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34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所以,阿尔斯楞不敢再坚持了。

  不过,就在他准备接受这个建议的时候,意外又发生……

  ……

  龙首宫,寿萱春永殿。

  皇太后居。

  今日是正旦元日,国朝大殿。

  前朝有前朝的事,后宫亦有后宫的规矩。

  宫外凡是有品级的王妃贵人,并诸多诰命命妇,都要进宫与皇太后和皇后请安见礼。

  不过,皇太后近年来愈发自在惯了,不大乐意太繁琐。

  被枯燥的规矩拘束了几十年,如今太上皇既然都已经退位了,她也不愿再多事,连中宫大权都早早的移交给了皇后。

  每逢年节佳日,也只让众命妇拜一拜后,就让她们散去了。

  然而这般行为,宫外之人非但没有笑话皇太后失礼,反而愈发对她交口称赞。

  皇太后知道后,便愈发自在了。

  不过,今年却有些奇怪,因为众命妇皆散去后,连几位王府老太妃都没留着说话,却单单将荣国府的三位诰命给留下了。

  其他命妇走时还有些艳羡,贾家果然生发不俗,前头有太上皇皇帝宠着,连后宅都有皇太后另眼相待。

  了不得啊!

  不少人还盘算着,来年往贾家送的年礼,是不是再重些……

  然而,皇太后宫中,贾家众人的境遇却并不大好。

  除了贾母被一位宫女引着坐下后,王熙凤、王夫人两人都只有站着说话的份。

  感受到陡然冷清下来的气氛,贾母等人心中皆惴惴不安起来。

  不管王夫人在府里怎样算计,不管王熙凤在贾府如何飞扬跋扈,跳脱伶俐,可是在这里,在这座宫殿内,她们心中除了敬畏,只有惶恐。

  “荣国太夫人……”

  高堂凤榻上,皇太后面色紧绷,声音清冷的唤了声。

  贾母闻言只觉得心头一颤,连忙起身,道:“老妇在。”

  皇太后看着她满头银发,又见她面上诚惶诚恐之色,心中忽地一软,叹息了声,道:“如今府上,可还是你在掌家?”

  贾母摇头道:“老妇年迈,十数年前便已经撒手不管了。只带带孙女……”

  贾母话未说完,就听皇太后点头道:“那就没错了,本宫见过新晋贤德妃,是个沉稳厚德、贤淑有佳的好孩子,此皆汝教导之功。”

  贾母闻言,轻轻松了口气,道:“不敢,都是老妇该做的。”

  皇太后看了看贾母,点点头道:“你年纪大了,久站难挨,坐下说话吧。”

  贾母诚恳谢过后,又坐了下去。

  不过,皇太后却不与她再说什么了。

  她看向底下站着的王夫人和王熙凤二人,眼神凌厉,她先在王熙凤身上转了转后,没有理会,最后将目光放到了王夫人身上。

  她声音愈发清冷,道:“贾王氏,如今府上是你在管家?”

  王夫人强忍着心中的惶恐不安,点点头,道:“正是臣妾。”

  皇太后闻言哼了声,又道:“听说,你还是贾环的嫡母?”

  王夫人不知何意,却不敢撒谎,点点头应道:“是。”

  皇太后闻言,面色却已然变了,她沉着脸,道:“本宫却不知,你是如何给他教的规矩?

  没有娶亲,便连连纳妾不说,竟然连平妻之位都定满了。

  他这是只盼着正妻早亡,好给平妻腾位置吗?

  好,好的很。

  明珠郡主乃我天家金枝玉叶,何等尊贵,焉能受此等奇耻大辱?

  你既是那混账的嫡母,可知管教无方该当何罪?”

  此言一出,贾家三人无不面色大惊。

  王夫人更是面容失色,连连辩解道:“不是太后,不是,不是的太后……”

  话没说完,两个身形强健的老妇大步走来,拦在王夫人身前,其中一人更是张开手,一耳光扇在了王夫人的脸上,“啪”的一声脆响。

  “大胆,竟敢咒逆太后!”

  王夫人完全懵了,她甚至都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如何就咒逆太后了?

  贾母也坐不住了,颤巍巍的起身,面色苍白的跪倒在地,口中求罪。

  王夫人和王熙凤也怔怔的跟在后面,一起跪下。

  许是一耳光后,皇太后心中的怒气消减了些。

  看着地上可怜巴巴的贾母,她连忙挥手,使人搀扶起来。

  而后她对贾母道:“你家原本不同,于国朝社稷皆有定鼎安邦大功。

  本宫亦不是是非不明之人,更非不知恩义之辈。

  之前贾环几次三番欺辱皇子皇孙,本宫一忍再忍,皆是看在贾家先祖立下殊勋的颜面上。

  此次,若他只是一般的胡闹,念在他初立大功的份上,本宫也不会如此计较。

  可是,他立下大功,皇帝自有显贵名爵相赐,然明珠郡主之事,着实太过不妥。

  若容得此事,天家威严,就此丧尽。

  因此,本宫绝不能坐视不管。

  荣国夫人,贾家与皇家之婚约,今日而止,你可有异议?”

  第五百零六章 呸!

  “慢着!”

  阿尔斯楞还没有来得及应答,宗室诸位当首之人站了出来,看着李光地道:“李相爷怕是不知,明珠郡主与宁国侯的婚事,已经取消了。”

  “哗!”

  这是今天第三次群臣大惊了,连御座上的隆正帝都陡然睁大的眼。

  眼中既惊且喜,还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忠顺王赢遈。

  他不是不相信赢遈的话,而是不相信,这么多年来,他居然被这样一个人压着……

  “忠顺王,此言何意?”

  没等秦梁牛继宗等脸色极为阴沉之人发问,李光地开口问道。

  他是知道太上皇赢玄的苦心的,也知道若无惊天之故,赢玄是万万不会改变这纸婚约的。

  所以,他面色不大好看的问道,心里着实希望忠顺王不要太过,辜负了太上皇的一片苦心。

  都说皇帝是人间至尊,太上皇更是如此,能随心所欲,唯我独尊。

  这种鬼话能哄骗别人还成,又如何能哄骗的住李光地?

  隆正帝其实还好,他虽然不顺,可他再不顺,也只是苦恼手中无权,位置不稳而已。

  但他这些所谓的苦恼,在李光地看来都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因为隆正若只是太子,他有这些苦恼尚且情有可原。

  可他已经是太上皇立下的皇帝了,难不成还能被废掉?

  废太子和废天子完全是两种概念。

  一种只是可能动摇国本,另一种,则一定会动摇国本。

  天子随意被废,对皇位的威严,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打击,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愿看到的,即使是太上皇。

  所以隆正的苦,在李光地看来,并非真苦,都是作的。

  他竟看不透太上皇这般压制他的真实用意……

  而太上皇的苦,才是真的苦。

  纵观太上皇这一生,都是从无尽的苦难中煎熬出来的。

  纵然煎熬出了丰功伟业,却也忍受了太多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折磨。

  在太上皇的一路伟业中,李光地一直都伴随左右,所以他很清楚那些磨难是何等的痛苦。

  有时,他仅仅只是幻想着代入到那个位置,都会被惊出一身的冷汗。

  以他的心性,都会忍不住的心悸。

  可想而知,太上皇在做出那些决定时,心中该是何等的煎熬……

  所以,很多时候,太上皇也是身不由己。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大秦万年,哪怕是锥心之痛,也要咬着牙去做……

  因此,李光地着实不希望已经到了晚年迟暮的太上皇,再遭受一次锥心之痛。

  然而,面对李光地的质问,忠顺王却没有一丝往日的不自在,他笑道:“李相爷莫恼,此非本王之意……不,此并非仅是本王之意,还有圣母皇太后的旨意。”

  李光地闻言,倒吸一口冷气,道:“太后为何如此?她不知……”

  忠顺王呵呵一笑,道:“这就要问问咱们这位勇武英敏的宁国侯了,问问他都干了什么好事!”

  说着,他看着贾环,冷冷一笑,笑声中满是讥讽之意。

  李光地闻言,心知必有缘故,他不顾在御前,就沉声问道:“贾环,你到底哪里行了差事,怎就恶了太后?”

  贾环闻言,心中一沉,知道八成就是平妻之事爆发了。

  不过,即使是皇太后,说的也不算吧?

  见贾环沉默不语,忠顺王不屑一笑,道:“李相爷,想来他是没脸说,就由本王告诉你吧。就是你眼前这位荣国子孙、宁国传人,我大秦新晋国朝一等侯,着配紫金斗牛公服的宁国侯,在成亲前纳妾不说,居然还定好了两位平妻。呵呵,他倒是好胆,却不知,将本王爱女置于何地?又将我皇家威严置于何地?

  太后娘娘知道后,岂有不震怒之理?

  今天正好外命妇入公朝觐,想来太后已经将此事与贾家人说清楚了。

  所以,本王爱女,大秦的明珠郡主,如今与此人毫不相关。”

  隆正帝、李光地、张伯行等人,用很莫名的眼神看了看忠顺王,又看了看肃穆不语的贾环。

  文官那边,倒是喧嚣起了一阵对贾环如此失礼放肆,蔑视皇家的讨伐声。

  不过奇怪的是,武勋亲贵队列里,却出奇的沉默。

  尽管他们脸上都有恼意,可似乎并不是很气愤。

  相反,居然还都有一些释然。

  似乎,他们也不大乐意贾环与赢杏儿的结合……

  连牛继宗、秦梁等人都是如此,他们与李光地一般,看向忠顺王的眼神,莫名,古怪……

  “陛下,不知阿尔斯楞可还有机会?”

  其他人面色微妙,扎萨克图亲王世子阿尔斯楞的面色却有些激动,向隆正帝问道。

  尽管隆正帝心中此刻有一万个愿意,想立下点头,就此割断军方与忠顺王府的那一丝瓜葛。

  可他不能。

  因为这桩婚事,是太上皇的旨意。

  就算皇太后开了口,也不行。

  太上皇自登基始,就最忌讳后宫和太监干政。

  太祖亦曾立下铁律,太监敢言政事者,文武斩杀无罪。

  后宫敢言政事者,废之。

  尽管,论理来说,赢杏儿的婚事其实乃是后宫之事,皇太后当然能管得。

  可是既然太上皇插手了此事,就说明这件事不只是简单的后宫之事。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所以,即使心中遗憾万分,隆正帝还是面带遗憾道:“阿尔斯楞,明珠郡主下嫁宁国侯,乃太上皇所定。太上皇没有开口前,朕却是不能答应……”

  “陛下……”

  隆正帝话未说尽,内阁大佬陈梦雷站出一步,道:“陛下,此事当应再议。扎萨克图部族,愿举族血战,为国效力,朝廷不该寒了他们的心。”

  隆正帝闻言,细眸打量了番陈梦雷,这个忠顺王麾下走狗,心中冷笑一声,他想了想后,对满朝文武道:“此事事关二圣,干系重大,今日乃开年大典,非大朝会,暂且留议。两阁阁臣并忠顺亲王、宁国侯贾环留下,退朝。”

  ……

  “陛下,臣认为,此事当允!厄罗斯大军压境,朝廷正需要扎萨克图部为朝廷效力。难得他们有这等为国死战之忠心,朝廷不可寒其心。”

  大明宫紫宸书房内,陈梦雷一脸正气说道。

  “笑话!不下嫁郡主,他们就要寒心,就不作战了吗?军国大事,岂能如此儿戏?这次若是让他们得逞,那下次他们再强求公主,是不是还得答应?”

  张伯行最看不惯陈梦雷这种观点,讥声反驳道。

  “张相,你这话是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