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53章

作品:醉回七九当农民|作者:双曲线|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3 03:59:46|下载:醉回七九当农民TXT下载
  “五儿,我看这样吧!”吴永丽在经过一阵短暂的思考以后,再次开口了:“你的那篇调查报告,我想办法给你改一改。把文中那些鲜明地观点和倾向去掉,就变成一篇实事求是的调查文稿。然后发到我们地内部刊物中。新华社那边我们也有工作上的联系,我让那边的同志也登到他们的内参上。咱们这样做,只是如实地反映农民们现在外出打工地这种情况,至于最后怎么定夺这件事情。还是由上级地有关领导们来说话。你说这样行吗?”

  (bsp;“嗯,四姐,那也只好就按你说的这种办法了。”吴永成点了点头,心里不由得大为感慨:形势造人,这话可真是一点不假啊!短短几年的时间,政治上的敏感性、处理事情的干练,已经远远不是当初自己能罩住的了。四姐这么处理这件事情,也算是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之下,相对而言。比较合适的一种办法了。

  作为内参和她们单位的那些期刊,虽然说不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外界地影响力不这么大,可它们却都是省部、甚至于中央高级领导们决策的参谋,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不是那些公开的媒体所能代替的。

  自己虽然也想想为民请命。可作为一个穿越者来说,他还没有迂腐到用自己地政治前途。做为这件事情地所付出的代价。

  曲径也是一样可以通幽境地嘛!

  这么一想,吴永成马上就感到了一丝不踏实:他前一段时间曾经也把这篇文章投寄给了j省日报,不知道报社对这篇稿子是这么处理的。既然现在的大局势这么不利于农民工们,那就得想办法赶快压下来,真要是给发出去了,自己眼前的局面,可就有一点不怎么妙了!

  想到这里,吴永成赶快采取行动。

  “四姐,你们这里的电话可以打长途吗?我有一些事情,问一问咱们j省的报社。”现在马上是赶不回去了,只能先委托个人,看看清形怎么样。

  电话倒是很顺利地打通了,吴永成一会的工夫,就和自己以前熟悉的那位省报记者张建生联系上了。

  不过,张建生是报社新闻部的,而吴永成写的那篇文章属于报社理论部处理。两者之间还隔着一层哪!

  张建生也挺够意思的,马上就在电话中答应,帮着吴永成打听、打听这件事情。如果稿子还没有排版的话,尽量帮助他压下来。

  最后两个人约定好,今天下午吴永成到了j省l市以后,再联系。

  “四姐,我一刻也不能呆在北京了。我得马上坐飞机赶回咱们j省去。”放下电话,吴永成着急地告诉他的四姐吴永丽:“二姐夫和三姐来一次北京也挺难得的,就让他们玩几天再回去,我就不等他们了。”

  “五儿,你路上也不要太着急了。他们回来自有我照应的。”吴永丽当然明白吴永成这么做的紧迫性,站起身就送吴永成出了她们单位的大门。

  下午两点多上班的时候,吴永成已经赶到了j省报社的大门口,在门口的传达室登记以后,火急火燎的来到了张建生的办公室。

  此时,张建生也早已等候他了。

  “吴县长,那个事情可能有点不妙。”张建生一见吴永成的面,也没有多余的寒暄话:“你的那篇稿子,半个月前就已经被送到省委宣传部领导那里了审阅了,可能是其中的一些观点和现在上面的有关精神存在着冲突。昨天报社总编室接到有关领导的批示,要把你的那篇文章,放到争鸣栏目中,在全省展开一场大辩论。”

  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九十九章 问题很严重(下)

  “什么,你是说,在昨天的时候,你们报社的总编室,才接到了有关领导的批示,要把我的那篇文章,放到你们报纸的争鸣栏目中,还要在全省展开一场大辩论?那是不是说,今天的j省日报,已经就刊登出了我的那篇文章?!”

  吴永成听到张建生这么一说,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那是要开展什么大辩论?这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靶子,放到那里让大家群起而攻之吗?!

  情急之下,吴永成不顾礼貌,下意识地反问张建生。

  张建生默默地点了点头,随手把一份当天的报纸递到了他的手上,满怀歉意地说:“吴县长,实在是对不起,我事先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今天接到你的电话的时候,已经是无能为力了。”

  “张记者,谢谢你了。你已经为我做的不少了。有机会我请你吃饭表示谢意。”吴永成强作笑颜,拿起那张报纸,站起身来和张建生握手告别:“县里还有一些事情等着我回去处理,我就不耽误你的工作了。”

  张建生也知道吴永成此时的心情,也没有多挽留他,陪着他默默地走出了报社大门,挥手告别。

  *,我这是招谁惹谁了?不就是记忆中出现了一点小差错吗?犯得着把我的文章,放到那个什么狗屁“争鸣栏目”中吗?!

  吴永成走出报社大门以后,愤愤地想着,心情很久很久没有平静下来。

  刚才他也顺便地留意了一下报纸上的内容。自己的文章刚刚被刊登出来,旁边就有一篇署名为“一个基层干部”地反驳文章,而且言辞还相当激烈、尖刻,句句针对他那篇文章中的观点。

  哼,这篇文章肯定是省委宣传部的有关领导,授意手下的笔杆子们匿名写出来的。这种鬼把戏。就连傻子也能一眼看得出来。否则的话,当天地新报纸。谁也没有看到呢,又怎么会有先知先觉的读者来干这种事情?!

  人家这是很明显在告诉大家,吴永成地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只差有人拿着一个大喇叭,满世界地吆喊着说:嗨。大家快来呀。吴永成这小子快要倒霉了,大家可以拣起砖头,使劲砸丫的,有仇的报仇,有怨地报怨地哪!!

  那现在自己应该怎么办呢?

  吴永成盲目地在路上漫步走着,大脑里却反复地考虑着:本来自己的这篇文章,搁在前一个月之时,即使观点上有什么和上面领导精神不相吻合的,这也算不了什么大事情。自己的顶头上司梁州地委书记任力也能在他的职权范围内给压下来;可偏偏现在任力的工作,已经调出了梁州地区,新上任的吕国强书记原来就对自己平时的做法,有一些异议。现在再加上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还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大的苦头哪!

  不过。在这会儿。吴永成最为担心地就是,自己的这篇文章。会不会因此而对自己以后仕途上的进步,造成什么不良的后果。这几年来,他一直拼死拼活地在工作上费心,可就是为了能够早点进步、奋斗到话语权更高的位置啊!

  不知不觉中,吴永成下意识地就来到了j省省委大院地大门口。当他抬头望见门卫两边站列着地武警战士时,突然马上想到了一个念头:自己这会儿为什么不进去见一见罗老书记呢?!

  虽然说,现在自己的文章,也被j省日报推到了风口浪尖地位置,找谁也已经无济于事了,但自己先向这位一贯很赏识自己的领导,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意图说出来,说不定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林雷

  对,就这样干!

  主意拿定以后,吴永成重新振作了一下自己的精神,仿佛昔日的自信,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上。来了!”

  吴永成今天的运气还不算背到了极点。当他走进省顾问委员会的楼门时,很幸运地就和罗老书记的秘书刘连顺联系上了,并且得知罗老此时也是刚刚从家里过来,还没有客人来拜访。

  毕竟是熟人好办事,再加之,刘连顺也知道这位年轻县长在罗老心中的地位,爽快地替他进去通报了一声。

  “呵呵呵,小吴啊,今天你是不是又来给我报喜来了?这还不到年底,难道说,你年初给我承诺的那两个指标,已经提前完成了?!”罗老此时正伏在办公桌后看着一些文件,见到吴永成一边示意他坐到旁边的一张沙发上,一边地笑呵呵地问他。

  吴永成恭恭敬敬地回答罗老书记的问话:“罗书记,我们永明县今年在第三季度,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年初向您承诺的一项指标,那就是县财政收入在去年全年总收入的基础上,增加了百分之五十,预计到年底的时候,翻一番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呵呵呵,不错啊,不错。”罗老书记高兴得不住点着头继续问道:“那农民们的人均纯收入是不是有一点难度哪?我可是看了下面地、县送上来不少的党委信息说,今年可是一个大丰收年哪!”

  “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一般来说,是在年底的时候才能统计出来。今年是个大丰收年不假,可我最担心的就是谷贱伤农。”吴永成实话实说:“不过,最近我也做过一些调查,我们县有不少的农民们利用农闲的时机,到外地打工,也可以稍微增加一些收入。再加上我们县去年兴办了不少的乡镇企业,今年也就基本上都见到了经济效益。按照这样大致算下来的话,农民纯收入差不多也可以翻一番。”

  “好、好、好!”罗老书记兴奋得站了起来。指着吴永成说:“小吴,你放心,只要到了年底地时候,你们永明县这两个硬性经济指标,都能实现你刚才所说的那两个翻一番,我老头子也绝不食言。肯定会拉着明翰书记到你们永明县去转一转。”

  吴永成听到罗老还没有忘记自己年初的那个承诺,心里也是一阵阵的狂喜。但一想到今天j省日报上自己的那个大麻烦,喜悦的成分也就被冲淡了不少。

  “嗯,不过,你刚才说地那句话。谷贱伤农。也很有一定的道理。”罗老书记望着吴永成,细细地品咂他刚才地话:“谷贱伤农这也是一个老问题了!怎么才能做到使农民们增产而增收,这可是一个大课题呀!要是出现增产而减收的现象,那就会大大地打击农民们种地的积极性呀!”

  吴永成顺着罗老书记的话题,极力想往自己地文章上拉:“是啊,咱们国家多少年来一直对粮食地收购,采取一定的保护政策,这也就是为了极力避免这种现象。可农民们的收入还是一直上不去。罗主任,我前一段时间写了一篇关于农民们外出务工的调查报告。主要就是针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小探讨。今天我见咱们省得报纸上刊登出来了。”

  “奥,那篇文章是你写的?”罗老书记含义不明显地问了吴永成这么一句:“我记得好像看过一眼。那个,小刘,你把今天咱们省的报纸,给我拿一份过来。”

  吴永成揪着心。看着罗老书记重新戴上桌子上放着的老花镜。翻到刊登有他文章的那一版,仔细地阅读了起来。自己一句话也不敢说,等着罗老地最终“裁决”。

  良久,罗老书记才慢慢地摘下了老花镜,放下了手里的那张报纸,表情严肃地望着吴永成:“小吴,你说实话。你今天是不是因为你的这篇文章受了批评,才跑到我这里来的?”

  好家伙,这老头真是人老成精了,什么事情也能一眼就看透实质。吴永成心里暗暗佩服的同时,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申辩说:“罗主任,我本来是想探索一条能使农民收入尽快增加地途径,结果这篇调查报告出来以后,却遭到这么大地反应,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这个,小吴啊,你地出发点是好的,这个那是毋庸置疑的。”罗老书记轻轻地指着省报上吴永成那篇文章的位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