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3)
耶鲁大学与中国的关系比任何一所大学都悠久和深邃,她有将近2/3的历史与中国密切相连。150年前在耶鲁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的中国人容闳的画像,与其他同是耶鲁大学校友的美国总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画像一起,悬挂在耶鲁大学的殿堂。著名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经济学家马寅初、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英雄吴应科、华人设计师贝聿铭、教育家晏阳初、英国语言文学专家李斌宁等先后负笈耶鲁大学,并以卓著的成就闻名遐迩。
耶鲁大学与中国的关系始于1850年容闳入学。他早期在澳门由上过耶鲁大学的塞缪尔·罗宾斯·布朗办的学校就读。容闳的能力给布朗的印象深刻,布朗将其送往美国一所预备学校,后来入学耶鲁大学。容闳于1854年毕业,成为获得美国学院或大学学位的第一位中国人。
容闳回国后,组织了大清幼童出洋肄业局,派遣了数百名年轻的中国人前往美国的中学和大学学习,主要被派往耶鲁大学。19世纪70和80年代,20多名中国学生就读于该校。
1900年春,人们为加强中国与耶鲁大学的联系作出了努力。一些耶鲁大学毕业生展望建立这样一个机构:体现他们就读耶鲁大学时所经历的同志情谊和共同的目标。1901年2月,雅礼协会(yale…china association)正式诞生,100年来,它对于推动中国的英语教育、医疗教学和公共卫生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
没有中国学生的耶鲁必将黯然
目前耶鲁大学约11385名学生中,在校外国学生超出1500名,其中300多人来自中国,人数仅次于加拿大,是耶鲁大学最大的外国留学生团体。留学生的数字反映了耶鲁大学长期以来给予中国的支持和成为全球性高等学府所承担的义务。
在过去的20年里,有将近4000名中国访问学者和学生在耶鲁大学学习。莱温校长把中国留学生当成是耶鲁社区中的重要财富:“如果校园中失去了中国学生,耶鲁必将黯然失色。”
在录取国外留学生方面,除了要求留学生语言过关外,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耶鲁大学有两套不同录取标准。报考本科的学生,除了成绩突出,还要具备独立果断的品质,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而对于研究生,唯一的标准就是学术造诣杰出。
耶鲁大学的很多教师的研究方向都与中国有关。目前耶鲁大学与中国的合作项目已超过50个。虽然哈佛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都有中国问题研究项目,但没有几所学校能像耶鲁大学这样直接地与中国进行合作。
2001年,耶鲁大学成立中国法律中心,接纳中国立法人员和法律学者进行研讨活动,希望能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全的法律制度。
耶鲁大学还不断向中国派遣留学生。通过耶鲁——中国项目,耶鲁大学的很多毕业生都曾前往中国进行文化和学术交流并在中国教授英语和传播美国文化。
耶鲁大学中国联合会的负责人南希说:“数以百计的中国学生在耶鲁大学生活将使这座学校发生变化。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当然会使耶鲁人反思自己的价值观。”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最重点学科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生命科学。三项最热门专业是生物学、历史学和经济学
现任校长:理查德·c·莱温
申请条件:托福成绩590分以上,gmat最低682分
申请期限:12月31日
费用情况:
申请手续费:65美元
学杂费:24500美元
住宿费:7440美元
资助情况:
奖学金:22841美元
助学金:15710美元,2130份
短期贷款:200美元,校外长期低息贷款3275美元
勤工俭学:约2000美元
电话:(+1)203…432…9300
电邮:@
网站: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