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50章

作品:大明宫词|作者:击水三千|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6 10:58:45|下载:大明宫词TXT下载
  周兴:因为已查明纪王李桢是郝象贤谋反的真正靠山,一切行为都是纪王幕后主使的,郝象贤不过是一个帮凶……旦抚摸鸽子的手突然僵滞……

  武则天:那又怎么样呢?

  周兴:太后知道纪王李桢在京城的势力,不是一个凤阁舍人的能力可以管制的……

  武则天:那怎么办呢?就不管啦?

  周兴:太后,说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那只是道理,我周兴还没有愚蠢到那个地步!这还请太后及圣上定夺!

  邓玄挺:周大人,纪王李桢忠孝耿直,驰名天下。你说他谋反,有什么证据吗?

  周兴沉默。

  旦:周兴,怎么不说话?

  周兴:周兴只对太后及皇上尽职,没义务回答别人的问题!

  旦:那我问你,有证据吗?

  周兴:证据如山!凤阁各有口供四册、人证五位,圣上可随时查验!

  邓玄挺出列下跪。

  邓玄挺:启禀圣上,纪王李桢与您自幼一齐长在宫里,您对他的品行,他对李家的感情,他所建的功业了如指掌!即使真如周大人所说,他参与了谋反,想必受了他人指使或蛊惑,一时糊涂,请圣上明察,开恩放过他!

  武则天:圣上,李桢与你一同长在宫里?我怎么记不得了?哪一个李帧?

  旦:…皇叔李泰的四子,您忘了吗?用木剑差点戳瞎我的眼睛。

  武则天:噢?记起来了…他还是你童年最要好的朋友……

  周兴:启禀圣上,我这里还有更不好的消息,现已查明郝象贤谋反集团还包括汝南王李炜、制阳公爵李湮等十余位李姓皇族至亲。他们于纪王府日夜密谋,妄图干正月初三起事。

  武则天:都是李姓皇亲?

  张楚金出列,跪下。

  张楚金:臣张楚金请天后明鉴,上述李姓诸公向来恭顺忠义,即使心有怨言,想必木敢犯下如此滔天罪孽,一定是遭了小人的谗言陷害。

  武则天:不用我明鉴。张楚金,你应请皇上明鉴,这虽为国事,也毕竟还算是李家的私事。

  张楚金:请圣上明鉴!

  旦握鸽的手不自觉地愈收愈紧。

  旦:……周兴,谋反起事,应定什么罪?

  周兴:死罪!凌迟处死,诛灭五族l

  张楚金:臣提醒圣上,纪王与您未出五服!

  旦面容平静,心绪却全在手上,鸽子在他手中垂死挣扎,他却毫无知觉。

  旦:…,我十岁时与李桢玩剑,他用剑指着我的眼睛说了一句话,当时让我很不高兴,扑上去与他厮打,才伤了眼睛!我对那句话记忆犹新,曾同他玩笑说,他最终会死在那句话上,今天果真应验,时隔二十四年…太后,就按大唐律…二治罪吧,给我个面子,念他们还是李家的皇亲,降罪一等,就别凌迟了,改为赐死,也不必诛灭五族,否则连我也在其列…散朝!

  旦起身离座,鸽子已被攥死。软软地瘫在龙案上。武则天的声音从他背后传来。

  武则天:纪王李桢流放岭南,其他人一律处死!

  2.议事殿 白天 内景

  堂中横放一长案,上面摆放着几只紫檀木方厘。几位老臣站在案两侧。武则天和旦并坐,婉儿在武则天一侧侍立。元帅魏元忠跪在武则天和旦面前。

  魏元忠:臣身后是徐敬业叛乱为首五大贼子首级,作为此次出征献给太后的礼物!

  武则天:我没有看错人,魏元帅!婉儿,魏元忠元帅文明元年平叛有功。封敬天元帅,加采邑一千亩,绢一千二百尺,赏奴四百!

  魏元忠:谢圣母皇太后!微里只尽了应尽的责任!请太后验明首级!

  武则天:这礼物越少越好,让人心酸!婉儿,你替我验吧!婉儿随魏元忠浏览于案前。

  魏元忠:(打开一只匣子)这是魏思温。(又打开一只匣子)这是唐之奇,…这就是徐敬业。

  武则天:水徽三年,高宗想要立我为后,长孙无忌、储遂良一干老臣坚决反对,关键时刻,徐世暨帮了我,就是这个人的祖父。我一直对徐家心存感激,没想到第一个举兵反叛我的也是徐家。我一直挺喜欢这个孩子,是显庆元年的元旦华筵上,他还给我就过万寿酒,我还记得他用心有颗黑痣,说话时一跳一跳的,可爱极了。

  婉儿:(上前看了一眼)黑痣还在,只不过一块黑紫,不像太后说的那么中看!

  武则天:算命先生说这是福星登顶,能保佑一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没想到这个孩子竟然这么命短。

  魏元忠:逆天行事,与天后为敌,什么样的福星也保佑不了他了

  ……(走到最后一个匣子前)这就是骆宾王!魏元忠上前准备打开。

  武则天:就别打开了。真希望这里面装的不是他。人说骆宾王才趣高雅,相貌英俊,是远近闻名的少年得志的才子。魏元帅,他那篇被人争相传诵的所谓《讨武曌檄》,你带来了吗?

  魏元忠:太后,在我这里!

  武则天:念!

  婉儿接过《讨武曌檄》念。

  婉儿:〃伪临前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伯平晚节,秽乱春宫……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武则天:嗬,我有那么可根?连天地都容下了?……你继续!

  婉儿:〃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啼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武则天:小小的一次叛乱,竟然让他写成如此的雷霆万钧,真是笔力非凡啊,连我听了,都想助他们一臂之力。这果真是个妙笔生花的可造之材,他不在朝里,实在是宰相的过错。你们以为这篇文章写得如何?

  众无语。

  下载

  武则天:写得很好!只可惜站错了立场。骆宾王为天下文人树立了可悲的典范。才华于文人在其次,关键是立场!立场对了,才华是锦上添花。立场错了,才华则会落井下石,加速自身的灭亡。有两个人由于文笔优美而遭灭顶之灾:一为上官仪,二为骆宾王。可惜了他们的学问!

  裴炎:其实他们徒负才子虚名,只不过是些会说大话的无赖之徒。太后淑德兼备,才智非凡,是国母的典范,为大唐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一群狼子野心之辈,借助无聊文人之口,利用愚钝百姓不明天下局势的短浅目光,妄图借机生事,实在是自取灭亡。现在天下太平,皇室英明睿智,太后已经为新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只需还政于皇帝,重归后宫,就再也没有让小人诟病的口实,任何野心家也就没了造谣生事的机会,天下自此永远太平。而天下人只会称颂您的美德和贡献。

  武则天:你是在劝我隐退?

  裴炎:我是在劝进。劝您退出纷乱的政坛,进入宁和安逸的后宫,进入后世赞美的历代伟大皇后的行列。

  武则天:《讨武曌檄》是直言难得的好文章,却如我所说站错了立场,你知道他错在何处?

  裴炎:清太后赐教!

  武则天:因为他在告诉徐敬业的十万大军要对付的仅仅是一个狐媚的女人。这样的结果只表明他们自己的虚弱,盛扬了我的强大!这篇檄文没有涉及我的任何功过,只耿耿于怀我身为女人的过错,这说明我干得还不错。你刚才说到百姓愚钝,目光短浅,不明白天下局势;恰恰相反,我认为他们深明大义,知道什么是国家安定的真正依托。徐敬业失败了,说明天下人没有被他蛊惑。你们现在反对我,用另一种更动听、更华丽的说辞,核心只有一个,怪我是个女人,而且是大权在握的女人。

  裴炎:女主能治理国家,太后已经给天下做出了证明,毋庸置疑。太后还记得骆宾王檄文中最后一句话吗?〃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才是天下人真正担心的,也才是野心家们鼓噪谋反的真正借口。

  武则天:你们与他唯一的区别是缺乏揭竿而起的勇气。看来我的权力真是有点太大了。你说呢,圣上?我是不是该退了?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旦站起来,走到从窗中斜射进宫殿的光线之中,手持一卷文书,面容中出现少有的坚定与果决。

  旦:母亲不仅不能退,反而应该进。但不是像裴大人所说的进入后宫,进入纪念历代皇后的毫无诚意的香火与仪式之中,而是进入英君明主的辉煌之中,进入亿万人感恩戴德的称颂当中。您的贡献与美德担当得起这一份光荣,您必须以一个伟大帝王的英明载入史册,流芳千古。我这里已经拟好了一份退位诏书,请母后允许我为您的伟大做最后一件事情…让我从皇位上退下来。旦说罢把奏折递给武则天,

  武则天愣愣地看着旦,忘记了接过他手中送上来的奏折。婉儿连忙上前接下。几个老臣大惊,邓玄挺第一个跪倒在地。

  邓玄挺:皇上,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您使天后陷入不义,使群臣陷入不忠,而您不能保全父皇传留下来的江山,更使自己陷入天大的不孝。是上,您不能这样做,请您收回成命。

  裴炎:(也跪倒在地)皇上,这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请您三思而后行。

  其他几个老臣也跪下来吁请:请皇上三思,请皇上收回成命!

  旦:(面对裴炎)裴大人,你知道骆宾王檄文中最精彩、最动人的两句话是什么吗?〃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父皇坟茔上的新土未干,而国家就像他遗留下来的孤儿,等待着一个更称职的抚养人,旦的才干是担当不起的。现在父皇新丧、新君昏弱,天下宵小都蠢蠢欲动,一旦失去了母后的呵护与决断,那不仅国家成了任人欺凌的孤儿,恐怕我们兄妹也就真像孤儿一样无所依托了。

  说完,旦昂然走出宫殿,只剩下屋中一片难堪的寂静。

  3.旦寝宫庭院 白天 外景

  旦坐在院中,鸽子在四周起飞、降落,一会地升入天空,一会儿飞上檐角,一会儿在他的肩头、膝上徘徊。旦随手抛洒着谷物,他的神情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淡泊。太平也坐在他的身边,不时拿过一些谷物学者旦的样子喂养鸽子,但她眉间却暴露了一些不安定的心事。

  太平:(抚摸着膝上的一只鸽子)哥哥最喜欢的那只红斑花鸽,我已经替你安葬了。

  旦:谢谢你。

  太平:你不想知道我把它葬在什么地方了吗?

  旦:这大明宫中,除了我,只有妹妹最理解鸽子,你葬的地方一定不会让它失望。

  太平:我把它葬在了李姓十二王的墓前。

  旦:(向天空中抛了一把谷物,谷物在阳光中散出一片金黄的光泽)它凝结了我的愧疚与哀思,让它陪伴我的亲戚们的亡灵魂游天国,正是我纪念他们的最好方式。

  太平:(把膝上的鸽子举起放飞)不知道这满院的鸽子还要带走你多少的愧疚与哀思?

  旦:(站起身,肩上的一只鸽子惊飞)妹妹是怨我身为皇帝而无法保护皇室宗亲吗?

  太平:对,但是我更奇怪,你为什么放弃皇位,把李家子孙完全放置在毫无保护、任人宰割的境地。

  旦:那我应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