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87章

作品:大妖隐于市|作者:敏儿不觉|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3 07:18:55|下载:大妖隐于市TXT下载
  此时,张禾确认,就是那画中的女子,每天给和尚洗碗做饭,没准还洗衣服。正在寻思,和尚回来,张禾问道:“和尚,你的衣服是自己洗还是菩萨给洗?”

  和尚道:“阿弥陀佛,衣服当然是自己洗的,怎敢烦劳菩萨?”

  张禾道:“大师,我见你家中这幅画,非常喜欢,不如你送个我吧。”

  和尚道:“此事万万不可。”

  张禾道:“大师,你不是我说,色即是空么?那画是色,也是空啊。”

  和尚道:“是空是色,都跟施主无关,它是空也是老衲的空,是色也是老衲的色,总之跟施主无关,快快吃饭,莫耽误了菩萨洗碗。”

  张禾心道,不论如何也要取走这幅画,这多省事,又不要柴米油盐,又不要自己动手,就能有饭吃还不用洗碗,哪里找这样的好事?

  一连几天,张禾都留意着和尚的行踪,本来想等和尚去散步,等了几天才知道,和尚是个宅和尚,几天才出一次门,不过好歹是等到了,和尚一出门,张禾就变成了和尚的样子,取了那幅画下来,挂在自家屋里,还学着和尚的口吻向那幅画说道:“菩萨,和尚把你送个小爷,你要好好给小爷做饭洗碗,不要耍脾气。对了,明天我也来吃饭,你把我的饭也做了吧。”

  说完除了门,溜达一会,想要回家,正撞见和尚朝这边走来,还好没看到自己。张禾赶紧变成了那小孩的模样,迎着走了上去,只说饭好了。

  和尚大笑,跟着张禾回到国士苑。进了自己屋,却发现没人给自己做饭,顿时心凉了半截。

  正着急,忽然想起张禾昨天跟自己要那幅画,立刻便想到了张禾,气冲冲地走过去,张禾正好迎了出来道:“,饿坏了吧?快来吃饭。”

  和尚气呼呼道:“你偷了老衲的画,还好意思叫老衲吃饭!”

  张禾道:“大师,那不是画。”

  “不是画是什么?!”

  “大师,那是空。没有它,大师也照样睡觉吃饭。”张禾道。

  和尚忽然降低了声调道:“阿弥陀佛,难道是应在今日?小施主,你跟老衲说说,除了二旦的小名之外,你的本名是什么?”

  “啊,我叫张禾。”

  和尚黯然道:“那便是了,不想应在今日。”

  张禾道:“师父给我这幅画的时候曾经告诫贫僧,贫僧和这幅画的缘分,‘逢禾则止’,以前老衲还以为是遇着了春苗,如今看来却是遇着了小爷,这幅画就给施主了,方便的话帮老衲做下饭。”

  张禾喜道:“这个自然。”

  等和尚一走,张禾便开始摆弄那幅画,一寸一寸地看过来,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小字,清明上河图,177。

  张禾认这几个字都认了半天,更别说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反正不知道,索性也不去多想,张禾将画挂在墙上,每天做饭洗碗,到了将近中秋的时候,那种新鲜的感觉已经没了,只是自己懒得做饭,有人代劳而已。

  中秋将近,张禾想到了嫦娥,却有了恶作剧的想法,因为那画中的女子,既然她会做饭,难保就不会别的,说不定会唱歌,说不定还能,提供点特殊服务。。。

  嗯,张禾计议已定,那天早上,便假意出了门,不一会,又变成和尚的样子进来,假意喊了几句:“施主在家么?”

  当然不在家,本来就是张禾便的。那“和尚”喊了几声没人理,便道:“那老衲在这等施主一会。”说完便道床上打坐。

  坐了一会,张禾大呼不妙,腿麻了。

  该死,刚才没看时间,一大早就打坐,等到饭点得多久啊。。。

  坚持了半个小时,坐不住了,张禾无奈,起来的时候,却有了主意,自言自语道:“施主还不回来,老衲却要回去了,给你留个记号吧。”便将一根手指化了树藤,系在桌子上,然后出了门。

  张禾在外面溜达,却没有走出那根树藤的最长延伸距离,等张禾感到树藤上传来的震动,知道那女子来做饭了,便往回走。

  张禾回到门外,那女子正好做完了饭,往桌子上摆东西,张禾瞅准时机,那根树藤忽然自动解开了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卷住了那女子。

  张禾见卷住了女子,怕对方走脱,又将绳子紧了几分,将其牢牢捆住,然后进了屋里。

  张禾问那女子道:“会说话么?”

  那女子满脸惧色,点点头。

  张禾抓着那女子的手威胁道:“告诉我,清明上河图177是什么意思?”

  张禾嘴上虽然厉害,但是捏着那女子的手,又这么近距离地挨着说话,感到那女子又香又软的身子,不觉有几分意乱情迷。

  那女子软软地说道:“这是圣人仿制的清明上河图,上面的人物都可以变成幻象,跟真人一样的,画上每个人都有编号,我只其中一个会做饭的而已。”

  154。权臣肃顺

  对于这清明上河图,张禾还是有些了解的,以前看《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时候,曾经好奇电视剧里出现的清明上河图,查过资料,现在还记得,那图上画的人物,大约有500多名,还有不少牲口,除此之外,其中的建筑也是惟妙惟肖,连小摊的物件,招牌上的字号都能看得清楚。

  此时张禾听说圣人仿制了清明上河图,自然将其放大了不知多少倍,上面的一个小人,在这里却成为了一副完整的图画,而且画中人可以下地做饭,照这么说下去,这样的画,应该还有很多,即使有的画上可能有不止一个人,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这些人都可以变成真的,可以下地行走,除了做饭的,自然还有商人、文人、武士等三教九流的人。

  张禾能够感到,圣人如此费劲心机地仿制这幅巨作,一定不是为了好玩,其中肯定有奥义。想到这里,张禾向那画中的女子问道:“你知不知道其他的图画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除了你之外,还有多少幅画?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向你这样?”

  那女子道:“我也不清楚,这幅画只是在画的时候我们是连着的,画完就被裁成了散块,然后那圣人从万里高空将这些散块撒下,各自分散,我最先被一个商贩捡到,后来到了那和尚手中。”

  张禾道:“圣人纺织图画,有多少年月了?”

  那女子道:“大约有七八百年的样子。”

  看来毫无头绪啊,张禾只好道:“你非得呆在画中么?下地来如何?”

  那女子道:“下地也没什么不适,只是在画中不会变老,要是下地,活一天就老一天,活一年就老一年,原来画中的许多人物,怕是已经下地老死了不少。”

  张禾道:“所以你一直呆在画中。那你为什么还下来做饭,做顿饭也是要老做顿饭的时间的。”

  那女子道:“画上只有我一个人,太过无聊,因此每天下来活动。”

  张禾听得,知道那画卷是这女子的关键所在,要是没了画卷,过几十年便要老死,因此放开了女子,只是好生留意着画卷。

  这样一来,圣人仿制这幅画的意图就很难揣测了,既然费了这么大劲让画上的人物能够变成真人,又故意将其散落民间,真是毫无头绪。

  因此张禾也做不了什么,只是将画卷挂在墙上,那女子依旧每天下来做饭。

  转眼到了中秋,本来张禾是没什么好过,那和尚也不食人间烟火,但是有了女子,就不一样了。

  中秋那天,那女子也不惜多变老几个钟头,下来做了好一顿饭,并第一次跟和尚和张禾一起吃饭。

  那和尚却没有吃惊,其实和尚有大智慧,早知是那画上的人下来做饭,只不过以前没有说破,也从来没有交谈过。

  三人坐在国士苑的小院中,用不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本来就是三个人。

  这个中秋,终于有些像个中秋了,早些年的时候,张禾都是一个人过中秋的,而秋天又是最让人感伤的季节。

  孤独的张禾,总是每逢佳节倍伤心,这回终于有美女相伴,加上和尚,三人在院子里坐着,望着那向大地洒落着光辉的月亮。

  忽然有人推开了院门,朝张禾道:“你来。”

  张禾不悦道:“什么事?你是谁?”

  那人道:“叫你来你就来,废什么话?”

  张禾道:“我操你妈。”说完还觉得不解气,又加了一个字:“滚!”

  那人就滚了。

  但是那人的出现,让张禾等人兴致大减,尤其是那女子不在画卷中就要变老,没坐了多久便要回画卷上面了。

  中秋过后半个月,圆明园的气氛忽然紧张起来了,说是出了大案子,咸丰皇帝十分震怒。

  张禾心想,估计是遇着刺客了吧?跟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中秋这一阵,正是今年科考的日子,结果查出六分之一的人舞弊。

  科举是国家大事,顺治皇帝祖制,凡是涉及科场舞弊的案子一律处死。

  这种人心惶惶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直到过了年才查清,抓了四个要犯,其中之一是户部尚书,大学士柏葰。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有个叫罗鸿绎的想买个功名,找了李鹤龄,李鹤龄又找了同考官浦安,浦安向主考官柏葰求情,柏葰说不行,叫家里的仆人去向浦安解释。

  仆人到了浦安家,还没进屋就被塞了银子,然后浦安向仆人哭诉:“这回我就推荐了一个上去,要是中不了,我就没脸混了。”

  结果仆人被感动,回去帮浦安说情,主考官柏葰卖了个面子,录取罗鸿绎。

  这件案子抓的四个要犯,就是买功名的罗鸿绎、同考官浦安、媒人李鹤龄,还有主考官柏葰。(仆人刚抓进去就意外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柏葰是没有收过贿的,而其他人是收过的。

  然后咸丰召集大臣开研讨会,将张禾和和尚也叫去旁听。

  开会之前,有人早到有人晚到,在等待的时候,咸丰给张禾介绍了破获这起案子的主要功臣肃顺。

  张禾一件肃顺,立刻觉得眼熟,想了一下,却有些哭笑不得,原来此人正是中秋节被自己骂娘的那位。

  张禾有些心虚地跟肃顺打了招呼,开始还觉得可能忘了,后来一想,这里都是大人,只有自己变成了小孩的模样,肃顺肯定能记住。

  讨论开始,绝大部分的人说:“按照祖制,三人该杀,柏葰免死。”

  肃顺道:“按照祖制,四人都杀。”

  咸丰道:“让我想想。”

  其实张禾认为,柏葰确实不该死,因为他只是卖了同僚一个面子,而且没有受贿。

  不一会,咸丰想通了:“柏葰充军,其他三人立斩。”

  群臣都道:“正该如此。”

  肃顺道:“不可,四人都该立斩!”

  咸丰道:“柏葰没有受贿。”

  肃顺道:“但是柏葰点了头。”

  咸丰道:“我决定了,柏葰过时极大,免官充军。”

  肃顺道:“必杀柏葰,否则皇上视祖制为何物?”

  咸丰道:“先散了吧,我再考虑考虑。”

  第二天,咸丰帝听到了让他吐血的事情。

  军机处已经拟好了圣旨,诛杀四人,请咸丰签字盖章。

  155。刑上大夫(二更)

  咸丰皇帝见到军机处拟好的圣旨,心中大骂肃顺,却无可奈何。

  这个时候,如果说是肃顺假传圣旨,那就是明摆着告诉大家,皇上有点搞不定肃顺,连圣旨都被假传。

  咸丰帝生气归生气,但还是没有立即下旨,毕竟事关比较重大,那主考官柏葰可是大学士啊,自大清开朝以来,还没有因为科举杀过任何一个大学士,而且柏葰确实没有受贿啊。

  咸丰帝秘密召集了张禾、和尚、还有肃顺来商议,张禾和和尚的主要作用是武力威慑。

  肃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