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55章

作品:丑娘娘|作者:美丽心点|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6 05:03:16|下载:丑娘娘TXT下载
  俞谌听了一颤,只能猛磕头,道:“末将不敢,末将只是听说侯爷为人亲近不摆架子,所以……所以……”

  “所以你就肆无忌惮了?”

  俞谌抬起头来偷看薛王的表情,虽然对方仍然笑着,但是说的话却不带什么温度,凉冰冰冷飕飕的,好像冰坠子。

  德妃禁不住插嘴道:“陛下,家兄为人老实,只是偶尔犯浑,在陛□边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陛下难道还不了解他么,您就原谅他一次,看他这样子,下次决计不敢了。”

  薛钧良这才慢慢收敛了笑容,道:“就是随便惯了,才变得没有尊卑,滕国的军队已经归顺了,孤也说过不计前嫌,滕南侯是侯爷,而且你比他年长不少,难道不应该比他沉稳么?下次如果再让孤发现你有什么行为不检,孤绝对不会轻饶,你拜谢滕南侯和德妃罢。”

  让俞谌拜谢滕南侯,他心里不服气,但不拜谢肯定会激怒薛王,薛王不是好相处的人,别看他在滕国归顺的事情上仿佛是多亲厚仁慈的君王一样,其实论冷心和心狠手辣,奉王跟他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俞谌虽然自命功高,但不敢在薛钧良面前称大,只好装模作样的道了谢,一连应声说不敢再犯了。

  薛钧良这才道:“德

  妃身子不好,出来久了怕染风寒,就先回去罢。”

  德妃听到薛王赶人,也不能不走,于是依依不舍的一步三回头,终于还是跪了安回去了。

  薛钧良这才道:“俞谌是从哪里来,孤不记的让你递牌子进宫。”

  俞谌赶紧道:“末将是从军机处过来的,为了郎靖的时候而来。”

  “哦……郎靖又怎么了?”

  俞谌道:“陛下要调郎靖去洺水,恐怕不妥。郎靖是叛军一伙,虽然陛下仁德放了郎靖,让他立功赎罪,但让他去洺水,唯恐将士不服,到时候反而扰乱军心。”

  他见薛王似乎不高兴,心里一突,薛王已经决定了,自己反驳岂不是打圣上的脸,于是改口道:“其实郎靖也是人才,如果封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过去,将士无话好说,也就没什么大碍了。”

  薛钧良笑道:“那依将军之见,封什么官职好呢?”

  滕云被薛钧良揽着,也不能动,听到他这么问,如果是自己,一定会什么都不说,毕竟薛王这种口气,已经是生气了,哪有君王问臣子该给别人封什么官的,这岂不是有违君臣之道。

  而俞谌还没察觉,道:“不如给郎靖一个主簿的官职……”

  薛钧良笑了一声,“主簿?孤让郎靖千里迢迢去洺水,就为了让他管理文书?让他把邸报写的动听一些?”

  “这……这……”

  俞谌终于发觉不对劲儿了,开口道:“末将也是想替大王分忧,怕将士不服啊。”

  薛钧良没说话,只是侧头看向滕云,笑道:“滕卿觉得呢?”

  滕云尽力把身子往后错,不过薛钧良执意要靠他很近,两个人一说,呼吸几乎能碰到一起。

  “微臣以为,郎靖虽为罪臣,但用人不疑,既然陛下已经决定让他前往洺水,就该信任郎靖,毕竟镇疆侯还在京师,郎靖是重情重义之人,定然不敢不尽心……况且郎靖足智多谋,但这几天却没有多大名气,正好利用这一点,不如封他偏将军,辅助大帅,章洪必然不会把他放在眼里,可以扰乱敌人。尤其洺水地处边疆,战事多变,有郎靖坐镇,也不会猝不及防。”

  俞谌抢道:“郎靖是文臣,手不能提,估计连刀都拿不起来,如何能封偏将军?”

  滕云笑道:“行军打仗不是只靠谁人多谁的马壮,坐在营寨

  里,照样能无往不胜。”

  俞谌瞪着滕云,还以为滕云是处处针对自己,没来得及说话,薛钧良就道:“既然这样,就各退一步,给郎靖参军的头衔……俞谌你对郎靖看法太深,他的确是不可多得人才,此去洺水,封你偏将军,望你能摒弃前嫌,如果因为这些小事排挤他人,定不轻饶你。”

  俞谌打仗以来,只有刚开始当过参军和偏将军,之后就都是主帅,还没有比谁低人一等,这时候章洪打来,薛王要派他支援,竟然只是个偏将军。

  如果封郎靖偏将军,他绝对不服,但是轮到自己头上,他就觉得这个官职太低,是轻瞧了自己。

  俞谌虽然心里不满,但也不敢再说,就退了下去。

  薛钧良等他走了,就松开了手,不再揽着滕云。

  滕云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道:“恕臣直言,微臣觉得陛下派俞谌去不是很妥当。”

  薛钧良似乎没当回事,道:“怎么,还为刚才俞谌的话在生气么?”

  “臣不敢……只是陛下封俞谌偏将军,依俞谌的秉性定然不服,此去恐怕和主将心存间隙,将不合,倒霉的只能是士兵和百姓。”

  薛钧良听了,才收敛了轻佻的表情,叹气道:“你以为孤没想过么?但是孤还能派谁过去,如今大家都看着薛国风光,岂知道孤的苦心,出谋划策的文臣是多,但是上战杀敌的武将却少之又少,不是有勇无谋就是狂傲自大……后阳又不能轻动,如果区区一个章洪,孤就要派万年侯出去打退,奉国定然会觉得孤手下无人,到时候更是肆无忌惮。”

  他说着,看了一眼滕云,“你说的没错,最后倒霉的的确是士兵和百姓,孤自然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子民受难。”

  滕云沉默了好一会儿,虽然不知道薛钧良这几句话里有多少真的成分有多少假的成分,但还是忍不住心里有点激荡,毕竟自己的父亲连这几句话都说不出来。

  “微臣请命洺水。”

  薛钧良看着他不禁笑道:“你要去?”

  “正是,如果……如果陛下信得过微臣,微臣愿意前往。”

  “这可不行。”

  薛钧良笑道:“不是孤信不过谁,你可是孤的新妃子,你走了,孤去迎娶谁呢?”

  滕云被他这一调笑,顿时愣了一下,随即脸上发红,红了之后又变白。《

  薛钧良这才收了笑,伸手拉住滕云的手,温声道:“孤只是开个玩笑,现在不闹你了……万年侯在京师留得久了,孤想把他放回去,让他坐镇滕国,而你……你也是足智多谋的人才,留在京师里,自然还有你的用处,俞谌如果应付不来,你再去不迟。”

  滕云手被他抓着,脸上本身就在发烧,此时听他温言软语,仿佛十分温柔,手腕也发起热来,滕云是抽也不是,不抽也不是。

  而且他的话也似曾相识,当时薛钧良也经常调笑皇后,最后说一句“不闹你了”,轻描淡写的把前面揭过去。

  ☆、56 第十一章 如此深情

  吕世臣是个书呆子;对行军打仗不在行;方位感也不强;就算得了马也废了很长时间才回到奉国去。

  吕世臣身上没银钱,别说住宿;就连吃饭都成问题;他是不肯低头的秉性;自然只能挨饿;幸而这一路通行无阻,不然他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去。

  奉洺派去找吕相的人不少,章洪在洺水和薛国打仗,边境乱的厉害,吕世臣刚过了洺水,就被奉洺的人找到了,带了回去。

  朝廷上的人知道吕世臣回来了,看法都不太一样,有庆幸的;也有表示质疑的,虽然吕世臣看起来很憔悴,但御医说只是饿的,没有受什么伤,调养几天就能复原了。

  大臣们果然中了郎靖的圈套,质疑吕相到底是不是被俘逃回来的,而且吕相的说辞一点也不想是逃跑出来,反而像是被薛王收买之后放过来的奸细。

  这些人中自然也有想要排挤他的大臣,就算奉洺信他,也不能平息流言蜚语。

  奉王召集大臣,商议章洪攻打薛国的事情。

  有人建议奉洺立刻趁此机攻打薛国,薛国正专心对抗章洪,必然有失防范,不在这个时候下手,还等什么时机呢。

  吕世臣道:“微臣觉得并不妥当,章洪攻打薛国,这么多天攻而不下,微臣渡过洺水之时,遥遥看见薛国营寨,整齐有素,怕有准备,没准正等着大王派兵过去。”

  他的话虽然也有些道理,但很多人存了偏见,他这番说辞又正好劝阻奉王发兵,难免让很多人阴阳怪气。

  吕世臣道:“微臣只是建议,还要大王来拿主意。”

  奉洺思忖了一会儿,道:“如果不攻,那此时便不行动么,虽然吕相说的确实有道理,但孤还是不甘心就这么按兵了。”

  章洪营下的降臣姓齐名梓结,也是名士之后,提议道:“大王可沿洺水建起烽火塔,每二十里一塔,派将士白天黑夜轮流守塔,随时侦看章洪和薛军。”

  又道:“章洪打薛军,完全是因为久攻不下,大军又长途跋涉偏离腹地,后面粮草供应不上,成为了惊弓之鸟只好左右冲突。不瞒大王,章洪乃背信小人,章洪打薛军必败,大王可让将士在烽火塔观望,见章洪有败事就击鼓出兵,帮薛军一把,之后再派臣子去薛国请和。这样既能根除章洪的进犯,又能让薛王放下戒心。”

  有人应和道:“臣听说薛国万年侯府上只有一

  男妾,大王可派人为九公之女说亲,凡是未嫁公侯的女儿可任其挑一,以表诚心。万年侯经年在外,骁勇善战屡立奇功,就是手中的兵权也不可小觑,大王若和薛后阳联络了关系,还怕薛王什么?”

  奉洺觉得有道理,如果两军真的正面对垒,也不是一件好事,于是就命齐梓结亲自调兵往洺水筑烽火塔,拨给他一万兵马,毕竟他们只是去做做样子,并不是真的以命相搏,一万兵马也就够了。

  齐梓结感激奉洺救他性命,而且不计前嫌封他将军,于是领了命,立即点了一万兵马赶赴洺水而去。

  俞谌带兵来到洺水,他的官职比主帅低一等,却仗着自己在京中有关系,想让主帅过去迎他,郎靖劝他收敛脾气,俞谌根本对他不屑一顾。

  结果主帅那天并没有来,连一个亲兵也没派过来,让俞谌等了好几个时辰,两个人的梁子便这么结下来了。

  主帅要听滕云的计策,在洺水河边泼水结冰,俞谌觉得是纸上谈兵不足为信,不让将士听命,整日在营帐里饮酒,把营寨里的士兵叫来摔跤给他瞧,好像戏耍一般。

  主簿请主帅上书参俞谌一本,却被俞谌发现,不以为然,告诉他们就算是参到京城,也没几个人敢动他,而且章洪这种杂碎,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泼水和火牛阵,他们长途跋涉没有后援,时间一长不攻自破,只要耐心等待就好了,以逸待劳岂不是好过泼水赶牛?

  一军不能有两个主事,俞谌整日饮酒还不甚点燃了粮草,而这时敌军正好要以火为号渡河进攻,看到对岸起火以为是进攻的旗号,于是雷鼓震天的渡过洺水。

  薛军听到鼓声和呐喊声,才知道敌军杀过来了,趁着他们渡河的时候慌忙整顿军阵,让士兵纷纷拿起武器出征,还有火要扑灭,等大家出了营寨,章洪早就渡过了洺水,前线的卫兵都去救火,无人拦阻,直接杀到了营寨下。

  俞谌和主帅被敌军杀的狼狈,虽然薛军人多势众,仍然败退了二十里,幸好章洪见对方不堪一击,心下生疑,怕是诱敌之计,并不敢追击,鸣金收兵去了。

  俞谌让将士在二十里之外再扎下营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