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522章

作品:醉回七九当农民|作者:双曲线|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3 03:59:47|下载:醉回七九当农民TXT下载
  当然,如果国家在派驻各级扶贫下乡工作队的同时,在辅之以因地制宜的项目建设的话,那个效果就更好了。”

  “呵呵呵,张省长、李书记,你们的这位吴永成同志可是很会说话呀,这马上就将了我们一军。”郭小平司长指着吴永成笑着对张炳楠、李钊说道:“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什么时候也忘不了伸手和我们要点什么。”

  李钊书记接茬道:“你们是财神爷嘛,我们j省市一个贫困省份,我们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你们的大力支持。”

  张炳楠省长随着他们淡淡一笑之后,仍然盯着吴永成问道:“那你认为,这种扶贫工作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工作方法,一般扶贫的期限应该为多长时间,才能确实保证扶贫的效果,或者说,能够帮助他们恢复造血的功能??”

  到底是领导看得远,马上就点到了具体操作的关键问题。吴永成对眼前的这位张炳楠省长马上生出几丝敬意来:看来这位张省长也是一位务实的领导,他不光是只注重形式上的东西,更希望看到扶贫的结果。

  这也幸亏是自己前世里接触过几级扶贫工作队的工作流程,否则的话,还真难以应对张炳楠省长的问题。

  “我认为,既然是要扶贫,那就必须踏踏实实地深入农村基层,和老百姓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知其苦难,方能对症下药。扶贫工作队最好以一个机关为单位,固定三年不动。当然,工作队员可以一年一轮换,这样也就能确保扶贫目标的延续性。”

  第四卷 迷茫 第六十六章 怎么会是这样?

  李明德他们一行只在j省呆了三天的时间,就返回了北京。

  吴永成也只是在燕泽宾馆陪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李明德了。毕竟他还不是这次下来的带队领导,能帮着牵线让吴永成接触到j省的省长张炳楠,已经是很费了一番脑筋了,总不能让吴永成这个团省委的副书记,陪着他们到各地市去视察工作吧。一者是吴永成的级别根本不够,二者他的工作性质和人家扶贫好像也没有多少的联系。

  吴永成原来以为,既然国家扶贫办和省长张炳楠同志,都这么重视下派扶贫工作队这件事情,j省有关扶贫工作队这项新举措,就应该很快成文下达。

  可谁知道十几天过去了,省里还是没有一点消息。

  只不过随着吴永成那次与省长一同在燕泽宾馆吃饭之后,团省委的万明山书记见到吴永成,态度各方面和以前变得很不一样了,多了不少不应该有的客套。

  这一点吴永成也能很明显地感觉出来,他不禁心里暗自好笑:这可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狐假虎威的感觉吧。

  不过,吴永成这几天也顾不上多考虑这些事情了,因为文丽已经临近预产期、提前住到了省妇幼保健医院。这也是吴永成极力坚持的,他可不想万一到了文丽生产的时候,出个三长两短的,再出什么意外。

  同时,吴永成不顾老反对,还托人从乡下请了一个小保姆,负责照料家里的一切。老人年纪大了。要是有什么磕磕碰碰的,那可真不划算了。

  文丽初次生育,没有一点经验,再加上有上次不小心流产地教训,越是临近生产越感到害怕,白天的时候,是吴家妈妈和那个小保姆轮流陪着她,到了晚上吴永成下班以后。值夜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可以说,在那段时间,吴永成就没有好好地睡过一个囫囵觉,把吴家妈妈心疼得背后直抹眼泪,好几次中午在家吃饭的时候,吴家妈妈当着吴有德老汉和吴永成,埋怨文丽:“不就是生个孩子吧,我就没有见过像她这样的,哪能一个疼痛也受不了呢?你看这几天。把俺五儿累成个什么样子了?!这还幸亏是怀了一个女孩。她要是怀上一个男娃的话,还不知道会折腾成个什么样子哪?!”

  “妈,你也别埋怨文丽,她这不是第一次,什么也没有经过吗?我没有什么的,我的身体好着呢!这一时三刻地,一个大后生那就能累成个什么呀?!”吴永成赶忙开导吴家妈妈。

  看来老百姓们所说的婆婆媳妇是一对天敌,这还真一点也不假。平时吴家妈妈和文丽之间的关系处得还不错。可一到这关键时刻,矛盾就显露出来了。

  吴永成前世的时候,因为自己老婆和妈僵硬关系。就没有少头疼过,到了现在的这个世界,他可不想让旧事重演。

  虽然,他也知道,这是吴家妈妈心疼自己的儿子,才会说这些话的。从她老人家来说,她宁可自己去受那份罪。也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儿子受累。

  唉。可有些事情是老人们所不能代替地呀!

  吴家妈妈还是不肯放弃这个话题:“哼,她第一次?她倒是想生第二个呢?国家地政策允许你们生吗?!这眼看着要生一个丫头片子了。还觉得挺了不起的,这要是搁在咱们村里,自己就羞得那啥了!还有脸说出来要住到医院去?五儿,你还像抬举娘娘一样供奉着她?!真没有一点出息。”

  吴永成无语了,这有出息没出息怎么能和这挂上钩?

  不过,他也知道,老人说了这么一大堆埋怨话,归根结底,心里还是有心病,那块心病还是因为文丽这次怀的是个女孩。

  “行了,你就少说几句吧。你看你说的那都是些什么话?!”吴有德老汉把筷子往餐桌上一撂,瞪了老伴一眼:“你家五儿是你生的你心疼,那人家文丽一个娇生惯养的老干部家的女子,她爹、她妈那就不心疼了?!人家就不是爹娘养的?!都什么时候了,还是抱着多少年前地那一套不放?真要是让亲家听见你的这话,我看你该怎么办?!”

  “我说啥了?我这也不就是在你们面前说一说嘛,这还有一个外人吗?”吴家妈妈此时也意识到到了自己有些理亏,但还是小声嘟囔着:“真是的,我心里不痛快,难道在自己地老汉和儿子跟前,也不能说说吗?!这成了个啥了?!”中生下一个漂亮的女婴,文丽的妈妈和她的两个嫂嫂,也从北京跑了过来,给母女俩带了一大包各种滋养的营养品,病房里当时热闹的那番景象,自然也无需再提了。

  就在文丽出院、孩子还没有过满月的时候,j省有关省直机关干部下乡扶贫地文件精神下来了,是以j省省委组织部地红头文件下发的。

  当吴永成看到传阅地这份文件的时候,一下子就愣住了: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啊?!

  j省省委组织部下发的文件中,提到的扶贫方式,并不是吴永成当时在燕泽宾馆向省长张炳楠、省委副书记李钊建议的那种以一个部门、或者是单位为扶贫主体,而是要求各省直机关的全体干部,自愿报名参加下乡扶贫,时间为一年。

  当然,文件中也不可避免地强调了机关干部下乡扶贫的一大堆重要意义,但这些意义也都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有关,给人的一种感觉,好像这次下乡并不是去扶贫,更像是五十年代的“四清”工作组。

  文件中倒是把吴永成当时所提到的“三同”也写了进去。明确要求省直机关干部到了农村以后,要发扬不怕艰苦地精神,和当地群众要做到同吃、同住、同劳动,积极与群众们打成一片等等。

  唉,真要是按照这种方式去扶贫,能不能收到什么成效,还真的很难说。

  吴永成叹了一口气,把那份文件扔到了办公桌上。心想:怪不得这个下乡扶贫的工作方案一直难以出台,说不定围绕这个议题,省委领导们之间也存在过一番不小的争议,到了最后才拿出来这么一份不伦不类的方案来。

  省委书记李雪峰同志的谨慎,那可是省直机关的领导干部们都一直公认的。

  不过,吴永成再细细一想,倒也能理解省委领导们地良苦用心:j省原任省委书记和省长的调任,给这两位新来的领导的教训太深了,虽然机关干部下乡扶贫工作在j省来说。只是中央搞得一个试点。可求稳毕竟还是没有一点坏处的,最起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可以保证不出大的纰漏呀!

  不管怎么说,j省省委既然能走出这一步,也总比机关干部们整天闲的呆在办公室里,看报、喝茶混日子强多了。

  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自觉自愿地报名,来参与到下乡扶贫的这项工作中。

  吴永成可是知道,现在省直机关的干部们一提起长期下乡。就有点不怎么感冒。

  如果是蜻蜓点水似地,转个三五天,那倒还无所谓。甚至于有一些年轻地干事们。还争着、抢着要下去搞调研。

  虽然中央上面一再强调到了基层不准参与超标准的接待,不准接受当地赠送的土特产等等,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家下面就有那个本事,把文件上规定的简简单单的四菜一汤,也能给你变得花样百出,那材料、那花费。可以说不次于一桌上等的宴席。可还偏偏能让主客双方皆大欢喜。

  可要是一年半载的跑到基层去调研,特别还是像这种为期一年农村“三同”。嘿嘿,那就对不起了。

  一来,大家都知道农村的生活条件艰苦,下去长期坚守地话,那待遇万万不可能像往日一样,享受什么“四菜一汤”的接待了,而且还要做到“三同”。别说是一直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得城市子弟们了,就是从农村跑出来的农家子弟,你再让他返回农村去吃“二遍苦”,他肯定也不会那么心甘情愿地。

  二来,省直机关里,那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也可能是几个萝卜一个坑。如果你这个萝卜被拔出去,以后回来的时候,会不会还有合适的坑再等着你,那可就很难说了。

  特别这还涉及到一个单位提拔的问题,毕竟经常在领导们面前转悠,那才能引起领导足够的重视,你要是一年半载的,跑到山高皇帝远的偏僻山沟沟里,鬼才能记得你呢!

  而省直机关地这一伙干部们整天价,日谋夜想地也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为了能把工作做好、博得领导的青睐,以此在政治上更进一步了。如果熬了几年,甚至于十几、二十年,却因为一个扶贫下乡耽误了提拔地话,那可就是一辈子的遗憾了。

  虽然,省委组织部的文件中,倒是也提到了这一点:对于在下乡扶贫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组织上将考虑优先提拔、重用。

  可大家都是机关老油子了,那一点猫腻谁看不出来呀?!什么叫突出贡献?那还不是上级领导的一句话吗?!哪有没有什么具体量化的考核指标,领导说你干得好,那你才算是做出了一点的成绩,否则的话,你就是累死也不一定有人能看在眼里。

  再说了,你以为扶贫工作就一定能轻而易举地作出什么成绩吗?!全国地、县、乡、村那么多的干部,人家的才能就不一定不如自己,要是成绩那么容易做出的话,他们又何曾不想让脸面上光亮一点?!

  更何况,是否能提拔自己,关键还在于本单位的领导,你跑到下面农村去扶贫,就像一个嫁出去的闺女,有人能搭理你才算怪了哪?!

  总之一句话,吴永成认为。省里这一次单靠机关干部自愿报名的话,下乡扶贫这个工作,估计一时半会的,还真难以顺利地开展。也只有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会在单位领导的强压下,忍气吞声、捏着鼻子、流着泪往下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