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编的,超嫂别信。)
冠军们的幸福生活
假新闻的产生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信息提供方说谎,比如记者轻信传言没有仔细调查,比如被采访者说了以后又不认账等等。最要不得的,是记者无中生有,故意作假,编造故事。
第五篇 大荒山奇闻录(2)
最后一种情况的发生比较少见,但绝非没有。比如大名鼎鼎的《华盛顿邮报》有个叫珍妮?库克的女记者,就虚构了一个生长在吸毒家庭的8岁小男孩的故事,并以此获得了普利策奖——当然,很快,这个故事被怀疑,然后被揭穿,奖金也被追回。这是普利策奖唯一被追回的奖金了。
这几天,我看到一个故事,也够悲惨。故事发表在湖南的一家报纸上,说的是湖南一个水上项目的亚锦赛冠军、美女唐颖,退役后因为不愿意被人包养而不得不靠摆小摊过活,而她的同伴张悦因为被人包养,生活富足。新闻故事里,所有的人物都是化名,甚至也不说主人公曾经从事的是什么项目,所有的地点也模糊得让人难以查找……我的意思是,很多退役运动员的生活已经足够悲惨,如实报道就足以说明问题,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编造这种故事都是没意义的。
果然,湖南体育局出来辟谣了,一一列举了湖南水上项目冠军目前的幸福生活。我一向对官府的很多声明都持怀疑态度,但这次我只好信了,不但因为他们的说法比较周全,还因为原故事里确实没提供一点有效信息。
用谎言去对抗恶,等于是给恶添了翅膀,任它翱翔。《红楼梦》里,用撒谎的方法想达到目的的人很多,贾环就是其中之一,他趁无人之机,告诉自己的父亲贾政,宝玉想强奸母婢(金钏)而致人跳井。以此为诱因,宝玉遭到了有生以来最严重的毒打,几乎死翘翘。虽然金钏之死宝玉的确有很大的责任,但“强奸”之说就是彻头彻尾的假新闻了,那最多算调戏,甚至是二人之间在调笑。贾环恨宝玉,因此编造谎言欲置其于死地,但他自己呢,还不是被更多的人所唾弃,丝毫提升不了他的地位。
编造亚洲冠军悲惨遭遇的记者,估计也够呛,哪个报馆还敢要呢?不过他可以改行,听说《百花故事》正征文呢,学学余少镭,未必走不出自己的新路。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毫无疑问,鸡蛋是好东西,缺不得。我少年时,鸡蛋很缺,只有到了过生日时,我妈才给我煮两个。我拿着这俩鸡蛋到处炫耀,所有人都羡慕我,尤其是我姐我哥,他们没的吃,哈哈。活该,谁让他们那天不过生日呢。不过,等他们过生日的时候,会学习慕容复,让我也郁闷一天。
《红楼梦》里,鸡蛋也是个罕物,柳嫂子就说过:“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物件,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她还道出了买鸡蛋的艰难:“不知怎的,今年这鸡蛋短的很,十个钱一个还找不出来……四五个买办出去,好容易才凑了二千个来。”
可见鸡蛋自古就经常缺,直缺到我的少年时代。说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似乎上升到哲学高度了,我对哲学不大在行,但最近看到的新闻让我了解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不用有鸡也可以有蛋。
《郑州日报》报道,在郑州,已经出现了人造鸡蛋,制造过程也不复杂,原料是海藻酸钠水溶液,再加上色素、明矾和明胶之类的东西,就成了。有人为了让人造鸡蛋口感好点,还好心地加了些淀粉、面粉和蛋黄素。
我不知道海藻酸钠水溶液有没有毒副作用,不过报道里说成本很低,这真让人心动。既然鸡蛋这么短缺,那么人造鸡蛋的商机想必很大,完全可以不像现在这么偷偷摸摸地搞,光明正大一点嘛。我少年时鸡蛋没吃过多少,但人造肉还是吃过一些的,虽然是豆制品,口感和营养也差不到哪儿去。这种办法多了,对付可能到来的短缺大有好处。
我在网上看到,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博士生贾森?马西尼在《组织工程学》杂志中撰文指出,他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找到了在实验室内制造人造肉的两种方法。马西尼介绍说:“它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调节肉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此外,人造肉还可以减少因养殖家禽而带来的污染;人工养殖肉类动物会消耗大量水资源和土地,而人造肉只需要很低的成本。”
看看,东方西方想一块去了,这才叫东西合璧、殊途同归呢。
不过,这个美国博士还在研究阶段,我们这边的人没怎么研究直接上市场卖了,比洋人快多了。 想看书来
第五篇 大荒山奇闻录(3)
当惊世界殊
宝玉曾经两次梦入太虚仙境,第一次后还发生了青春的首次梦遗。庄生梦蝶,醒来后分不清谁幻作了谁。如果说梦境也是一种生活的话,宝玉的生活未免单调了些,无非是些柜子,柜子里放些册子,册子上有些歌子,歌子咏的是他亲近的一些女子……反倒是他所谓的真实生活更复杂而又精彩。
跟宝玉比起来,波兰人格莱布斯基无疑错过了很多东西,这位65岁的铁路工人1988年在一次事故中成了植物人,直到19年后的今天才苏醒过来,神女无恙,世界不同了。首先,在他入睡时,他的4个孩子还在上小学;他醒来时,4个孩子已经为他生下了11名孙子孙女。其次,怎么说呢,19年过后,世界已经不是他的世界了。
人在波兰,他应该记得一个叫瓦文萨的,这个人在他入睡时还是造船厂的电工,他醒来后该人已经做过一任总统并退休;他还该记得米奇尼克,这个在16岁的时候就被哥穆尔卡点过名的中学生现在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导师;他睡着时,波兰的企业还属于所有人的代表,他醒来后,这些企业已经化整为零,真的属于了它的所有者了;他睡着时,柏林墙还横亘在柏林市区,他醒来后,这道钢筋水泥制成的墙已经被拆分成无数小块供旅游者买去收藏。
他还错过了声中,高兴了,据说还喜极而泣,泣过之后,拉朋友们出去喝酒,喝了不少,又请大家到当地最高级的桑拿浴去洗洗。
话说那家桑拿浴,大厅里有一只鹦鹉,专门对前来的客人打招呼,一般的情况下,有客人进来,它会说“你好”,客人走的时候,它会说“再见”。可是,那天,未副到场时,鹦鹉什么都不说,未副一怒之下,把笼子拿到了自己的房间里,但未副百般挑逗,鹦鹉依然是徐庶进曹营,大有任你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之态。
鹦鹉据说是通人性的,林黛玉死后,她养的鹦鹉居然还说“快掀帘子,姑娘回来了”,闻者欷。林黛玉活着时,鹦鹉还能背诵她的诗呢:“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高雅得很。
而未副面对的那只鹦鹉,虽然没有林黛玉那只高雅,但据说另有妙处,那就是绝对不向醉酒的人说话。
故事的发展是这样的:桑拿浴场的老板(女,汉族)回来了,听说有人把她心爱的鹦鹉拿走了,大怒,便去索取,而未副借着酒劲就是不给,语言来往之间,双方不免说了些容易让人生气的话。老板便操起电话,直接打给了市长。
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是这样的:老板的先生是香港人,热心祖国建设,在该市投资,顺便给自己的女人开了间桑拿浴,为的是他自己身在香港时女人不至寂寞。
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未副的前途变了,不再是“未来的副主任”,成了“未能当上副主任”。据说,大结局后,未副伤心不已,后悔不止——他当时可能忘了古龙小说里白玉京说的话:“江湖中最难惹的有三种人:乞丐、和尚、女人。”
骂死人不偿命
骂人的本事,天下之大,没谁比得上诸葛亮了,周瑜就是被他三气之后死掉的。如果说周瑜还是因为自己气量狭小,被气后旧伤复发而死,诸葛亮还不该承担太多责任的话,那老王朗的死就没话说了。两军阵前,王朗和诸葛亮对贫,几个回合下来,倒撞马下,立毙。
第五篇 大荒山奇闻录(4)
诸葛亮有一点好,骂的都是对手,周瑜、王朗死掉,对他的事业来说都是好事。战争年代,能灭掉敌人就是好样的,手段多样化一些只能算是本事大,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当代,骂死人的事虽然不多见,但也不是绝对没有。2006年11月8日9时30分许,青岛市民毕某、陈某母女二人在本市延安路与广饶路路口与同乘购物班车的韩某因下车问题互相指责。继而,陈某、毕某推打并辱骂韩某,韩某亦与二人争执,至延安路一家药房门前,韩某因心脏病发作倒地,后被送至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据《青岛财经日报》)
这对母女这么大的火气,没人知道为什么,或许是买的股票跌了吧,或许是当了房奴不受用了吧,或许是家里的男人不顾家郁闷了吧……什么可能都有。现在很多人火气都大,原因众多,谁让每天遇到的听到的坏消息如雨后春笋——我知道这是褒义词,但不知道相对应的贬义词是什么——呢。总之,老太太被一个不老的太太及其女儿骂死了。结果是,骂死人的母女被判缓刑,赔款万——这些钱,在青岛,两年前该能买套房子,现在也够套房子的首付了。
说起来,骂死人的事其实不少,比如王熙凤凤姐也是被骂死的。凤姐打理贾母的丧事,手里没钱,怎么都弄不好,心力交瘁之际,一个小丫头说:“二奶奶在这里呢,怪不得大太太说,里头人多照应不过来,二奶奶是躲着受用去了。”凤姐一口气撞上来,就此躺倒,没几天就咽气了。
凤姐死了,对贾府里的谁都没好处。青岛那对母女呢,现在想必也后悔了吧,当初要不那么激动,也不用破费万的钱,更不用一辈子背负搞死人命的阴影了。
该骂的人其实很多,何必与和自己一样可怜的人较劲呢?别说自己不可怜,不可怜的人出门估计用不着乘坐什么购物班车吧。
人间地狱
萨特在话剧《地狱》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恐怖的场景。所谓的地狱,并没有什么油锅、绞刑架,只是在你我之间,我们可以交流,但似乎永远无法达成共识,而且每个人都是他人心灵磨难的道具。所?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