂得要点头哈腰,见到平民老师自然是你弱我强,你强我更强。副校长年龄上属于中年,中年男子大多都秃顶,副校长秃顶的很厉害,同学给副校长起的外号是——火车道。
第9章 第二阶段 2
褚淮初一班级的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