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成微笑着说:“世庆同志,只要为了工作,有什么事情只要你们团校的党委会议通过,你就可以直接打报告过来,我支持你的工作。”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吴永成觉得为自己刚才的那一番话,感到很恶心。
本来在马柳平调动工作的这件事情上,无论是作为小舅子的他也好,还是团省委书记万明山也罢,还有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自己分管的手下、团校的校长刘世庆来说,都是大家彼此间一件心照不宣的勾当,可摆到桌面上以后,就都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都能冠冕堂皇地和国家利益、人民的利益拉扯在了一起!自己是不是到了这个位置上以后,随着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自己原本比较纯洁的心里,也变得肮脏了许多?!
要是马柳平换作另外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乡镇干部的话,他是不是能顺利地达到自己的这个目的呢?
回答那当然是肯定的!
刘世庆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在这件事情上费脑筋,无非也就是因为自己现在是他的顶头上司。
不管是为马柳平办理借调手续也好,还是给一个新来的借调人员安排房子也罢,甚至说为了更好地安插马柳平,直接就向团省委打报告增设一个科室,这都不用花他个人的一分钱,他只不过是做一个顺水人情罢了。而落到好处的,除了马柳平之外,就是他刘世庆同志了。
不过,还没有等吴永成从自我反省中清醒过来的时候,他的三姐夫马柳平同志,就满脸堆笑地已经对刘世庆他这位未来的领导歌功颂德了:“刘校长,你真是太关心下面同志们的疾苦了!我、我、我实在是对组织上的照顾,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这样吧,刘校长,我们基层干部不讲究别的,也没有什么特长,就是知道在以后的工作中,好好地听你刘校长的话,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用这个做出来的成绩,报答像你刘校长这样的好领导。”
吴永成无语了:虽说农民们实在呢?自己的这个三姐夫原来在农村的时候,是多么朴实的一个庄户人家的好子弟呀!可自从他跳出农门、一跃成为端着“铁饭碗”的国家干部以后,这其中的变化究竟有多大,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了。
现在,为了一个正科级的职位,还有一套房子,就连这么肉麻的话都能说得出来,可见环境之对人的影响力有多大了。
怪不得古书上曾经记载过孟母三迁的典故,还是古人不次于现代人之聪明啊!在那个时候,就懂得了一块白布扔进黑色的染缸里,肯定不会捞出来一块白布!
至于人们常说的出于污泥而不染的事情,嘿嘿,那还说明是环境没有恶化到那种地步,要不然还有一句古话叫做:“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足”呢?!
“马柳平同志,你可不能这么说。我们都是为了革命工作嘛!”刘世庆微笑着拍着马柳平的肩膀说:“你不要把这些算到我个人的头上,做工作不是为了什么人而做的。我们都是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工作嘛!要说领导的话,现在吴书记就是我们团校最大的领导了。咱们都是为了他工作嘛!吴书记,你说我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呵呵呵!”
第四卷 迷茫 第二十三章 第一课
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五日,是j省首批优秀农村基层团干培训班学员们报道的日子。
在这之前,吴永成就特意嘱咐过团校的校长刘世庆,为了从各方面便于这一批农村团干的成长,在分宿舍的时候,把这首批八十名农村团干学员,分别和团校的在校生安插到一起。
“吴书记,这样安排,会不会在管理上带来一些混乱呢?!”刘世庆有些担心地问吴永成。
本来,刘世庆对举办这样的培训班很不感兴趣:农村来的青年团员们,无论是在行为习惯上,还是文化素质修养上,肯定不能和这些在校的年轻人们相提并论。
毕竟省团校的这些在校生,都是已经参加工作几年的国家干部了,而一下子给他们原来安排好的宿舍里,再插进这么多的农村青年,他实在是担心会打乱学校以前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吴永成耐心地给刘世庆解释到:“世庆同志,咱们团省委举办这样的培训班,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在知识层面上、政治觉悟上,给这些农村基层的优秀团干们以新的内容;更主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他们以后的工作能力。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如果他们能和城市工作的年轻团干们在一起共同生活的话,我想,无论是对城市工作的团干们也好,还是从农村基层回来的团干也罢,这都是一个促进他们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机会。”
既然吴永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刘世庆也就没有再找什么借口了。只好让已经上任的学校培训科科长马柳平、会同学员部的同志们,重新对这八十名来自农村基层的团干们进行住宿安排。
马柳平这个培训科地科长,现在也不是光杆司令了。他地手下有两名干事、一名副科长。
其中。那两名干事都是从省会城市的郊区中抽调回来的工作人员。那名副科长则是原来学校学员部的一名干事,被新近提拔起来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马柳平进团校工作地话,这个培训科那也是不会成立的。
尽管吴永成事先考虑到了培训班的学员们来报到的各种细节问题,但是到了报到的三月十五日那一天。团校还是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把马柳平和他手下的三员大将们忙了个不亦乐乎。
报到的那一天,来自全省各地地八十名优秀农村团干们,背着自己地行李,三五成群,风尘仆仆、怯生生地迈进了省团校的大门。
从他们的衣着就可以看得出,大家都是把自己过年的新衣服又穿上了。尽管背着行李一路奔波、累得脸上冒着热汗。但衣服的风纪扣还是扣得死死的。
有几个穿着西装赶时髦的,那一身皱巴巴、非常不合身的西服,就可以看得出来是自己家里做的。
在吴永成地提前提醒下,团校学员部从各班抽调了一些同学出来,临时帮助新来的学员们办理各种报到手续。
可不少城市里的学员们,哪一下子见过这么多穿着土里土气、背着五颜六色行李的农村青年啊?!
不少人一下子都愣在哪儿看热闹了,浑然忘记了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而那些第一次迈进省城大学的农村青年们,有地人更是拘谨得连手脚也不知道望哪里放了,胆子大一点地。还能操着浓浓乡土味道的普通话,拉着偶尔走过地老师们打问个什么,但也被人家不耐烦地随手一指,搞得晕晕乎乎的。
“世庆同志呀,我看光培训科的那几个人。是不是还照应不过来呀?!”
今天一大早。吴永成就因为不放心今天学员们报到的情况,和万明山书记打了一个招呼以后。就带着青农部的几个同志过来了,看到团校院子里乱糟糟的状况,皱着眉头对旁边陪同他的刘世庆说到。
刘世庆没有想到吴永成能对这么一件很普通的培训事情,看得这么重视,这几天可以说,他的办公室就没有少过他吴副书记的影子,搞得他也神经紧张了起来。
既然领导下指示了,他也只得把团校学员部的主任叫过来,让他们学员部配合培训科抓紧办理新学员入住的各种手续。
一直忙到下午六点左右的时候,j省首批八十名参加培训的优秀农村基层团干,才陆陆续续报到完毕。
此时,吴永成也在团校呆了整整一天了。
“马科长,怎么样,所有的学员们是不是都已经安置妥当了?!”
在团校刘世庆的校长办公室,刘世庆当着吴永成的面,问刚刚进来、忙得满头大汗的马柳平。
“吴书记、刘校长,八十名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全部都已经安排好了。饭票也都发到了他们各人的手中了。”
马柳平掏出手绢擦了擦满头的大汗,这一天也把他累得够呛,不过,精神却还是十足。这毕竟是他在新的单位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也正是他好好表现的时候。
“学员们有没有什么明显不适应的地方?”吴永成最为关心的,就是那些农村青年们第一天的适应环境问题。
“嘿嘿,哪能没有哪!”马柳平冲着两位领导笑着说:“大多数的后生们,我看连一次省城也没有来过,不用说别的了,上厕所大便完了以后,连随手开闸冲便都不懂,一下午搞得宿舍楼里臭气哄哄的。一些老学员们意见非常大。吴书记,刘校长,要不还是把这一批从农村来的学员,单独安排到一个地方吧?!这样也不至于会影响到别的学员们。”
刘世庆嘿嘿笑着看了吴永成一眼,没有吭气。
“什么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吴永成认真地说道:“马科长,正因为这些基层的团干们见地世面少。我们才要举办这么一个培训班。通过这次培训。使他们不仅仅是在工作能力、政治思想得到提高,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融入到现代化地生活中。你们培训科的工作很重要,不仅仅只是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还要尽早地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打消他们本来就存在的那一些自卑感。”
刘世庆马上接过吴永成的话题:“马科长。吴书记地指示很重要,你们下来以后,要及时和学员部、各个教研室联系,争取在明天早晨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你刚刚接手这个新的工作,方案的事情,可以让你们的副科长刘晓建来负责。严部长,你看。你还有什么要指示的吗?!”
团省委青农部的严晓光部长。今天也是跟着吴永成在团校泡了一整天了,对于吴永成过细地工作作风和充沛地精力,可以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原来心里存在的一些不服气,也早就一点也没有了。
此时,他听到刘世庆征求他的意见,连忙摇摇头说:“吴书记就想得挺周到的,你们就按照吴书记的指示办。至于吴书记刚才提到的搞点文体活动,我建议你们办个春季运动会怎么样?这样也可以活跃学员们的学习生活嘛!”
“对,这个建议不错。”吴永成欣赏地望了严晓光一眼。赞许地点点头。
“那好,我们就按照两位领导的指示办。吴书记,现在公事了啦,咱们也该去吃一点饭吧。呵呵呵,今天为了我们团校的工作。把几位领导可是整整地累了一天。让我这个当校长地,心里也实在是过意不去。”刘世庆转身对办公室主任说:“陈主任。你安排车,我们今天请领导们到湖屏饭店吃一顿去。马科长,你也一起去陪一陪领导们。”
“世庆同志,不用那么麻烦了。”吴永成伸手制止住要出门的团校办公室主任,对刘世庆和马柳平说道:“现在你们团校的学员们不是也开饭了吗?咱们今天就到你们的学员食堂吃一顿吧!正好也看一看新学员和老学员们相互之间相处得怎么样!”
刘世庆有些难为情地说:“吴书记、严部长,这个不太好吧?领导们在我们这里忙活了一天了,就到学校食堂吃点便饭?我们学校食堂的饭菜,可是实在不怎么样。
今天中午让你们在那里吃,就已经太不象话了,这个、这个,晚上就不用去了吧?至于吴书记说地新老学员们相处地状况,不用去看,那肯定也是没有问题的。咱们团干们地素质那绝?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