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1章

作品:醉回七九当农民|作者:双曲线|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3 03:59:46|下载:醉回七九当农民TXT下载
  种的嘛?你怎么就给忘了呢?我们还以为你早就知道能挣这么多哪!”

  这枣树是个铁杆庄稼,吴永成他知道;枣树早熟、高产,他也知道。可是他就压根没想到,一个破河滩,一年的工夫,就能收入了几万块钱!

  也难怪呀!他在前生乡里工作时,只知道一些理论东西,光会嘴上说,不会自己做;更不会到了秋后,跑去人家老百姓家里,去给人家算帐!那些收入呀、产量呀,对他来说,就是一些事不关己地数字,涉及不到他的什么切身利益。他也懒地去仔细算帐。哪能知道七百多亩地的枣树,一年下来具体是个什么概念。他光知道几年下来,肯定收益差不了。要比地里种庄稼强得多。没想到才一年的工夫,就能闹这么多。

  现在老妈这么一说,他就上了心啦。随手拣了一根柴禾棍,在地上算了起来:在他的记忆里,枣树的株行距离应该是1。5mx1。0m为宜,那么就能栽植四百多株,当年枣树的产量最低,每株基本斤

  斤的产量,湿枣晒干了,差不多就是半斤多干枣,每是六毛钱。。。。。。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七百多亩的烂河滩栽枣树,一年下来就能挣四、五万块钱,这还只是个刚开始的第一年呀,那今年下来更不得了。能挣。。。。。。

  “妈,我去河滩里看我爹去。”吴永成这帐也不算了,他兴奋得一时半会的也算不清!从小他的算术,就很糟糕。反正今年肯定比去年挣得多,甚至还要翻倍。不算了,去看咱的摇钱树去。

  从家里跑出来,骑了个自行车,吴永成一溜烟。弛向五里外的黄河滩。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太阳正慢慢地向西边落下。晚霞映红了半个天空。一天的热气也已经散去了许多。扑面而来的微风,也有了阵阵凉意。

  “君求悦且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一路上吴永成骑着车,下意识里却蹦出了这首白居易的咏枣诗。

  其实枣这东西,古人并不陌生。

  枣树,在我国的培育史已超4000。《诗经》,这一4000年前的民歌集。相传培育的枣树,源于野生的关品种,经过人工选择而成。关于枣的传说可见于中国诗歌,史书及几乎每一个中国社会。

  枣树喜温、喜光、耐旱、抗涝;同时它对土壤地适应性较强。抗盐碱、耐瘠薄,平原、沙地、荒山均可栽培。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象:它不畏风沙,顽强生长,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厚得载物”是枣树的真实写照;古人甚至称它为“与牡丹争辉,共霜菊斗艳”。

  枣是馈赠亲朋的上好礼物,因为大枣营养丰富,除富含大量糖分外。每100鲜枣中,含有维生素c300克,大大超过一般水果中的含量。大枣中还含有一定的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果酸、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p以及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此外,大枣中还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基酸,因此大枣也是优良地滋补果品。

  “五儿,五儿。你到哪里去?”吴永成只顾低头骑车、想事情,一声突如其来的喊叫,把他从遐想中拉回到了现实。

  他抬起头一看,原来自己已经来到了黄河滩上。他的父亲吴有德正站在路边、笑眯眯地看着他。

  “老远我就看见个人骑着个车,越看越像你,没想到还真是你!学校里怎么快就放假了?你到这来干什么?”

  吴永成赶忙岔开话题:“爹,今年咱们的枣树怎么样?收成应该比去年强吧?”

  果然,听到问枣树,吴有德老汉高兴的把手里的铁锨往地下一插,说了一声:“来。五儿

  吴永成跟着他地老爹。来到了河滩上一大片的枣林里。只见整个黄河滩上,都是绿油油的枣树。

  这时花期刚过。只是偶尔有几朵还没有开败的、黄绿色的小花,点缀在整个绿色的树叶中。

  “你抬起头,往树上仔细看一看!你看,今年咱们的枣树结得怎么样?”老爹喜悦地指点着。

  乍一看,整个枣树上全是绿色的叶子,就根本看不见一个挂着的枣。仔细一端详,茂密的树叶枝间,密密麻麻地结着小豆般地绿色小果实。

  “哎呀。今年咱们这河滩的枣树,又是个不小地丰收啊。”吴永成看着满树青青的小枣。仿佛看见了树上挂着地那都是明天的希望。

  “是啊,只要国家的政策不再变,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咱农民的日子,马上就会好起来的。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城里的人们,还又要往咱农村跑哪!到了那时侯,五儿,你说咱们的农村,会变成什么样子啊?!”吴有德老汉从来不爱多说话,这个大家都知道。看见这喜悦的果实,想着这几年发生地变化,老汉激动的、实在忍不住,要把心里地话儿说出来,和人一起分享着勤劳的喜悦。

  “爹,你放心吧!国家的政策,只会越变越好的。咱们国家近十亿人口,其中就有八亿人是农民。大家都知道,只有咱们农民的日子过好了,整个国家才能强大起来,中华民族的振兴,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您就等着看吧,会有那么一天,咱们的农村,要变得比城市里还要好。到了那时,咱们农民的要求就不仅仅是能吃饱、穿暖就满足了,而且还要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用的东西也要好!城市里的人,也都要跑到咱农村来生活!因为咱们这里的空气,就比他们城市里的要好得多!”

  (bsp;“真要是有那么一天,那可就太好了!”吴有德老汉感慨着抽出了腰间别着的旱烟袋,装上一锅,点燃,眯着眼睛,美美实实地吸了一口。脸上露出了知足的笑容。

  微风吹过,枣树叶子发出了沙沙的响声,好象也在分享着吴老汉的喜悦。

  “爹,你说,要是我这个书念不成了,回到咱农村,你说该怎么办?”吴永成见老爹心情正好,试探着先说了这么一句。他知道,自己的老爹不同于他的妈妈。别看平时不吭气,其实他的心里,什么也明白着呢!瞒他、估计是瞒不过去的。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话说明了。让他以后慢慢做母亲的工作,这个效果要好得多。老爹是个明事理的人。

  “五儿,是不是你在学校里出了什么事情啦?”果然,吴老汉一听他的儿子说出这样的话,就觉得有些不对头,把旱烟锅从嘴上拿开,盯着吴永成:“没事,你说实话,爹不怪你!实在不行,咱就回来,还再种咱的地。国家现在的政策好了,咱们农民的日子,也不比他们国家干部们活得差。说吧!”

  第二卷 发展 第四十三章 老胡夜求官

  吴老汉把旱烟锅从嘴上拿开,盯着吴永成:“五儿,是不是你在学校里出了什么事情啦?没事,你就和爹说实话吧,爹不怪你!实在不行,咱就回来,还再种咱的地。国家现在的政策好了,咱们农民的日子,不比他们国家干部们活得差。说吧!”老汉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做不下什么丢人亏心的事情,也惹不出什么大乱子。自家的孩子,自己最清楚:四个女子、一个男孩,没有一个娃,是让他们老两口瞎操心的灰子孙。对孩子们做的事情,他放心着呢!

  吴永成看着他爹鼓励的眼神,把自己在学校里所发生的事情,一字不落地说了出来。

  吴老汉一边仔细地听着,一般不紧不慢地吸着他的旱烟,嘴里还随口“恩、恩”地应着。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地上。头顶的上空,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

  吴永成说完了,舔了舔说得有些发干的嘴唇,望着一声不吭、一直在听他说话的老爹。

  沉默了半晌,吴老汉叹息了一声,把早已熄灭了的、旱烟锅里的烟渣,“叭、叭、叭”,地在鞋底上磕了出来,长长地呼出来了一口气,“儿呀,你这是让人家冤枉了!我娃啥也没做错,是受了委屈了!这个学,他们不让咱上,咱就不上了!没甚的憋屈!天底下没上过大学的人,有那么一层哪!人家不也都活得好好地?!我娃不要因为这点事情。就羞的抬不起头来。这不算些甚!男人嘛,心要放宽一些,眼要看远一些。我娃还小得多哩,以后的路还长着哩。还可能会碰到不少的、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忍。人活一辈子,可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事情。这不象你们念书时做算术题遇到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那么简单啊。

  不过,娃呀,爹想告诉你一句,人不敢太贪!是你的东西。它就是你地;不是你的,你可千万不敢强求!没有好处的。就拿你和那个女娃娃相好的事情来说吧,娃呀,那不是你的个对象。人家门槛太高,咱攀不上。一不小心,我娃就要吃亏的。以后做甚事情。也要思谋好了再做。这也是个教训啊!

  你妈那里,你就不用跟她说了。她个女人家,心眼太小,放不下个事情。听了这事情,会把她急疯地。等以后有了机会,我慢慢再跟她解释吧。走,回吧!时间也不早了,别让你妈等得心急了。”

  老爹这里休学的事情,现在已经过了关了,吴永成的心就塌实了许多。他实在不想让这件事情。对两位老人有什么打击。

  回家的路上,吴永成骑车带着老爹。两人又拉呱起了家里这半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情:他的三姐吴永霞也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孩子,三个多月了。是个女孩;家里的鸡和猪一切很好。特别是在鸡舍里,换上了那些吴永成让闹的铁笼子后,还真是省了不少事情,现在也不象以前每天需要四、五个人饲弄,时时还忙得人手忙脚乱的。现在一般有了两个人,就能轻轻松松地应付下来一天。二姐夫马林,买了个小四轮拖拉机,每天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生意好得怕人。有时候三五天后的生意,也早就提前排满了。不到三个月。买拖拉机地花的钱,就早挣出来了。家里地那个砖窑也挺红火的,还不等一窑地砖烧出来,就有不少人在早早地排队等着哪!那里是他的大姐夫在经管着呢!

  吴永成听见他老爹说的其他的事情,都和自己预料的差不多,也放了不少心。可就是他的三姐吴永霞生了个女孩的事情,让他心里觉得隐隐有些不安。毕竟他的三姐夫当时在村里搞计划生育地时候,大喇叭上向全村保证只生一胎,是他给出的主意。人家李琴也保证了可人家生了个男孩子呀!在农村,不管你思想怎么解放,社会地位怎么高,重男轻女地观念,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几千年来遗留在人们头脑中的、那种传宗接代的封建影响,还是相当根深蒂固的。不知道他的三姐夫马柳平,对生了个女孩的事情,会不会有什么想法呢?

  “爹,我三姐生了个女孩,我三姐夫的态度怎么样?高兴吗?”吴永成问他的老爹。

  “这个,倒没有看出什么来。在外面的时候,见他也总是乐哈哈的,没见他摆什么脸子呀。他也是个国家干部了,在这些事情上,不应该和村里的社员一个样吧。反之他们都还年轻,这一个是女孩,还可以再生嘛!谁家现在不是有三个、五个孩子的。”吴永成的老爹,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什么问题,随口说道。

  看来老爹还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他也不知道以后的计划生育,国家会抓得那么紧!他还是用农民的老脑筋,来考虑这些事情。在他看来,不就是生孩子嘛,这个是女孩下一个生个男孩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