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63章

作品:绝品保安|作者:风格1|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2 15:11:04|下载:绝品保安TXT下载
  徐达怒道:“安娜不是你……的好朋友吗?!”

  罗斯认真道:“是,但是为了她要冒生命危险的话,我不会干的。”

  说完竟然不管目瞪口呆的徐达,转身就朝前面快跑而去,途中回头时,看到徐达朝着与他相反的方向跑了回去……

  ……回想起当时的情形,罗斯心中不无一点愧疚,但绝没有后悔。

  假如时光可以重来,他绝对还会那样做!

  笑话,为了别人而让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当中,这在他看来,是无法理喻的!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宝贵,无疑是自己的生命!

  置于美女,财富,自由,权力等,虽然也是罗斯所向往的,但排名绝对是靠后的!

  他唯一愧疚的是,当时跑得太快的,应该及时报警的。

  不过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他就不再纠结,甚至连现在安娜、陈倩两个女孩,以及后来赶回去的徐达的处境如何,是惨遭凌辱,还是侥幸逃生,还是真的……都不再是他所愿意关心的了。

  所以他匆匆赶到了苏彬这里,用过了早餐之后,对于早上的抢劫一事连提都没有提!

  也不是他的心肠冷漠到了如许地步,只是,万一提了,别人追问他当时为何独自跑了,他岂不是自找麻烦?!

  所以既然那样做了,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不要,也不能再有什么妇人之仁了!

  他现在考虑得更多的,只是万一再遇到安娜她们几人,自己该有怎样的借口来应对……

  “罗斯,罗斯!”一阵略带焦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罗斯这才回过神来,看到了不远处脸上带有疑惑之色的苏彬的面孔。

  苏彬把问题又简单的重复了一遍,然后带着期望的看着他。

  知道是对方给他制造了这个对于双方都有好处的发言机会,罗斯平复了心绪,脸上又有了当初那迷人的自信,道:“苏先生说的没错,我们是多年的好友了。所以这次知道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我义不容辞,主动向《华盛顿邮报》提出了采访的申请!——你们应该知道,我所在的这份享有盛誉的报纸,一直秉承着公正、勇气和自由的报道原则,所以当然答应了我的请求。虽然一路奔波,冲破了重重阻挠才到来,但我并不后悔,我相信,这次江安之行,将让我们名垂青史!”

  那慷慨的气势,那流利的语言,那煽情的表情,让在场的很多不了解他具体情况的记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甚至有个别人开始鼓起掌来。

  罗斯的虚荣心又一次得到了满足,就像有一段时间禁欲的瘾君子又一次得到了禁品一般,他举起手来,喊道:“为自由而努力,为权利而奋斗!”

  只要再给他一点掌声,他肯定会跳上桌子,现场宣读一遍《独立宣言》了!

  这时,一个让他毛骨悚然的声音冷冷的传来:“罗斯,讲得真好啊。”

  第二十三章 揭穿面目

  尽管这个声音不大,但那特有的音色极具穿透性,在重重的人群杂声中突围而出,落入罗斯那因为亢奋而分为敏感的耳朵中,令他的心脏都跳到了每秒钟100下以上!

  他背上渗出冷汗,不用回头就知道,这个声音是陈倩的了。

  陈倩来到大厅以后,所谓仇人相见分为敏感,第一眼就认出了罗斯那魂不守舍的身影。

  她当时就有一种冲过去狂扇他巴掌的冲动,但看到这种新闻采访的现场,出于一种长期练就的专业冷静本能,竟然让她生生的将这种冲动抑制住了。

  看着罗斯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得瑟起来,她美眸轻转,心下便有了计较。

  所以就在罗斯像被英魂附体的那一刻,她冷然飘过去一句让他仿佛被冰山贴体的话。

  罗斯就像是一个以为手里拿的是禁品,倒入口中才发现是洗衣粉的瘾君子,脸上显现出丰富多彩的表情。

  有惊恐,有悔恨,有求饶,有掩饰,有逃避……他张开的嘴巴颤动了一会,终于蹦出了几个字:“你们……好啊。”

  里面的涵义只有他自己清楚,也不知道是问她们好不好,还是见到了心情好不好,抑或是求她们放过自己好不好,或者是几者兼而有之?

  周围那些记者都脸有惑色的转头看来,只见出声的是一位美丽异常的女孩,脸上带着冷冰冰的表情。

  任谁都能听出来那女孩语气不善,但更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罗斯那更加奇怪的回复。

  都是思想活跃,想象力不拘一格的人,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有了一些善意或者恶意的猜测,投往两人的眼神也变得暧昧和了然起来。

  陈倩管不了别人的想法,继续冷冷的道:“罗斯,我想请问一个问题。”

  不等他回答。又道:“秉承着公正、勇气和自由的原则,如果你遇到两位女士被打劫,会怎么应对?”

  饶是罗斯脸皮厚实,有心回避和胡扯,但终究做不到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坦然,他眼睛不自然的转了转,不敢看陈倩和安娜的脸。口中应付了两句,向同样脸有讶色的苏彬告辞道:“我身体不舒服,先走一步了!”然后低着头,匆匆朝外面溜去。

  这下子,围观的媒体记者算是大致猜出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对于这个刚才险些燃起自己热情和斗志的外国人。无不露出鄙视的眼神。

  没想到罗斯是这样虚伪、怯懦、无耻的人,亏他刚才还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摸样,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陈倩见状,也没有再追过去,毕竟目的已经达到了。

  罗斯的面目已经暴露,别想再在这里骗吃骗喝了。

  至于后面怎么再追究他的责任,那是另一回事了。

  安娜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的叹了口气。

  徐达难得的道:“真解气!”

  陈誉没有说什么,只是微笑着朝她竖起一根大拇指。

  不过台上的苏彬则脸色很不好看。

  就像一位大厨,原本要给食客端上一顿丰盛的满汉全席,没想到最后变成了猪肚包鸡,而且还是变质的!

  人是他邀请来的,刚才还大力推介,盛情邀请发言,没想到最后发现是人面兽心。斯文败类!

  连带着,他的品行也会受到质疑。

  谁让他和罗斯双方都自称和对方是“多年好友”呢!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罗斯是这样的人,那么他——纵然是白璧,也是有瑕的吧!

  似乎已经感受到下面那些望向自己的目光中隐含着种种讽刺和不善,心中对陈倩几人怨恨无比。但苏彬的脸上却又不得不装出一副东道主应有的热情表情,看上去就像面部表情被强行扭曲的整容失败的人,令人难受的很。

  “是陈倩小姐吗?久仰久仰,幸会幸会。有什么问题要采访的吗?”苏彬绝口不提刚才的事情,就像罗斯从来没出现过一样,他只想转开话题,淡化这事。

  陈倩点了点头,深深的看了苏彬一眼,对这个罗斯的“多年好友”也没有好感,但出于礼貌,还是寒暄了几句。

  苏彬又指着安娜几人,道:“这几位是?”

  陈倩一一做了介绍。

  苏彬对徐达道:“徐达,今天我可能很忙,既然他们是和你一起同来的朋友,今天你就抽空多陪陪她们,远来是客,一定不要怠慢了。”

  显然是对安娜比较感兴趣,道:“安娜老师,如果你手里有资源的话,如果方便的话,也请你尽量向一些外媒报道这里的事情,争取扩大影响,拿回属于我们的权益。”

  事实上,苏彬并没有认识几个外国记者,唯一的那个罗斯,也是在某次场所不方便明说的聚会中认识的,所以今天的外国人,除了罗斯,就只有一个安娜了。现在罗斯已经被轰下“神坛”,可能不方便报道,那么对安娜他不得不寄予希望。

  “请问下,你们希望外媒以什么样的角度来报道呢?”安娜出乎意料的问道。

  苏彬道:“当然是以事实为根据,以外媒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报道。”

  安娜道:“苏先生似乎很希望外媒能介入?”

  苏彬点头道:“是,我承认,我认为外媒报道的力度将比国内媒体更大,可能对我们的帮助会更有力!”

  正说到这里,门口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然后有人喊道:“胜哥和红玉姐也来了,大家请让一让!”

  听说这江安村的另外两名带头人也赶来了,众多媒体记者都很激动和兴奋的让开一条道路,同时调整好手中相机的角度,打开录音笔,准备进行新一轮的新闻报道。

  这时,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一位穿着普通,上身是白色衬衣,下身是蓝色长裤,脸上线条硬朗,眼神锐利的男子走了进来。

  跟随在他身后的,是一位穿一件中式半旗袍装的一位美丽妇人,丹凤眼,琼鼻,厚嘴唇,一看就是那种热心、外向的女强人。

  那男子“哼”了一声,道:“怎么请了外国人过来?”

  他虽然没有指明对象,但顺着他不满的目光看去,任谁都知道说的是一脸惊讶的安娜。

  苏彬连忙解释了一下,道:“胜哥,这位是来自江南市奥斯卡贵族学院的安娜老师,是以公共知识分子的角度来报道我们这次行动的……”

  看得出来,刚才以新闻发言人身份自居的苏彬对这张文胜很敬畏,就像看到了国家主席一样,没有了言语中的强大自信和。

  “老师?”张文胜的脸色平静了一些,但仍然没有完全放松,道,“不怕大家知道,我这人就有个毛病,对外国人不信任,这是祖上留下来的教训,请多多包涵!”

  大家都知道他是江安村目前实际的领导人,所以并不在意,或者说是即使心中有意见,也不敢表达出来,纷纷主动打招呼和表示理解。

  “张先生,我理解中国当年饱受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侵略之苦,所以您祖上会有这样的教训。但时代发展到全球化的今天,您依然以此对外国人心存偏见,就不应该了,再说,美国对中国一直还是比较友好的,比如,当年的多国联军侵略清政府,美国将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这些,您了解吗?!”作为刚才“攻击对象”的安娜则没有那么容易就算了,尽管对方是江安村的领导人,但这种涉及到公共、国家形象的原则问题她肯定是不会让步的,于是稍微沉吟了片刻,就侃侃而谈道。

  第二十四章 惺惺相惜

  张文胜本性是个讲道理,讲原则的人,不然也不可能在江安村里面享有这么高的威望。

  对外国人的这种偏见,来自于那个当上了党国将军的爷爷的影响,张将军当了四十多年的兵,打了八年的鬼子,也跟不少外国人打过交道。按照他的话,血浓于水,同种的才同心,外国人太多坏心眼了,终究不可信。。

  这是在特殊年代造成的,也是个人特殊的际遇造成的,但留在张家后代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致使他们对于外国人一律反感,认为都是居心叵测。

  但在张文胜的内心深处,还是意识到这种观点是偏颇的,只是家庭的熏陶和感情让他总是忍不住冲动而已。

  听完安娜的话,他一下子愣住了。

  在村里的这么多年,大家对张家敬重有加,所以他他说过的话,不管认不认同,基本没人拂逆,包括对外国人的这种看法。

  但今天众目睽睽之下,竟然被一个褐色头发的外国女孩直接反驳,并摆出了一串道理,让他似乎一时难以反驳。

  所有人都呆住了。

  苏彬等人自然是一脸不悦,正考虑着等会胜哥一声令下,该如何请走这位敢于“顶撞”他的安娜。

  其他的媒体记者也暗自摇头,和这种固执的村民头领理论,岂不是自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