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3章

作品:四大名捕大对决|作者:中国长城网|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2 04:02:33|下载:四大名捕大对决TXT下载
  你才能截得住他。”

  萧亮微微张着眼,苦笑着,他一张开口,血水就淌入他嘴里,但他还是说:“你……你也骗了我。”

  方觉晓问:“我骗你什么?”

  萧亮露出了更多的一点笑意:“你也留了手。”

  忽然,他握住方觉晓的手指,紧了一紧,“哈啾”地一声,仰天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令他脸上的血水,都喷溅了开来,有些还喷到方觉晓的身上,以致方觉晓白衫上有了腥红点点,这一下喷嚏之后,萧亮再也没有动过,但他的手指,仍紧紧握着方觉晓的手,并没有松开来。

  这时候,一阵稀疏的晨雨,大点大点的滴了下来。

  方觉晓俯视着他,良久,发出一种低沉沉的悲鸣,由于声音冗长悲哀,恰似一个夏夜里的呵欠,充满了人生的无奈与寂寞。

  三

  下载

  神剑萧亮死了。

  萧亮的枉死令冷血的斗志像燃烧的花海,烧痛了他的意志肌骨!

  冷血的武功,练的就是愈在愤怒中出手越如神助的剑意。

  他过去夹击吴铁翼。

  吴铁翼又挨了追命一记扫腿,折了足踝,跌倒在地。

  吴铁翼大喊道:“别杀我,别杀我——藏宝只我一个人知道,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天际“轰”地起了一个雷响。

  追命道:“我们不杀你,但要抓你归案——”

  话未讲完,忽听离离尖声道:“我要杀你——”

  纤影一闪,纤巧的身影亮着金剑,就要窜去刺杀吴铁翼,追命忙一把手挽住,道:“你听我说,离离——”

  突然之间,眼前金光一寒,短剑已交叉抵住自己的咽喉。

  这下变生肘腋,追命完全怔住。

  连冷血也呆注。

  同时间,一声惊叫,回头一看,只见习玫红也自后被一柄蓝殷殷的匕首横贴在雪白的脖子上。

  这刹那之间,追命、习玫红同时受制。

  出手的人分别是离离和小去。

  这时大局本已定:花海成灰烬,只余下劈劈啪啪坍倒的焚枝与火星,赵燕侠和吴铁翼的部下,伏诛的伏诛,负伤的负伤,活着的全部投降。

  只听马嘶震起,四匹快马,驰入谷中,四匹马上只有两匹马有人,马上的人各骑一马牵另一马渐渐驰近。

  马上的两人,正是呼延五十和呼年也两个武将。

  雨洒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四

  吴铁翼绝处逢生,跳了起来,咆哮道:“杀,杀,给我杀——”

  离离的脸色带有惶惑与哀愁,她紧持双剑,大声道:“爹爹,不要再作孽了,我求你,不要再作孽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救你了。”

  吴铁翼听了这句话,脸上露出一种仿佛要与天下人为敌的狠毒表情来。他只冷冷地道:“好,好——”

  冷血在这局势急速直下之际,虽未弄清楚救三师兄的女子怎么一下子变成了祸患,但他已跨前一步,拦住吴铁翼,钳制他的猝起发难。

  其实身受方觉晓一击及追命二度力创的吴铁翼,也深知自己失去了发难的能力。

  如果此刻的他还萌生希望,希望仅是建立在离离与小去的刀剑之下。

  所以他的身形凝住。

  他以一双极度渴求希翼的眼神望着离离。

  五

  下载

  追命没有多说什么。

  他只说了四个字:“我明白了。”

  他已经完全明白。

  离离的剑抖着,声音也像寒风里的花,抖索着:“我本姓吴。”

  离离,本来就是吴离离。

  吴离离就是吴铁翼的独生女儿。

  吴铁翼中年丧偶,只得一个女儿,十分溺爱,所谓虎毒不伤儿,吴铁翼能放弃功名高位,但仍带了他的女儿一起。

  他要离离假装成仇敌,有不共戴天之仇,其实,只是布下了一粒过河卒子,以待日后有变。

  所以,在“人和堂”药铺的时候,离离能得知吴铁翼会来,特意守候,发现追命,而又知道合众人之力俱未必能敌得过他,便以己身诱追命分心,以致该役追命徒劳无功。

  至于“化蝶楼”之役,便是离离探听到追命将在那里伏捕其父,她便以报父仇姿态抢先突袭——当然是不会得手的刺杀,目的只在惊走吴铁翼。

  却未料到追命因为冷血断后,能够及时追蹑赵燕侠和吴铁翼入山谷来,而且因为多了个习玫红,以致呼延五十和呼年也通知了赵燕侠,使追命现身,但却不防习玫红回到化蝶楼通知了冷血。

  故此,离离携小去、呼延、呼年也赶返山谷。

  他们本就是一伙人,所以深谙山腹甬道,并不稀奇,而且眼见冷血、习玫红找不到入口,以为至少可以全身而退,并不太着急通知吴铁翼撤退——况且,他们也很清楚,不到万不得已,要一个野心勃勃雄心万丈的人把他一生寄望与事业撒手不理,是何其不易的一件事!

  离离等显然没有料到习玫红会发现了柴篱下的隧道。

  小去是离离的贴身婢仆,呼延五十和呼年也,是吴铁翼从前的老部将。

  追命至此已一切明白,他不明白的只有一点:在山穴里,自己和方觉晓、萧亮快被熏死的时候,离离为什么要救他,逃入甬道。

  他想起了自己等人再从山壁跃出反扑敌方之时,吴铁翼曾目眦欲裂的戟指道:“你……”即“你”字想来是指离离。

  ——离离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没有问,因为他看到了离离的眼睛。

  她眼睛里情急的泪光。

  这时候,冷血冷冷地问:“你想怎样?”

  离离道:“两条命,两件事情。”

  冷血道:“你说。”

  离离道:“第一件,放爹爹和我们离开,我们放了三爷。”

  冷血道:“第二件呢?”

  离离道:“两个时辰之内,你和你的人马,不能追赶我们,我们再放了习姑娘。”

  冷血沉吟了一下,斩钉截铁地道:“不行。”

  离离兵刃一紧,道:“那我们就只好杀人了。”她的衣发均已被雨打湿。

  冷血忽然道:“离离姑娘。”

  离离道:“请说。”

  (bsp;冷血深深的看着离离,又望了望三师兄脸上从没有的一种神情,道:“说实在的,我不认为姑娘会忍心下得了手。”

  离离禁不住从心里一阵呻吟,但脸上却竭力装出一种决绝冷漠的表情来:“你……你不信就尽管试试!”

  冷血冷笑道:“杀了人,你和吴大人,也一样逃不出去,于你何益?”

  离离强忍着,抑制着自己不掉泪,忽然瞥见追命关怀的眼色,心中一慌,几乎握不住剑,吴铁翼上前一步,大喝:“离离——”

  冷血的断剑却陡地遥指着他。

  吴铁翼的动作也陡然顿住,豆大的雨珠在铁额上淌下。

  吴铁翼的一声大喝,使得离离的剑,又挺了挺,两剑交架之处,迸出了星花。

  冷血唉了一口气,道:“可惜。”

  “可惜我却不敢与你赌这一点。”

  离离禁不住喜道:“你答应了。”

  追命想呼:“四师弟,万万不可。”但张开嘴,却见离离喜抑不住而掉下的两行泪,渗着颊上的雨珠,流落下去。

  冷血道:“但要先放人,再给你们走,两个时辰内不追赶。”

  离离微微沉吟了一下,道:“好。”

  冷血反问道:“你不怕我们食言反悔吗?”

  离离笑了起来:“如果你们是不守信诺的人,尽管反悔吧。”

  吴铁翼大喝道:“离离,不可——”但离离倏收双剑,已放了追命。

  小去看见离离的手势,也缓缓收回了匕首。

  冷血喝道:“好!今日就放你们一马,不过,这件案子,天涯海角,我都会缉拿吴铁翼归案的,否则,愿代受刑!”他这句话,是向众多部属交待的。

  追命也道:“六十天之内,崔略商若不能捉吴铁翼归案,当自绝于市。”向离离道:“你们去吧!”

  离离等人也被这等重语震住。

  吴铁翼气急败坏,掠上一匹空驮的马,大喝道:“我们走!”

  小去过来拉离离的手,离离匆促中回头望了追命一眼,那眼色的凄婉令追命心里一疼,两个轻灵巧的身影,同登上另一匹马,雨中,四马五人的驰出了山谷。

  只听一声长吟:“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方觉晓横抱神剑萧亮的遗骸,在晨雨寒风中孤伶伶的走出了山谷。

  追命痴立在雨中,仿佛眼前浮现的是那弱不胜衣的纤影,那凄怨的美眸,以及微泛红潮的容姿。仿佛又听她幽幽地道:“江湖风险多,三爷要保重。”然后纤手递过来一把伞。

  然而真有一把伞替他挡住了雨水,追命回首看去,见是冷血与习玫红,眼神盈着了解与温暖。

  三人同在一把伞里。

  追命自嘲地笑了一笑,道:“前路还有很多风雨哩。”

  细雨细敲在伞上,语音倍觉沧桑。

  开谢花 后记:风景之外

  我有一个嗜好,就是游山玩水。曾有一段时候,一个月至少有十天以上在翻山越岭遨游,台湾的风景绝色,十之七八都去遍,户外生活杂志出版的东、南、中、北台湾最佳去处及离岛、名山、温泉系列,给我翻了又翻,拿着它去找柳暗花明的地方,去过的地方打个小勾,两年后翻来一看,似乎很少地方没打上勾勾的,倒在目录之后增添了不少我附加的去处。

  由于我喜欢风景(清静的世外桃源和喧嚣繁华闹市都喜欢),所以在我的作品里,忍不住会有较多的风景描写。有次在游艇上,金庸劝我说:“写风景不必只写风景,可以写书中人物所见的风景,在情节里引入,这样会自然一些。”我想,他是很客气的指出我一些早期的小说一些不自然的地方。

  我有一篇小说叫做“结局”(这篇武侠小说一开头就是结局),写到一个非常精彩杀手──唐斩──出场的时候,不知怎地竟写成了另外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名字去了,而且在校对时粗心大意的居然没发觉,金庸看到那段落,用蓝笔非常用力地写了“唐斩”两个字。这两个字是那么的有力,在六张稿纸之后仍留有痕印。

  金庸把“结局”交回给我的时候,曾经表示:小说很好,他喜欢,最好能修改一下,但如果不改,明报也会照用。离开了听涛馆,我竟把稿子遗留在餐厅里,在我发现的同时侍者已追了出来把稿子还给了我,金庸替我给了小费那侍者,这可以说是“结局”的第一笔“稿酬”。后来,我抱着我的稿,上了倪匡的车子,倪匡说:“作品要有自己的风格,不一定要改。”我知倪匡都很怕改自己的作品。

  “结局”始终没有改,也没有再交回明报,我会在另一段时期对我的作品改正修定,但不是现在。要是现在写了的马上可以改,那只表示我没有用心写,或者写的时候没有尽力。何况现下的错不一定是往后的不对,目前的坏也未必就是永远的不好,现在知道的错误,只要在下一部作品里避免,才是重要。

  金庸有次对我说,我小说里的人物太多,而且死得太快,读者才刚刚对那人有印象,但在书里已经结束了生命,有时候他也为之惋惜。我想他说的很对。在新近的作品里,这种情形会少见一些,以后会更少,主要是因为我已不是龙哭千里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