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4章

作品:隔帘花影|作者:你妹找1|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8 04:53:50|下载:隔帘花影TXT下载
  慧哥虽为南宫吉结局,却是罗汉一转,后日该主持正觉,点化他出家。云娘曾许口为愿。因此,雪涧禅师乞化到庵中接引慧哥,一住五年,才得遇合。这是西来大事因缘,不同小可。自那日收了空为僧,就教他念经识字,拜佛焚香。到了三年以外,了空经法俱解,教典全通。教他习学戒行,或是村市乞化、挑柴扫粪、灌菜汲水、开地锄田,了空年纪虽小,随力苦行,欢喜受教。这雪涧禅师就知他是内外圆通、戒慧俱足的一个罗汉善果。后因金兵劫杀,观音堂在大路傍,不得习静,就领着了空习学行脚。

  如是一年,了空因念母亲云娘没有信息,未知乱后存亡,虽是出家,不可忘母,要拜别师父,回武城县探信。就如目连救母一般,不尽人伦,焉能成道。雪涧禅师因了空年才十二岁,如何出得门,只得再将锡杖使了空担负衣钵,一路又到本庵。

  那知大兵屡过,烧得大殿皆空,把一尊大士风雨淋浸,蓬蒿二尺余深,成了一片荒地。那城东有一善居士王杏庵,专好行善济人、修桥建寺。他因舍了地与岑姑子建毗卢庵、旃檀佛的功果未成,经着大乱,这须尼僧支持不住,岑姑子死后,幻音、幻像俱各处散了,香火全无,又招不出个僧来。那日雪涧禅师使了空挑着衣钵,到他门首化斋。王杏庵正在门首,见禅师双眉垂雪,一顶圆光,领着个小头陀,赤脚挑着经担蒲团衣钵,来得有须道气,就请进客厅备斋。问道:“禅师自何方来?”

  禅师道:“无来无去,不定何方。”王杏庵见长老说话不俗,有须来历。家童捧出一盆白米蒸饭、两个大油饼、四碟小菜,甚是精洁。禅师盘膝坐于蒲团之上。二人用毕,又是苦茶净口。

  正待问讯作别,王杏庵请问佛法从何入门,雪涧长老合掌当胸而说法曰:“凡学佛者,先恭戒、定、慧三学:一,受持戒法。

  迷心为惑,动虑成业。

  由业感报,生死无穷。

  二,受持定法。

  欲除苦果,先除苦因。

  业分善恶,功无起灭。

  三,受持慧法。

  尘去镜明,天空自照。

  业尽惑除,情忘性显。”

  长老说三学已毕,居士又问:“何为四变?”雪涧禅师又为合掌而说法曰:“释氏之门,以众生广度,为报佛恩而说四变:一,佛之慈悲,变众生之暴恶。

  一,佛之喜舍,变众生之贪吝。

  一,佛之平等,变众生之冤亲。

  一,佛之忍辱,变众生之嗔害。”

  长老说四变已毕,居士又问:“何为渐次?”长老说曰:“从渐入顿,从次入圆。功到自成,瓜熟蒂落。”又问:“何为四断?”答曰:不去淫,断一切清净种。

  不去酒,断一切智慧种。

  不去盗,断一切福德种。

  不去杀,断一切慈悲种。

  长老说四断已毕,居士又问:“何为坐禅?”长老合掌而说偈曰:心光虚映,体绝偏圆。

  金波匝匝,动寂常禅。

  念起念灭,不用止绝。

  任运滔滔,何曾起灭。

  起灭既望,现大迦悠。似春花秋燕,落叶与孤舟。任造化,颠来倒去,一凭他、行止沉福江湖杳,归期难定,白了少年头。韶华能几日,山长水远,到处牵愁。看白??岸上,红蓼矶头。

  垂杨外,数声横笛,惊起沙鸥。何处问、三闾渔父,尽付与东流。

  右调《满庭芳》

  单表那世上悲欢离合,人生不幸,到了乱世,越发是飘蓬断梗一样,忽然而聚,忽然而散,偏是想不到处,又有机缘。

  即如云娘原为寻慧哥,误听了信上东京,流落在给孤寺中,幸亏高秋岳念旧,资助盘费,又与他搭了大船上的舱口,顺路到临清马头上,回武城县来,算得是极停妥的。那知这金兵从山东抢下来,要截船上的宫人,只得改路由黄河口上淮安去了。

  云娘在那大船上,如何敢上岸,只得相随而去。真是由不的人。

  一个寡妇领着一个使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