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5章

作品:河父海母|作者:竹水冷|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2 22:32:43|下载:河父海母TXT下载
  刘氏染线分两步,第一步先将一部分线穗染成各种颜色,等到各色的棉线被装上织布机,再用搅好的染料在织机上绘制各色图案,这样织出的布花色各异,精彩纷呈。当邓家的织布机噔噔响过十几天后,荒原上的女人便都来欣赏这无与伦比的手艺,一个个啧啧称赞,羡慕不已。

  百兽袭击

  五年后,当常三招来荒原上百兽袭击时,最早的四幢房屋四周又盖起二十余幢土坯屋,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

  二十多户人家,分别来自不同地方,操着各种其他人家最初听不懂的口音。他们都是看到这里有可以随意开垦的肥沃耕地,才举家迁来的,大家过着没有任何约束却又丰衣足食的日子。

  一个似火的骄阳降温的下午,常三象往常一样打猎归来,特别惹人眼的是他背后的一只黄毛死狐。

  死狐双眼大大地睁着,一如常三背后有两只闪亮的眼睛。孩子们立即跟上来,叽叽喳喳地议论这只猎物的与众不同。

  常三与孩子们打着哈,对迎面遇见的瘸哥说:“这就是让俺打死雷的那只臊狐,我就知道有一天它一定会撞枪口上。”他取下黄毛狐指给瘸哥看,“要不是把这狗东西脑门打烂,还死不了。”瘸哥上前看时,果见死狐脑门上尽是僵血,但双眼处完好无损。

  “今晚就扒它的皮!”

  常三满脸的兴奋。

  这天晚饭时,瘸哥把常三背回黄毛死狐的事说给瞎嫂听。瞎嫂说:“把门窗关紧。”

  瞎嫂这句简短的话,很快传到了荒原上每一个人耳朵里。这天晚上,就连孩子都感觉到了阴森之气,比当年雷坟头上的鬼火还令人恐惧。

  全村人没有一个人有倦意,蜷缩在土炕上等待一个未知的可怕结果的到来。

  夜半时分,荒原的静寂是被几声凄厉的怪兽嚎叫打破的,这叫声令人毛骨悚然。继而,禽兽群叫声此起彼伏:野狼、貔子、黄鼬、地狗、地老鼠……各种各样的吼叫声连成一片,其中狐的尖叫声格外尖厉骇人。这叫声从四面八方传来,由远及近,随着一阵阵阴风,渐渐汇集成一种撕心裂肺的咆哮。

  河父海母6(2)

  荒草和庄稼被百兽践踏,先是沙沙声,继而成为喳喳声。

  村人扒着小窗往外望去,处处是星星点点密布的兽眼。不久,每一家的墙壁,门窗被兽爪扒得啪啪响,兽叫声变得近在咫尺。常三家屋子周围的兽叫声犹甚,不知什么东西已把窗纸全部抓破,窗格子木条被兽牙咬得咯咯响。

  解氏惊得话都说不成句,嘴唇抖动着,上下牙磕磕相碰。

  此时,常三此时已装好了一枪火药,继而一声震耳欲聋的轰响,震得土坯屋颤了三颤,窗口发出几声惨叫。荒原上一时有了须臾静寂,但更加骇人的咆哮声随即又起。常三家窗口出现了大小不一的各种兽头,都闪动着大大小小的眼光。当常三将第二枪药装好时,两根窗棂已被咬断,一只似是黄鼬的小东西钻了进来,被常三的枪托砸死在窗台下。

  第二声枪响了,象第一次一样,片刻静寂之后,再次咆哮又起。如此三番,常三家的窗棂几乎全被咬断。

  慌乱中的解氏想起了墙角的那只死狐,她浑身抖动着抓起那只死物,颠着小脚将它从窗口扔了出去。

  正在常三惊诧妻子的举动时,百兽停止了攻击,窗外的咆哮声渐渐了下去,随之被连片的呜噎声所代替,百兽的呜噎声或长或短,或尖或钝,或高或低,其音撕人心肺。这呜噎声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拌着各种杂乱的踏草声渐渐远去。

  荒原上的人全都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们都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的鸡舍猪圈全被破坏,家养的禽畜全部不翼而飞,就连邓家的白马和王来顺的黄牛也没了踪迹。

  地上到处是各色的粪便。刘氏数十声“咕咕”唤叫后,无一只鸡回来。荒原的主人们纷纷聚到一起,惊恐地谈论着昨夜发生的事情,每一个人的脸都苍白异常。

  此后几个傍晚,天不黑孩子们便早早钻进被窝,不敢出一丝声音。

  然而,另一件比百兽群袭更令人可怕的事情在第三天发生了:众人饮水的小河沟断流了。最先发现这一现象的是王来顺。

  ps:水,万物之源。荒原上的人们还是第一次发现,他们得到的报应比想像的更多。

  河父海母7(1)

  断流

  几天来,王来顺一直为失去自己新买的黄牛气愤异常,这气愤很快转化为对常三加倍的仇恨。他确信百兽群袭事件是常三打死那只黄毛狐所致,失去黄牛的罪魁祸首也自然是常三。他一边四下里寻找黄牛,一边叫着常三的名字在咒骂,对常三的仇恨已深入骨髓。

  在他行程几十里路终于在一片榆树林里发现自己家的黄牛和邓吉昌家的白马时,也再一次见到了已四年未见的白尾红狐。

  白尾红狐的眼里满是愤恨和衰痛的神色,前爪不停地揉着双眼。这更使他更加确信了常三的罪恶。

  他牵着两头牲口慢慢往回走,太阳离地平线尚有一人高时,接近了小村。见两头牲口都有干渴的表示,他决定先到河沟饮饮牲口,但他发现往日汩汩而流的河沟已滴水不见。此时,兆喜和另一个小伙子正来取水。兆喜惊喜地见到了自家的白马,但也惊恐发现了干枯的河沟。

  荒原的主人们仿佛这时才知道河沟的重要。

  水一时成了稀罕物,各家缸里的,瓢里的,碗里的水都被封存起来,就连没来及舀出锅的泔水也不敢再泼掉。

  兆喜等人不相信无水这个事实,他叫上几个青年沿河沟南上,但一直走到黄河边,河沟里仍无一滴水。

  无水的人家开始挨户寻水喝了。有水的人家变得异常吝惜,只将很少的一个碗底送给求水者。

  人们开始盼着下雨,将所有能接雨的家什准备好,可一连几天,晴空万里,无一丝云彩。

  在一个午后,王来顺牵着吐着干舌的黄牛碰见扛枪的常三。他恶狠狠地瞪一眼仇家,扔下一句歹毒的话:“枪一定会走火,你等着!”

  常三也同样恶狠狠地瞪着他远去的罗锅背影,第一次有了用枪对准那驼背的念头。

  当最后一滴水被喝掉后,几乎所有的人嘴上都咬着一把青草,耐心地嚼着嫩草枝叶中的那点可怜的绿汁。

  两天后,每一个的舌头、口腔都变成了绿的,而皮肤下的血管仿佛也在变绿。已有后来的几家在打包裹准备再走他乡了。

  幸好兆喜经过一天一夜的行程,用马车从一百多里外的黄河连拉回一车水,上百口人一点点地分喝着这一车水,先让孩子喝足,再按长幼分给大人,每人只有半瓢。

  几乎所有大人都没有解渴。

  “人是能渴死的。”不知是谁的一句话引起了众人更大的恐慌,死亡的恐惧压在了每个人心上。

  这天夜里,大家终于盼来了又一场春雨。第一个雨点落下时,人们都窜到屋外,仰头等着上天的赏赐,连被百兽吓破了胆的孩子也再顾不上恐惧,一窝蜂似地跑到天井里,仰头等着雨点落到自己嘴里。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了半夜,大家就在屋外坐了半夜,人们仿佛忘记了衣服湿透的寒冷。

  各家用家什或多或少地接下一些雨水,死亡的恐惧暂时离去。但所有的人仍然都在想着水的问题,无人再顾农事。

  这时,一位远在山西的年轻人迁来村里居住。当他得知人们为水的事寝食不安时,满脸讪笑,说地下的水多的是呢,你们这些原来就知道喝河水、沟水的人,连地下有水都不知。

  打井

  受无水威胁的荒原居民并不计较他的嘲讽,纷纷向他打听打井之法,表示只要能喝上水,不要说全部劳力齐动手,就是妇女孩子一起干也在所不辞。

  年轻人深受感动,当天下午就自选一地指挥打井。

  打井其实用不上许多人,伸上手的仅有七八个青壮劳力,但各家几乎全都倾巢出动,在四周观望。

  天黑时,井挖下四五米深。年轻人将从地下提上来的泥土用手捻捻嗅嗅,命令各家回去。第二天天刚放亮,全村人再次不约而同集中到井边,几名青壮劳力在鲍文化指挥下继续下井打挖。下井挖掘者已只能两个人两个人地轮流腰系一根绳子下去,井上人一筐筐往上吊土。每吊上一筐土,鲍文化总抓起一把,用两指捻捻,放在鼻下嗅嗅,再喊下边人继续挖。天过晌午,井已被挖下十几米深,仍不见有水,却在挖出的土中发现了硬壳的海生动物残骸和一种黑硬的东西。

  河父海母7(2)

  王来顺过来将黑硬之物用双手搓净表层泥土,说象是荆条疙瘩。

  众人大惑不解,惊奇于地下怎有海生动物和荆条。正当围观者和挖井人开始怀疑读书人的话时,井下的兆喜传出了粗粗的喊声,“有水了,有水了!”众人惊喜不已,蜂拥至井边。

  鲍文化也掩不住喜悦的表情,他将用麻绳捆住的瓦罐递去,喊下边的人灌上水,又提将上来,众人果然见到了半罐混浊的泥水。

  鲍文化象捧着胜利品,自豪地用手指沾一下,放在舌上品品,登时双手一松,瓦罐坠地而碎,自己也瘫坐在地上。

  待众人拉上如泥人般的兆喜和另一名年轻人才知缘由:井中的水竟比海水尚咸几倍!

  蓄水

  荒原上的主人彻底绝望了,各自做着离开这里的准备。

  正在这个时候,按惯例农闲时闯荡荒原的邓吉昌怀着兴奋的心情回来了。“黄河会摆尾呢!”

  他逢人便讲自己的重大发现,但没有一个人听他的高论。

  在从刘氏口中得知无水的消息后,邓吉昌也大吃一惊。他先到刚打出的井边看看,又走到原来取水的水坑边。

  吸过三袋烟后,他对赶来的人说,“得挖个大湾,即使湾里不渗水,流进的雨水也够人畜饮用。”

  这天晚上开始,二十多名男劳力开始在他带领下挖湾,这是一项全村人的大工程,大湾足有数千平米。

  第二天一早,妇女和孩子们也都赶来了,他们怀着最后的希望各自尽着自己的努力。兆喜担负起了赶着自己家的马车去黄河取水的任务,全村人正是靠这一天一夜才拉回的水,才勉强度日。

  湾挖下六七米深,水仍没渗出来,于是人们扔下挖湾锨镢,开始盼望再次下雨。

  一个晴空万里的中午,一直沉默无语不引人注意的邓吉昌五岁的小儿子兆财突然出语惊人,他对母亲刘氏说,夜里有大雨。

  起初,刘氏以为小儿子在胡言乱语,但当天夜里一场全年罕见的大雨果然不期而至,足足下了一夜,雨水从四面八方流入湾底,整整蓄了半湾的水。大家这才想起耕种活计,纷纷拾起农具垦荒播种。

  邓吉昌带人掘湾的一个中午,兆喜的媳妇秋兰添了个女孩。

  孩子出生的消息因为众人求水被忽视,邓吉昌是孩子过“六日”时才第一次见到孙女。这孩子皮肤雪白,眼睛雪亮,看上去与兆喜、秋兰并无一点相似之处。

  奇怪之处是仅出生几天便能在人逗引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邓吉昌见孙女第一面就为她取了个“水水”的名字。

  若干年后,荒原的主人们一叫起这个名字,仍会想起那缺水的日子,并会因此想起那场百兽袭击村子的夜晚。

  生过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