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3章

作品:大都市里的乡哥村妹|作者:披荆斩棘|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8 11:03:52|下载:大都市里的乡哥村妹TXT下载
  香香和山凤在一家规模不大的服装厂上班。老板娘很喜欢这两个聪明漂亮的外地姑娘。进厂才做了四天打杂工,老板娘就让两人学车工,并说年纪还小,正当是学点技术谋生的时候。两人就学车工,老板娘亲自指点缝纫要领。三个月后,两人的技术娴熟了,手上也灵巧,做的速度也快,成了服装厂的生产骨干。

  黑毛在一家营销车行做保安。那一身保安穿起来,显得英武魁伟。上班时间短又轻松。他晚上回到出租房就挥胳膊踢旋腿,那如鱼得水的高兴劲溢于言表。

  丽珠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实业公司的产品展示厅前台文员。虽然只有高中文化,人力资源部的经理却看中她娉婷可人的姣好形象,言谈举止蕴含的高雅气质。在厦门打工之初,丽珠是六个人中工资最高的。

  小波从心里乐到脸上,对哥几个说:“男人靠手段,女人靠身段哟。”

  “看你那趾高气扬的德性,没准下辈子丽珠要选嫁给我的。”西峰开玩笑。

  香香说:“你敢啦!”去拧西峰耳朵,西峰就远遁。

  最倒霉的是小波和西峰。两人同在一家炼胶厂做普工。厂子很小,工资又低,工作也又脏又累。天公有时不会成人之美,反而落井下石,让你心想事不成。小波雄才大略,西峰诗书满腹,暂时却一点用武之地都没有,做那种与抱负一点关联都巴不着的原始劳作。小波在找不到工作又经济危机的那几天里,多次告诫伙伴和自己:一旦有了工作,再苦也要干下去,等我们熟悉了这个城市的环境和用工行情,有了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再寻找机遇。小波的思路得到伙伴们的赞同。每晚回到出租房,两人如两只野猫,脸上黑乎乎的。喘息着好久说不出一句话来,连洗澡的力气都没了。这可把香香和丽珠心疼死了,就买大鱼大肉回来给他们补身子。

  黑毛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地走过抄起筷子就大吃,还幸灾乐祸地戏言:“西峰大诗人哪,你说的对,黑毛我是一员福将!还有小波,你的‘老大梦’醒了吧?哈哈……”

  小波火了:“谁笑到最后,谁就笑的最好!时间还远着呢。”

  山凤过来对黑毛嗔怒:“哥仨要和睦些。咋的老是欺侮他们哩。瞎吵啥,他们多累,让他们早点吃了休息。”

  黑毛振振有词:“咋是瞎吵?我们哥仨就是好,好得不得了,所以要吵……西峰,你说对不?”

  西峰没力气答话,点头。

  山凤就来真格的,把黑毛拉进房间,再不让黑毛出来。

  早上去上班,西峰走在前面,自嘲地说:“天将降大任于西峰也——”

  走在后面的小波,续上话头:“必先苦小波心志,劳小波筋骨——”

  “饿西峰体肤——”

  “空乏小波身——”

  ……年底,他们听说浙南是片打工的热土,就离开厦门去了温州。

  第十八章

  南方离赤道近,气温高。所以连这个海滨城市的名字也叫了温州。

  这里是中国鞋都,是民营企业的摇篮。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经济模式。“国”字号品牌在这里雄居华夏舵位。

  已经有了在厦门八九个月摸爬滚打的他们,成熟了。通过在温州三整年的努力,他们实现了各自的心愿。

  按西峰的说法:“这三年是属于我们的三年‘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打的很辛苦,也很传奇……

  那时的温州经济形势,正在进行第二次革命,民营经济正在复苏阶段——也就是中国信息载体市场的大哥大逐渐退隐,二哥大引领时尚,传呼机风糜九州,手机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代。

  那年正月初三的正午,长途公共汽车把六个人连同梦想带到了温州。他们站在汽车西站外面人行道上,和这个名气不小的南方城市第一次面对面。车如流水人如潮。

  春寒还十分劲道,六个人一下车,被飕飕而来的冰凉的风拂得发抖。大家赶紧打开行李,各自添了件毛衣。

  耐不住寂寞的香香把毛巾在脖子上挽了,发话:“小波老大,由你安排啦。咋办?”

  小波说:“先问问吧。”就要去问过路的人。

  西峰说:“甭问,你看那——”用手一指。前面有个叫卖的中年报人。

  “这主意没错。” 小波点头,冲卖报人叫:“喂,报纸拿过来看看。”

  “好呢,卖报,卖报——”卖报人一路虽说犹唱地踩着破自行车过来了。

  这个城市的几家报纸都有,小波掏钱各买一份,然后说:“哥们,姐们,现在我们不用慌忙,第一个动作是找个地方坐下来,把今天这个城市的报纸全部读完。”

  黑毛皱眉道:“看完就天黑了。”

  山凤说:“老大自有主张的,你个笨脑子,就不看算了,给我们几个当保镖,也要人哩。”

  丽珠说:“看了报,才晓得咋办呀。”

  “快找个地方看,啧啧,不然真的到了天黑还没个法子想出来。”香香催道。

  下载

  六个人在不远处找个凉亭坐下来,读报。

  山凤突然说:“黑毛,对面那么多男人,在盯着我们几个女娃,好烦哩。”

  黑毛抬头一瞅,果真如是,遂翁声翁气地吼了一句:“看哪,到录像厅看你妈去!”

  对面的男人们:看护花的人壮如泰山,不敢造次,走了。

  西峰说:“我要是你们姐们,我就怕男人不看,漂亮才有人看哪。再说,我漂亮我怕谁,看过了也不会少点啥。”

  香香不服:“漂亮女人是给男人看的?啧啧,就不让看。”

  西峰说:“本来就是。八十岁的老翁,你给她说那种事,他一准微笑满面。”

  丽珠眨眨凤眼,推了一下身边的香香:“别说了,西峰越说越会肉麻呀,不害躁。还是细看一下报纸吧。”

  看报之前,西峰发表讲话:“这个办法是最棒的。只要有山人我的在场,就有奇迹发生。”

  “啥口气?尽是自吹。有本事打得过我一只手?”黑毛和西峰经常斗嘴惯了,谁要傲慢充狠时,对方就要攻击。

  西峰笑咪咪地说:“我偏不和你打,扬长避短也,嘿嘿。”把手中的报纸做扇子摇。

  丽珠就打趣地笑言:“我们的大作家,你这模样还真像诸葛亮在摇羽毛扇呀。”

  “有见地,才女呀,听陶夫子的评书丽珠收获不小哦。”西峰夸夸其谈:“不过,我不是诸葛亮,我是包公的师爷——公孙策。”

  “死书呆子,你是师爷?啧啧,那小波呢?”香香说。

  “是包公啊。”西峰开始看报,头也不抬。

  黑毛的脸上正在滋生不服气的。山凤总算给他找了个好比喻:“对,黑毛就是展昭。”

  “那我们姐们是啥?”香香摇着西峰的膀子撒娇。

  “你烦为烦,我在看报,我们男人要做大事的。”西峰仍然在专心致志地看报。

  “不说给姐们听,就要烦你。”香香厉害呢,用手搔西峰腋下:“说不说,说不说……”

  “不就是女人嘛,当然是包公他们的老婆。”西峰不投降不行,他怕痒呢。

  “说了也白说。”香香把头凑过去,和西峰一起看报。

  一直不说话的小波,抬起头来说:“别说那些不着边际的事了,还是看看报吗。说简单一点,我们是在漂泊,但我们不能是盲流。要打进一个城市,首先要了解它,我们才能淘金和取经。”

  一时间大家读报都很专心。看报完毕,就讨论。

  小波把从报上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看来,现在下是外来务工人员进入这个城市的高峰期,有两百多万民工进入这个城市和市郊求职。我们要速战速决,立身后再图发展。好像这个城市非常重视技术,年龄和学历才刚刚引起重视,而技术优势只能属于那些已经融进这个城市的多年的人。报上有很多培训技术的招生,也有很多借培训而欺诈外来务工者的,那么多的厂家都在招工,那么多的务工者都在找工作,却仍然供求双方长期不能协调一致,说明这些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并不像广东那边的外资企业规范。石头曾经给我们说的广东的企业,多数是外商,而眼下这个城市是以本土为主的。找工作不是很容易。所以,报上的那些招聘消息虽然多,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也看似规范,但我们都不要去。这种中介会浪费我们很多费用;还记得在厦门我们缺钱的苦吗?黑毛为大家卖血呢!所以我们要记住前车之鉴,手中的钱用光了,还找不到工作,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谁来帮我们?像我们这公年轻,真要是落得流落街头去乞讨,人家会说你是好吃懒做;去捡垃圾吧,人家会说你可能是小偷在”瞄靶“”踩点“。我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接按市区地图,到工业区去找,只要厂子给我们的印象可以,规模大,门口有招聘张贴,我们就要去应聘。”

  “主意是好,就是这么多行李,背着多不方便啊。”山凤看到的总是实际的一面。

  “我想好了,行李去寄存掉;晚上就住最简陋的郊外旅馆,不带行李就不怕被偷。找工作赶车也轻快。” 小波说:“现在就去办这事。等下我再详细看看地图,晚上大家休息好了,明天就开始找工作。”

  他们在一处城郊结合位置的一家小旅馆里安顿好住宿。

  六个人住了楼上楼下两个房间。在这简陋的小旅馆登记时,西峰说:“干脆住三间,一家一间。”

  小波说:“家?你离开女人还活不?我们初来温州,八字还未一撇,你晓得还要多少钱花?两间。”

  西峰装腔作势地耸拉了脑袋,怪声怪气地说:“惨啊,少年夫妻老年伴,这不是活折煞么?好好好,老大说了算,两面间就两间。”

  几个姐们被西峰的模样逗笑了。

  丽珠就轻声道:“香香姐,管管你的这个大作家呀。”

  香香就去拧西峰耳朵:“你个书呆子,小波说的就是。你以为是在渡蜜月啦?啧啧,我们要赚钱哪,你咋的不争气?还想要娃,我看真有了娃,你能养活一个家吗?”

  西峰只好无条件投降,却说的是似是而非的川剧腔:“娘子说的有理,西峰愚蠢,西峰糊涂,西峰知错了。”

  这下可把姐妹仨搞得眼泪流,如雨中梨花。

  小波兴致勃发,说:“有了西峰,我们快乐,来,为我们的作家鼓掌致敬!”

  “好!”黑毛环过手来,把西峰举过头顶,旋了两圈,才放下来。

  山凤为黑毛的神力喝彩:“哇,就是牛力气大!把西峰摔了咋办。呃,西峰,当大作家的感觉如何?”

  “我满以为黑毛会把人扔上世界文坛的第一把交椅上去呢。”西峰拍拍脑门:“高处不胜寒啊,头晕。”

  哥们姐们成天“作家”“诗人”的话在善意地取笑,西峰心里明白,伙伴们多么希望他真的成为陶夫子评书里的玉阶虎笔和“妙手书生”,那也是他们期待已久的荣耀啊。想到此,西峰好感慨,说:“古有桃园三结义,今有西部六金兰。”

  小波说:“西峰,你信手拈来就妙语连珠啊,小波自愧不如。我真是愧当你们的大哥。”

  香香说:“本来就是嘛,难道年龄小的是大哥。”

  黑毛说:“真是便于了西峰,大我两天,也是二哥。”

  西峰嘿?