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62部分阅读

作品:骑士的战争血脉|作者:qq634024420|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06:04:17|下载:骑士的战争血脉TXT下载
  有的人都像爬样,缓缓地朝着边境前进。

  “大概有三百多万人需要撤离。”

  前任首相给了个大致的数字。

  整个西顿公国有千二百万人口,前期已经撤离将近百万人,加上这三百万人,意味着三分之的民众已经拥有安全保障,就算另外八百万人全都死于战火,也仍有复兴的希望。

  这个数字将利奇吓了跳。如果是三百万军队还好说,但是平民的行动肯定非常迟缓。

  利奇转头看着罗拉莉丝,眼神之中彷佛在说:“你给我带来个大麻烦。”

  罗拉莉丝看都不看利奇,这不是她的事,而是上面的意思。

  随着局势渐渐转向对同盟有利,有不少国家已经暗中和帕金顿取得联络,现在就需要有个国家站出来做出表率。

  “身为个西顿人,您想必比我更了解昆塔古姆冈特荒漠。这里没有任何座城市拥有如此众多的人口,甚至有些国家的人没有那么多。您有没有想过,就算贵国的国民能够撤出来,怎么填饱他们的肚子?”

  利奇其实不是要个答案,而是希望这位前首相知难而退。

  他没有仔细考虑,西顿公国既然提出这种方案,事先肯定已经想好切可能遇到的问题。

  “如果阁下顾虑的只是食物,我们早已有所准备。当初联盟进攻的时候,我们知道没有办法抵挡得住,所以事先将批物资隐藏起来,其中包括足够国民食用年的粮食,除此之外还有批黄金。”

  说到黄金时,这位前首相偷眼看了看利奇。

  果然利奇的神情有了些变化。

  黄金这种东西人人都喜欢,利奇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在德雷达瓦待了这么久,他多少受到些影响,也恢复以前的财迷本色,所以计划这次行动时,他原本就打算大抢通。

  他同样也知道,这位前首相故意提到黄金,就是将个诱饵扔在他的面前,等着他上钩。

  拉过张纸,利奇在上面写写画画,他计算着有没有办法把三百万人运出来。

  西顿公国紧靠昆塔古姆冈特荒漠,中间隔着片沙漠。这片沙漠最窄的地方只有四百公里多,从理论上说,或许有这个可能。

  他正在计算,罗拉莉丝和那名前首相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过了好半天才看到利奇放下手中的笔。

  “可以做到,但是有个前提:在撤离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受点干扰。”

  利奇说道。他等于抛出个难题,他不相信联盟在西部走廊地带的驻军,会看着这种大规模的撤离行动却不出手阻止。

  让利奇感到意外的是,那位前首相并没有面露难色,而是从内侧衣袋里摸出封信,递到利奇的面前。

  利奇疑惑不解地接过信,抖开看,他的眼睛顿时亮。

  这根本不是什么信,里面记录的是西部走廊地带的军事布防情况。 同盟军事情报机关其实已经搞到类似情报,所以他看就能分辨出这份东西的眞伪。和他之前看到的情报相比,这里面多了些东西。

  多出来的正是联盟直属部队对走廊地带各国的防范措施。

  没有看到这份东西之前,最让他担忧的就是走廊地带各国的伪军。虽然其中的精锐已经被拉上罗索托前线,但是那片区域毕竟有二十几个国家,每个国家就算只剩下两三万人,加在起也已接近百万。

  但是此刻,他却再也不把这些伪军放在眼里。

  很显然联盟对这些投降国家的防范之心远胜于对荒漠各国的防范,所以那些伪军不但装备奇缺,而且他们的补给物资也被卡得死死的,顶多能够维持场低度的战斗。

  前次战役时,利奇其实已经注意到,那些伪军的持续作战能力非常差劲,当时他以为是伪军士气低落,现在看来,他们根本没有长时间作战的能力。

  几乎在瞬间,利奇的脑子已经想到件事。或许他可以把这次的作战目标定得更高些,不只起到马蚤扰的作用,而是直接摧毁联盟在这片区域的武装力量。

  他唯担心的是:打得太狠的话,联盟会不会恼羞成怒?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不太可能,西斯罗高层除非脑子坏了才会在最关键的时刻放松对罗索托的攻击,将注意力转向这块不毛之地。

  “西斯罗联邦和其控制下的那些附庸国还有多少后备部队?”

  利奇问罗拉莉丝。他担心的是那些用来防卫本土的军队会被抽调出来增援,如此来战役的规模有可能控制不住。

  “我知道你的顾虑,不过情报部门刚得到消息,联盟西线对罗索托前线的补给现在改走海路。而且四月份的时候,联盟已经从后备部队中抽调四十五万人增援罗索托前线。他们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我不认为他们还能够抽调得出更多的部队。”

  罗拉莉丝给了利奇颗定心丸。

  让副官给那位前首相安排居住的地方,利奇异常郁闷地将那叠作战方案扔在罗拉莉丝的面前:“这些全都白费了,必须从头再做。”

  “别装了,你本来就没有决定怎么打。”

  罗拉莉丝根本不把利奇的话放在心上。

  被戳破谎言,利奇感觉到脸有些拉不下来。他把拉住罗拉莉丝,双手搭在她的腰上。

  “又来这套。”

  罗拉莉丝轻笑声躲开:“现在不行,我还有很多事要做。这些情报都要证实,而且高层似乎还有些其它的想法。”

  “不会让我们打完走廊地带之后,去援助罗索托吧?”

  利奇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种命令。在高层那些人的眼里,荒漠各国的军队是最好的炮灰,强悍却又廉价,而且不怕死。

  “有人这么打算。”

  罗拉莉丝并不否认,她还知道,提出这类设想的人大多和罗索托帝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不过有你在这里,只要稍微理智些的人就肯定知道不可能。所以参谋总部认为,或许你可以打得狠些,让那些蛇鼠两端的国家看清楚,想在两边投机的下场。”

  “西顿公国是正面的榜样?”

  利奇似乎有些明白:“那么反面的榜样呢?”

  “别告诉我你连这都没有猜出来。”

  罗拉莉丝笑道。

  “菲科达尼亚共和国?”

  利奇立刻想到这个在前次战役时让他蒙受损失的国家。

  这是个可悲的国家,菲科达尼亚人想要讨好联盟,可惜联盟根本不在意,事后只是给他们些华而不实的奖赏,实际上的好处点都没有,也没有因此而给他们特别对待。

  “那么对其他国家呢,是打是拉?”

  利奇想知道上面是怎么打算的。

  这已经不是场简单的战役,这场战役结束之后,最大的可能就是在西部走廊各国之中造成雪崩效应。原本蛇鼠两端的各国肯定要重新做出决定:紧跟着联盟路走到底,还是重新投入同盟的怀抱?

  “奖励只能给少数人,多了的话就失去意义,惩罚却可以多给些。因为看到别人接受惩罚,印象不会很深,只有自己尝到滋味才会知道疼,以后做事才会小心谨愼。”

  罗拉莉丝淡淡地说道,她的轻描淡写决定了走廊地带那些国家的命运。

  第五章难民和财富

  重型运输车发出“轰隆隆,轰隆隆”的声响,缓缓碾过前方的废墟。

  整座城市都在燃烧。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焦土瓦砾。

  年初刚经历过场战火,现在这座城市被彻底攻破了。

  在街道上,排橇车停在那里。这是专门为穿越沙漠而设计的交通工具,简单又实用。

  此刻满耳都是沉重的金属撞击地面声,部部战甲跑来跑去,它们将切有用的东西都装上橇车。

  在城外,同样的橇车满载战利品,在重型运输车的拖拽之下,以二十几公里的时速缓慢地朝前行进着。

  在更远些的地方,个用铁丝网拉起来的巨大圆圈里,群骑士垂头丧气蹲在那里。

  “总共两万七千名俘虏。”

  副官向利奇报告俘虏的人数。

  “刚才的战斗中,他们有多少人战死?”

  利奇对这个数字更感兴趣。

  “大概五千人左右。”

  副官立刻报告,她根本用不着查询记录。

  “我记得上次战役时,这些菲科达尼亚人挺悍勇的,这次怎么变得如此疲软?”

  利奇其实知道原因,他这么说完全是故意的,因为他知道蹲着的俘虏肯定可以听到他在说什么。

  “或许是因为缺乏士气吧,上次他们打得那么猛是想要赌把,赌联盟会接纳他们,可惜热脸贴上冷屁股,人家根本不把他们当回事。”

  副官同样也故意提高嗓门。

  那些俘虏里顿时有人受不了,只见十几个人猛地站起来。

  不过等待他们的不是开口的机会,而是周围站着的利奇手下挥出的刀光。

  几乎在瞬间,那十几个怒气冲冲的菲科达尼亚骑士全被拦腰斩断,鲜血飞溅出很远的距离。

  利奇无动于衷地看着眼前这切。自从那天之后,他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心变得硬起来。

  正如罗拉莉丝所说,既然他没有办法改变战争,那么他只有适应战争。

  突然耳边响起阵“嘀嘀”的声音,利奇连忙将传讯通道打开。

  “第二战区刚刚传来消息,敌7524兵团已被彻底围歼,特兰萨瓦第已经落在我们的手里。”

  兰蒂报告的消息让利奇精神为之振奋。和眼前这些投降来投降去的伪军不同,7524兵团是联盟西线的支精锐部队,也是联盟驻扎在西部走廊地带的支劲旅,将其成功围歼,其中的意义远比攻破某个国家的首都要大得多。

  “我们的伤亡情况怎么样?”

  利奇习惯性地问道。

  “我们折损了七百多部战甲,伤亡人数还无法确定。”

  兰蒂报告道。

  这样的损失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联盟的精锐不那么好打,打到最后肯定会拼命,所以他根本没问有多少俘虏,因为俘虏的数量肯定少得可怜,而且大多数是伤得快要死掉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活着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力气和别人同归于尽了。

  “马克西姆那边怎么样?他什么时候能把德科堡拿下来?”

  利奇继续问道。

  兰蒂沉默片刻,显然是在联络马克西姆指挥的兵团,过了大概七八分钟,兰蒂终于说话:“他说他保证在四十八小时之内拿下德科堡。”

  利奇沉吟半晌,他在计算战局的变化。

  给马克西姆四十八小时并不是做不到。从开战到现在,他们直都打得很顺利,顺利得甚至让他有些意外。

  走廊地带各国的军队全都弱得让人难以想象,不只是装备和物资的问题,这些军队的士气也低落到极点。

  与之相反的是,他手上带来的军队无论是实力还是人数,都远远超过年初那次战役。

  他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利奇正在考虑要不要给马克西姆放宽期限?传讯通道里又传来阵轻响,另外条线路接通进来。

  “指挥官,当初你和西顿人是怎么约定的?这两天跑过来的难民已经超过五百万,看样子还会有更多的人过来”

  那边是阿罗多的声音,将西顿难民运往后方这件事由他负责。

  利奇用手指按压额头,他当初猜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像这种逃亡他已经经历过两次,所以他非常清楚,旦有人开始出逃,其它人会跟着起走,到了最后根本没有办法控制。

  “你蠢了吗?既然已经注意人数远远超出当初的约定,你为什么不先把之前的那些人送走?至于后面的人能不能走得了,不关我们的事!不过你可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可以跟着我们的车队起前进,但他们要自备食物,我们只提供饮水。”

  把阿罗多打发,他重新切换到兰蒂的通道。他仍旧没有计算出战局的走向,不过他已经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告诉马克西姆,他只有八个小时的时间。在太阳落山之前,我要看到我们的旗织插在德科堡的中央广场上。”

  他也是刚刚想通,战争原本就是件残酷的事,如果他这次为了减小损失而 改变作战计划,那么今后同样的事情还会发生。他有智脑帮忙计算,或许可以做到万无失,但是万智脑失灵,可能整个军队会因此全军覆没。

  当初他感觉嘉利越来越冷酷越来越不近人情,现在他自己身处于这个位置,终于明白其中的原因。

  刚把这些事情解决,传讯通道又是阵轻响,这次接通过来的是哈桑。

  “第九区发生混乱,好像是安尔考克的第11兵团违反规定,对座城市进行抢劫,所以和宪兵队产生冲突。”

  哈桑负责的是侦察和通讯连接,他的人马铺开在这片广阔的战场上,所以利奇干脆把监督各个兵团的职责也交给他。

  听到这话,利奇顿时怒火冲天。他早就防备发生这类事,为此他特意安排哈桑的侦察队宪兵队和兰蒂的通讯营充当眼睛,时刻紧盯那些土匪样的家伙。

  把传讯通道连接兰蒂,利奇怒气冲冲地命令道:“帮我接安尔考克的第11兵团。”

  传讯通道里窸窸窣窣的杂音持续很久,大概四五分钟后才接通。

  “总指挥官,请您听我的解释。”

  那位兵团长操着生硬的帕金顿语,还想和利奇兜圈子。

  可惜,他听到的是利奇的怒吼:“我不想听什么解释,从现在开始,你的人退出战斗序列,到区待着。别给我玩花样,督战队已经在路上,如果你们再做出什么事,我就把你们当做阵前叛变处置。”

  利奇的话非常狠,军队里对付阵前叛变比对付敌人更加严厉。

  不给那个兵团长任何辩解的机会,利奇重新切换至兰蒂:“把安尔考克的第11兵团定为黄|色警戒对象,让宪兵队和督战队对他们多注意些,对他们的补给也全部停止。”

  利奇长长吐出口气,刚才连串事情让他手忙脚乱,现在总算有了空闲。

  在沙漠的边缘,处用铁丝网围拢起来的地方,数不清的帐篷聚在这里。帐篷和帐篷挨得很近,想要走动,简直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眼前的景象和利奇刚到达施泰因时简直模样。只不过施泰因对当时从蒙斯托克逃出来的人来说已经是终点,这里却只是。

  远处十几辆重型拖车正进行出发前的检查,每辆拖车的后方全都拖着长长的串沙橇。

  突然,原本负责安全戒备的骑士全都动起来,他们有的跑到沙橇旁边,有的围着铁丝网站好。

  被铁丝网围着的人看到外面的动静,顿时变得热闹起来。他们全都从各自帐篷里钻出来,有些脑筋快的家伙已经开始收拾东西。至于更早些做好准备的人,则拼命朝着道铁栅襕门挤去。

  “不要拥挤,不要拥挤。”

  站在栅拦门后面负责维持秩序的骑士,边高声喊着,边用包着铁皮的棍子敲击铁丝网。

  可惜场面根本不受他们的控制,随着挤过来的人越来越多,那道铁栅栏门被推得嘎吱嘎吱直响。

  就像当初蒙斯托克大逃亡样,这些难民都心想登上辆沙橇,那是他们 逃生的唯希望。前面的人还好些,越是后面的人,越是担心位置会被别人占走,所以拚命地往前推挤。

  半个小时过去了,当情况越来越恶化许多难民脸上显露焦躁之色的时候,那十几辆拖车同时响起“呜呜”的汽笛声。

  沉重的铁栅栏门在阵让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中缓缓打开。

  就像是开了闸的洪水,数以万计的难民下子涌出。他们冲到拖车的旁边,这些难民分散开来,拼命往沙橇上爬。

  这些沙撬有半人髙,想爬上去,对于年轻力壮的人来说不显得困难,但是对老人和小孩来说却显得有些困难,而且争抢中难免会发生碰撞,所以到处能够听到叫骂声和呼喊声。

  混乱中,有的大人找不到小孩,急得不得了;也有家人分散了,互相喊来喊去。还有些挤在前面的人发现其它家人根本没有跟上来,隔着张铁丝网不知该怎么办。

  爬到沙撬上的人自然很多,为了尽可能多装些人,沙撬上没有座位,所有的人只能站着。他们需要站整天,因为穿越沙漠的这条路很长,前进的速度却很慢远处,那名前首相默默地看着极度混乱的场面,他的身边站着阿罗多。

  “这些人有多少能够安全到达奥摩尔?”

  海德涅轻叹声问道。

  “我给不了你任何保证,我们已经仁至义尽。这些车辆本来是用来装运物资的。”

  阿罗多说话的味道有些酸溜溜的。虽然他知道西顿人已经交了路费,用二十五吨黄金换来这次大撤离。这是笔好买卖,他们自己抢劫肯定没有这么大的收获。但是人心总是难以得到满足。

  “我知道。”

  那名前首相不会在这个时候触怒阿罗多,不过他心底确实感觉很不舒服。

  路上他看到荒漠联军大肆抢劫的场面,那是高效率的抢劫,切都井然有序;有专门的人负责搜索建筑物,搬运装车同样也由专门的人负责。如果把这些全都用来运输人员,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千二百万西顿人全都送往后方。

  “您想必已经联络过最高指挥官了吧?他怎么说?”

  此刻海德涅最关心的是多出来的人能不能跟着前往奥摩尔?

  这个顺风车不是那么好搭的。

  听到这话,阿罗多有些恼火,他刚被利奇骂了通。

  “指挥官让我先把人运走,但要按照当初承诺的人数来运。多出来的这些人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不在这里等,或许我们可以抽出部分运输;要不就是靠自己的力量穿越这片沙漠,只要沿着沙撬的轨迹前进就不会迷路,而且每隔十公里我们都有个补给点,但只提供清水,你们必须自己准备食物。”

  那位前首相的脸颊抽搐下,他不觉得这两条路走得通。第条路看似可行,但是他完全听得出阿罗多的话里带着浓重的敷衍味道;第二条路根本是死路,现在是夏天,沙漠的温度高达四五十度,想跋涉四百多公里到达另外边,就算是那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都做不到。

  朝着左右看了看,发现四下无人,海德涅从口袋里摸出根金条,塞进阿罗多的手里。

  “请通融下,再帮我传个话给最高指挥官。等到将来战争结束之后,我们西顿人不会忘记在战争中帮助过我们的人。”

  阿罗多掂量手里的金条。他喜欢金子,这根金条在赫达尔足够买下幢大宅,不过更让他在意的是这位前首相刚才的话。

  他突然想起次髙层开会的时候,大长老曾经提过,为了将来能在走廊地带插上脚,德雷达瓦必须尽可能找些盟友。

  眼前不就是送上门的盟友?

  唯让他有些为难的是,就算事情办成了,这个人情也是利奇的。

  阿罗多不喜欢动脑子,他不是塞斯库,更不是米哈伊恩,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拥有大智慧。

  可惜,这次为了保证利奇的指挥不受干扰,各国统帅个都没有参与行动,甚至联络都做不到。要不然,他可以把这个难题踢给统帅塞斯库。

  憋了半天,阿罗多偶然间想起小时候和父亲在沙漠中训练的经历。那次是为了锻炼他的毅力,他和父亲在沙漠里待了半个月。

  “这样吧,你让你的人把难民分开,女人老人和孩子就乘沙撬走,年轻力壮的跟着车队走。但不是在白天,让他们等到天黑之后再出发,我的人会在沿路上放些灯。”

  那名前首相听,知道这已是最后的办法,再想得到更好的待遇,恐怕没有可能。

  前方打得很热闹,后方同样也是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赫达尔的郊外,年初时的场面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块新的更大的空地被圈出来,仍旧像当时样,在四周拉了圈铁丝网,所有抢来的物资全都露天放着。

  这样做既是对胜利的种展示,同时也是做给其它各国看:虽然物资全都集中在赫达尔,但是德雷达瓦没有偷偷吞没这批物资。

  在开战之前,利奇曾经制定套规则:所有的战利品半会按照各国出兵的数量分配,出了力当然要给报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另外半战利品将会按照各国军队在战役中的表现进行分配,事实上那是分给每个兵团。这片荒漠的国家都和德雷达瓦差不多,兵团的独立性很强。

  正因为有这些规矩,所以安尔考克的第11兵团违反规定私自抢劫的时候,利奇敢用强硬的手段对待。这个兵团所做的事危害参加这次行动的每个兵团,乃至每个国家的利益。如果他下令对这个兵团发起攻击,各国的部队绝对不会手软。

  长达个月的准备工作确实不是白做的,而且透过智脑计算出来的最有效最科学的抢劫方式,也显露出它的威力。

  同样是个星期的时间,这次运回来的东西不但数量比上次多,而且质量要高出好几倍。其中最让各国眼馋的就是大量的机械设备。

  当初攻破的那些城市同样也有机械设备,不过这片荒漠没什么工业可言,机械又大多很沉重,搬运起来非常麻烦,所以各个兵团碰到这类东西,要不扔在原来的地方,要不就暴力拆开,运回来之后只能当做废铁处理。事后贾拉德把各个兵团的兵团长骂得狗血淋头。

  和当初不样,这次各国的兵团长都已经学聪明,再加上几个月来,利奇在贾拉德和马努埃姆的帮助下建造大堆工厂,现在人人都知道这些机械设备是好东西,大家都当做宝贝。

  对于赫达尔的居民来说,他们只能远远站在铁丝网后面看,能够进入里面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对各国的特使来说,这里是他们待得最久的地方。

  他们可以遍遍地计算有多少物资,反正这项工作对他们来说充满乐趣。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聚在起,商量将来怎么分配这些战利品。

  和往常样,下午三点钟时,远处传来重型拖车“呜呜”的汽笛声。每天运输车队都是这个时候到达,从三点直忙到晚上十点。

  汽笛声响,喧闹的程度达到顶点,无数人从城里跑出来,大家都等着看今天又运来什么战利品。

  那些特使也是样,他们的身分有特权,所以每次总是有最好的位置留给他们。

  不过这次他们失望了,因为拖车所拖的沙撬上,全都密密麻麻挤满人。 在开战之前,为了保证消息不会走漏,所以包括德雷达瓦在内,没有任何个国家知道西顿公国已经再次投向同盟,更不知道西顿公国和同盟高层有项秘密协议,打算举国撤离。

  但是战役开始,西顿公国突然冒出来万军队,从背后打了联盟驻军措手不及,再加上两边夹击,将联盟驻扎在走廊地带地的直属部队消灭大半,这项秘密协议就暴露在世人的面前,所以这些特使全都知道,眼前这批满脸疲惫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真是可惜了,如果是运东西的话,这车可以运多少啊?”

  “恐怕今后几天,所有的车辆都得用来运送这些西顿人。你们看,这车大概只有三四千人,个车队能运的人数就算三万吧,也就是说需要跑百趟才能把人运完。”

  “没有办法,这是同盟高层的意思。”

  “这么多人要吃饭,不知道德雷达瓦会不会被这些人吃穷了。”

  “别开玩笑,你又不是不知道米哈伊恩那只老狐狸,那是石头里都能榨出油水的人,他怎么可能吃亏?”

  “这倒也是,同盟肯定会给他们补偿。”

  “谁让他们运气好呢?有个不错的宗主国。”

  “奥摩尔以前也不怎么在乎德雷达瓦,只不过这次终于有用得到他们的地方。”

  “别说得酸溜溜的,这已经够了,国与国之间本来讲的就是利益。你看,有个宗主国不是挺好吗?用得着的时候,大批的物资就来了,现在又是建工厂,又是造铁路,就算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德雷达瓦又被扔在边,至少工厂和铁路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有了这些,德雷达瓦在我们这些国家的面前可以耀武扬威了。”

  “你说我酸,你的话比我更酸。”

  “有必要为这种事吵架吗?我担心的不是德雷达瓦会变得张扬。你们想想看,外面那些国家在我们的面前张扬过吗?没有吧!因为他们看都不看我们眼,将来的德雷达瓦搞不好也会变成这样。”

  这话说,众人都沉默下来。

  不管刚才那两个人,还是此刻说话的这个人,他们担心的都是同样的事。

  德雷达瓦的未来片光明,这点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问题是他们的国家怎么办?

  这时候,再去求奥摩尔帝国收他们做附庸国,显然已经晚了。成为德雷达瓦的附庸倒是有可能,但他们都不会甘心这样做。

  难道让他们看着德雷达瓦变得富裕强盛,自己仍旧在贫困中挣扎?

  “你们有没有想过向上面的人建议,干脆这片地区的所有国家都合并起来,组建个联邦制的国家?对内,我们仍旧各自为政,政体用不着改变,但是对外,我们就用个国家的名义。”

  抛出提议的这位特使还有层意思没有说出来:如此来,他们的国家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奥摩尔的附庸国。

  能够被各国派出来担任特使的都是些很有地位,而且智慧超群的人物,稍微想就立刻明白其中的好处。

  “米哈伊恩会同意吗?”

  底下立刻有人问道。这样问,足以说明此人确实希望这个方案能够成功。

  其它人的心思也差不多。

  “应该没问题。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米哈伊恩现在恐怕已经在琢磨怎么在走廊地带也插上手了。”

  那位特使说到这里时,语气显得有些黯然。正如之前所说的,他已经感受到德雷达瓦不再将目光局限于这片荒漠之中,而是越来越像外面的国家。

  他正感慨的时候,突然听到阵马蚤乱的声音。原来难民里有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倒在地上,此刻老人的身边围拢大堆人。

  “这么大年纪还有什么可逃的?”

  旁边的个特使冷冷地说道。

  昆塔古姆冈特荒漠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显有丛林法则的味道,虽然还没有到那么残酷的地步,但是当战争爆发时,上了年纪的人总是会把逃生的机会让给年轻的人。

  “这个老头的儿女倒是挺孝顺,而且这个家伙很会生啊!好像儿子和女儿加起来有二三十个。”

  “白痴,这根本就不是家子。老头应该是导师类的人物,旁边的都是他的学生或助手。”

  那个最具有智慧的特使双眼紧盯着前方,好半天他才恍然大悟地喃喃自语道:“原来是这样,原来这才是最有价值的财富,这根本不是赔本的买卖。”

  “什么意思?你能说得更清楚些吗?”

  旁边的特使立刻聚拢过来,他们这帮人早已形成种默契。

  “西顿人有文化,这些难民全都受过教育。德雷达瓦想要发展起来,只有物资是不够的,给几座工厂只是杯水车薪,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大量有文化的人。”

  那位特使越说越激动,他用力扯着自己的头发,看起来像是要疯了。

  “对啊!外面的国家有很多都施行义务教育制度,国民必须读满九年,如果趁现在这个机会多捞些人过来,我们等于大赚笔。有了这些人,我们可以自己办厂自己造铁路。”

  另外个特使也猛然间醒悟过来。

  “我还听说,两个月前从蒙斯托克来了支专家团,米哈伊恩亲自陪着他们 四处转,对他们客气得不得了。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那支专家团就是给米哈伊恩出谋划策来的。”

  被点醒之后,这些特使们的想象力立刻变得活跃。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不管看什么,都感觉是德雷达瓦的大长老米哈伊恩在玩花样。

  “这可不行,不能让他们独占好处,我们也得沾上些好处。我刚想起来,就算把抢来的机器弄回去,如果没人会用的话”

  “是啊,是啊,当初结盟的时候,不是说好的吗?如果有好处的话,大家都应该从中得到份,就算他们吃肉,让我们喝汤也行啊。”

  阵喧闹之后,这些特使全都坐不住了,他们打算去找米哈伊恩。不过在那之前,他们先要联络国内,毕竟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无权做出决定。

  战线仍旧往前推进,随着联盟在走廊地带最后支驻军被彻底消灭,再也没有人能够抵挡利奇的脚步。

  每天都有好消息传来,不是又支伪军被消灭,就是某座城市被攻破。

  此刻,战役能够打到什么程度已经不取决联盟的抵抗力量有多强,而是看利奇手上的物资是否还能支撑得住?

  战争打的就是物资消耗。

  正因如此,军需主管每天都要找利奇报告次。

  看着军需主管拿来的清单,利奇的眉头微微皱起。吸取上次的教训,在开战之前,他命令各个兵团必须严格按照作战计划行动。

  负责抢劫的兵团专门分出部分人,将抢来的战利品里立刻能用得着的物资,另外放个地方。

  靠这种以战养战的方式,他已经把消耗减少到最小的程度,但是总体的消耗仍旧让他感到吃惊。

  “切都按照您的命令在执行,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联盟搜刮得太狠了,以至于我们打下的那些城市里,能够为我们所用的物资非常有限。”

  军需主管辩解着。

  利奇没有搭理这个人,他随手拉开地图。

  地图上标记着此刻已经被他们占领的地盘,以红色涂抹标出。他们还没有占领的地方仍旧是白的,其中有几个用红笔描画出来的圆圈,那是计划中必须攻克的城市。

  此刻的他在继续维持现在这种极快的推进速度,还是放慢速度巩固地盘之间摇摆不定。

  突然,有人敲指挥车的门。

  军需主管立刻乖巧地看了看利奇的脸色,他看到利奇朝门口注视眼,立刻过去把门打开。

  站在门口的是罗拉莉丝。

  上次战役时,罗拉莉丝代替利奇指挥飞行大队,但是这次她却不指挥任何支部队,而是跟在利奇的身边充当保镖。

  自从鬼谷的刺杀事件发生之后,她没有离开利奇身边,而且她的灵甲肯定就在不远处。

  “你先出去。”

  罗拉莉丝命令那个军需主管。按照军队中的等级,她根本没有这个权力,但是此刻谁都知道,眼前这位是剑圣级的人物,就连米哈伊恩都俯首帖耳,更别说个小小的军需主管。

  见那人离开,罗拉莉丝随手把门关上,然后将四周笼罩起来。

  “上面刚下命令,你必须和我回卡佩奇。”

  “出了什么事?”

  利奇下子站了起来。

  “就在两天前,联盟西线部队全面发力,而且他们终于亮出底牌了。”

  罗拉莉丝将组记录装置放在利奇的面前。与其听她说,还不如亲自用眼睛去看。

  利奇接过记录装置,立刻接在台记录仪上。

  随着白光打在指挥车侧的墙壁上,部战甲的影像瞬间出现在眼前。

  利奇眼就看出来,这部战甲是在“魔方”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魔方”是迄今为止设计最成功的中型战甲,虽然利奇本人设计的“仙女龙”2型已经非常接近“魔方”的性能,有些指针甚至超过,但是在整体性能上,仍旧稍微差了些。

  况且“魔方”能在战场上快速被修复,这是独无二的能力。所以用“魔方”的结构做为基础,将某种特别的技术加上去是很正常的做法。

  同盟也是样,各种型号的新型战甲都是在“龙”的基础上修改而成。

  屏幕上的这部战甲和“魔方”最大的区别就是外壳。“魔方”的表面通体浑圆,几乎没有棱棱角角的地方,但是这部战甲简直是无数平面堆砌出来的,几乎看不到任何曲线,在它的两条手臂上还有两面盾牌,这种盾牌也是平的,而且四四方方,看起来像是两块门板。

  “是能量护盾。”

  利奇立刻叫了起来,他能够想到的只有这种可能。艾斯波尔最早搞出来的能量护盾同样也对外形有要求,而且限制比这更加苛刻。

  “你说对了,西斯罗联邦的底牌就是这种全能量型战甲。罗索托人已经搞到些样本,其中的两部正在送往卡佩奇。”

  利奇终于明白罗拉莉丝为什么找他。当初西斯罗帝国抛出能量锋刃这张王牌时,同盟高层曾经将所有排得上名次的战甲制造师全都聚集在起,共同寻找应对的办法。

  那次非常成功,显然,同盟高层希望复制那次成功。

  “罗索托人能够抵挡多久?”

  他这样问的时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既想这个讨厌的国家就此被攻破,又不希望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出事。

  “罗索托帝国也有底牌,这次他们也总算是把底牌亮出来。”

  罗拉莉丝苦笑着将记录仪的旋钮往后拨,只见屏幕上的影像迅速快进,最后停在另外部战甲上。

  利奇对这部战甲同样熟悉,从外表上可以看得出,那属于夜叉系列。

  这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罗索托人最强的杀手锏居然是种超轻型的战甲。

  罗索托人个个人高马大,制造的东西也粗笨结实。在他原本的猜想之中,他们的杀手锏应该是种重型战甲才对。

  不过他的意外很快就变成惊讶,只见屏幕上那部战甲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在战场上闪来闪去,它的武器是两把公尺长的细刺剑。

  同盟现在也已掌握能量锋刃技术,所以就算细刺剑的威力也不差。它看起来很短,攻击的距离并不近,攻击力也很强。

  “这速度和铁血兵团都有得拼,罗索托人是怎么做到的?难道爆裂斗气的秘密已经被他们破解了?”

  利奇暗自嘀咕,不过转念想又觉得不对头。如果已经破解爆裂斗气就没有必要用超轻型的战甲。铁血兵团用的是普通战甲,顶多就是能量回路上进行专门的改造。

  “战前罗索托人已经在类神经元系统方面有了巨大的进展,他们设计的这种战甲叫‘刺杀者’,最初的样机是靠种特殊蓄力装置来达到超高的速度,不过莎尔夫人搞出新型的魔动筋腱,你又设计出‘明王’之后,罗索托人就借用你的设计,把‘刺杀者’重新改进,不久之前又加上罗索托人的能量锋刃技术。”

  罗拉莉丝在旁解释这种战甲的来历。

  屏幕上,那部“刺杀者”已经欺近到西斯罗联邦全能量战甲的近前。

  利奇的心立刻提了起来。

  他刚才第眼看到“刺杀者”时,立刻联想起铁血兵团。

  西斯罗人在设计全能量战甲的时候,不会没有考虑过以铁血兵团做为假想敌,所以“刺杀者”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妙。

  还有个原因也让他感到“刺杀者”会输。

  “刺杀者”追求速度和瞬间杀伤力,可以看成是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