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4章

作品:在腐败中成长|作者:天净沙|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3 05:10:54|下载:在腐败中成长TXT下载
  有人就不解了:

  “他躲在清溪镇想做点啥?”

  说书人一拍手中的镇堂响板:

  “顺治爷皇帝不当躲在五台山做啥?这叫退隐。大人物都有怪脾气,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一旦退隐他就百事不问。不问事他也是大人物啊,说不定哪天他就吼一声,吓得你三魂荡荡七魂悠悠。”

  有人恍然大悟:

  “难怪栾山人的儿子不呆在大城市,突然杀回古集来,这就是专门来收杜家几个的。”

  说书人一拍镇堂响板:

  “懂了吧?见过这人面相没有?那是帝王之相。听他说话多和气,见过他对老百姓发脾气没有?这叫大胸怀!左右看看,方圆上百里排一排,有第二个这样的人吗?再看跟他的那个元子行长,不光是相貌,看她那个派头,整个就是朱元璋的马夫人。”

  众人经他一点化,深信无疑了。

  说书人说:

  “还有好戏,你们看好了。有女儿的别往外面嫁,娶媳妇的别找外面人,这古集怕是要云开雾散了。信不信在你,说不说在我。哪天大家感念我提醒得早,就来朝贺几杯茶钱。如是我说错了,呸!当我放屁!”

  一风顺茶馆里的消息像涟漪样一圈又一圈向外扩散。

  很多人都听到了传闻,就贵先生元子听不见。

  贵先生继续推动农民贷款透明化操作。

  在营业厅用屏风隔离出一个区间,为“个人贷款受理处”。

  四周是木质沙发,当中一个四方茶几。贵先生要求房春燕的私人金融科,派人坐在这里与农民平起平坐办公。

  同时要求个人贷款只准在这里当面操作,贷款条件、操作程序、特例处理规定等等,全要公布。

  贵先生元子对个人贷款不再审批,只是盯住了银行的工作人员是不是透明操作,一旦接到投诉就一查到底。查证属实,从科长房春燕开始处理,关联人员一个不轻饶。

  元子则忙于推动规范化服务。

  从崦嵫旅游学校请人来对全员进行礼仪培训。

  对老师的要求是,学员中有一人不能达到要求,则培训费分文不付。培训结束后另请崦嵫宾馆来人组织验收,确保不致流于形式。

  培训对象包括她和贵先生、警卫、驾驶员、清洁工、食堂工作人员。

  元子还进一步采取矫枉过正的措施,推动建立规矩。

  柜面的服务过程通过监控录像,由专人在后台记录,一旦发现不能起立迎客、不能笑脸相迎、不能百问不厌、不能主动答疑解惑等等现象,无一例外将严惩不怠。

  环境卫生要纤尘不染,大理石地面要光亮可鉴。

  值勤警卫不能随意走动,不能衣冠不整,不能厉言喝叱。

  光震行长派来科技处的电脑人员,帮助建立开发区财务结算中心。

  从此开发区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奖金,一律由财务结算中心统一发放到每个人的存折上,中间不许任何人转手经办。

  取消开发区所有机关的银行帐户,即如请客吃饭,也由结算中心凭有权人签字同意的发票将资金直接划付到饭店,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划转。

  各机关征收的各种税费,包括村委会向农民征收的集体提留等项费用,由缴款人直接到银行缴纳,不许任何环节代收。

  应缴多少,公示周告。凡超标准收费,不仅缴纳人可以拒缴,而且要追究征收人责任。

  一旦发现私设小金库,无论金额大小,追究胡加仁和贵先生两个人的责任。

  一风顺茶馆几乎天天爆满。

  许多事就发生在身边,但是不少人还是愿意来听说书人评说。

  说书人开讲:

  “这些事原来听说过吗?猪屁股上盖个章兽防站就要伸手要钱。摆个小摊子,工商所开口多少就得给多少。村里头今天说提留明天就要大家分担,全凭一句话就吃钱,黑透了!

  “现在他们几大爷吃逑,钱全在银行,除非你有能耐撬开两个行长的嘴巴。敢去撬吗?小心别像杜家几个,脑袋给你扭下来。”

  有人补充:

  “当官的发薪水都给管起来了,吃不到空饷了。”

  说书人一拍镇堂响板:

  “你有多少花花肠子,人家早给你摸透了,一刀一刀那都是砍的要害。原先做点屁大的事,广播吼半天,净是光打雷不下雨。现在这把刀,不见光不见影,功夫上的说法,叫隔物打人,发的全是内力。”

  养鱼的匡一斤也在场,说现在农民去贷点款,跟原来大不一样了。说书人说:

  “多少年没有弄明白的事,原先当是玄乎得很,现在看很简单嘛!贷笔款,有人担保,收了庄稼就来还,为啥以前贷不到?就是那几大爷在里头捣鬼,想吃我们的回扣,好好一件事给他们弄得像光棍的短裤,到处都是洞洞眼眼。”

  众人哄堂大笑,笑得酣畅淋漓,笑出了郁积多年的困惑愤懑和无奈。

  有人对传闻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以寄托沉重的希冀,以表达强烈的渴求;有人听传闻一笑了之,权当废话;有人则努力从传闻中嗅出气味来。

  加仁加义和开发区那些有点政治头脑的就属于第三种人,开始认真琢磨传闻所隐含的其他信息。

  杜家几个被枪毙后,加义急切地找加仁商议,贵先生元子到底是哪路人马?出手怎会如此狠毒?会不会背后对他俩也下黑手?

  加仁长叹一声:

  (bsp;“看不出呀,两个人年纪轻轻,从束空手头搬倒杜家几个不费吹灰之力,两个人还装得像是局外人。”

  加义赞同:

  “不会错,两人道行很深呐!”

  黄果兰在旁边提醒:

  “元子不是一再追问加义的‘一亩三分地’吗?加仁弟弟那家公司已经被他俩捉住把柄了,加义的地盘可别再给他俩查出来。”

  加仁懊悔不迭:

  “待他俩太诚信了!只当是两个入世未深的乖娃娃,哪里能够料到是深山修炼上千年的一对妖。”

  加义问:

  “捉得住他俩什么把柄吗?”

  加仁说:

  “已经动过这念头了。企业那边的人跟他俩靠不近,杀了杜家几个,企业的人更不敢去靠近了。那家山人公司,注册资金是从上海过来的,拿不住什么把柄。”

  黄果兰喟然长叹:

  “手脚都做得干干净净。”

  农民贷款透明化操作后,划归开发区管理的古集镇十个村的村干部纷纷诉苦。

  原来农民贷款需要村里审批,村干部多少还有点权力,现在不要村里审批了,芝麻大点权力都被收光了。

  开发区财务结算中心正式运转后,大小官员都要撂担子,威胁说要调走。每分钱都被控制起来了,哪里还有工作的积极性?

  加仁也犯糊涂:

  “用点钱都得找贵先生元子,我这个当主任的不管钱只管事,那不是和尚的鸡巴摆样子的吗?”

  加义说:

  “我们公司的财务章都控制在他俩手中了。条条路都给堵死了,两人厉害,不会错,厉害!”

  黄果兰建议:

  “由他俩去弄,让开发区瘫痪下来!”

  加仁摇头:

  “瘫痪下来他俩有什么责任?一旦大小官员闹起来,只会怪我控制不住局面。”

  加义感慨:

  “你还不能说他俩做得不对,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准私设小金库,资金集中管理,收支两条线,减少中间环节防止资金渗漏,这些理由都是站得住脚的。就不想想水至清则无鱼,没点油水谁肯去卖命?我看就是安了心要绝大家的财路,不会错,就是这回事!”

  三人商议后决定,透点风出去,该征收的钱也不去收,不该支出的钱尽管开支,贵先生元子要是卡住,就由他俩做恶人去。

  这边过大山来找贵先生说:

  “信贷员开销大,光靠那点工资奖金是不够花的。现在强调纪律,制度订得也很严,外块全没有了,买包香烟都得自己掏钱,信贷员有情绪。”

  贵先生叹气:

  “分行就给我这么点钱,我有什么办法?总不能鼓励大家去捞外块吧!”

  过大山说:

  “好多企业都在疏远我们,就是想捞也未必就能捞到多少。”

  贵先生惊问:

  “为什么要疏远我们?”

  过大山说:

  “有人讲我们做事不义气,不敢跟我们交往太深。”

  贵先生笑笑问:

  “哪样事我们做得不义气?”

  过大山不肯讲。

  桑可以找元子反映:

  “听到好多职工在抱怨,收入明显减少了。杜家几个管事的时候,经常发钱发物。不管钱从哪里来的,职工得了实惠。现在是各方面的要求都比原来严格得多,做得也比原来吃力,反而不如原来的心情好,感觉没有什么盼头,提不起精神来。”

  元子找贵先生商量,要不要打个报告给分行,申请追加点费用。贵先生估计只会去讨气受,如果能够追加根本不用去申请,行长还不清楚支行的难处?

  过学工敲门进来,见两个行长都在,张了嘴又将话咽回去。他忌惮元子,改口说没有什么大事,就要退出去。

  元子逼他把话说出来,他先说明:

  “只是有这么个情况,并不是说我就主张这样去做。”

  他详细介绍,他堂弟过六山的古集供销社在做香烟批发,缺少流动资金。知道银行的贷款指标很紧,再申请贷款不容易批准,便想到跟银行合伙做香烟生意。

  风险由供销社承担,银行只要出资金。收益方面,除支付正常利息外,另给百分之十。

  元子吓唬他:

  “钱收不回来你就是抵押品。”

  过学工说:

  “我堂弟总不会害我吧!”

  贵先生说商量后再答复他。

  过学工退出后,元子说:

  “这跟卞红亮的红房公司一样的交易,无非一个炒地皮一个贩香烟。”

  贵先生不以为然:

  “卞红亮是我们控制不住的,现在过大山和过学工都是我们的职工,过六山会害他两个堂兄?”

  元子问:

  “就算风险可以防范,百分之十的收益你进什么帐?未必也设个小金库,落得杜家几个同样的下场?”

  贵先生猛然想起:

  (bsp;“高点放在山人公司的八百万,现在作存款利息太低了,不如借给供销社,一年增加一百多万收入哩!”

  元子也觉得这个办法好:

  “我们没有动用别人的钱,首先是理不亏呀!”

  使唤过学工去叫来过六山,贵先生说:

  “正常贷款现在指标很紧,我有个朋友倒闲着八百万资金,他同意借给你,不过私人的钱不要发生风险才好。”

  过六山表示:

  “我两个哥哥在你们手下,对你和元子行长感激还来不及哩,哪敢害你们!”

  元子问:

  “做香烟到底有多大的毛利?”

  远六山说:

  “我们跟烟厂是两票结算,一部分资金打给烟厂,这是按出厂价计算的;另一部分资金打给中间人,这是手续费,两项加起来算平均成本只有批发价的一半。”

  又说了会儿闲话,过六山说:

  “做香烟是本大利大,如果能够再凑点资金,那就不得了啦!”

  元子问:

  “怎样不得了?”

  过六山说:

  “甩开中间人,直接跟烟厂谈笔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