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7章

作品:断刀错|作者:黄连苦寒|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2 07:35:53|下载:断刀错TXT下载
  ”

  朱投依点点头,摸出身上零碎的一堆铜板,都放在桌上。

  “阿婶,你家可有草料萝卜之类的事物?”

  “有的,后院就有,我替你将这驴牵去喂吧。”老太太拿着被褥铺在胡床上。

  “不敢麻烦老人家,这驴旁人不懂牵法是牵不动的,我自己牵便好,桌上钱是草料钱,还请您不要嫌弃。”

  老太太又咧嘴一笑,似是对钱不太在意:“哪儿的话,出门往左,过一小门,我家的骡子和猪都在后面,有点儿臭。”

  朱投依依言找到猪圈,果有一槽放满豆子草料,本有一群麻雀哄抢,一看有人来了,便呼啦啦一下子全飞走了,旁边拴着一头骡子。

  她牵着倔驴走到槽边,喃喃道:“这草料真不错,你吃有点浪费。”

  那倔驴一听,恶狠狠一头扎进草料堆里。

  世人以“蜀犬吠日”来来形容人少见多怪,这话一点不假,一年360天,蜀地倒有220天是阴天。

  今天照例便是一个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的杀人天。

  倔驴本来站着睡觉,但旁边的骡子一直对它献殷勤,这让它烦躁得失眠了,本着不爽就逼自己的驴子精神,它咬开了绳子,顶开了后门,撒开四蹄在山路上奔腾起来。

  它的主人朱投依可毫无“明天就得自己靠腿来走路了”的心理准备,在屋里睡得昏天暗地。

  屋里似乎有响动,她睡眼迷离地看了一眼,原是那老太太披着一件棉袄,点着豆大一盏油灯走出来了。

  “我拿儿媳该是回来了,吵醒你了,真对不住。”

  她挣扎着爬起来,说道:“哦,哪儿的话,我正好起来走走。”

  “我去给她开门,”老太太说着便走出去了。

  朱投依虽然因为连日赶路,睡得不辨东南西北,但好在灵台一点澄澈,没彻底叫猪油蒙了心。

  因此她总觉得是哪里不对,这么想着,便立刻起身,背上琴悄悄跟了出去。

  她躲在树后一看,这哪是什么儿媳,虽然天无星光,但那人身材高大,还是个光头,定是个男人无误,更十有□是敌人。她生怕给人发觉,忙手结法印,身形渐隐,掉头便往臭烘烘的后院跑去,想立刻走人。

  好容易有惊无险地走到后院,院门只是一道柴门,稍稍一推便吱嘎作响,好在这门在冷风中摇曳,总是吱来吱去,她将门多撑出一条缝,仗着身形扁平,钻了过去,倒也没有打草惊蛇。

  哪知到了后院,只见一匹骡子怅然若失,自家青驴却毫无踪影,当下如一盆冰水扣在头上,从脖子一路冷到脚跟,天亡我也!她双手结了个法印,身形蓦地消失,再出现已是三丈开外,到了院子外面。

  她来时只记得是往西北偏北,彼时夜也暗沉,毫不见星光月亮,不辨东西南北,她又怕有人跟上,连点火看看罗盘也不敢,只能慌慌张张一头扎进山林里。

  好在她逃跑经验比较丰富,第一时间窜上了树,随便挑了个差不多的方向,喘都顾不上喘一口,一路速度全开。

  身后似有人低声呼喝,大约说的是点子跑了之类的黑话,夹杂着干枯的灌木被人撞开的声音,细细簌簌。

  夜半无人,星云后城,一声尖利的枭鸣穿破天空,这种凄厉的叫声在野外虽属多见,但也衬得此情此景尤为可怖,透着不安与不祥。

  江清月近人,唐三彩从半睡半醒间惊醒,哒哒的马蹄声单调乏味,此时成了最大的折磨。

  她本从汉中走金牛道一路到剑阁,但半路接到朱投依在阆中附近出现的消息,她当即强行跨过一条山谷,绕到了从剑阁去阆中的路。

  越是接近目的地就越要思考怎么才能堵到她。去剑阁两条大道,一条通成都,一条通阆中,余下的不是山就是河谷,自古都说蜀道难,难不在栈道盘旋,却在崩石流土。栈道之外鲜有人敢走,就是因为山体不稳,时有滑动,她虽不能笃定朱投依会走栈道,倒也不信她敢走山路。

  第三日,她到达最后一个传信给她的哨岗,那樵夫模样的老头见了她,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好:“堂主。”

  “嗯,说。”

  “点子昨日从对面山崖上飘下去,背后有一灰布包着琴匣,穿灰衣,骑驴。”

  “哦?飘下去了?”她把手搭在额前,看向前面的断崖,断崖好似火烧一般的红,上面零星长着点点杂草,看不出多高,但一定是一个跳下来会摔死的高度。

  人不会飞,驴也不会,轻飘飘飞下来更是匪夷所思,那樵夫忍不住说:“堂主,除我之外,还有几个乡人见到,今日临近村中怕已传遍。”

  “传遍什么?”

  “张果老出山……”

  “哼……”她忍不住冷笑,“让他们去传。”

  “她往哪个方向跑了?”

  樵夫踮脚一指:“西北偏北。”

  唐三彩摇摇头,对于连地图都看不懂的一些人,一直走直线大概是最后的办法了。

  她跃下这窄窄的土路,樵夫惊呼:“堂主保重!”

  她摆摆手,头也不回地消失在密林里。

  树海之中,山风刮过,成了微风,只听见耳边“哔——哔——”声不断,周围树叶却一动也不动。

  这波涛般的声音犹如海浪扑面,由远及近,最终猛烈地改变了树杈的形态。

  唐三彩本是为了躲避树林中地面无处不在的虫豸才跑上树,谁知猝不及防,差点摔下去。

  另一边,朱投依虽有法术护体,但身在空中,无所依凭,只能被风吹得到处乱飘。

  两人一先一后,相隔百余里,一追一逃,却都叫一阵风搞得手忙脚乱。

  ☆、追逃4

  但她看到了非常不好的东西,有多不好呢?

  不好到她恨不得挖了自己的眼睛假装没看见。

  坡上一头青驴,不是骡子,不是白驴,不是黄驴。

  驴上一个人,背影看上去瘦瘦小小。穿着灰布衣服,背上背了个……

  长长的包裹,外头裹了一层布。

  头上戴着一个斗笠。

  大阴天的顶着一个斗笠。

  这毫无预兆的相遇让唐三彩心中打了个突,无端端心跳得就快了起来。心里有些虚,手里有些汗,脚下有些不稳。她急忙掏出个糖豆吃下去,定了定神,拍拍脸,从后面急速跟了上去。

  生擒?

  捆绑?

  做掉?

  十丈,六丈,五丈,四丈,三丈,两丈……

  驴上的人猛地回头。

  唐三彩瞬间握紧了隐在袖子里的短刀,微微弓□子。

  “哎呀!小郎君,你可吓死我老汉了!”驴上人一掀斗笠,却是个干巴瘦老头,让唐三彩虚惊一场。

  吓死你?你还吓死我了呢!

  唐三彩露出一个讨人喜欢的笑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