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1章

作品:醉回七九当农民|作者:双曲线|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3 03:59:46|下载:醉回七九当农民TXT下载
  量检验不能进行统一的、严格检验,而只能进行一些小批量的抽查,这就直接导致了不少产量的质量严重下降,还有的出现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许多现象,致使客户十分不满,损贷、退贷、取消订购合同等事情屡有发生,公司的信誉一落千丈,未几便会出现业务量急速滑坡,直至许多公司因经营过程中所获得利润为负数,而不得不关门倒闭。

  究其根本原固,还是农民素质不高、贪图小便宜。这样在生产过程中,他们偷工减料,降低了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还有的专门混水摸鱼,以假货、货贷充数。他们这样做无非就是想多混公司的几个钱!老百姓认为:反正那些人能开得起公司,肯定是有大钱的,也不在乎咱老百姓蒙他的的这几个小钱。人家

  里漏出来的,也够咱花几年。结果瞎折腾下来,闹i了,他们也没活干了,家里的农副产品都堆在家里,别说卖好价钱了,就按原来的价钱现在也不好卖了——因为公司大量收购这些农副产品,许多农民们家里都种、养的太多了。造成了谷贱伤农!

  鉴于以前经过的经验教训,吴永成在信里一再嘱咐:公司刚成立,质量和信誉必须要保证。对于愿意参加培训,学习做卤蛋、茶蛋等蛋制品的社员,必须先鉴订供货协议。并要求给公司交纳一定数目的质量保证金。在收购其蛋制品时,如抽查出质量不符合公司规定要求的,第一次发现,不再收购其蛋制品;第二次发现,扣除其一半的质量保证金;第三次再次发现,扣除全部质量保证金,并解除和他们鉴订的协议。公司和他们再无任何瓜葛。

  看着自己写在信上的这一段话,吴永成不禁一阵阵发呆:对这些善良、贫苦的农民父老乡亲们,订出这种苛刻的条件实在不是他的本意。农民们太善良了,也太穷了。他们有时候贪图点小便宜,也是因为一个“穷”字给闹的。可是不这样做,公司长久利益又得不到保障。长此以往,过不了几年,公司就会出现信誉危机。而这个公司和农民的命运是紧紧相连的。公司倒塌,他们眼前的、以后的利益统统失去了保证。而咱们的农民是看不了那么远的,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个蝇头小利,杀鸡取卵这种事,他们是常干!所以千百年来,说他们小农意识是一点也不冤枉的。

  至于制作蛋制品的师傅,在吴永成开学前就已经物色好了。是他的三姐夫马柳平提起的大队饲养员孙师傅。他们在当天晚上,就赶到了孙师傅住的大队饲养院里。正好孙师傅一个人又坐在炕上独自小酌,下酒菜正是马柳平所提起、他也尝过的腌蛋。当时吴永成一看,就认出这是后来市场上常推着小车卖的茶叶鸡蛋。

  马柳平、吴永成对孙师傅说了来意,孙师傅当即表示,那些鸡蛋他们老家的女人几乎全会做。他因为嘴馋好酒,而茶蛋、卤蛋、松花蛋又都是下酒的好菜,老婆没了后,他就自己动手做。挺好学的,也不需要什么特别难找的材料。做出来的鸡蛋味道和大城市市场上的几乎一模一样。因为那些市场上的贷,就是从他们老家哪运输过来的。他还有几个亲戚在老家那边蛋制品厂工作,都是顶尖的技术好手。如果需要,他可以在过年时回一趟老家,请几个过来指导指导。为了让吴永成他们听得更明白一些,他又把几种蛋的制作过程,所用材料简单地给他们说了一遍。

  吴永成和马柳平当时就一阵狂喜,这真是瞌睡天下掉下个枕头来。原来担心难找的制作蛋制品的师傅,眼前马上就出现了个孙师傅,而且人家后面还有强大的技术支援力量。这生产技术指导的难题一解决,其它事情就都好办了。不怕打不出市场来,就怕自己的产品不行,没人赏识呀!

  马柳平当即拍板决定,聘请孙师傅为将来成立的农工商贸易公司蛋制品方面的专职技术顾问,并且由大队拨给他几个人,准备做卤蛋、松花蛋等的其它辅料。过几天就在大队,给愿意做蛋制品的社员们讲课培训。挑几个细心一点的,专门做质量检验员,品尝各家做的鸡蛋是否符合要求。另外,从大队找一个人来接替他的饲养员位置。

  吴永成给他三姐夫马柳平回信后,慢慢走在学校通往操场的路上。

  八月的天气,秋高气爽,天蓝蓝的,纯净得能把人的心灵也给净化了;秋风吹得几片有些微黄的树叶,缓缓地落到地上。

  穿起已经一年多了,仔细想来,也没有做过多少事情。除了凭着以前的基础考上一所大学外,其它就干了用蚯蚓喂鸡、写小稿子拍马屁等诸如此类的一些小事,甚至荒唐事也干了不少,有些事情甚至连自己都不堪想起……肮脏呀!

  既然现在鱼湾大队的农工商贸易公司成立了,自己就必须认认真真考虑一些事情了。

  吴永成望着地下的落叶,坠入了沉思:人的一生也如这绿叶,刚看着还鲜嫩如春、充满活力,不觉间也是枯叶落地了……

  第二卷 发展 第三章 初会雨佐明 (1)

  十二月二十九日,快过一九八一年的元旦了。

  新的一年,就又要来了。

  吴永成坐在教室里,呆呆地望着窗外已失去前些日子茂盛绿色风采、只剩下光秃秃枝干的梧桐树……

  永明县玉平公社鱼湾大队农工商贸易公司在他的指点下,马柳平、薛红等一帮人已经使它已经走上了良业的拓展之路。

  在这几个月里,昔日的历程县某个公社食品站肉铺卖肉的、前商院高才生薛红,立下了大功。薛红不愧是学过几年商业经营管理的,再加上他曾经文化大革命前,在梁州地区商业局工作过两年多,对商业系统的经营运作情况,可以说是知道得清清楚楚的。

  一九0的时候,我国商业系统内部还是“上下一条线,全国一锅饭”的格局。上级商业部门对下级商业部门是行政领导关系,也就是说是垂直领导。各地的商业部门,与当地的党委、政府既没有行改关系,也没有业务上的被指导关系,可以简单地说,就是中央、省直的一个驻县的单位。它只服务于当地的需要,而不听命于当地的领导。与十几年后的地方与商业系统的隶属关系截然相反。

  此时的各级商业系统,在运行操作上是全国财政统一核算、商品统一调拨、盈利与亏损全国算大帐。人人负责,人人无责。这也就怪不得当时各地地的售货员那么牛逼,服务态度那么生硬:反正东西是国家的,卖不出去与他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即使所在的门市部这月亏蚀了,他也奖金、工资照拿,并且不会少一分钱;货物卖出去了,他反而要受累,还得到库房重新再上架一批贷物。

  可以说这种经营体制使国营商业变成了“官商”。其它体制的商业机构又根本不允许存在。从收购到供销,可以说他们是一枝独大,“占山为王”。所有市场上需要的东西,都又上级商业部门调拨、安排。调给你什么,你下级商业部门就得接受什么。要在这种情况下,把鱼湾大队农工商贸易公司的蛋制品推销出去。打开市场,就必须找准切入点。否则你跑上一年,磨破鞋底、累断腿,也找不到真正地门道。

  薛红在鱼湾大队培训完一批大队挑选出的青年业务骨干后,便和马柳平一起,带了两个精干一点的准业务员,直奔省商业厅。地区、县里的商业部门,根本就没什么权力采购、调拨商品。省一级商业部门才有一定的采购和调拨权,这也是近两年来,中央有关部委才把这一点有限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地。

  在他的几个同学和昔日结交的一些关系的帮助下。鱼湾大队农工商贸易公司顺利地拿到了第一笔数额不小的蛋制品业务订单任务。可以说,如果蛋制品质量不出什么意外的话。j省的蛋制品就可以由鱼湾大队一家垄断了。因为j省其它地方的国营、集体企业,目前都没有生产蛋制品的企业——城市居民连鲜蛋都不够吃、供应不上呢。哪有多余的鸡蛋用来做腌蛋?!

  “吴永成,学校元旦安排咱们两天地时间,让走出校门,搞社会实践调查,你准备去哪?”

  “啊,什么?”,突如其来的问话打断了吴永成地思绪。抬头一看,是冯霞正站在他的桌子旁问他。

  吴永成连忙站起来。慌慌张张地问:“噢,什么准备去哪?”。敢情他光听见了冯霞后面地一句话!

  冯霞又好气、又好笑,“想什么呢!呆呆的,我问你,这次元旦学校不是给咱们专门安排了两天时间,让咱们出去搞社会调查嘛,你准备去哪?”

  这两天,学校为了配合上面的形势宣传,准备搞一次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各行各业取得的新成就展览。就安排了全体学生利用元旦一月一日、二日的时间,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去调查、了解一九七八年前后,各行业发生的巨大变化。并要求每人写出一篇详实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你问这个呀,”,吴永成问冯霞,“我还没想好呢。你有什么打算?”

  “你们去哪,我也跟着去吧!咱们人多了热闹!”高保平不知从哪钻出来,也凑在跟前。

  “我准备元旦的前一就天回tj,。u|顺便回一趟家。”冯霞看着吴永成说,眼睛里露出几许希冀的目光。

  tj地农村?吴永成心里一动,tj的农村不是出了个大名鼎鼎人物——雨佐明吗?那可是个不得了的人物!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被他震得一愣一愣的,大红大紫啊!这个应该去看看。到了一九八0,,还能个找机会,和他拉上点关系,让鱼湾的农工商贸易公司和他的小龙庄结个对子,成立个股份公司什么的,好好发展一下呢。t|一个大港口,鱼湾在那以后有了分公司,这对外贸易、搞产品出口,就占了一席之地啦!

  对,这是个机会,趁他现在还刚起步,好说话,没准能谈成!如果等他大红大火之后,你再想去去拉关系,那简直就是自讨没趣,没准啊会被村里的民兵,用警棍把你打出来!他那村里可是有枪、有弹的,着了急甚至敢和荷枪实弹的武警对峙。就是他本人在他的事业发展中期,也敢抵触上级的命令和指示!县里调查组进去,他敢发动“人民战争”,用“冷战”(冬天不生火)、“热战”(夏天生大火)、“饿战”(不给你派饭)来挤、逼走调查组;到了他稍有名气时,他对bj以及各地来的官员从不迎送,也从不陪着客人喝酒、吃饭,甚至于常常反唇相讥。这与人们通常看到的农民对政府官员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更有甚至,在他鼎盛时期,把小龙庄最豪华的饭店起名为“九龙”。这是古代帝王才能使用的称谓啊!他不管哪一套;村口竖起了一座高高的牌坊,他亲自手

  保九如,地阔八方”,并下令让所有来客,在牌坊前,换乘小龙庄的迎宾车。这就类似于评书里人们常听到的《杨家将》中,那杨府大门前的上马牌坊、下马碑了:“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

  牛啊,可以说这个雨佐明作为一个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农民,比那位官至国家领导人的陈大叔,在有些方面还要牛气。

  陈大叔在他的村庄红遍全国,他的村庄的名字写遍全国农村、城市的每一块墙壁上时,对待上级和全国各地来朝圣的膜拜者们,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