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93章

作品:重生寒门逆袭|作者:孤独半圆|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8 10:49:39|下载:重生寒门逆袭TXT下载
  林都尉点了点头,立刻让人去准备马车。

  坤宁宫

  皇后靠在软榻上假寐,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吵闹的声音,她不悦的睁开眼,就看见念滢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

  “皇后娘娘,您一定要为念滢做主。”

  皇后慈爱的扶起她,柔声道:“滢儿,怎么了,谁惹本宫的滢儿生气了。”

  见皇后这么疼爱自己,念滢心中不禁十分得意,面上却装作委屈的样子,“念滢从护国寺回来的时候,在城门口被一个贱民冒犯,林都尉不仅不忙念滢出气,还对那贱民客客气气的。”

  听她这么说,皇后怒了,“哦,林聪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这么对滢儿。宝络,去告诉皇上,就说本宫身子不舒服。”

  名叫宝络的宫女应了,躬身退了出去。

  念滢郡主越来越得意,皇后娘娘这是要跟皇上说了,哼,林聪,你就等着掉脑袋吧。

  宫里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位念滢郡主因为和去世的长公主长得相似,皇后娘娘可谓是将她当做亲女来疼的,就连太子和福王都要靠后。

  宁滢三个跟着林都尉进了宫,听到林都尉说起这些,气得七窍生烟。想不到父亲母亲如此糊涂,竟然让一个粗鲁刁蛮的女人代替自己。

  陆苍擎明显的感觉到妻子身上气息的变化,轻轻的捏了捏她的手,以示安慰。

  宁滢这才抑制住心中的怒火。

  陈学杨最近政事繁忙,一连几日都歇在承乾殿。皇后派了宝络过来传信,他搁下御笔,沉声问道:“念滢郡主也在?”

  宝络回答:“是的。”

  他皱了皱眉,想到妻子对念滢的偏爱。不由得叹了叹气。那般品性的女子,除了和滢儿相似的一张脸,根本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视线落在李尚书的折子上,面上忽然扬起一抹冷笑。

  这让进来禀报的小路子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启禀皇上,林都尉求见。”

  陈学杨颔首,“宣。”

  小路子偷偷的看了看他的表情,见不似先前那般,心顿时落进肚里,轻轻的退了出去。

  “林都尉,皇上宣您进去。”

  林都尉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墨绿的荷包塞给小路子,小路子掂了掂,满意的收下了。

  林都尉见状。带着宁滢三人就要进去。

  不妨却被小路子拦住了,“林都尉,您可以进去,但这三人不能进,要皇上宣召才能进殿。”

  宁滢听了。一下子掀掉面纱,大声道:“我倒要看看谁敢拦我。”

  小路子见了她的真容,一下子慌了,“郡主恕罪,奴才不知郡主也在,郡主恕罪。”

  宁滢心中的怒火又被“郡主”二字勾了起来,气得一脚踢向小路子。面色阴沉的盯着他“郡主?”

  小路子为了保命,还在不停的磕头求饶。

  宁滢也不管他,直接朝着殿内走去。

  殿外的响动陈学杨也听见了,见宁滢如若无人的闯了进来,顿时有些愠怒,“滢儿。没有朕的允许,你竟敢擅闯承乾殿?”

  “哼,滢儿,一个冒牌货而已,也亏得父亲叫得出口。”

  听到熟悉的声音。陈学杨怔楞了一下,看到站在殿里的那个女子,不由得激动万分。

  “你是滢儿,是我的女儿对不对。”喊完,急急忙忙的上前。

  宁滢后退了两步,陈学杨的手便落空了。

  “父亲不是已经有念滢郡主了吗,原来还记得有我这个女儿啊。”

  宁滢面带嘲讽的看着五年未见的父亲,见他两鬓竟然生出了斑白,心里又是难受又是埋怨。

  “滢儿,父亲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把那个念滢接进宫里来,也是为了安抚你母亲。你不知道,这五年来,我们一直在找你。他们都认为你已经不在了,可是我能感觉到,你还活着。”

  说到这里,陈学杨的眼眶红了。

  见他这样,宁滢鼻子越来越酸,不顾一切的扑进父亲怀里大哭起来。

  “爹爹,我好想你们,我回来了,真的回来了。”

  陈学杨也湿了眼眶,一双大手不停的在女儿背上轻抚。

  “不哭啊,滢儿不哭,爹爹在呢。”

  宁滢记得,小时候父亲就爱这样哄自己,一想到五年来他对自己的牵挂,心里更加难受了。

  哭够了,宁滢有些不好意思的从父亲怀里起来,想起被自己留在殿外的丈夫和儿子,。连忙道:“爹爹,慎之和宝儿还在外面呢。”

  陈学杨眼睛一亮,“宝儿可是我那外孙?”

  宁滢点了点头。

  陈学杨不由得欣喜,原来女儿女婿都没事,连外孙都安然无恙。

  宝儿被陆苍擎牵着进来的时候,看到娘亲两眼红肿,小跑上前,“娘亲,你怎么哭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宝儿帮你打他。”

  宁滢笑着蹲下身,“宝儿,没有人欺负娘亲,是娘亲见到外公太开心了。”

  “外公?”宝儿有些疑惑。

  “嗯,宝儿,这就是娘亲的爹爹,也就是宝儿的外公哦。”宁滢指了指陈学杨,对着宝儿说道。

  宝儿扬起小脸,“你是宝儿的外公吗?”

  看到外孙粉嫩可爱,陈学杨心里柔软的不得了,“嗯,我就是外公。宝儿,外公抱抱你好不好?”

  宝儿点了点头,对着陈学杨张开手臂。

  第一百三六章 选秀

  对念滢郡主的处置宁滢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尽管她不满意皇后对一个西贝货疼宠,但是,在自己失踪的五年里,不管念滢郡主讨好皇后完全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还是真心实意,都无法抹去她在皇后膝下承欢五年的事实。

  若是就这么将人送回杜家,必定会传出不好的传言,说她这个亲生女儿回来了,皇上和皇后立刻处置了念滢郡主,这不是过河拆桥吗。

  等到平复了心情,陈学杨显然也明白了,他大手一挥,封念滢郡主为清河公主,又在杜府旁边赐下一座公主府邸。

  按理说由郡主升为公主,杜倩倩应该感到开心才是,但是经过陈仕琰那狠戾的两脚过后,以及皇后丝毫不在意的态度,她才明白,自己原来根本没有资格跟皇后的亲生女儿叫板。

  清河公主名头听着好听,却不如念滢郡主这个身份得来的好处多。现在长公主回来了,她再也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杜倩倩复杂的心思先暂且不管,宁滢和陆苍擎回来以后,陈学杨夫妇以及陈仕琰两兄弟可谓是欣喜万分,一家人先和和睦睦的用了晚膳,陈学杨才对他们讲述五年来发生的一切。

  当年,宁滢去庄子上养胎时,京城的局势就有些严峻了,先陆苍擎被袭击身受重伤,接着就是宁王被害的消息。后来,恭亲王为了斩草除根,派人刺杀宁王的两个孩子。

  齐国公府是宁王的岳家,恭亲王以为宁王妃会带着孩子躲在娘家,于是将齐国公府几百人口全部屠杀殆尽,恭亲王杀红了眼,宁王一派的大多数官员均遭杀害。

  陈学杨见恭亲王根本不给宁王一派的人留活路,且女儿女婿不知所踪,陈家人死的死伤的伤,若是再不反抗的话,只能全族被诛。

  于是。他找了自己父亲与叔父齐国公,陈述了其中利害,两位老国公都是跟随圣祖打天下的,若是圣祖在世。他们也许还会顾及一二。

  可是,新皇登基后,开始大力打压士族,其中陈家首当其冲。陈家原本握在手中的兵权几乎被瓜分殆尽。这样一来,两位老国公只觉得寒了心。

  宁王是陈家的女婿,若是登基为王,陈家说不定还会得到重用,可是现在宁王已死,宁王妃带着两个孩子不知所踪,齐国公全府上下几乎死绝。若是让恭亲王登上大宝,陈家剩下的人还有什么活路?

  这样一来,两人大力支持陈家子弟反楚,先前宁王阵营里的那些官员,自有人不肯。陈学杨也不为难他们,只让人放他们离开。

  好在那些不愿意的,只是几个迂腐之极的文官,而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追随过两位老国公的武将,还有一些是原本宁王门下的谋士。

  刚开始,恭亲王还比较强势,陈学杨一方节节败退。恭亲王打了胜仗后,越发的得意起来,根本听不进去身边谋士的话。

  不仅好大喜功,在控制了京城以后,大力征召美女入宫伴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文敬亭击退敌军。带着陈仕琰、陈仕钰两个赶了回来。

  文家军与陈学杨的军队会合后,势力大振,当两支军队前后夹击皇宫的时候,恭亲王正与新入宫的妃子翻云覆雨,听到部下来报。顿时一脸煞白。

  诛灭恭亲王后,众人才得知,恭亲王之所以安心守着皇位,是因为宁王妃与一双儿女早就丧命在自己的剑下。

  当初,宁王妃带着孩子投奔娘家的时候,陈二爷陈学栎早就投靠了恭亲王,为了表露忠心,将宁王妃的藏身之地泄露了出去。

  听到这里,宁滢心里难受极了。想到宁湄那两个粉嫩可爱的儿女,以及齐国公府那么多人命,不禁愤恨恭亲王泯灭人性。

  还有二叔一家,竟然会投靠恭亲王,后来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也是罪有应得。

  陈家经历了前朝那场政乱,陈家家族嫡枝人丁凋零,在老魏国公兄弟俩这一辈,好不容易让家族兴旺起来,却没想到陈家嫡枝因为皇权争夺几乎毁于一旦。

  现在存活下来的陈家人,老魏国公这一脉,除了陈学杨一家全家无恙外,陈学榕一房只剩下两个儿子,其余人全死于恭亲王之手。九叔陈学柏因为流放,阴差阳错保住了性命,但是他那一房也只剩下宁溪一个女儿。老齐国公这一房,只有当初跟着陈学杨没有回府的陈仕璟和去了战场的陈仕钰没有遇害。

  陈学杨登上皇位后,改国号为靖,称元孝帝。给死去的兄弟侄子追加了爵位封赐,尊老魏国公为太上皇,许老夫人为太后,叔父老齐国公为齐亲王,亲王爵位世袭罔替,除非齐亲王后人谋反,爵位永不收回。

  接着,陈学杨又将妻子马氏从护国寺接了回来,封为皇后,马氏所出的儿子一女,长子陈仕琰为太子,次子陈仕玦为福王,长女为元华长公主。

  听到父亲说起这些,宁滢才知,原来自己还有封号。想起他们夫妻俩失踪的这几年,父母不知道操了多少心,心里便很不是滋味儿。

  女儿女婿带着外孙平安回来,陈学杨大为开心,第二日早朝,在朝堂上宣布了此事,陆苍擎作为皇帝女婿,陈学杨并未像前朝一样,剥夺驸马的职权,反而还让他掌管了吏部。

  宁滢回来后,按理说是要去探望祖父祖母的,但是,老魏国公和许老夫人因为陈家的这场大劫,伤心动了元气,被陈学杨送到行宫静养,一起前往的还有老齐国公。

  看来只有暂且不提。

  陈学杨在朱雀街上命人建造了一座公主府,先前陆苍擎的府邸被他赐给其他大臣了,在公主府还未建好之前,一家三口就暂住在宫里。

  好在陈学杨登基后,并未像其他皇帝一样选秀,整个后宫只有皇后马氏一人。元孝元年,便有大臣提出要开办选秀,被陈学杨严厉否决。

  元孝五年,长公主归,且太子已是弱冠之年,陈学杨这才决定开展选秀,为太子选太子妃。

  宁滢想到当初总喜欢黏着自己的弟弟长大成人,不由得感触万分。看了看对面那群秀女,总觉得没有人能配得上陈仕琰,尤其是在看到外祖父家那几个表妹后,眉头越拧越紧。

  等到秀女退下后,宁滢才对皇后道:“母后,您可千万别一时心软让表妹们入宫,琰儿可承受不起马家的千金。”

  提到马家,宁滢不禁有些愠怒,当初马氏被楚昭帝强行与陈学杨和离后,马家为了不得罪千芳公主,竟然十年来都没有人关心过宁滢姐弟,马家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