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13章

作品:超能游戏空间|作者:乐乐陶陶|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30:07|下载:超能游戏空间TXT下载
  就仙道。修炼有成的他,对长生不老,不再是嗤之以鼻,反而是坚信不移,因为他每次入定时,总是隐隐约约要抓住其关键,但总是最后关头功亏一篑,难以捕捉。但最近,他忽然想开了,

  既然他元婴已成,其实已经是长生不死,因为死亡,他的元神可以移到另一具身体上,继续生存,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生长不死。那还有什么好怕的!这种想法让他幸福不已,每天修炼完

  都要站在道观前,迎着呼呼的风,长笑几声。

  心里超脱了生死,想的事情自然就多了起来,现在这个世界,到底是神雕侠侣的世界,还是she雕的世界,这很让他费思量,到底有没有杨过这个人,有没有古墓派,后来,他偶尔在凤凰

  镇买东西时,听说赤练仙子李莫愁的名字,才敢确定,这是神雕侠侣的世界,但他忽然迷茫了,自己现在为什么而活着呢,活着有什么意义呢?能长生不死,但没有什么想做的事,岂不是无

  聊死了。

  武林争雄?好像没有什么挑战xing,天下争霸?又好像不自量力。轩辕擎天虽不懂武功招式,但身具神通,武功招式在他眼中无异于童子玩耍,毫无威胁可言,如果想争雄武林,自然没有

  什么困难,而天下争霸,又显得不切实际,时势造英雄,没有乱世,也就没有乘势而起的英雄,现在去跟蒙古打?这种自杀的行为他是断然不会为之的。

  不过,见识一番这世界里的英雄人物,倒也是一番乐趣。

  没有了修炼的动力,自然就觉处自己现在的生活有些太清苦,孤身一人,身处荒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以前甘之如饴的感觉没有了,山里也很难呆得下去。

  这段清苦的ri子,他收获极大,以前印在脑海中的道藏,他无所事是,就翻出来研究,道法学了不少,有些能用,有些不能用,但威力不少,可惜不能用出来,实在太惊世骇俗,况且仅

  凭他现在的身手,也足够自保。还仔细研究了奇门遁甲之术,学过高等数学,研究起来,并不是那么艰涩,而且这深奥的数术,让他能运用自己在出生的世界的知识,很亲切,仿佛回到当初

  在学校埋头题海的ri子里,乐此不疲,奇门之术,自然越发有心得。如有机会,定要找黄老邪切磋一番,看看自己的水平如何。他如是想着,出山之念越发强烈,一会天下英雄,定是一件乐

  事。

  收拾好包袱,也没有什么值得带在身上的,脱下道袍,换上普通人的衣服,然后在道观前布上了几个阵法,自信一般人是无法发觉这个道观的存在的,这是一点私心,其实也没什么人想

  占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凤凰镇旁凤凰山,凤凰山上凤凰观,这是他无聊时想出的一点儿歪诗,自得其乐的大笑,然后将这座道观改名为凤凰观,虽然这个名字极不符道观命名之规则,有

  太华丽之嫌,会令道士们听之皱眉,他却不管。

  身上的银两颇丰,是他在凤凰镇买东西时顺手牵羊所得,他也毫无惭愧的想法,对富贵人家来说,丢个百八十两银子,实属平常,而轩辕擎天受到的教育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

  万不能的。就是再有神通,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离开钱也是不行的。

  〖

  第四百六十八章:神雕

  下了山,先到凤凰镇找了家客栈住下。他相貌普通,又换了装束,再刻意改变自己的气质,在人堆里,很难惹人注目,他就放心的大吃大喝,心神一半放在食物上,一半放在别人的谈论

  上。多是些琐事杂事,家长里短,忽然四人一桌的谈论引起了轩辕擎天的注意。

  这四个老人皆一袭青衫,长须飘飘,风度不俗,像是读书人。东首老人面se红润,却带愁苦之se,不停的叹气,一盅酒一盅酒的喝个不停,使他面se越发红润。

  西首的老人道:“老三,你就别唉声叹气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忽的抬头,眼睛通红,狠狠的道:“我孙家的香火就要断了,还没什么大不了吗?!!”

  西首老者见他神态凶狠,吓了一跳,不敢说话,面朝南的老者抬手虚压,道:“好了好了,老二,老三心里不痛快,你莫惹他!”

  西首老者哼了一声,低头喝起了酒,闷声不响。

  朝南老者道:“老三你也无须如此苦恼,chun风这孩子想学道,就让他学道吧,你拦也拦不住,反伤了你们父子的情面。”

  “唉,这个小王八羔子,真是气死我了!大哥,你不知道,这死小子较起真儿来,谁也别想说服他,也不知随谁了!”

  朝北的老者清瘦矍烁,闻言笑道:“三哥,他这个脾气还不是与你一模一样。况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阵子,南方又不太平,照我看,可能又要打仗,chun风如果做了道士,可免

  服役之苦,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就是就是。”其余两人皆附和。老者面容稍霁。重重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事到如今,也只能随他去了!”

  老二道:“唉,都怨这个丹阳子,没事跑过来讲道,chun风侄儿被迷惑,才鬼迷心窍,想起做道士了。

  朝南老者面se一变,忙嘘了一声。紧张的四处望了望,见没人注意。才松了口气,道:“老二,快住口!”

  老二看到其余三人皆面se大变,才恍然,忙闭嘴。老大苦笑道:“老二,你也太鲁莽了,丹阳子真人也是你能议论的吗!丹阳子真人固然不会与你一般见识,但大家的唾沫星子就能把你

  淹死,真不分轻重!你呀你呀,到老了,这鲁莽的xing子还改不了!;”老二讪讪的笑了几下,苦着脸,又闷头喝酒。

  轩辕擎天装着漫不经心的吃饭,耳朵却竖着,一句不落的听个仔细,心下大喜,丹阳子,那不就是马鈺的道号吗?

  他又听了几句,四人的谈论内容已变成诗文词句,让他听得一头雾水,诗文方面,他自然是拍马也追不上这个时代的人了。

  待四人吃完,走出客栈,轩辕擎天招来小二,打探一下丹阳子讲道之事,才知道那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据说盛况空前,小二讲起来仍兴奋不已,把马鈺形容成一个在世的活神仙。

  轩辕擎天听完,随手打赏了讲得意犹未尽的小二,倒了一盅酒,一边品尝,一边思索。最后决定到登州府蓬莱阁去拜见马鈺。

  虽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世界,但地理位置与原来相差不多,生活在2000时,他的家就在蓬莱市,故对这里的地形,还不算太陌生,打听了小二,与脑中原来一比较,没什么改变,让他开

  心不已。住了一晚,第二天清晨,做完早课,炼了一会儿气,离开了客栈,往蓬莱阁进发。

  凤凰镇离蓬莱阁并不远,大约有二三十里的路,轩辕擎天很悠闲的一路走下来,没到晌午,到了蓬莱阁。

  蓬莱阁据传乃八仙过海之处,被施以仙法而成。汉钟离、何仙姑、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八位仙人,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

  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此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典。且传说蓬莱受仙人保护,永不受天灾。这种传说虽有些飘渺,但蓬莱阁不受

  天灾,确实不假,可谓一处福地。此时的蓬莱阁,建成不过几十年,文豪苏轼曾在此留任五ri,留下数篇文章,让此地顿成文人墨客蜂拥之所,而这里也是道家福地,上清宫,吕祖殿,天后

  宫,各有道士道姑居其中,文人与道士聚集谈论,处处可见。

  轩辕擎天往东行,到了上清宫,上清宫宫主即是马鈺。主殿供有三清神像,很幽静,人很多,但都神态肃穆,悄然无声,人来人往,竟没有嘈杂之感,可见人心之诚。

  在三清像前,两个小道士稽首站立,双目垂帘,寂然不动,轩辕擎天轻扫一眼,发觉这两个小道士立若峙渊,静如处子,静功修为颇深,让他有些讶异,没想到如此年纪,竟能有如此深

  厚的静功,将来颇有前途呀。

  道家修炼,对人的意志要求尤严,结成金丹以前,与常人无异,至多是身体强健几分,或学几种威力不大的道法,种种神通,都是金丹结成以后方能显现,但常人一生都无法结成金丹,

  况且对心境悟xing要求更严,心境要置于有为无为之间,又要参透宇宙天地的之奥妙,得“道”,方能成就,非聪明绝顶,心志坚毅之人,万难成功。据轩辕擎天猜想,王重阳也没结成金丹,

  他以武入道,但对武学过分注重,耗费了太多的jing力,可谓是舍本逐末之举。

  他上完香,转身对右边的小道士稽首为礼,道:“在下轩辕擎天,相与丹阳子真人一见,烦请容禀。”

  小道士眉清目秀,神态秀雅,恭敬还礼,道:“宫主早已离宫返回重阳宫,萧居士见谅!”

  轩辕擎天轻皱一下眉头,无奈的摇头叹息,真是不巧,错过了。

  他稽首一礼,无心他言,转身走了出去,那小道士看着轩辕擎天离开的身影,有些失神,他能感觉到这个离开男子的不凡,但何处不凡,却又无法描述,实在怪异。

  〖

  第四百六十九章:为了救人

  见一见丹阳子的愿望落空,轩辕擎天有些索然,无jing打采的往回走,在原来的客栈住了一晚,第二天找了马车,一路向南,车往江浙行。

  赶车的车夫是个强壮憨厚的汉子,一口浓浓的山东腔,山东大汉的风骨形诸于外,让轩辕擎天心生好感,自然在酬金上宽裕很多,许下了五十两银子的厚利。此时天下,已有败世之兆,

  铜钱ri渐,现在的十贯尚比不上以前一贯,金银没有贬值之虞,自然大受欢迎,这五十两银子,足够一个车夫赶上两年的车。

  车夫称孙名子明,穷苦人家自然没有字,轩辕擎天见他神情沉稳,眼神方正,测其必是意志坚强,正直英勇之人,有心造就他一番。他先装做是一个游学的士子,手无缚鸡之力,后将包

  袱中几十两金子装做无意间洒落,试探几ri,见其无贪yu之心,又在路上买了几坛好酒,时不时与孙子明畅饮,自然每次必将其灌醉,观察其酒后之态,终于心满意足,心感安慰。

  轩辕擎天自从知晓自己能够副本中长身不死之后,做事就变得拖拖拉拉,慢慢悠悠,就如拥有了用之不竭的金钱的人,总之超能游戏空间系统高速自己,机缘到的时候自然会统治轩辕擎

  天,而今天下山的时间就是超能游戏空间系统通知自己的自然不会把金钱放在眼中,物以稀为贵,正因人生苦短,才知时光短暂与足惜。长生之死之人。其思绪潜移默化中。不会再珍惜时光

  所以对这件事。他也不着急,想等等看有什么好时机,如果能让孙子明主动恳求,那是最好不过的。没有好的时机,也就算了。

  孙子明是个憨厚老实的汉子,因家里穷,又无亲无故,至今没娶到媳妇儿。穷则思变,看到种田永远得受穷,于是变卖家里所有一切,才置办起一辆马车,打入镇里的车行,当起了车夫

  虽然受风霜之苦,却比种田强得多,这三年已经攒下了二十两银子,再过两年。就能娶个媳妇,安安稳稳的过ri子了。想起未来,他就兴奋不已。

  半个月前,孙子明忽然遇到了财神爷,竟有一个年轻人花了五十两银子雇他送至终南山。虽说路途遥远,但这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